张皎红
【摘要】本文聚焦游戏后回顾与分享的环节,通过研究共同体合作收集、解析在游戏分享中的信息,从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趣三个角度,梳理了一些与幼儿分享经验的好方法,同时也为后续研究提出了新问题,旨在达到游戏后经验分享的“言之有理”“言之有效”。
【关键词】游戏组织经验分享师幼互动
当游戏结束后,让幼儿围坐在一起,交流一下游戏的体会,分享一下游戏的经验是很有必要的。游戏后的经验分享是促进幼儿个体与群体共同发展的一个良好途径,经验分享的过程实际上是幼儿自我满足的过程,是在各自经验的基础上彼此碰撞与交流的过程,也是对自己经验进行反思与验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幼共同参与,汇集活动信息,在共享快乐、交流经验、解决困惑中进一步引发幼儿的活动兴趣。这样的过程有了教师的组织和参与,游戏后的经验分享就变成了一次有意义的教育活动。那如何组织一次既深受幼儿欢迎又高质量的分享活动呢?如何将之导向更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方向呢?笔者深入区域内的幼儿园,与教师组成研究共同体,通过文献学习、实录解读、实验对比等方式,梳理出了一些游戏后与幼儿分享经验的好方法。
方法一:言之有物
游戏后的经验分享需要在一个平静、舒适的环境中进行。在此环节中可以为幼儿提供游戏中的一些材料和体验,帮助维持幼儿的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并能使幼儿安心地等待。这些材料和体验可通过以下环境来呈现。
1. 分享桌。在教师座位旁放置一张小桌子,摆放一些游戏后需要分享的道具、作品等。分享桌上的材料可以由教师在游戏中选取,也可以由幼儿主动放置。如果活动室内没有多余的小桌子,用柜子、箱子、盘子来替代也可。在幼儿分享经验时,可以立刻拿出相应的材料,直观呈现在幼儿面前。
2. 分享板。分享板上可以贴游戏中产生的一些平面作品,如美劳区的画纸、益智区的操作卡等。分享板上也可以挂一些可悬吊的作品,如表演区的服装、发现区的纸条等。活动室内不用刻意准备一块分享板,班上现成的小黑板在游戏后就可作分享板,有轮子推动的小黑板最好,便于在分享时调整位置。
3. 求助板。幼儿在游戏中遇到问题,可将问题记录下来,贴在求助板上,寻求同伴解决。同伴如果有解决的办法,可在问题卡上贴上解决标记,并在游戏中一同解决。有些问题一时解决不了,游戏后教师可以根据幼儿求助的内容,组织集体商议,共商解决办法。我们建议求助板可以让中班下学期或大班的幼儿运用。
4. 播放器。教师拍摄了幼儿在游戏中的照片或视频,当幼儿分享经验时,教师播放相关的照片和视频,这种方式能够直观形象地还原真实场景,聚焦核心问题,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经验。播放器可以是电视机、白板、投影仪等,这也是目前幼儿园教师比较常用的方法。
言之有物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分享经验时,能够直接感知游戏中的材料,避免教师和幼儿空口说白话的现象,让分享的内容具体而充实,分享的语言生动而形象。
方法二:言之有序
游戏一般被视为幼儿自发生成的活动,而游戏后的经验分享则是在教师主持下的一种有目的的引导性活动,因此可视为具有一定预设性的活动。游戏分享在其本质中兼具游戏与教学的双重价值,教师的组织应当凸显出这样的价值。我们建议教师的组织顺序可以从以下四个环节来考虑。
1. 期待式的自然过渡。游戏结束到分享经验之间存在过渡环节,这个环节中有的幼儿在等待,有的还在整理。在高宽课程中过渡环节被视为真正的、有意义的教育机会。当被看作教育机会时,过渡环节就包含了主动参与学习的所有要素。有了这种积极的态度,过渡环节不仅进行得很顺畅,还帮助幼儿和教师平静且充满期待地进入到下一个活动中。
例如过渡环节采用带音乐的手指游戏。我们在学期初会动员家长和孩子一起挑一首喜欢的音乐,并共同创编简单的手部韵律,把音乐汇集在电脑文件夹中,形成手指游戏的资源库,在过程中我们把活动主权交给幼儿,让幼儿来“主持”,轮流展示,人人都有表现机会,幼儿之间会相互“跟做”,相互感染,吸收着丰富的同伴资源所带来的不同“营养”。这样的组织活动积极而充满热忱,一日活动的点点滴滴被一份份期待串联起来了。音乐常播常新,律动常做常新,不同的曲风、韵律让幼儿们对每天的过渡环节都有着新的期待。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方法可以把游戏后的过渡环节变得更有趣,比如用各种不同形式的动作、歌曲、童谣和儿歌等,每个幼儿能够在此期间作为领导者,从而把等待变成了期待。
2. 散点式的分享快乐。分享快乐是游戏交流的前提,我们倡导让交流成为幼儿游戏的延续,成为分享快乐的重要时刻。这个环节需要在短时间内让更多的幼儿来分享,接收大量同伴的信息。
我们发现幼儿其实并不在意自己的讲述是否精彩到位,是否对别人有借鉴意义,他们在意的是能否充分表达自己游戏中的高兴之事。幼儿所谓的高兴之事包括游戏中构思了新的、有趣的情节,学会了某些材料的使用,只做了简单的道具或选择了合适的替代物,在结构游戏中搭建了能起示范作用的作品,解决了一个难题,制定了新的游戏规则等。教师需要做的是“顺民意”,做一个快乐的听众,同时提醒或帮助幼儿梳理接收到的各种信息,从而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散点式的分享快乐可以采用打电话、摇号、预约、开火车、拍手游戏、现场采访、大小互动等一些策略来组织,让更多的幼儿参与其中,分享快乐。
3. 聚焦式的梳理经验。这一环节是师幼共同讨论游戏中遇到的问题与疑惑。如游戏中的纠纷,遇到的未能解决的困难、错误行为或概念、幼儿主动提出的问题和疑惑……教师将这些疑虑作为分享的内容来集中讨论,不仅能丰富幼儿的游戏情节,还能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
