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爽
摘 要 “社会学概论”作为社会学、公共管理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的基础课程,其课程内容与授课对象均符合“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需求,将“体验式教学”模式引入“社会学概论”课程具有多方面意义。具体而言,需要从优化课堂内情境创设、增加课堂外实践与调研、构建有利的配套制度几方面入手。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 社会学概论 工具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10.043
Abstract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as sociology, basic courses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and scienc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 course content and the teaching objects are in line with the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of “experiential teaching mode", introduce “experiential teaching” mode into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course has much significance. In particular, it is necessary to create and increase the classroom practice and research, to construct a favorable supporting system from the optimization of classroom context.
Keywords experiential teaching;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tools
1 体验式教学的含义与特征
1.1 体验式教学的起源与内涵
体验式教学是二十世纪初由德国教师科翰(Kurt Hahn)所创立的。他认为,知识传播与学习就如同学游泳、学脚踏车,因为经验来自亲身体验,就会深刻得终身不忘。为践行这一教育理念,科翰创办了Gordonstoun School ,培训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触礁后的生存技巧,明显提高了海员的生存率。此后,体验式培训的独特创意和培训方式逐渐被推广开来,培训对象由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工商业人员等群体。培训目标也由单纯体能、生存培训扩展到心理培训、人格培训、管理培训等。1941年,科翰在威尔士建立Outward Bound 户外学校,目前已成为世界最知名的体验培训机构。在这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体验式教学”可定义为:以课堂教学活动、日常生活体验、参观考察、社会实践和旅游活动等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以个体主动参与、亲身体验为特征,以直接经验为主要课程内容,所展开的教学活动。①
1.2 体验式教学的特征
1.2.1 体验式教学以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
体验式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并不一定发生在课堂外,也可以在课堂内完成。比如,其载体既可以是课堂内通过情境设置所实现的讨论、辩论,也可以是专业实习、社会调研、公益活动等课堂外行为。但它与偶尔一次或不定期的课外活动不一样,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正式的教学计划。②
1.2.2 体验式教学注重参与者的能动性
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为认知的主体,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具体方法是则是在教学环节中都包含有情境创设和协作学习,并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因此,体验式教学特别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参与其中,感受理论知识在实践过程的落实,从而获得直观、生动的课堂感受和深刻的知识记忆。
1.2.3 体验式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
体验式教学不仅主张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而且还进一步强调尊重与凸显学生的个性。也即在课堂建构过程中,不仅要给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分享的机会,而且还有给予不同个性、特长的学生以不同的引导,尽可能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在体验式的场景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在普遍理论基础上建构出自己的独特理解。
2 在“社会学概论”课程中使用体验式教学的可行性与意义
2.1 “社会学概论”课程中使用体验式教学的可行性
“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较为先进有效的教学模式,但并非适用于所有学科。如导论类、理论流派类的课程不适合用该方法,因为学生在课程学习之前并没有很好的基础,难以完成相关知识的自我建构。有鉴于此,在大学教学中引入“体验式教学”,必须先对课程特征进行分析。“社会学概论”课程在大部分学校和相关专业,都作为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基础课开设,这使得其在课程内容和教学对象两方面均满足体验式教学需求。
(1)从课程内容来看,“社会学概论”与个人生活联系紧密,易于体验情境的创设,不会给学生造成理解负担。和很多较为艰深的专业课相比,“社会学概论”立足于对各类社会情景与问题的探索,其涉及的内容包括:爱情、婚姻、家庭、社会组织、社会冲突、社会文化等等,其中每一项都可以在个人社会中找到相应表现。比如在谈到爱情的时候,学生会特别有新鲜感和分享欲望;谈到家庭时,每个人都可以将自己的原生家庭作为研究样本;而社团、院系、学校又天然是学生长时间生活的社会组织……因此,社会学所提及的每一个概念,每一个理论,学生都可以将其迁移到自身生活之中。但体验式教学并非停留在“体验”,而是需要学生在体验过程中进行知识建构。由于大部分知识的“经验性”,保证了这种知识的建构并不是不可能或者过于困难的。比如,针对“亚文化”这个概念,作为追星一族的大学生非常容易在观察粉丝群体的过程中,自己提炼出代表“粉丝亚文化”的一些符号、规则、信念。这些优势,是诸多专业课程所不具备的。
