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乔治·塞菲里斯
这样的忧伤是一切美的象征
——乔治·塞菲里斯《忧伤的少女》赏析
责任编辑:吴新宇
乔治·塞菲里斯(1900-1971),希雪腊诗人。他的出现,标志着20世纪希腊文学开始复兴。1963年,塞菲里斯由于“在对希腊文化的深挚感情下创作出卓越的抒情诗篇”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忧伤的少女
(希腊)乔治·塞菲里斯
黄昏时分,你坐在
耐苦的石头上,
阴郁的眼神
泄露了你内心的忧伤。
心灵在眩晕,
啜泣在抗辩,
你双唇上那条线
明白无误地在打战。
想到那桩桩往事
使得你泪水涟涟,
你像倾斜的船身
复归于满舷。
可你心中的痛苦
并没有太多呼喊,
而变为给这个世界
一片繁星密布的天。
(林天水 译)
这首诗写一个少女的忧伤,但我们发现,诗人压根儿不写少女为什么而忧伤,她忧伤的又是什么?诗人着力描述的,是“忧伤”本身。
第一段,诗人写忧伤的背景。时间是“黄昏时分”,这是最让少男少女们引起莫名忧伤的时刻。地点是“坐在/耐苦的石头上”,“耐苦”是承受得住艰苦的意思。这样,“耐苦的石头”就与忧伤的少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主角当然是少女,但第一段出场的是她“阴郁的眼神”,以点代面,显示出诗歌留白的功夫。
第二段是写忧伤的表现。诗人撷取了三个画面,这三个画面很有讲究,它们一个比一个具体。“心灵在眩晕”这个还比较抽象吧,无声,无色,无形。“啜泣在抗辩”就有声了,我们听到了哭泣的声音。“你双唇上那条线/明白无误地在打战”就非常具体而生动了,如在目前。
第三段依然是写忧伤的表现。第二段写了三个画面,第三段只写一个,那就是对“忧伤的少女”进行特写。“想到那桩桩往事”,但往事是什么并不去管它,诗人只管那“桩桩往事”所产生的效果:“使得你泪水涟涟。”为了真切地表现少女在忧伤中的情态,诗人接下来用了一个绝妙的比喻:“你像倾斜的船身/复归于满舷。”这个比喻的意思是,忧伤中的少女就像一艘在风浪中摇摆的船只,时而倾斜,时而“归于满舷”。
一首真正优秀的诗歌必有其独到而深刻之处。这首诗的独到之处就在最后一段。前面三段倾尽笔墨,写的是少女的忧伤,那是多大、多深的忧伤啊!最后一段点铁成金,不写忧伤,只写少女——写少女对自己忧伤的节制:“可你心中的痛苦/并没有太多呼喊,/而变为给这个世界/一片繁星密布的天。”
将忧伤写到凄婉至极,那只会让人产生同情和怜悯。塞菲里斯却别开生面,他写少女在巨大忧伤中的隐忍与节制,不想把自己的痛苦传染给别人,而变为给这个世界,一片繁星密布的天。
多么让人感动!这样的少女,这样的忧伤,真是一切美的象征。
(原 野)
更多外国经典诗歌赏析,请登录酷咖网(kuka.hnjy.com.cn)!
手机扫一扫,进入酷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