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 调整 创生
>> 重庆市人民小学校长 杨浪浪
每所学校都是由具体的生命组成的生命体,学校的生命史其实就是一场进化史。我们不断推进教育创新与改革,将教育的科学化、精细化和现代化作为己任。
1945年,重庆人民小学创建于河北邯郸,后随着刘邓大军挺进大西南,迁至重庆。学校首任校长为邓小平同志的夫人卓琳,首任董事长为贺龙元帅。卓校长对学校的寄语是:“以爱立德,教书育人,继承传统,努力创新;不骄不躁,勤奋学习,求真求新,全面发展。”这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师生扎实苦干,挑战优秀,追求卓越,成了人民小学学校文化的源头活水。
学校建筑的独特形象有着超乎寻常而又不可替代的教育意义。建筑与环境的进化不是推倒重来,学校采用小步渐进的方式,追求大气与精致的融合。在各种捕捉有意味细节的尝试中,建筑本身作为课程资源的力量得以彰显。建筑要具有特定的文化和内涵,能引发符合学生年龄的特性,能体现教育是“基于人、发展人、成长人”的事业。要重视功用,体现美与坚固,注意有意味的细节,让最美童年在这里发生。
在学校所有的教育活动中,课程是最核心的一环。课程的两端,一头牵着教师,一头牵着学生。
我们鼓励个人的首创和实验,鼓励个人的主动性推动演进。鼓励老师冒险,也包容他们的失败。这是学校课程生发的原动力。正是这种把人——教师和学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或需求视为课程演进的机会,依靠来自于个人而非依靠高度的集
群和计划性的统一推进,形成了课程持续发展的力量。
我校EOC课程体系建设的三个关键词是:E即体验(experience),O即 开 放(open),C即 综 合(comprehensive)。我们构建了基础课程、选修课程、社会服务课程和背景,作为推动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的基础力量。他们可以在课程创生的道路上,去实现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课程开发和与学生的共同成长。教师符合主流办学方向、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种探索与尝试都会得到学校极大的物质平台社团课程四级课程体系。体验、开放、综合的课程状态始终贯穿其中,形成了学校特有的课程文化系统。
基于课程的演进,作为课程实施主体的教师,也必然有着强烈的进化需求。
为了实现对每一位教师的激发,我们对教师的要求从传统的单学科背景、单一技能型走向多元多能型。以教师个人多元多能的知识和技能和资源配置保障。教师成为课程行动、调整、创生的主体,人人皆有价值。
学生活动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人民小学的学生活动,从仅仅是个活动,到不止是个活动,经历了长期的变革和进化。学校里没有坐在角落的孩子,学生成为活动的创造者,教师由主导者变为活动的支持者。活动从最初的主题鲜明、内容单一已经逐步演进到了多元混搭。让每一个人在活动中受益,每一个人得到个性化的发展,用包容、多样、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生命的成长,呵护多种个性、思想的和谐共生。不给孩子设限,让孩子的发展有无限的可能。
为应对单一学校到集团的进化,我们的内部组织结构也在积极调整中发生了变化。为使集团形成管理力量,推动持续发展,立足集团层面的组织机构应运而生。建立集团理事会管理下的各学校自主管理模式,五个内部组织负责集团的统筹管理,包括课程研发中心、学术委员会、督导评估中心、学校文化及新媒体中心、教师发展中心。我们在努力构建集团只负责定位、研发、评估和考核,而让每一所学校自主发展的有效机制。组织结构没有终点,只能在行动与实践中反复调整、大胆创生,努力趋近适者生存的状态平衡。
我们要与时俱进,去调整学校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去创生与这个时代、与环境相适应的学校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