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主动提出一些问题引发幼儿的思考与探讨,帮助幼儿在分享中整理经验;可以通过一次次交流,来不断丰富幼儿的认知,帮助幼儿在分享中拓展经验;当发现幼儿在游戏中常常会因为缺乏经验而弄巧成拙时,教师可以在分享中传授经验;将游戏中的冲突视为良好的教育契机,帮助幼儿在分享中解决纠纷;可以通过组织交流、激发所有的幼儿群策群力,共同解决游戏问题,帮助幼儿在分享中征集方法;仔细倾听幼儿的交流,抓住关键时刻“拨乱反正”,帮助幼儿在分享中纠正错误……
聚焦式的梳理经验可以采用录像再现、情境表演、作品交流、问题发展等方法,调动群体智慧的参与,分享有共性的、代表性的、具有突破性的问题,将有价值的个体经验推延至群体认同的经验。
4. 拓展式的激发思考。分享结束前可以留下一些线索,拓展幼儿的思路,引发幼儿的思考,激起幼儿下一次游戏的兴趣。线索的角度可以是本次游戏中探索的新发现、出现的新问题、提供的新材料、制定的新规则等。
各幼儿园游戏后分享经验的时间不同,所以并不一定每次分享都要遵照这样的顺序来进行,教师可以从中选择2~3环节进行即可。组织时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循循善诱的引导力,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蕴含在分享环节中的教育功能。要使这个环节有教育意义又不生硬、刻板,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与兴趣,整个氛围生机勃勃,实际在考验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能力。
方法三:言之有趣
游戏后的经验分享是在集体中汇集个体经验,交流有价值的信息,分享成功的喜悦,把游戏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进行提升,最大化游戏的教育价值,起到了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它是游戏的一个组成部分,也要体现游戏的价值。在分享经验时如何延续游戏中的快乐?我们建议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有趣的组织策略。
例1:打电话。打电话的发起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一名幼儿,幼儿在打电话的情境中能主动交代情景、人物和事件,这能让听众能清楚明白地听懂主讲幼儿的表述。在幼儿表述完了之后,教师往往就会针对这个游戏事件进行提问。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打电话的应答也可以有不同的要求。如“今天我是×× (地点)的谁。”小班的幼儿会回答:“今天我是娃娃家的妈妈。”“今天我是理发店的理发师。”中大班的幼儿会在人物加上一句描述发生事件的语句。比如“我今天是拳击馆的拳击手,我赢了两次,得了两块奖牌。”“我今天是植趣园里的农民,我们收了玉米,进行了称重。”
例2:预约。游戏后分享经验的时间有限,来不及分享所有幼儿的经验。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约定,每次游戏后集中分享3~4个游戏内容,班上设置预约桌(板),贴上数字编号,想在游戏后与大家分享经验的幼儿可以把道具或作品放在预约桌(板)上,游戏后按预约顺序依次进行分享交流。我们建议教师在这种方式实施时做个阶段统计,关注预约幼儿的覆盖度,对于平时很少表达的幼儿,教师可在游戏过程中进行鼓励和提示。
例3:情境表演。这种方法在指导幼儿社会交往行为时使用得比较多。当幼儿因为语言表达不清楚的时候,教师可以请有关角色的双方通过表演再现幼儿活动中发生的问题,双向地进行交流。这种分享方式能够让教师和幼儿很容易发现问题所在,并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进行引导,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以及反思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例4:作品交流。幼儿在游戏中会产生许多的作品,在活动区开辟一个游戏作品交流台,让所有幼儿把自己得意的作品放上去后,我们会发现不论在大人眼中是多么不像,多么简单的东西,无不凝聚着幼儿的智慧和心血,而且每一件小小的作品,幼儿都能讲出一个精彩故事。采用这样的分享方法,面向全体幼儿,即使能力弱的幼儿也有了展示作品的舞台,以此激发了幼儿再游戏的极大热情。
【参考文献】
[1] 万中,刘敏.幼儿游戏中教师的干预与干涉[J].学前教育研究,2013(8).
[2] 黄贵,苏永骏.张宗麟幼儿游戏观研究[J].体育学刊,2012(4).
[3] 丁海东.论幼儿游戏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7(2).
[4] 任彩霞.幼儿游戏的理论和发展[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2).
[5] 陈友娟.幼儿游戏中的性别差异现象分析[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7(2).
[6] 方建华.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语言指导行为研究[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8(Z1).
[7] 陈美菊.幼儿游戏中教师介入的支持性策略[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8(8).
[8] 钱晶莹.以多元化的游戏评价提高幼儿游戏水平[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9(5).
[9] 赵景辉.论幼儿游戏工具性价值的合理体现[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0(2).
[10] 郭丽斌.对幼儿游戏教学价值实现途径的探讨[J].教师,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