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追随幼儿

2016-12-12 20:36王桂花
新课程·小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实施指南游戏

王桂花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幼儿园开展工作的依据,特别是在课程建设与实施方面起着实际指导作用。依据《指南》精神,首先,在幼儿园课程实施方面做到课程内容游戏化,满足幼儿天性需求;其次,课程实施综合化,满足幼儿全面发展;再次,课程形式多元化,满足幼儿个性发展,从而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课程;实施;游戏;发展

《指南》指出:“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遵照《指南》精神,我园一直以“幼儿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宗旨,积极、创新、扎实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让幼儿园真正成为幼儿幸福的“家园、学园、乐园”。

一、课程内容游戏化,满足幼儿天性需求

游戏来源于生活,是日常生活的再现。本着“来源生活,回归生活,高于生活”的宗旨,我们立足在主题课程背景下开展游戏活动,根据园内硬件设施特点,充分对空间资源整合利用,在走廊、操场等设置了公共游戏区,室内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及材料特性进行区域隔断或组合,利用设备资源有序呈现、摆放材料,满足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合作伙伴及活动方式。如,大班注重激发幼儿的建构兴趣,利用木制积木、拼插玩具、乐高玩具等多种建构材料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在“爱心甜品屋”游戏中,从幼儿喜欢的蛋糕入手,带幼儿多次走进蛋糕房,考察蛋糕房的名称、蛋糕房的布局、蛋糕的种类及蛋糕房的工作人员等,幼儿从中了解了蛋糕的制作流程,学习为蛋糕裱花,了解蛋糕房的各种促销活动,尝试为蛋糕房设计促销广告,制作圣诞蛋糕;为了蛋糕的销路更广,他们还自主布置了就餐区,提供外卖服务,推着外卖车去其他区域送餐。中班充分挖掘家乡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家乡的小区”“家乡的桥”“家乡的动物园”“家乡的月季园”四个话题为切入点进行雪花片拼插。在参观周围居住环境的活动中,家乡的住宅小区给幼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围绕“我居住的小区里有什么”“小区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等话题,幼儿主动参与调查,并用图文的形式进行记录,激发幼儿对身边事物的探究兴趣;在“家乡的桥”探索活动中,幼儿带着爸爸妈妈去参观家乡的桥,并带来合影,开心地向大家介绍自己见过的家乡的桥。追随幼儿的兴趣点,师生开始用雪花片拼插“家乡的桥”,拼插过程中共同探讨“大桥不倒”的秘密:“先插桥的哪个部分?”“怎样拼插才能使桥更结实?”幼儿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分享、合作,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桥,加深了对桥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在对“家乡的市花——月季”探索活动中,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游览家乡的月季园,并参观家乡新建的以月季为主要特色的景观大道,幼儿感受到家乡环境的美,激发了建设“美丽淮安”的激情,他们利用雪花片的造型,发挥想象,拼插出五颜六色、多种造型组合的月季花。小班的 “娃娃家”“小医院”“生活游戏”“烧烤城”“汽车城”“美食加工坊”等,将课程融入游戏之中。在“医院”游戏中,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三原色融入其中,制作了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挂号牌”帮助幼儿区分“打针、挂水、吃药”。 幼儿在游戏中摆摆、讲讲、玩玩,体验游戏的快乐,获得多种能力的发展。同时,充分利用周围环境资源,组织幼儿到体育场活动,包括绳彩飞扬、玩转纸盒、民间游戏、吹泡泡等多项内容,有效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

在游戏过程中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从活动区的设置到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都本着以幼儿为主的原则,鼓励幼儿自行设计、自主布置、自己管理、归放有序。逐步将游戏规则内化为幼儿的行为。如,将材料操作方法、整理要求等和幼儿一起讨论,并让幼儿自己设计,通过简单的图示、照片、符号等方式给予幼儿显性暗示,同时将人数提示由贴花等形式逐步过渡到让幼儿自主协调,提高自主管理能力。

二、课程实施综合化,满足幼儿全面发展

立足《指南》解读,科学规范,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夯实主题教育活动方案、游戏计划、周活动计划,注重生活、游戏、运动、学习和谐均衡,着力提高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质量。扎实开展综合主题课程,进一步挖掘家乡文化内涵,开展家乡课程“一课三研”活动,对活动内容的筛选提炼、活动方案的设计呈现以及教师的组织机制进行研讨和反思,完善家乡文化课程,推进课程游戏化、园本化。

