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小学德育探究

2016-12-12 08:30施彬
新课程·小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新形势小学德育

施彬

摘 要: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小学德育的工作也随之面临更多挑战,原来旧形式下所运用的教育方法和相关途径已经不适应现在新的发展形势,所以,主要通过对新形势下小学德育进行简单的探索并且提出相应的教育方法。

关键词:新形势;小学;德育

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教育部门对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已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德育本身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小学教育阶段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最根本的核心所在。因为对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不仅可以从小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更有助于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为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新形势下,小学德育的意义

“德育”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主要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健康等进行教育,其对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与发展起着重要的向导作用和促进作用,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然而,在新形势下,对小学德育工作的进行也是教育部门更加关心重视的内容之一,因为,德育关系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能否得到快速发展,所以,教育部门要求要从小就抓起小学生的德育工作,为国家以后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进一步巩固了我国政治经济的长治久安。

二、新形势下,小学德育的方法

1.更新教育观念,将被动教育变为主动

在新形势下,教育工作者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为核心的灌输式德育教学模式,因为,这种教育模式只能让学生过于被动地去学习,学生很少有自己的主观意愿,所以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让学生多多参加一些更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做到真正以学生自身为主,根据自己的意愿主动学习,而且德育是一种集体参与的活动,并不是简单的书本上所学习的一些理论。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不但有利于调动学生对德育知识的渴望,更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自我教育,将一种被动的教育模式变为主动。

例如,在小学二年级德育“今日我做小主人”的教学中,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小学生的小主人意识,知道家务劳动自己也有份,应该帮助家长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所以就需要教师和家长相互配合,让学生在家中成为家长的小帮手,给孩子一次当家的考验,让学生了解当家的不容易,进而促进学生快快成长起来。由于每个家里都是一个孩子,家长对孩子都会有些宠溺与不放心,这就要求家长放手让孩子自己当家,给孩子一次机会,这样将课堂上被动教学转变为学生主动进行,使教育的效果会更加明显。

2.改变单一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

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过程中,教师要改变过去单一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因为以往单一的课堂教学使课堂表现的过于沉闷,使课堂教学的效果不够明显,所以,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安排,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合理安排一些课堂上能进行的活动。比如,跟课题有关的辩论比赛、演讲比赛和一些话剧表演等活动,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资料,在其中去找和课题有关的情感联系,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和教师间互动的话题,学生也会对其产生热情,还可以通过辩论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在一定程度上营造课堂氛围。

例如,在讲与德育有关的“学生缺乏主动性,性格倔强,约束能力差”案例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案例的内容进行谈论,看看是否有更好的方法让学生改变原来的怪习惯,同时,也是学生自身的一次自我反省,让学生通过他人的认知了解自己,改变自己的不足,使学生不仅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更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三、进行课外活动实践,加强课外德育教学

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过程中,其课外的一些教育活动对学生德育的进行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课外的活动过程中,学生会比在课堂上表现得更真实、自然,不会过于拘谨,学生内心真正的感受、真正的情感会流露出来,这样对教师为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时会更加轻松,也会让学生更快地接受。

比如,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的一些比如植树节、劳动节、党的生日和建军节等有意义的活动,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身体验,让学生了解一些节日的意义所在,让学生对国家的发展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使学生德育观念有进一步提升,从而教师也达到了育人的目的。

综上所述,对小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并不要求教育工作者急于求成,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且教育工作者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过程中,要把学校、家庭和生活完美结合在一起,建立相结合的德育体系,这样为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人才的培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吴东利.新形势下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5).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新形势小学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