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生活获真知

2016-12-12 10:17程晨
新课程·小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观察生活化作业

程晨

摘 要:小学语文如何进行生活化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十分重要,从提高学生观察生活细节的能力、帮助学生创设生活化的环境、引导学生完成生活化作业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希望能够对小学语文的生活化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观察;生活化;作业

一、提高学生观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要求学生认真地观察生活,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细节的能力,同时还要在生活中寻找语文,找到语文教学与生活的结合点,通过结合点来带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如,以苏教版小学课本三年级下册中的课文《荷花》为例,教师在进行课本学习之前,可以带领学生到公园的荷塘进行观察,让学生自己观察荷花的特点,发现荷花的颜色、花瓣的形状、荷叶的特点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细节,并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促进学生将自己发现的细节进行交流,最终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之后再进行课本的教学,既能够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总结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够让学生掌握课本学习的内容。

二、帮助学生创设生活化的环境

1.在课堂中,讨论生活场景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入生活中的场景。在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模拟一个生活中的场景和片段,如在学习课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时,课文中的汤姆钓上一条很大的鲈鱼,但因为不是钓鱼的时间而被父亲要求放掉,告诉我们无论是否有人监督,都要遵守规则的道理。教师可以预设一个生活中的场景,向学生提问,如果你在旁边看到小朋友捕鱼应当怎么劝说他。还可以将场景进行延伸,预设在公园中看到小朋友摘花和践踏草坪应当怎么劝说等。通过将生活场景融入课堂中,既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学会明辨是非,又能够在生活的场景中学习语文,促进语文的生活化教学。

2.在学习中演绎生活片段

在课本的学习中,可以通过排练话剧、小情景剧的方式让学生再现课文中的场景,并以生活化的对话方式加深学生对课本学习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如,在学习课文《猴子种果树》时,可以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来演绎课本的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进行语言表达。再如课本上有“说说写写”的教学单元,其中有一节是有关书写留言条的内容,要求学生在出门前给家长留言,或去找同学不在而写留言条。教师可以将这个生活中的场景搬到课堂中来,让学生进行现场书写,教师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给予格式和内容书写的指导,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

3.在练习中联系生活经历

在语文课堂的练习时,要充分联系生活经历,再如语言表达单元的学习中常常有“当有人敲门时”你该怎么做的场景,教师课堂模拟生活中的场景进行现场演绎,让学生按照自己生活中的作法进行演绎,并让学生进行讨论与评判这样做是否正确。再如,在口语交际单元中上“学会求救”这一课讲到在发生火灾、落水、中毒等意外时,当事人和同伴应该怎么做,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情景演练,让学生分组进行情景再现,让学生分别表演作为当事人和同伴的做法,通过联系生活经历的情景再现和现场练习,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素质教育的推进奠定基础,也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同时增加了生活经验,通过生活片段的演绎,实现了语文的生活化教学。

三、引导学生完成生活化作业

教师要为学生布置与生活相结合的生活化作业,通过拓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拓宽眼界并开拓思维,提高实践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提高人文素质、想象力与创造力。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个“动物名片设计大赛”的作业,要求学生选取一个自己喜爱的动物,为这个动物设计一个名片,其中包括动物的样子、特征、生活习性、兴趣爱好等,并自己动手为动物画一个画像,作为实践作业去完成,这个生活化的作业就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到动物园或公园中观察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特征和习性,通过资料的查找进行归纳和总结,最终完成作业,使得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提高综合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教师要不断提高学生观察生活细节的能力,帮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生活场景;在学习中,演绎生活片段;在练习中,联系生活经历,并引导学生完成生活化作业,促进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真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舒远贵.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J].学周刊(教育科学版),2011(5):21-22.

[2]朱竞红.谈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J].教学艺术,2005(9):78.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观察生活化作业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