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慧明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我国制造水平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冷链运输行业快速发展并逐渐成熟。冷链物流在流程、运输、信息化共享上都在逐步进步。但物流的上下游整体规划和整合,和个各部门之间的有机整合上仍不够科学合理。本文结合笔者的从业经验,结合我国冷链运输行业现状,探讨冷链运输行业模式优化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冷链物流;运输服务;优化措施
一、我国冷链物流运输模式与问题
1.运输环节过多
目前我国的冷链运输普遍存在过多的中转运输环节,导致冷藏运输品的低温冷藏环境破坏而不得不重复冷冻,这不仅加长了运输周期,影响运输品新鲜品质、更加大了运输企业的物流运输成本,不利于企业获得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冷藏运输品一般需要长时间保持在-18℃的环境下,运输环节一般为:冷冻处理后的运输品通过主干线运往冷库,根据订单目的地通过第二次运输送至配送中心,第三次运输至经销商或者大型超市等销售点,最终达到销售者实则经过第四次运输。这种和普通商品无实质差异性的运输方式明显不适合冷藏运输品,过多的运输环节不仅容易导致失温,也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体验。此外,在每次中转运输环节,势必要进行再次装卸货,冷冻车厢门的频繁开启导致温度频繁波动,运输人员不得不多次开启制冷剂重新制冷,使得处于车厢头部的冷藏品在多次冷冻过程中出现结冰现象,而导致货物损耗率增加,同时又增加了成本。这种高成本的运输模式导致货品价格上升,消费者购买体验降低,不利于冷链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冷冻链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
由于我国的农业大规模审核生产和销售一体化程度不高,虽然初级产品的销售量巨大,但在新鲜食品和易腐产品供应链的建设上仍不完善,产品的运输成本高,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程度低。同时,冷链运输行业的专业运输人才资源匮乏,难以满足我国冷链运输行业增长的需求。另外,国内的冷库建设失衡和无法配套的问题也一直存在着,冷库的建设重肉类冷库建设而轻果蔬类;重城市经营性冷库建设轻产地加工或存储性冷库建设;重大型情批发零售等小型冷库建设。这是利益驱使下的普遍行业性问题,重视既得利益而轻视长期供应链的深入思考,整体规划的建设性失衡势必导致冷链运输行业全网性铺设,不利于产业的优化升级。
二、冷链运输服务的升级优化措施
1.改善冷链运输企业运输组织方式和运营模式
现阶段国际化的市场运营合作日益频繁且逐步成熟。我国的冷链运输企业应在国家良好政策环境的支持下大力发展与国外先进企业的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管理技术、管理理念,将国外成熟的冷链运输规划化流程结合本地企业现状进行整合,加速我国冷链物流产业升级。国外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完善,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比如,在运输过程中全部采用冷冻车和冷冻箱,并配以物联网技术实现高效的信息共享、调配和远程控制,建立了包括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在内的一整套完整的冷链运输体制。同时,应投入研发资金,提高新型冷藏设备的研发水平,研发适合我国冷链运输业需求的冷藏运输设备。
2.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将进一步加快
加强冷链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这是提高冷链运输行业发展速度的重中之重。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冷库设施建设、适合批发零售行业的小型冷库建设、提高冷库技术水平、配置多元化适合各类需求的冷库车辆等方面。在各类农副产品密集区建设现代化冷藏库和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产品运输中转环节,提高产供销一体化水平。
3.冷链物流将逐步实现封闭化运作
针对目前冷链物流运输经常出现的“断链”问题,应完善物流的紧急问题处理机制。如经常出现因为执法人员检查违章运输车辆时间过长,导致运输品变质的问题。为了防止诸如此类的问题发生,应将生产、冷链运输、执法管理部门进行深度职能整合,将以上部门捆绑在一起,实行封闭化运作。建立基于冷链物流运输信息共享的动态质量跟踪监测系统,提高冷链物流运输效率,提高信息化追踪和质量监测程度。
4.加强冷链物流相关企业的合作
将部分物流企业的运输路线相互重叠的线段进行整合,可以有效的降低冷链物流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物流企业之间通过商业合作模式实现实现信息与客户资源的共享。运输企业之间也可以通过相互合作降低线路营运费用,共同承接比较大的冷链运输项目。民营企业与实力较大的国有物流运输企业进行合作,降低社会物流运营成本。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上,通过人员的交流和培训提高企业各个环节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优秀的物流管理人员和司机都会为企业节约大量的成本支出。从而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参考文献:
[1] 何静,张歆祺,宗传宏. 连锁超市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网络构建与优化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 2011(22).
[2] 李慧. 易腐食品冷链运输的安全分析对策[J].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1(05).
[3] 张歆祺,何静. 食品冷链联合库存管理模式的探析[J]. 江苏农业科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