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中国历史的钥匙——读钱穆《中国经济史》有感

2016-12-12 06:42郑一强
工会信息 2016年11期
关键词:经济史钱穆土地

文/郑一强

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中国历史的钥匙——读钱穆《中国经济史》有感

文/郑一强

马克思认为,经济因素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本质上其实就是一部经济史。检视一个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不仅可以了解推动历史发展的深层次动力,更可从这一横断面上发现这个时代社会各个细节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和逻辑关系。不论研究西方历史还是东方历史,不去对应地研究经济史,就无法深入地了解历史的走向,更无法探究历史深层次的规律。

纵观中国传统的史书,不论是官修的史书,还是民间的野史,更关注的是政治与人物,从政治、文化甚至道德的角度来解读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得到的结论难免有失偏颇。这些史书中有关经济方面的史料,基本上是散落在各种本纪、列传中,即便部分史书中含有“食货志”类的社会经济方面的基本资料,但总的来说缺乏系统地梳理。而且,中国历代的史学家,史学观念和研究手法与近现代西方研究历史的科学方法有着本质不同,对于经济因素并不重视。要想从二十五史中读出经济规律来,不可谓不难;而要想从考察经济规律是如何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并一以贯之地影响中国社会,并比较中国历史发展和西方历史发展的不同走向,并总结其中内在原因,可谓难上加难。

所幸的是,经历过明末至清末300余年的沉寂,中国在民国时期出现了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家,这其中研究历史的大家更是星光灿烂,钱穆先生就是其中之一。1954年至1955年期间,钱穆先生在香港新亚书院先后讲授“中国经济史”及“中国社会经济史”两门课程,之后其学生叶龙详尽整理了两门课程的笔录和内容,并对一些内容做出了补充和注释,形成了流畅易读的文章,最终集结成了《中国经济史》一书。

这本书简明扼要的讲述了由上古春秋战国至明清时代的经济情况及财政政策,并道出经济与政治、文化、社会、军事、法律、宗教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联系,评价政策和朝代兴亡之关系。不论对于历史爱好者的教科书还是作为经济学说的课外读物,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钱穆先生在本书绪论中指出,“中国文化是大陆文化,而非海洋文化;是村落的,而非都市的(希腊、埃及之文化其重点在都市);埃及、巴比伦是平原文化,中国则为高地(陵谷)文化,亦非河流文化。”这实际上是给中国文化(亦可以说是中华文明)一个相对明确的定性。从这个定性来看,农业经济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因为如此,钱穆先生在讲述中国经济史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农业经济的主线,开篇第一章和第二章就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初探》和《上古时代的井田制度》,从土地入手解读中国历史,这是与西方主流历史研究方向有着相当大区别的。

中国从夏商周三朝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基础地位,这个基本事实相信没有人会否认。因此,研究中国经济史,主线也必然是土地制度以及以其为基础的农业经济和各种财税制度。这正是从另一个角度独辟蹊径解读中国历史的钥匙。

中国民间有云“民以食为天”,而对于古代中国的民众来说,土地才是食物的唯一来源;古代中国的统治者,习惯把政权称为“社稷”,“社”为土神,“稷”为谷神,这是在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从中国历史来看,不论是“井田制”、“屯田制”还是“均田制”,统治者都是通过土地分配制度来确定了政权的经济根基甚至是政治根基,而民众则是通过配合土地制度或者反抗土地制度来实现对历史的推动。

以“均田制”为例,北魏作为当时南方汉族“正统”政权眼中的“胡人”,却颁布实施了这项更为先进的土地制度,使劳动者和土地更好地结合,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南北朝时期北方的生产力得到了飞速提高,隋代北周而立、唐又取代了隋——古代中国最辉煌灿烂的时代,归其源流,“均田制”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这确实很多研究唐史的学者并未意识到的一个重要课题。

再举一个例子。由于唐末之后,“均田制”就基本废除,所以宋朝自开国以来,就允许土地买卖。然而,这却导致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这个被认为是政治极度清明的王朝却自开国就充满不可调和的矛盾,农民起义频繁,这不能不说是宋朝中央集权和土地制度所致。宋代经济的另一个特点是城市工商业和手工业特别发达,这其实也跟土地制度有关,过多的土地兼并使得大批底层民众没有了自己的土地,于是只能靠商业和手工业来获得经济收入,客观上促进了城市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从上面两个例子来看,学习中国经济史的核心,必然要掌握土地制度这把“钥匙”,这算是我粗读此书的一个体会。钱穆先生虽在此书中并未明确讲出此观点,但从此书的结构布局和课程逻辑来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需要说明的是,这本书并非没有缺憾。这部《中国经济史》最大的遗憾就是“头重脚轻”,对宋代以前的经济发展讲述的篇幅内容较多、内容全面,而对宋、元、明、清几朝则节奏紧凑,篇幅不多。猜想原因,也许钱穆先生认为宋代之后的朝代,土地制度并未有大的创新,对于经济的影响在固有的基础上并不如工商业和手工业影响变化之大,所以介绍的时候也就简略一些;另外,从我对钱穆先生的了解,他认为中国文化盛极而衰的转折点是唐代的安史之乱,也就是说在安史乱后,中国历史走了下坡路,因而他对宋、元、明、清各朝评价普遍较低,这可能也是宋朝之后的篇幅较为简略的原因之一。

尽管如此,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梳理几千年历史中经济发展的线索并形成系统的分析,从而提出具有开拓性意义的观点而形成一家之言,这是很不容易的。钱穆先生讲授课程形成的这本《中国经济史》语言通俗易懂,学术上自成一体,可算是中国经济史领域的经典著作,确实值得一读。

猜你喜欢
经济史钱穆土地
我爱这土地
钱穆的容与化
钱穆的容与化
经济史本科教学中的问题与改进方向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制造认知冲突,优化经济史教学——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一课为例
论钱穆的地方自治思想
补足中国经济史教材短板,有效备考全国卷——以人民版必修Ⅱ为例
父亲对钱穆的教诲
2013年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中的若干创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