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导学模式的高中生物教学研究

2016-12-12 11:11朱长明
考试周刊 2016年93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

朱长明

摘 要: 本文探究了问题导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在具体论述中采用教学实验法,以人教版高中必修1中的《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课为例,选取本校高一年级(5)班(实验班)和(6)班(对照班)为对象,展开对比实验教学研究。结果显示:问题导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问题能力、作业质量都有更好的促进作用,有利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效性提升。

关键词: 问题导学模式 高中生物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引言

问题导学是一种以问题作为引导和点拨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创设课堂问题学习情境的学习模式。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它强调通过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总结知识,自主建构学习体系。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的主要目的应在于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让他们在学习中掌握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问题导学模式正是由布鲁纳的这一教学思想而引出的,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基础。以下我将结合教学实践案例,具体谈谈问题导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2.教学情况概述

2.1教学对象

选取本校高一年级(5)班和(6)班学生为对象,两个班学生在生物成绩、学习能力等方面相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整个教学实验具有可行性。

2.2教学设计

选取人教版高中必修1中的《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课为例,在具体的实施中,以(5)班为实验班,(6)班为对照班,实验班的教学组织中采用问题导学模式,对照班的教学组织中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模式。

2.3数据整理

课程教学结束后,教师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对教学中关于学生学习情况的数据进行收集,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问题能力、作业完成质量等,并采用EXCEL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整理,给予教学效果评估以依据。

3.教学组织流程

3.1对照班流程

在对照班教学中,教师应用传统讲授法,具体教学过程为:第一,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四种细胞的图片,分别为红细胞、白细胞、口腔上皮细胞、正在分裂的植物细胞,为学生建立细胞的感性认知。第二,介绍细胞的概念,并播放用显微镜观测细胞的教学视频,在此基础上延伸出细胞的一些细节性内容,如细胞的分类、细胞的特征等。第三,引出细胞多样性与统一性的概念,帮助学生建构学习认知。

3.2实验班流程

在实验班教学中,教师采用问题导学模式组织教学,具体的教学流程如下所示:

第一,课前实验型问题导学。在授课前,我先将实验班学生带入实验室中,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一个显微镜观察位,显微镜下呈现出众多的浮游生物细菌细胞、叶子切片细胞、血液中正在分裂的细胞,在上述情境下学生的好奇心被瞬间激发,接着我趁热打铁,引出一系列问题,如显微镜下的细菌算是生物吗?细菌依靠什么结构进行运动……上述问题完全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得出,从感官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起到导学的作用。

第二,课中讨论型问题导学。在实验观察结束后,我带领全班学生进入教室,同样以问题作为引子,开展教学实践。问题1:观察细胞过程中,应先用低倍镜还是先用高倍镜?为什么?问题2:请你尝试总结不同细胞间的异同点,并分析造成这些异同点的原因?问题3:请你对显微镜下大肠杆菌的细胞结构特征进行总结……接着,我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采用小组探究的方法,让他们结合实验观察,书本知识进行组内探究,之后我将各小组探究的结论收集上来,举行一次主题为“细胞结构,你知道多少”的报告会,让各小组选派一名成员,结合问题进行汇报总结,最后我引申出细胞多样性、细胞结构等理论知识的教学概念,帮助大家建构起统一的认知。

第三,课后分享型问题导学。课程结束后,我将课堂教学中的资料,包括:课件、视频等,上传至班级公共的微信交流群,并在群内的公告板上更新一些有关课程内容的延伸性问题,引导所有学生深层次思考。当然,如果实验班同学遇到关于细胞作业的问题时,也可以通过微信群的@功能向我发问,我则会在第一时间为其解答。

4.教学结果与分析

4.1教学结果

教学结束后,教师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对两个班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调查,具体评价指标包括:学习兴趣、问题解决能力、课后作业质量等。首先,在“学习兴趣”指标的评估上,实验班学生表示“对教学过程感兴趣”的比例为95.3%,对照班仅为63.1%;其次,在“问题解决能力”指标的评估上,实验班学生“能够发现学习问题,并能够自主解决问题”的比例为76.2%,对照班仅为43.1%;最后,在“课后作业质量”指标的评估上,实验班学生的作业“优良率”为90.3%,对照班学生仅为69.1%。

4.2总结分析

问题导学模式是一种建立在问题情境基础上,通过问题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的教学方法。高中生物课程充满着各种各样能够启发学生智慧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以问题作为引子,融合小组教学、网络教学、实验教学等多种手段,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提升教学的实效性。由本文教学统计数据可知,实验班学生在学习兴趣、问题解决能力、作业完成质量三个指标的评估结果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班学生,在后期走访调查中,超过80%的实验班学生表示:在问题导学模式下,老师会以一个又一个问题作为引子,带领他们进入生物学习的问题乐园,通过学习,他们的问题发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得到充分锻炼。综上所述,将问题导学模式应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对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显著效应,因此,在今后教学中,该种教学方法理应得到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游.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2]茹光华,沈铮.“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J].教育探索,2001(10):53-54.

[3]黄文化.“问题”是教师发展的先决条件[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1(4):43.

[4]丁念金.问题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1-48.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
高中生物教学的一些思考
高中生物新课程与概念图教学探讨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量表的设计与使用初探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谈对高中生物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
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