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的世界2015

2016-12-13 08:19张同道
艺术评论 2016年4期
关键词:频道纪录片

张同道



纪录的世界2015

张同道

叙利亚难民涌向欧洲,恐怖分子袭击巴黎,朝鲜再次发射卫星……这并不太平的世界不能阻止一次跨越种族、地区和意识形态的全球行动,从华盛顿、伦敦、巴黎、柏林、华沙、莫斯科到北京、东京,人们走上街头,纪念那场发生于70年前的反法西斯战争。

一、反法西斯:历史的沉思

对于人类历史上那次空前的浩劫,纪录片不知疲倦地追踪、还原、反思,这些影片汇成蔚为壮观的反法西斯纪录片类型。从战前鼓噪(《意志的胜利》),战时宣传(《伦敦可以克服》《倾听不列颠》《我们为何而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四万万人民》《中途岛之战》等),到战后反思(《夜与雾》《条顿剑在行动》《普通法西斯》《悲伤与怜悯》《浩劫》《呻吟》《南京1937》等),人们至今还在追忆、反思,因为那场战争依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2015年,反法西斯纪录片既追述历史,又诠释现实,现实纠缠着历史,从共同起点发展出不同走向。美国、英国和中国的纪录片大多是控诉法西斯的罪行,同时也反思二战对于今日世界的影响。由于战后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迁,盟友与敌人角色易位,日本和德国关于二战的纪录片也发出不同声音:德国坚定地与法西斯切割,与同盟国一起反思二战历史;日本则努力把自己描绘成战争受害国。

二战的长度和广度为纪录片提供了足够宽阔的历史时空,关于纳粹、希特勒和犹太人大屠杀的影片已形成一种类型。2015年又是一次回顾历史的好时机:英国BBC播出《二战1945和轮椅总统》(World WarTwo: 1945 & The Wheelchair President)讲述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历史贡献;美国探索频道的《二战70周年特辑》(World War Ⅱ 70th Anniversary)、《再见,奥斯维辛》(One Day in Auschwitz)、《纳粹的恐怖魅力》(Hitler:Germany's Fatal Attraction)既有全景战争描述,又有幸存者回忆与纳粹起源的探讨;国家地理频道制作的《纳粹二战工程2:神风特攻队》讲述了神风特攻队的自杀式攻击;澳大利亚的《生铁鲍勃:1938年达尔富拉姆事件》讲述了澳大利亚工人拒绝向日本运输生铁以支持中国抗战的故事;美国之音的《穿越1945——中国的胜利之路》(Journey 1945-China’s Path to Victory)则不仅回顾中国8年抗战,更剖析美中两国如何从原盟友演变成今日的美中(包括台湾地区)关系。

中国制作了全景纪录片《东方主战场》《大抗战》《天罚——二战全纪实》《伟大的贡献》《罪之源——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始末》等,还有特写纪录片《大后方》《根据地》《日本战犯忏悔备忘录》《1946南京审判》《东京审判》《生死地——1937淞沪抗战实录》《平山记忆》《赤子功勋》等。中国电影资料馆从馆藏的500部纪录片/新闻片里挑选素材,制作了《燃烧的影像》,完整回顾了抗战历史,老影像极度奢华,可谓登峰造极。总体看来,中国关于抗战的纪录片重在控诉日本侵略者的罪行,讲述中国军民的抗战历程,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其突出特点在于国际视野,《东方主战场》《大后方》《天罚》等作品以二战国际格局为背景,讲述中国抗战故事,并拓宽到战争背后的经济、民生、文化等多层次社会背景。但多数作品沉浸于历史往事,较少思考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对中日文化与民族性的影响、对未来的启示,反思意识淡漠。只有更为遥远的《甲午》从历史出发,就日本和清政府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以及历史发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文化省思。

抗战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台湾的《芦苇之歌》和大陆的《二十二》讲述了慰安妇的生活,台湾的《冲天》和海峡两岸共同制作的《飞虎传奇》讲述了二战时期中国空军的故事。台湾的《湾生回家》则关注了战后留在台湾的日本人——大批湾生的命运,显示了悲悯之情。

