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培培
摘 要 对青少年素质教育的研究逐渐细化,情绪教育作为一项教育内容引入对青少年素质教育。情绪教育因此和素质教育从理论和实践上都产生了必然的联系。充分认识青少年时期的群体特点、存在的问题与情绪教育的现状,有利于人们理解情绪教育对于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青少年 情绪教育 素质教育 普及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10.076
Abstract The research on the quality education of teenagers is gradually refined, and the emotional education as an educational content is introduced to the quality education of teenagers. Emotional education and quality education have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links.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oup, the problems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motional education, it is helpful for people to understand the significance of emotional education to the quality education of teenagers.
Keywords teenagers; emotional education; quality education; universal
1 情绪的含义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心理学家认为情绪是指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体验,以个体需要为中介,反映人脑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心理活动。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杂情绪。前者和原始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后者经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获得,因此每个人所拥有的复杂情绪和情绪的定义都有所不同,是多元的、复杂的综合事件。情绪又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二者对生活和人生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前者明显有助于人身心的健康发展,后者若不做恰当的处理会给人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有损身心的健康。由上述可知,情绪是人类生命的一部分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由此,学会恰当的处理个人情绪成为人们学习、工作与交流的重要课题。处于人生关键阶段的青少年处于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期,由于对一些概念的理解模糊加之这一年龄阶段的怀疑和叛逆心理,对周围事物和行为的理解的探索使其情绪处于不太稳定的状态,变化多端,若不能正确的判断新生事物和正确处理自身的情绪,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将会受到严峻的挑战,进而情绪朝着更加不良的方向发展。
2 情绪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约翰·怀特认为,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去过有意义而且充实的生活,同时要让他们获得个人幸福并尽到作为公民的社会责任,主要目的在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道德意识的个体,这种道德意识既体现在面对面的人际交流活动中,也体现在个体作为社会的公民、民族国家的一份子乃至世界公民等更宽泛的层面上。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经过学校和家庭的通力合作让儿童成为一个正派的人,关心他人和自身的福祉;教师和家长要公平地对待学生,关心孩子而不带来伤害,放手让他们去追求自在的生活而不是试图控制他们,培养孩子们的慷慨、宽容、善良以及公平等美德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但仅仅依靠学校设置的课程是没法教授这些东西的,必须借助日常家庭生活与课堂的融合才能养成。扈中平认为教育目的应定位于培养“人”,这具有终极性、普及性和丰富性。从以上两位学者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并能愉快的生活的个体,但这却不抹杀个体的主体性,而是为了让个体能够更好的融入团体和社会并保持自我的独特性。
情绪教育和素质教育蕴含以上宗旨。人的情绪包含正负两个方面,情绪教育的目的是要使人摆脱不良情绪的驱使,引导人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素质教育是为了让人具备好的素质,不损害他人与社会,最终目的是要达到人类社会的和谐。可见两种教育都是好的教育,这与社会大的教育方向是一致的。从人的教育的角度来讲,两者都具备使人摆脱野蛮走向文明的功能,因此都属于理性的教育,当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培养人充分利用理性认识和处理感性自我的能力。素质教育从大的方面确定了人的培养目标。情绪教育从人的心理的一个细节入手,探索情绪对人的行为产生的影响。个体行为是个体素质的外在呈现方式,从这一方面来说情绪教育与素质教育产生密切关联,关注和培养青少年理性处理自身情绪的能力成为完成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方面。
3 青少年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与情绪教育现状
3.1 青少年主要特点
