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的培养

2016-12-13 05:30:49
散文百家 2016年1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情感语文

李 瑛

江西省丰城市剑光中心小学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的培养

李 瑛

江西省丰城市剑光中心小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教育。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提高学生的认知情感,是很多小学语文教师正在努力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由于很多教师的教学还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导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效率一直都得不到提高。

小学语文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就是通过在教学的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品质,发展自我调控的能力,来促进他们对学习、生活以及周围的一切产生情感的体验,逐渐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和人格的教育,将情感教育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同时也可以解决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弊病,可以说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入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理念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就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思想认可的一种共鸣,就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强调和不断的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充分地发挥出语文教学所具有的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从语文教育的语法分析和逻辑肢解中解放出来,用情感的本性来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完善教育的目标,实现教育的效果。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都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在教育的过程中,只重视知识的传播,却轻视了情感经验的累积,重视提高语言、概念、逻辑以及推理能力的训练,却轻视了情绪感染的能力和情绪表达能力的发展和培养,这种教育倾向在语文教育中,主要表现为教师在对文章的讲解中,往往会化整为零,从应试的需出发,把原来的文章按照教学中的惯有模式,比如: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以及写作特点来进行公式化的肢解,将本来充满着人性美的,有趣味的变成了枯燥乏味的应试训练。随着教育改革的开展,素质教育己经深入人心,实施素质教育,可以提高人的素质,让学生能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注重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同时,提高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素质教育应该要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和感染作用,明确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探索出情感教育理念和实践相结合的素质教育,运用科学的情感教育,多角度、多层次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感,逐渐的构建语文情感教育的立体化格局。

二、为学生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有效的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就必须为学生创设情境,通过特定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传统教学中,小学语文的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单一的课堂,教师一直在讲台上教,学生就在下面认真的听课、做笔记。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情感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反而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发展。要想有效的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教师就必须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发展的良性机制,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教会学生提高形成情感认识和情感体验的能力。小学语文课堂的设计是在于唤醒学生头脑中的情感认知系统,让学生与新知识产生联系,从而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一定要争气》一文时,通过教学可以鼓励学生要向已故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学习,学习他“一定要争气”的精神,学习他不被困难吓倒的精神。通过这种教学,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学生不刻苦学习、不自觉、自恃清高等态度作对比,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教育学生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刻苦学习,为国争光。

三、教师要对学生倾注更多的爱,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

在小学语文的情感教育中,教师要要对学生倾注更多的爱,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从内心真正的关爱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现在的小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内心比较孤独,渴望有很多小朋友和小伙伴。这要求班主任在平常的生活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增加对小学生的关注,注重与他们之间的交流,增强他们对教师的信任,从内心把教师当做生活上的朋友,要经常与之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想其所想,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同时,对学生要采取特殊的教学教学方式,尽量做到少批评、多鼓励、多表扬,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中的自信心,促进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进步。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学生情感体验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针对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德育,让学生通过自行阅读,自行体验,根据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上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如互动教学、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小组辩论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感悟知识将教材中的德育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四、经典诵读,增强情感

诵读是小学语文课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和方式、方法。诵读文章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载体。离开这个特定的载体,谈感悟情感,就相当于把船停在沙滩上,很难前进一步。例如在学习《穷人》一文时,因为这是一篇由托尔斯泰根据雨果的叙事诗改编、翻译而成的,又因为这两个人都是外国作家,生活时代与我们相隔甚远,因此,在教学时我先讲授课文的写作背景,描述当时俄国的社会现状,为学生进入情境渲染了必要的气氛,然后再诵读课文,依据文字展开想象,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再情感教育,让他们做一个善良的人。

语文是一门极具思想意义和情感内涵的交际工具,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由语文课对语文教师提出的新的挑战。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能够充分运用情感教育,发挥情感教学的方式方法,以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动、得到净化,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进一步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从而达到寓情感教育于语文课堂中,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情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北极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