在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坚持“主题墙是师幼互动平台”的创设宗旨,跟随教学主题的变化,及时、多元化地呈现主题墙内容,丰富幼儿的认知结构。在创设过程中,根据幼儿的兴趣,不断探索新的构思,追求每一次都有一个亮点,有教师的精心设计,有幼儿的亲自参与,有家长的协助配合。每次幼儿都会骄傲地向家长宣布:这是我画的!瞧!我们和老师一起把教室布置得多漂亮。他们在资源共享中获得了知识、结交了伙伴,开阔了眼界。结合主题活动还创设植物角,利用泡沫盒,请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不同的植物种子,师幼共同参与其中,制作标识、植物观察记录表、值日牌等,让值日生照顾植物角或集体清扫植物角。平时幼儿经常聚在一起观察,看看谁种的植物先发芽,都长出了哪些植物,它们的芽有什么不同,哪种植物长得快等。幼儿从中既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又培养了从小爱劳动的品质。

同时,让幼儿走进自然、走进社区、走进生活,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发现,发展动手动脑的能力,真正达到环境的教育功能。

三、课程形式多元化,满足幼儿个性发展

本着“每个幼儿都很重要”的理念,我们积极围绕主题、节日、时令等内容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主题活动、生活活动、实践活动、游戏活动,一步一个脚印,蹲下身子聆听幼儿的心声,让每个幼儿都能获得发展。

表现活动:根据幼儿发展需要,开展“故事大王就是我”“我爱唱歌”“小小表演家”“儿歌朗读会”“新闻快递”“天天美食”“天气播报”“雪花片作品展”“早操表演”“叠衣服”“幼小衔接系列活动”等活动,给每个幼儿搭建锻炼的平台,鼓励幼儿在集体中大胆表达、勇敢表现自己。

节日活动:结合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庆祝活动和感恩教育。教师节开展“老师,我爱您”;中秋节开展“月饼品尝会”;国庆节开展“祖国真伟大”传统教育活动和国庆画展;重阳节开展“我为爷爷奶奶做事情”;儿童节开展“快乐童年”等活动,让幼儿在各种活动中感受快乐的节日氛围,了解节日的意义以及风俗习惯,留下难忘的、美好的童年生活,更加健康、幸福地成长!

亲子活动: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开展“亲子钻爬”“周末亲子游”“亲子运动会”“元旦亲子同乐会”“亲子绘剧表演”“亲子手工制作”等活动,活动的开展拓展了教育途径,让家长和幼儿们一起放飞心情,让幼儿们开阔眼界、在体验中成长,增进了亲子感情。

走进社会:为充分挖掘周边的教育资源,开展“摘冬枣”活动,幼儿感受到秋天丰收的喜悦;“走进军营”活动,幼儿初步体验了军旅生活,对解放军叔叔充满了敬佩之情;“走进日月州”活动,幼儿了解淮安的美丽等等。“参观银行” “超市购物”等活动,从不同的层面与角度带给幼儿全新的感受,收到较好的效果。

家长老师:整合家长教育资源,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带动家长积极参与,提高家长教育技能。创新亲子活动组织方式,充分考虑不同性别、年龄、兴趣家长群体的实际需求,让更多的家长有时间、有机会、有兴趣广泛参与活动。我们将家长分为三个组:爸爸组——培养幼儿独立性和坚强毅力;妈妈组——引导幼儿体会爱与感恩;祖辈组——带领幼儿在做与玩中传承家乡文化。根据各组的群体特点,创设针对性的、新颖的、多样化的活动,让家长自主选择参加。学期初我们共同商议亲子活动内容,以菜单的形式发给家长,家长根据自身需求报名,根据报名情况开展相应的亲子活动实践,此举措调动了家长参与的主动性,扩大了参与面,提高了活动效果。

多元化的活动为幼儿创造了锻炼的机会,进一步锻炼了胆量,增强了自信心,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在《指南》精神的指引下,我们将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游戏的教育价值,真正体现“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实施指南游戏
指南数读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爆笑游戏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