我国发展心理学界一般把青少年期界定为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这一发展阶段,相当于中学教育阶段。西方发展心理学家对青少年期的界定较为宽泛,认为青少年期是指从青春发育期开始直至完成大学学业这一阶段,即十一二岁至二十一二岁。除去文化方面差异,国内外青少年的总体特点基本相仿,大致表现为生理的快速发展;自我意识增强,独立性、主动性迅速发展,有明显的好奇心和虚荣心;情绪不稳定,逆反心理强,喜欢刺激和冒险;情感内容和形式纷繁复杂、丰富多彩,感情容易冲动;多能自由思考、推理和判断,但往往脱离实际;缺乏安全感,同伴群体的作用凸显。以上特点都表明青少年处于各方面的潜质迅速形成,但缺乏理性的认识阶段。生理的快速发展使其在形象方面与成年人相仿,但不具备成年人的理性与持重,虽然具备了较强的自我意识,有一定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却由于缺乏经验和对事态的正确认识,其行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导致积极的自我意识有可能转化为身心健康发展的障碍。在生理与心理方面都有具有成年的特征,但仍然处于初期阶段,感性直观的表现多于理性逻辑,因此在个人情绪上有明显的不稳定性,情感方面形式表现多样,容易做决定时一时兴起,若有一定成效便更为自信,相反比较容易受到伤害,这尤其表现在情感方面。习惯于向同龄人倾诉衷肠,认同与自己有共同兴趣与爱好的长辈,这两类人一则处于相同的身心阶段,认识与经验相仿,自由思考的推理和判断,即便在某些方面显得脱离实际,但容易达成共识,成为相互依赖的对象,二则后者虽然身心较为成熟,但语言和行动上能够使此阶段青少年感到被认可与理解,表现比较宽容,也能伺机给予正确的引导。青少年时期的人群之所以出现以上特点源自自身经验缺乏,容易幻想,情绪的呈现方式直截了当,其中饱满的生命热情同样蕴含负面的影响,情绪教育针对青少年的这一特点,给出有目的性的引导,使其呈现正确的行为特征,促进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发展。
3.2 当下青少年存在的问题
根据相关研究分析,青少年问题大致可分为六类:学习困难;人际交往困难;行为极端;性格问题;情绪情感问题与恋爱。影响青少年的因素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家庭因素;个体因素;社会环境因素。针对青少年问题常用的教育措施主要包括沟通关注,家校联合,外界支持,班级活动,处分惩罚和专业辅导。郭未,杨胜慧,郑晓瑛提供了关于中国城市青少年问题行为发生及相关影响因素分别是婚前性行为,吸烟成瘾或沉迷于阅读色情读物。其中不同地区的城市青少年在问题存在方面也存在差异,东部发达城市问题较西部城市不那么明显;个体层面男性青少年较女性青少年问题明显、家庭层面父母受教育程度高的出现问题的几率要低,学校层面非在校生发生问题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在校生。主张“政府—学校—家庭”的多为关注引导青少年的行为回到健康的轨道。以上两个方面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了青少年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从更深层次上来说,青少年出现问题的根源在对事物的认知不足,并由此带来心理、情绪和行为的不当,情绪的变化源自个体心理,但由个体心理变化引起的情绪变化能够主导其后的心理和行为,行为作为人的整体素质大外在呈现,最能体现青少年的个人素质。对青少年进行适当的情绪教育不仅能帮助青少年理性认识和调节自身情绪,在引导青少年的正确行为提升素质同样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3.3 青少年情绪教育现状
中国青少年的教育,无论家长或教师,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都逐渐的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且教育关注的重点已从仅仅强调学习转变为兼顾孩子的兴趣与爱好,信息的快速传播使得城市至农村的教育者都具备全面发展青少年素质的意识并在实践中尝试。情绪教育也在其中之列,出现专门的情商培训机构与帮助父母提升孩子情商的电视栏目,比如安徽卫视《超级育儿师》已经成功帮助许多家长解决了孩子教育过程中存在的棘手问题,在这一过程中都强调培养孩子的情商。可见,中国的情绪教育已在个体与社会两方面发生越来越重大的影响力,并逐渐引起家长和教育者的重视。但对于当下的青少年来说,情绪教育仍然是个很大的缺口。前述的例子主要针对儿童期的孩子。而青少年这一阶段的人群其情绪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处在情绪教育发轫的前奏,但他们同样处在情绪教育受到重视的社会舆论背景下,对其进行情绪教育提升素质仍然是解决青少年问题的重要一环。
4 当下青少年普及情绪教育的意义
我们国家当下教育的实际涵义已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丰富,但限于高考,教育的侧重点仍偏向于知识教育,知识教育仍然是最能引起学子及家长的关注的焦点。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经济条件的宽裕使家长对教育有了新的要求,青少年的综合素质由此得到提升。教育界人士对青少年问题的关注逐渐的具体化和细致化,影响青少年行为的情绪必然成为其中之一。
情绪教育在青少年人群中虽未普及,但无时不与人的生活紧密相联。教育者提倡情绪教育的目的在于将对情绪的关注系统化,理性化,提升各界人士对青少年情绪的关注,引起重视。使青少年群体意识到情绪关系自身的生活、学习与交流,在自身情绪得到应有关注的前提下,情绪所带来的问题也将被重视,从而由被情绪左右转而意识到情绪的正负影响直到通过控制自身情绪避免发生不良后果,这对青少年理性认识和处理自身情绪有重要指导作用,进而促进个体综合素质的发展。作为教育者和教育机构,家庭、学校和社会对情绪教育总体认识的提高对普及情绪教育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对青少年一代情绪教育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避免和减少青少年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升青少年整体素质,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显通.再谈教育目的[J].高等教育研究,2016(2).
[2] 施佳薇.青少年群体的特征分析及其意义[J].学理论,2012(2)
[3] 谢瑞琦.青少年情绪现状调査及对策研究[J].教育研究,2014(9).
[4] 杨福佳,邓稳根.147例青少年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质性分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2).
[5] 郭未,杨胜慧,郑晓瑛.中国城市青少年问题行为考察[J].城市问题,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