日本NHK策划了二战70周年年度主题,制作播出了20多部纪录片,如《冲绳战争全记录》《女人们的太平洋战争 从军护士 激战地的记录》《用色彩看到的太平洋战争 3年零8个月 日本人的纪录》等,其中最重要的是7集大型系列片《战后70年,日本的肖像》,探讨战争对日本社会的影响,并祈祷和平。影片虽讲到日本侵略战争给亚洲带来伤害,但特别强调日本也是战争受害国,大约310万人丧生。日本还与法国公共电视台合作了制作《蘑菇云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与英国合作了《广岛 改变世界的那一天》,渲染原子弹给日本带来的创痛。总体来看,日本纪录片着眼于未来,探讨战争给日本带来了什么,尤其是原子弹和伤亡,但对于军国主义、民族性与侵略他国的行径反思较少,也并不太关心受害国的感受。

与日本大不相同,德国ZDFE公司与中国五洲传播中心、新西兰自然历史公司联合制作了《罪行与忏悔:日本和德国》,以南京大屠杀和犹太人大屠杀为核心事件,讲述了中国外交官何凤山帮助犹太人逃过德国人的追捕,德国商人拉贝帮助中国南京人躲过日本的屠杀,并对比了战后德国和日本反思二战的不同态度。

二战已经远去,但战争留给世界的遗产决不仅仅是悲伤与控诉,而是思考与智慧。尽管关于二战的纪录片已是汗牛充栋,但依然有些空间不曾到达。从这一意义说,反法西斯纪录片尚未完成它的使命,还将继续下去。

二、生态:未来的忧患

2015年11月29日,习近平、奥朗德、奥巴马、卡梅伦等150多位国家元首会聚巴黎,讨论全球气候问题,并达成里程碑式的《巴黎协议》。

生态问题由来已久,但近年来愈发严峻。气候变暖,冰山融化,动物灭绝,雾霾笼罩,世界正变得越来越不适合人类居住。21世纪以来,一批纪录片聚焦生态问题,探讨地球的未来。如《无法忽视的绝望真相》《人类消失之后》《海豚湾》《迁徙的鸟》《海洋》《蓝色星球》等杰出作品,一再警醒世人保护生态。

2015年,生态纪录片再次闪耀出夺目光彩。

BBC老牌主持人、被称为“自然纪录片之父”的大卫·爱登堡爵士拍摄了蓝筹纪录片《猎捕》(The Hunt)。该片由BBC、 CCTV9与NDR Naturfilm联合制作,历时3年,跨越30多个国家拍摄,足迹遍布雨林、海洋、草原和极地,展现动物在生死角逐过程中的戏剧性瞬间,捕捉到大量罕见镜头:飞鱼穿梭在水中鲯鳅和空中军舰鸟之间,腹背受敌;非洲野狗追猎水牛,四面包围;虎鲸假装撤退引走护航的座头鲸,再回头突然反扑座头鲸幼崽。所有这些场景都是由陆海空三个机位拍摄,交叉剪辑,视觉令人震撼。

2015年8月23日、27日、30日,BBC与PBS合作直播《蔚蓝大直播》(Big Blue Live)。世界上最具魅力的海洋生物一年一度聚集在加利福尼亚州蒙特利湾,座头鲸、海狮、大白鲨和蓝鲸重磅角色纷纷登场,称得上一场“海洋真人秀”。资深自然节目主持人会同海洋学家、动物学家向观众解说,一起见证这一壮观的海洋盛会。

法国自然纪录片一向以诗意著称,从《帝企鹅日记》《迁徙的鸟》到《海洋》,部部都是经典。2015年,《帝企鹅日记》导演吕克 · 雅盖新作《冰川与天穹》上映,并被戛纳电影节选为闭幕影片。吕克 · 雅盖拍摄了现年80岁高龄的南极冰川学家克劳德 · 劳瑞斯,1957年劳瑞斯参与南极洲科学考察,并发现冰芯中记载的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2016年1月27日,雅克·贝汉的新片《季节》在巴黎上映。这位曾以《小宇宙》《喜马拉雅》《迁徙的鸟》和《海洋》名动世界的导演再一次走向自然。