(2)从授课对象来看,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活跃、偏好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等特征,对体验式教学有较强的参与度。体验,不仅需要老师创设良好的情境,也需要学生全面配合,积极投入体验环节。相比于高年级的学生,一二年级的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更为突出。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刚从高中学习的压力中摆脱,对大学的学习环境有着很大的期待与新鲜感,不同于高中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很容易激发其学习热情。尤其是通过在课堂上创设情境,和开辟课外的实践环节,让初入大学的学生在强烈的教学模式对比中产生满足感和愉悦感。另一方面,低年级的学生因为思维尚未受到过多专业知识的束缚,在情境体验中更容易产生比较独特、具有个性的想法,可以作为传统理论的一种补充,也有利于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育。
2.2 “社会学概论”课程中使用体验式教学的意义
2.2.1 有利于知识的理解
“社会学概论”课程内容丰富多元,如果仅依靠老师上课的传授和学生背诵记忆,无法达到知识的内化。而体验式教学通过多种工具,将学生引入鲜活的情境中,通过与情境中个体、群体、环境的互动,自主提炼理论并与书本比对,这对于加深印象、深化认识很有帮助。
2.2.2 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意愿与能力
在学习意愿方面,通过体验式教学,实现“先讲授后学习”向“边体验边学习”的转变,既有助于学生形成课堂主人翁意识,提升学习积极性,又可引导其构建“自主学习”文化,更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有助于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再进阶到“我会学”和“我会用”。
2.2.3 有利于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知识建构与质疑,有助于培养学生不迷信权威、勇于质疑的精神;通过小组互助与合作,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课堂演讲、辩论、话剧表演等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课下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统筹安排、与人交往、体认生活的能力。
2.2.4 有利于完善学生人格塑造
“社会学概论”课程的核心在于“社会学的视角”,通过“体验式教学”模式与技术,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这一视角,形成对自身社会角色与位置的正确认知,对社会问题与人生难题的客观思考、善意面对、理性处理,进而不断完善自身人格,实现社会学教学的最终目的。
3 体验式教学在“社会学概论”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3.1 在课堂内运用多元化的情境创设工具
如何创设情境,是在课程中融入“体验式”教学的关键。根据“社会学概论”的课程特点,笔者认为比较有效的工具有以下几种:
3.1.1 餐前小点
在课堂教学这一“正餐”之前,先由学生查阅并选取任意社会热点,作为“餐前点心”在课前十分钟展示,组织全班进行问题原因与解决方法的讨论, 老师更多起到激发、引导、发问、评价等辅助作用。 这个环节给学生提供了“观察社会、体验社会、寻找问题、解读问题、解决问题”的整体训练,帮助学生真正了解了“社会学概论”的知识体系对社会问题应对的实际意义,实现了理论的盘活。
3.1.2 世界咖啡馆
这是一种集体交流的方式,4~5人组成一个“咖啡馆”,设立“馆长”,在社会学的特定范围内自选话题,话题,进行自由思考、产生观点,并在几轮讨论后,对观点进行评估、挑选、整合与汇报。鼓励各“馆”成员相互流动,使问题能够在更多不同思维、不同背景的学生之间得以分享。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获得了问题创建的机会、更宽松的思考环境,通过建立一个充满生机的思维网络,让学生体验同伴的想法,为自己的观点辩驳,从而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并实现智慧的汇集。
3.1.3 主题话剧
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情境创设法,而且是由学生自行进行知识点理解之后的自我创设。这使知识形成了一种“理解—展示—强化—内化”的方法。比如对于“社会阶层与社会流动”这一专题,学生们分组编排话剧,展示了不同年代、不同国别、不同文化下的社会分层与阶层固化,通过表演,深入体验了不同于自己真实阶层的其他角色,加深了对社会各个群体的理解,在知识建构的同时还实现了“同理心”的塑造。
3.2 在课堂外增加实践与调研
“社会学概论”的学习要求学生必须贴近社会,了解社会。所以,“翻转课堂”模式释放出来课堂时间有必要分配一部分给学生进行课堂外的体验。
在课外实践方面,可以将学生放入特定的社会组织,比如社区,实现为期半个月到一个月不等的实践。在与社区管理人员和普通居民打交道的过程中,更深入地了解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际交往、公共问题、治理策略,在亲自体验中形成观点。
在课外调研方面,笔者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微调查”。比如学习“社会组织”时让学生对社团、办公室、院系等的建立与运行进行实地考察;学习“社会角色”时,让学生访谈五位不同社会位置的人,了解其角色扮演及角色对个人行为的约束等。理论在调研过程中变得更加鲜活,学生在学习时跳脱了死记硬背的困境。
3.3 构建有利于“体验式教学”的支持性制度
“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仅仅依靠课堂模式的更新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一系列制度的支持。
3.3.1 转变对体验式教学效果的考核制度
传统教学以试卷,尤其是客观题为主要考核方式。但为了与“体验式教学”模式匹配,考核应将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并减少期末考试的客观题。通过与学生协作,共同为每一种体验工具开发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严格按照指标打分,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3.3.2 优化课程的学时分配制度
目前大部分的学校与课程还是以课堂授课与期末考试为主,这使得“体验式教学”所需要的大量课堂外实践课时得不到满足,从而削弱了该教学模式的特点与效果。一门课改革的成功需要整个系统的支持,因此,如何对“体验式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学时规划、教学地点安排等,是一个重要环节。
4 结语
目前,笔者已运用多种工具在“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中探索并实践了体验式教学,获得了不错的效果,当然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比如:如何提升情境创设与教学内容联系的紧密性;如何推动传统教学与体验式教学的有机结合;如何设计科学合理的体验式教学考评体系;如何进一步提升学生在体验式教学中的学习效率;如何在体验式教学中引导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等。以上种种,将在此后的教学实践中予以继续思考总结。
注释
① 郭佳,李光霞.从传输式教学到体验式教学[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0(1):124-128.
② 佘双好.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2(4):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