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芳
摘要:高校班委会既是学生自主管理机构,又是配合学校管理,促进师生沟通的重要组织。高校班委会干部的选拔、培养、任用和监督也是高校辅导员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实践中,使用“培养型”工作机制管理班委会,培养班干部,收效良好。
关键词:高校班委会;班委会学生干部;培养型工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0224-01
一、高校班委会干部“培养型”工作机制
“培养型”工作机制的核心是:对班委会学生干部“在培养中使用”、“在使用中培养”,以实现促进班委会学生干部成长发展为最终目的。摒弃传统工作模式中辅导员对高校班委会学生干部只注重使用而忽略培养的短视作法。同时避免高校班委会学生干部发展参差不齐,班委会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在学生工作中总结规律,对学生干部开展规划和系统培养。
通过“培养型”工作机制,我们有目的、有计划的塑造班委会学生干部为“尖兵”,他们发展全面、素质能力较强,是全体同学的榜样模范,能够在行政管理和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方面为学校做出积极贡献。
(一)班委会“三线”建构
班委会学生干部岗位主要设有班长、团支书、自律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文艺委员、体育委员、生活委员、学习委员共9个岗位,还包括所有班级的宿舍长。
第一线为“行政”管理。由班长统筹班务并直接领导学习委员、文艺委员、体育委员。全面配合学校日常行政管理,配合教师管理班级,建设学风班风,组织文体活动。
第二线为“组织”管理。由团支书统筹班级组织工作并直接领导宣传委员、组织委员、生活委员。按照党支部、团支部规章制度开展相关工作,关心班级学生日常生活和个人状态,将党支部、团支部的工作深入到宿舍。
第三线为“纪律”管理。由自律委员监督学校、班级各项规章在本班级运行情况,并直接领导各宿舍长配合开展各项纪律检查工作,对班委会的运行状况和全体学生干部、普通学生遵守纪律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现新情况和新问题。
(二)班委会工作职责
班委会各岗位职责明确并编制《学生干部职责手册》予以公布。班长主要负责落实行政性事务,统筹班务。团支书主要负责班级思想教育和宣传,开展党团工作。自律委员负责检查规章制度执行和班委会运行情况,收集学生意见、监控舆情。班长、团支书和自律委员为班级主要领导干部,对班级工作熟悉,在学生中威信高。
学习委员、体育委员及文艺委员主要负责开展文体艺活动,组织报名、参赛、评比、服务等工作,丰富学生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宣传委员、组织委员主要是在团务、党务活动及文体艺活动中负责新闻宣传和组织服务的人员。生活委员负责卫生、防疫工作,配合团支书了解并关心班级学生的生活等。宿舍是班级最小单位,关系着班级基本稳定和安全。宿舍长负责传达通知并督促管理制度落实,关心宿舍同学生活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汇报给自律委。
(三)班委会干部培养
辅导员对不同年级的班委会干部要进行系统培养。对新生年级班委会工作主要强调规范性,培训内容以政策法规、学校(院)概况及机构组成、岗位职责、人际交往、文明礼仪、团队协作、网络办公等为主要内容。大学二年级强调流程化,培训内容以管理学、文体特长培养、工作流程、突发事件处理为主要内容。大学三年级鼓励管理创新,培训内容以职业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户外拓展(或体育竞赛)为主要内容。大学四年级实现自主管理,培训内容以实习毕业常见问题解答、政策法规等内容为主。学生干部毕业后要建立跟踪档案,保持联系,观测学生干部的后期发展,以便及时调整培养方案。力图避免学生干部培训没有计划性、系统性,缺乏统筹规划和制度,培训内容陈旧,方法落后的弊端。
(四)班委会监督考核
工作中,学生干部难免对工作出现倦怠心理,特别是个别高年级党员学生干部。针对这个问题,辅导员需要采取监督考核机制,在每年底举行全体学生干部述职,票选出每个岗位上的优秀干部,设立公示栏公示。给学生干部评定“星级”,共设置1-3星,区分学生干部工作业绩、予以公示。学生干部在奖学金评定中按照评定等级予以适当加分。组织不定期学生座谈,对班委会学生干部工作情况进行考察,发现严重问题取消评比资格。建党员监督公开栏、匿名信箱等,通过一些促进手段,激活这个群体,使其长效发挥作用。
二、“培养型”工作机制良好经验
储备干部。常规管理的班级通常主要干部为班长和团支书,随着年级越来越高,成熟的班干部一旦不再任职,重要岗位往往缺乏可用的储备干部。在“培养型”工作机制下,行政管理工作由班长牵头承担,组织管理工作由团支书承担,纪律管理由自律委员承担。我们还设置了自律委员,组织班级宿舍长,收集学生意见、监控舆情、观察班级和制度运行情况。
四早工作。即“早联系、早到校、早实践、早选拔”。拿到学生录取信息后,辅导员及早分班,观察生源信息,联系部分学生,组织他们提前到校,协助开展迎新生工作。在工作实践中,更好的观察学生的能力和特质,便于后期针对性培养。大批新生到校后,结合民主选举对班委会调整和定岗。在其他常规管理班级开始组建班委会时,实行“培养型”工作机制班级的班委会已经能正常工作。极大减少了新生的茫然和不适应,减轻了辅导员迎新压力。
职责明确。班委会各个岗位的职责,通常靠约定俗成或随机分配,缺乏明确的界定。在具体工作中,可能会产生分工不明确、做事推诿等情况,影响工作效率。为此我们编写了《学生干部职责手册》,明确工作职责。
岗位传帮带。日常工作中由二年级学生干部充当“导师”,新生年级学生干部与二年级学生干部结对子,根据岗位一对一,通过网络媒体,借助干部培训、每周例会的平台传授工作经验。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干部传承了专业理念,传达了好的学生工作技能,打破了班级年级的界限,有利于新生干部迅速成熟化,分担了辅导员培养干部的任务量。
通过“培养型”工作机制,系统化培养班委会干部,打造一支工作有效、思想进步、组织纪律性强、协作顺畅的班委会干部队伍,使大批优秀学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实依靠力量。
(作者单位:河北省德育研究中心)
2014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SQ141030《高校班委会学生干部“培养型”工作机制研究》
参考文献:
[1]李磊,吉宏伟.学生党支部与团支部班委会协同工作机制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4(11).
[2]董袁.高校学生干部素质能力培养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18).
[3]王姗姗.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