2015年8月1日,美国纽约帝国大厦33层楼的墙面,在3个小时内循环亮灯展示了160种濒危动物图像,其中包括之前被美国牙医猎杀的狮王西塞尔。这场灯光秀来自一部纪录片《竞相灭绝》,展示了世界各地濒临灭绝的动物。探索频道收购该片,并于2015年12月2日首播。这部作品由《海豚湾》团队制作,依然采用调查方法,风格粗砺,态度尖锐,提醒大家关爱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

2015年9月,曾以生态纪录片《家园》闻名的法国航拍摄影师扬·阿图斯-贝尔又制作一部纪录大片《人类》,预算高达1300万欧元,历经3年,走遍60个国家,采访2020人,拍摄了63种语言2500小时素材,按照宽恕、幸福、杀戮、种族、爱、家庭、同性恋、土地、移民、打工者、贫穷、生命和死亡10个主题,展现了惊心动魄的人类群像。黑背景采访加星球航拍镜头构成了影片的主体内容。

生态已是全球性问题,中国纪录片《第三极》深入风景背后的藏族生活,播种、孕育、收获,古老的信仰与广袤的土地,四季轮转,繁衍生息。《草原,我们的故事》记录了哈萨克、藏族、蒙古族等草原民族所遭遇的危机,而《穹顶之下》则直面笼罩中国的雾霾,以记者调查的方式探源寻踪,企图唤起民众的环保意识。台湾的《老鹰想飞》效法《看见台湾》,邀请吴念真配音,倡导保护老鹰。但没能重复《看见台湾》的票房。

三、文化:现实纠缠历史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像册。”这是智利导演帕特里西奥·古斯曼广为流传的名言。2015年,他的新作《珍珠纽扣》获柏林电影节银熊奖最佳剧本和天主教人道精神奖。影片从太平洋海底打捞起的两枚纽扣开始,引出智利的两段历史悲剧:1830年英国船长菲茨罗伊以一枚珍珠纽扣赎买了一名火地岛上的男孩,将他带到英国,并给他命名为“杰米·巴顿(Button,意为纽扣)”。巴顿在欧洲成为一位名人,却失去自己的身份;另一段故事再次触碰了古斯曼长期关注的话题:皮诺切特独裁政权将政治异见者绑在一段铁轨上抛入大海。多年以后,海水将生命痕迹消磨殆尽,人权行动者从海底的铁轨上只找到一枚受迫害者留下的纽扣。海水、宇宙和人类的悲剧缠绕在一起。古斯曼曾因拍摄《智利之战》被皮诺切特独裁政权逮捕,后逃亡法国,拍摄《智利不会忘记》《皮诺切特状况》《故乡之光》等影片。古斯曼虽居住在法国,但他所有影片都与智利息息相关。或许这是第三世界导演难以逃避的命运:现实总是纠缠着历史。

现实确实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社会状态,而记录现实是纪录片的天职。急剧转型的中国犹如多棱镜里的世界,纪录片也捕捉了社会众生相:《中国人的活法》讲述了一群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农民歌手“大衣哥”朱之文成名后的烦恼,年过90的指挥家曹鹏义务指导交响乐排练,开卡车的孔龙镇决心成为一名画家等。《高考》冷静地记录了面对高考的复杂现实:为改变命运而战,或者寻找更人性的教育。《我的诗篇》展示了6名农民工诗人的心理世界,揭开被遮蔽的另一重精神空间。《大同》展示了一个普遍存在、但极为神秘的社会空间,一个市长如何转动一座城市。而《与全世界做生意》让公众看到中国经济最活跃、最坚实的部分,通过生意将中国与世界联结起来。2015年,纪实美学悄悄回归,为中国留下富有质感的影像。

与年轻美国渴望太空与未来相反,悠久历史赋予我们探古寻幽的执著热爱,从故事片、电视剧、动画片到纪录片,历史题材长盛不衰。历史纪录片大多制作精良,以情景再现与动画特效创造观赏价值,成为当代观众最为痴迷的传媒节目类型。《旋风九日》记录的是距今较近的历史,讲述邓小平访问美国的传奇经历和惊险故事,叙事与剪辑贴近戏剧美学。更广阔的作品朝向更遥远的历史,《河西走廊》叙述这一地域两千年历史变迁,《神秘的西夏》打捞一个失落的王国,《贝家花园往事》揭秘一座花园里的民国往事,《园林》追踪汉魏以来中国园林文化的历时性变迁,《我从汉朝来》从现代生活里发掘汉代文化的血脉。

