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芳 耿 巧 张士勋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针灸科(石家庄 050011)
刺血加温针法治疗Hunt面瘫42例*
张莉芳 耿 巧△张士勋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针灸科(石家庄 050011)
目的:探讨刺血加温针法治疗Hunt面瘫临床疗效,以丰富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水平。方法:41例Hunt面瘫作为对照组,予泼尼松30mg1/日(顿服),更昔洛韦胶囊1000mg3/日;甲钴胺0.5mg、3次/日;42例Hunt面瘫患者作为研究组,针刺印堂、神庭、百会、风池、合谷、足三里、太冲,患侧阳白、四白、地仓、迎香、颧髎和配穴有翳风、下关、太阳,点刺出血以上穴位后火罐闪拔,温针法针刺完骨、太阳和下关穴,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面神经功能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面瘫、耳聋、皱眉、闭眼、鼓腮改善时间分别为(13.48±1.82)d、(11.36±1.85)d、(10.22±2.63)d、(11.67±2.11)d、(10.67±1.63)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改善时间。研究组治疗后在面部神经刺激、瞬目反射的潜伏期分别为(3.11±0.97)ms、(8.99±1.57)ms,显著低于对照组,诱发电位波幅分别为(1.35±0.51)mv、(0.61±0.14)mv,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痊愈率41.46%、总有效率82.93%,研究组痊愈率69.04%、总有效率95.23%,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刺血加温针法治疗Hunt面瘫临床效果显著。
Hunt面瘫目前病因复杂,目前研究多数认为是微循环障碍造成局部缺血或病毒感染引起茎乳突孔以上面神经管中鼓索和镫骨肌之间神经段受损水肿,引起面部运动障碍、麻痹等症状,临床症状重、损伤神经节段较高,常规治疗方法治愈率低,且在缓解疼痛上效果欠佳。针灸学强调循经辨证论治,治疗方法多样,在治疗Hunt面瘫上有独到优势性,本次研究就采用刺血加温针法治疗Hunt面瘫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病例来源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42例Hunt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41例Hunt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9岁,平均年龄45.3±2.6岁;病程最短1d,最长3.5d;左侧20例,右侧22例;伴眩晕5例、耳鸣7例。对照组男21例,女20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9岁,平均年龄46.5±2.5岁;病程最短1d,最长3d;左侧19例,右侧22例;伴眩晕6例、耳鸣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伴随症状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组间可比性。
纳入与排除标准 参考《针灸治疗学》诊断标准进行,以口眼歪斜、耳痛、耳部疱疹为主要特点,伴有面部肌肉麻木、额纹消失、眼裂增大、鼻唇沟变浅,患侧不能皱眉、闭目等。排除不符合以上诊断者;妊娠哺乳期妇女;同时参与其他临床研究者;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西医治疗泼尼松30mg1/d,顿服,5d后量递减;更昔洛韦胶囊1000mg,3/d;甲钴胺0.5mg,3/d。若疼痛明显则加用塞来昔布胶囊0.2g每次,每日1次口服;抑郁、焦虑症状明显则加用阿米替林25mg口服,每日一次,直至症状有所改善,无改善则更换地西泮片200mg口服。以上连续治疗4周。
研究组:予刺血加温针法治疗。普通毫针刺选择主穴有印堂、神庭、百会、风池(双侧)、合谷(双侧)、足三里(双侧)、太冲(双侧)。患侧阳白、四白、地仓、迎香、颧髎。配穴有翳风、下关、太阳。另外根据患者症状辨证取穴,如鼻唇沟变浅加迎香;抬眉困难加攒竹;颏唇沟歪斜加承浆;刺血操作先用75%医用酒精消毒所有穴位,用一次性采血针刺入完骨、太阳和下关穴,深度约为0.1cm,点刺出血后用火罐闪拔;温针法,穴位取完骨、太阳和下关穴,针刺后将备好的艾柱(长度约为1.5cm)放置在针柄上,点燃艾柱,每柱燃尽三壮,使热随针透入穴位,每日一次,每次维持30min,共治疗4周。4周无效后两组均改其他方案进行,退出本次研究。
疗效标准 观察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在临床症状改善恢复时间变化情况,指标包括面瘫、耳聋、皱眉、闭眼、鼓腮等,根据症状恢复情况分成0~4,0分为完全未恢复,4分为完全恢复正常。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进行面部神经肌电图检查。方法为面神经直接刺激,将皮肤刺激器置于乳突下神经出口处,参考电极放置鼻梁上皮肤,记录电极下眼匝肌处收集动作电位。瞬目反射则为刺激电极置于一侧眶上孔,参考电极放置在鼻梁上皮肤、记录电极置于下眼轮匝肌处收集动作电位。观察在潜伏期和诱发电位波幅上变化情况。
参考《实用内科手册》面神经功能恢复标准进行。痊愈为面部所有区域外观和功能恢复正常;显效为面部外观和肌肉基本恢复正常,肌力略弱,无明显耳痛,轻微联带运动;好转为面瘫程度减轻,面部外观和肌肉功能恢复欠佳,有明显联带运动;无效为治疗前后无改善。
治疗结果 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研究组面瘫、耳聋、皱眉、闭眼、鼓腮改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d)
