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福国
摘 要:在现代教育管理工作中,小学教育管理是重要的一部分。探讨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的概念,并且从多个方面探究了在教学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方式,希望为相关教育人员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在我国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逐渐认识到在教育中教学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并且给予了广泛的关注。以往的小学教育管理方式和理念比较落后,为了改变教育管理效果差的问题,需要应用“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方式,促进小学教育水平的提升。
一、“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管理方式的概念
“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指的是在实际教育教学管理中把学生、学校的教师以及管理人员看做是管理的重点,树立发展人、尊重人、关心人的思想来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在这种教育教学管理理念下,学生、教师和管理者是重要的管理资源,学生和教师不再是被管理的对象,而是成为管理的主体,所以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充分挖掘管理主体的潜力,在促进学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个人的发展。
“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和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工作内容主要围绕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来展开,关注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对基本学科英语、语文、数学的重视之外,还需要关注自然科学、美术、音乐、体育的教学。这种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并且得到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策略
1.管理者需要吸收新观念,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教师需要采用科学化的管理方式,坚持依法治校的思路,持续完善各方面的规章制度,进而消除传统教育管理中的无序状态,最终提升管理的效率。学校所组织的活动需要考虑到学生和教师的发展,而不是仅仅发号施令,或者是控制师生,需要成为学校的引领者,进而带动整个学校的发展,实现学校的教学发展目标。学校管理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长期工程,同时我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公民主体民主意识也在持续提升。所以“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将成为将来的主流。学校管理人员需要从自身进行反省,发掘学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且通过换位思考来为学生、教师和家长考虑。岗位津贴制度中需要体现奖优罚劣和多劳多得的原则,以此来促进业绩和待遇之间的良性循环。采用动态岗位聘任制和竞争上岗制,应用公平、公正和公开的优胜劣汰的方式。
2.应用情感教育,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小学教师需要明确被教育者和教育者是处在相同的地位上的。所以,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需要采取民主化的决策,应用情感教育方式,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关爱和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的问题,避免泄漏或者打听学生的隐私、重视学生的劳动成果,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要遵循平等民主的原则,如果学生犯了错误,尽量避免在公共场合进行教育批评,让学生体会到来自于教师的关怀和尊重。同时,教师需要营造积极的班级气氛,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意见。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时间,设立一个“周周谈”的节目,让学生在同学面前表达自己的看法,并且给予犯错误的学生一些机会,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和观察,如学生及时地处理和沟通看法和意见。同时,教师需要积极地表扬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充满自信,体会到被认可的满足感。在期末考试或者小考试的评价中,教师可以扩大三好学生的评价标准,把生活和日常学习中具体的学生进步加入标准中,进而向家长反馈学生的进步。通过应用“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缩短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效果。
3.建设丰富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校园文化指的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通过凝聚、积淀、积累和升华所形成的富有自身特点的行为和群体观念以及物化的表现形式,是小学办学特点、教育理念以及校貌校容的外在体现。校园文化在无形中指导学生和教师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快乐和幸福的价值观,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够让教师体会到教育工作的快乐和幸福,同时还能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进而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对于小学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小学管理者需要及时地改进思想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思想,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应用情感教育和民主管理的策略。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丰富校园文化,进而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磊.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研究[J].中华少年,2016(25):54-55.
[2]吉满仓.提高教师关注度形成教师献策力[J].中华少年,2016(25):65-66.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