而宝岛台湾,《他们在岛屿写作》已进入第二季。这部讲述文学家故事的纪录片始拍于2012年,第一季拍摄了林海音、周梦蝶、余光中、郑愁予、杨牧、王文兴6位知名作家和诗人。2015年,第二季拍摄了白先勇、林文月、痖弦、洛夫、西西、也斯、刘以鬯等7位知名港台文学家。文学是一个民族的心灵史,以影像记录文学家的生活和创作,为历史留下一幅美学档案。

2015年,纪录片追念曾经的战争,追踪遥远的历史,但回首历史不是为了回归过去,而是反思一个民族乃至人类的弱点,照亮未来的路。因为赤裸裸的现实就在眼前,生态污染、气候变化、经济疲软,这是人类无法逃避的共同课题。何况,第三世界国家还得面对各自的历史缠绕与民族纠结。

四、行业:危机与变革

2015年,世界纪录片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公共体制面临困境,商业体制面临变革,而政府体制继续推进。巧合的是,这两年里,英国BBC、美国探索(DISCOVERY)、国家地理频道(National Geography Channel)、日本放送协会(NHK)与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五家权威传媒机构掌门人全部换帅。

公共广播体制代表为BBC和NHK, 其经费来自公众缴纳的执照费(license fee),不接受商业广告和资助,其目的是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需要,不偏袒任何文化、政治组织,同时兼顾少数人群的利益。公众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是其赖以生存的基础。BBC创建者约翰·瑞斯爵士提出:公共广播电视应该是提供信息、教育和娱乐的工具。BBC在其90年历史里创造了无数辉煌,尤其《文明》《失落的文明》《蓝色星球》等蓝筹大片。然而,今日传媒生态已然剧变,电视台、新媒体竞争激烈,2016年皇家宪章即将到期,BBC能否继续收取执照费,面临争议。面对信任危机,2015年53岁的罗娜·费尔海德(Rona Fairhead)女士临危受命出任信托会新主席,她将带领BBC重建公众对BBC的信任和信心。BBC主要收入来自公众缴付的执照费,2015年为373500万英镑(约338亿8242万人民币),商业收入为107000万英镑(约97亿661万人民币),年度总收入为480500万英镑(约435亿8903万人民币)。如果失去执照费,BBC将何以为继?是否会加入商业竞争?

日本NHK强调“零视点”,追求公平、公正和正确迅速的报道。其纪录片坚持对事实的准确报道和对于客观性的追求。事实上,NHK纪录片一直以品质与事实见长。2015年NHK执照费收入6831亿日元(约392亿994万人民币)。不过,安倍政权上台后,试图控制NHK经营委员会以达到宣传日本民族主义的目的。2014年,井胜人任新会长,宣称强征“慰安妇”并非日本独有,而是普遍存在,舆论一片哗然。NHK中立性遭受质疑。

商业体制以美国探索频道和国家地理频道为代表,完全采用商业模式进行市场运营,但两家频道都发出变革的信号。

2015年,探索传媒集团成立30周年。这原是美国马里兰州一个地方有线频道,今天已成为覆盖全球22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0亿全球累计订户数的跨国传媒集团。2015年年度收入为63.94亿美元(约418亿1036万人民币)。年初里奇·罗斯(Rich Ross)出任探索集团总裁,宣布“将带领探索频道回归‘绝对真实的’的核心价值观,摒弃‘虚假的纪实’”[1]。长期以来,探索倡导纪实娱乐,尽量不用纪录片这一概念。此番换帅,不知是否意味着探索DNA的变异?