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比较 两组治疗后在面部神经刺激、瞬目反射的潜伏期显著下降,诱发电位波幅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比较
治疗后总疗效比较 对照组治疗后痊愈17例、占41.46%,显效12例、占29.26%,有效5例、占12.2%,无效7例、占17.07%,总有效率82.93%,研究组治疗后痊愈29例、占69.04%,显效8例、占19.04%,有效3例、占4.76%,无效2例、占4.76%,总有效率95.23%,研究组在痊愈率和总有效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讨 论 Hunt面瘫除了侵犯膝状神经节外,还能累及邻近的位听神经,伴有耳鸣、耳聋、恶心等症状,其病变出现是面神经髓鞘脱失或神经纤维变性,病位深,体征明显,病情危重,故预后较差。研究[1]指出,面神经受压时间越长,则受损程度越严重,面瘫后遗症越重,故在治疗上要早期控制炎症水肿,能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受压。中医认为,Hunt面瘫是由于风热邪毒侵犯机体引起肝胆湿热,循经上蒸,阻滞经络,外溢皮肤所致,其发病机制主要是湿、毒、热、瘀四种病理产物,研究指出,Hunt面瘫发病病因在受湿、瘀等病理产物影响,故而出现皱眉困难等症状,在治疗上则以祛湿化瘀为原则。本次研究中的翳风、下关、太阳、四白、地仓等均为局部穴位,其作用丰富,通过刺络放血能清热泻火,温针则能补气健脾。风热等邪气能阻滞气机,促使气血运行不畅,又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故气血统摄无力则会出现气血运行失调化火[2]。而刺血则能有效的达到改善微循环,促使气血运行通畅,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从现代医学上看,温针灸以针刺刺激特定穴位,从而产生应激反应,加速局部血液微循环,同时艾柱燃烧的热量能通过针身传导至穴位,从而促使血管扩张,热量进入局部血液循环得以补虚。热量传导也能加强针刺通经络气血作用,能加强血液流动促进局部瘀积热量能通过传递从而加强针刺疏通经络气血等,从而加速局部瘀积热量得到有效流出。研究认为,温针灸温度曲线缓慢渐减波形,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在艾灸时能发挥热辐射和光辐射,产生生物效应,能激活经血ATP,沿经络线产生能量连锁反应,调节经脉功能,从而发挥祛病抗邪整体调节作用。这和既往的针刺取穴仅仅是针刺穴位,而未结合现代医学治疗面瘫原理,故在改善血液循环,扩张血管上效果显著。
主穴有印堂、神庭、百会、风池(双侧)、合谷(双侧)、足三里(双侧)、太冲(双侧)。患侧阳白、四白、地仓、迎香、颧髎,其中患侧取穴均为局部取穴,符合针灸学的局部取穴原则,是治疗面神经瘫痪的要穴之一,阳白可疏风清热、清头明目,地仓穴在解剖学上布有面神经和眶下神经分支,深部为颊神经末支。针刺后能舒经活络、祛风止痛。足三里为阳明经合穴,足阳明经在面部和督脉交会,针刺可舒筋活络,养血活血,另外考虑到人体筋脉依赖阳气濡养,针刺后能温通经脉,配合合穴阴陵泉可行气止痛,养血柔筋。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原穴,长于清泄阳明郁热,可通调头面部经络,针灸学认为“面口合谷收”,故面部疾患针刺合谷穴均后有很好效果。研究[3]认为,该穴为阳明经原穴,又位于关口,是调节人体气机的大穴,可调节气机、通经止痛、理血活血,又为大关,通经活络、舒筋利节之力强,是治疗循经部位疼痛、麻木、瘫痪的经典要穴,印堂、神庭、百会、风池、合谷、足三里和太冲又是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证明的对早期面瘫有很好疗效的“调神针刺”组穴。配穴翳风、下关、太阳为手足三阳经脉分布区域,通过刺血能刺激面神经颞支分布区,加上通过局部刺络能改善微循环损伤状态,可促使患侧的血流量显著增多,血流速度加快,从而提高神经细胞血氧饱和度,控制炎症,促进神经组织的新陈代谢,能兴奋神经收缩,有效、快速提高运动单元电位电压,增加募集电位,即能降低面神经传导潜伏期,提高诱发电位波幅,从而改善面神经症状[4]。
虽然西医方法治疗Hunt面瘫也有一定疗效,但治愈率低,且不良反应大,部分患者容易耐药,而针灸安全性好,即使出现晕针等情况也能及时缓解,从疗效上看,在痊愈率和总有效率上显著提高,这说明该方法治疗Hunt面瘫疗效满意,且在面神经功能上有显著改善,面瘫、耳聋、皱眉、闭眼、鼓腮改善时间明显缩短,这说明刺血温针治疗Hunt面瘫疗效是显著的。
[1] 薛维华,赵伟娥,李 梅,等.扶正循经平刺配合药物治疗Hunt面瘫4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2,34(3):398-401.
[2] 梁东升,刘少明.刺络放血加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42例[J].陕西中医,2013,34(4):461-462.
[3] 徐桂华.综合疗法治疗Hunt氏面瘫[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4):638.
[4] 李先辉,林 森,陈崇喜,等.Bell面瘫和Hunt综合征面神经功能受损及恢复的比较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4,5(8):1273-1274.
(收稿2016-09-18;修回2016-10-20)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2014084)
△河北省晋州市人民医院针灸科(晋州 052260)
面神经疾病/中西医结合疗法 温针疗法
R
A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6.1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