国家地理频道创办于1998年,依托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与21世纪福克斯公司,至今已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亿多订户。2014年,科特尼·莫罗从国家地理频道营销总监升为首席执行官,锐意改革。她称国家地理频道“就像一个穿着粗花呢夹克的老教授,肘部还有补丁,喝着威士忌,无聊、无味、老去。”2015年11月,传媒巨鳄默多克以7.25亿美元(约合46.2亿元人民币)收购《国家地理》杂志以及国家地理学会下属所有媒体机构,并增持国家地理频道股份,全方位调整国家地理品牌资源。莫罗高调与布莱·格雷泽(Brian Grazer)、达伦·阿罗诺夫斯基(Darren Aronofsky)等知名制作人合作,并开始使用“大片”(badass)“大制作”(big budget)“重量级”(A-list)这样的词汇描述即将展开的高品质节目。

法国政府在纪录片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法国18家频道设有49档纪录片栏目,ARTE和法国5台是最主要的平台。法国ARTE是欧洲纪录片品牌频道,忠实于欧洲文化先锋的使命,坚持呈现出多样化的原创节目,依靠品质、独特和创新来吸引观众。法国5台是纪录片主要制播频道。法国电影中心(CNC)从1986年起资助纪录片,2015年改革资助细则,强化品质和力度。

2015年,中国纪录片格局继续调整。继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北京纪实频道、上海纪实频道之后,湖南金鹰纪实频道上星,形成四家纪录片卫视频道并存的发展格局。这一年,中国纪录片年生产总投入超30亿元,总收入接近47亿元,比上一年大幅增长。卫视频道、专业纪实频道全年共播出纪录片约76400小时,同比增长0.8%。首播节目总量为24000小时,同比增长3.9%。纪录片总播放量上涨势头终结,生产转入相对精细化阶段。

五、新媒体:潜伏的力量

2015年,新媒体全球开始发力,汇成不可忽视的新势力。

网飞Netflix成立于1997年,创办人为里德·哈斯廷斯和马克·伦道夫。公司初期以DVD租赁为主。从2006年开始视频网络观看业务。《纸牌屋》让它名声大噪。2015年,Netflix全球用户达到7000万,业务扩张到190个国家,内容购买资金为30亿美元,用户可观看节目上亿小时。2016年内容购买预算将达50亿美元——超过Showtime、Starz和Amazon加起来的总和。Netflix预期将于2016年底完成其全球业务版图,并进入中国,打造为全球互联网电视网络。

Netflix不仅收购纪录片,并介入制作领域。2016年,Netflix将与BBC《行星地球》团队合作,打造系列自然纪录片《我们的星球》(Our Planet)。

Netflix威胁的不仅仅是BBC这样的公共电视,探索集团也如临大敌。尽管与Netflix签署过合作协议,2015年12月1日,探索集团还是推出新媒体终端Discovery GO,将旗下9个品牌节目汇聚起来,供用户自由选择。但这并不能阻止Netflix首席执行官里德在演讲中宣布,“广播电视只能持续到2030年。”

2015年可称中国新媒体纪录片的井喷年。这一年,中国在线视频用户达5.04亿,手机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3.54亿。新媒体纪录片播放量高速增长,《穹顶之下》在人民网、优酷网、腾讯网、爱奇艺等网站播出,一周之内全网播放量超过3亿,形成《舌尖上的中国》之后又一个现象级传播。

曾几何时,人们为拥有几百万、几千万网络播放量而沾沾自喜。2015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跟着贝尔去冒险》《侣行》《鸟瞰中国》等9部纪录片播放量过亿,最高达4.39亿。

新媒体不仅为纪录片提供传播平台,也正在改变纪录片的传播方式和美学特征。2015年12月,台湾生态纪录片《海》导演柯金源鉴于新媒体的“威力”,索性放弃电视形式,直接剪辑成46部3-5分钟的海洋短片,供观众免费下载,还可分享上传,丰富原来的内容。

新媒体纪录片乍露头角,却释放出开阔的想象空间。

2015年,世界纪录片并没有多少值得夸耀的奇迹,却默默地纪录社会,反思历史,警示未来,为人类留下一幅时代镜像,并预示了一场即将发生的变革。

* 此文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课题“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纪录片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批准号为15BC031。

[1]2015年,全球电视业你不能不知的21件大事[Z/OL]. http://www.contentchina.net/html/qt/201512/6122. html.2015.12.29.

张同道: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责任编辑:雍文昴

注释:

猜你喜欢
频道纪录片
一部微纪录片的感悟
为民服务要在“群众频道”——改进作风不能“乔装打扮”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时尚纪录片的生意经
寒假快乐频道
频道
央视纪录频道国际版简论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