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建国
北京城有许多条老街道。老街上有许多东西,在这个城市发生了巨大变化之后才让人们深深地怀念。朝外大街上的清真饮食店,那些小饭馆做出的美味佳肴,就一直珍藏在老朝外人的记忆里。我的家就住在朝外大街附近,我在北京生活了50多年。33年前的秋天,我参加工作被分配到离朝外大街很近的一家运输公司当随车装卸工,从此每天在外就餐。这半个流浪汉的职业,让我吃遍了朝外大街上的每一家饭馆。那些清真饮食店确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年轻人更爱吃的烧烤、翅吧代替了曾经的回民餐厅
朝外大街历来就是一条繁华而古老的街道,一年四季无论春夏秋冬总是很热闹。大街南北两边是大片的胡同和灰色平房。这片街区聚集着回族和汉族的居民,在饮食文化上自然也就呈现出多样性。这就是街上有许多家汉民饭馆和回民饭馆,尤其是那些回民饭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末,这条街上共有过4家回民饭馆,从西边说起第一家便是朝外回民餐厅,然后是坛口回民饭馆、兴盛回民饭馆和紫光园餐厅。凡是回民饭馆都在门口最显眼的位置挂一个绿底白字的牌子,那上面写着穆斯林的经文,提醒就餐者这里是回民饭馆,要尊重人家的民族习俗。在我的记忆中先有路南的两家,然后才有路北的两家。
我就从南边这家说起吧,那里是一个路口,路西就有一家饭馆,叫坛口食堂。已经69岁的朝阳文史民俗专家马仲清先生,本身是回民,从小生活在那里,对朝外地区几十年间的变化非常清楚。他的《朝外南下坡》一书中,曾记述坛口食堂:它经营面积不大,有五六十平方米。每天早晨供应早点,有炸糕、油饼、包子、烧饼、糖耳朵、麻团、盆糕……还有面茶、豆泡汤、羊杂碎汤、豆粥等常见的流食。坛口那地方历来就是朝外一个热闹的地方,每到饭点的时候,很多顾客进进出出。这里也供应正餐和晚餐。夏天的日子外面的天很热,我们车上只要有回民职工,每到饭点的时候我们就去回民食堂。那时候我们像踏进自己的家门一样走进饭馆,要来一碗凉凉的麻酱面和一瓶凉爽的啤酒,再来一盘煮花生或酱牛肉,很惬意地吃一顿。小饭馆给人一种很亲切的感觉。尤其是到了秋天的时节,傍晚时分,朝外大街上人很多,饭馆的服务员在门口支起货摊,卖现炸的松肉,这可是回民的特色食品。它用薄薄的豆皮裹着鲜嫩的羊肉,佐以葱花、姜末、面粉、五香粉、味精和盐等。这些东西搅拌在一起,卷成拇指般粗细,切成一段一段的。经滚热的油一炸,每一块都呈金黄色,摆在玻璃柜台里,香味早就在周围弥漫开来,引得路人停下脚步排队购买。那里有时也卖煮羊头肉,这种食品也被称为清水羊头,半透明的羊头被晾凉后,切得薄如纸片。坛口食堂给人一种很平民化的感觉。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也富裕起来。我在那里买过多种回民小吃,其中糖卷果尤为喜爱。它是用葡萄干、红枣、莲藕、蜂蜜、淀粉、面粉蒸制而成的,吃一口满口香甜,各种食品的味道融合在一起,顿时唇齿留香,生活也跟着甜蜜起来。坛口食堂的职工多是住在朝外的回民。经理杨永庆是一位做清真食品的好手,而且热爱这一行,在北京餐饮业技能竞赛中获得过第一名。相声大师侯宝林曾根据他的事迹进行相声创作,赞扬他的爱岗敬业精神。我们家因为离那里很近,我与他也成了半熟脸儿,见面儿也点个头说句话。
当年回民饭店旧址
聊完这家咱再往东走,朝外大街有个三间琉璃坊牌楼。往东一溜达就是兴盛回民饭馆,这里离我们家很近。我上中学时,有时候母亲早晨上班前很忙,无暇顾及我们的早点,就叮嘱我去那里买几个油饼或火烧回来吃。兴盛回民饭馆是一座二层小楼,营业面积有二三百平方米,是朝外大街上最大的回民饭馆。这里每天自然少不了最招人的正餐和晚餐。顾客多是摆桌的人,点上一盘葱爆肉、红烧牛蹄筋、红烧牛尾,切一盘酱牛肉,一盘煮花生米、炒豆腐和扒鸡。桌子中间再有一锅热气腾腾的涮羊肉火锅,两瓶二锅头,聚上三五个朋友,喝着聊着好不热闹。清人严辰缁在《忆京都词》中描写旧京隆冬时节人们围炉沽饮涮火锅的情景时,这样说:“围炉聚饮欢呼处,百味消融小釜中。不似此间风满屋,热炭不嫌樱火毒。”那些年我们运输公司的司机常会有些额外的收入,我参加工作后经常能在那里看到他们。尤其是深秋的夜晚,从外面看热气扑得满窗都是。饭厅内灯火通明、人影幢幢,那情景很令人羡慕。后来那里成为朝外大街饮食业改革的一面旗帜。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个秋天,那家饭馆最先有了一个大动作,把原来的二楼也改成了营业大厅,还设了雅座。小楼的外观也重新进行了装修,俨然一座新楼,重新开张的那天小二楼还铺上了地毯。很多人围观看剪彩,北京市的主要领导人也去了,这在当时可是轰动性新闻。第二天的《北京晚报》都有报道,那家饭馆从此成为朝外大街上最有档次的回民饭馆。我在那里参加过一次回民朋友的婚礼,其中的一道菜,油闷大虾味道很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今是写字楼和底商的天下
路南的两家说完了,再说另外两家,它们都在路北边。一家在朝阳门的立交桥附近,名叫朝外回民饭馆。这家饭馆我印象不深,它存在的时间也不长,我只在那里吃过一次门钉肉饼,薄皮大馅挺香的。记得每到夜晚那里灯火通明,很是繁华。后来朝外大街进行城市改造,那里最先动工,饭馆也就消失了。还有一家在大街东边路北,面积并不大,有七八十平方米的样子。最初只卖些油饼、包子、烧饼、豆浆、豆腐脑一类的早点。正餐有米饭、水饺、面条、饺子,也有葱爆羊肉一类的炒菜。
路南的另一家就是现在仍然人气很旺的紫光园饭馆,当时紫光园的炒疙瘩火爆异常。在这之前我从来不知道这条街上有过叫紫光园的饭馆。上世纪80年代初那几年,人们的生活发生的变化最大,那里卖的炒疙瘩自然也吊起我的胃口。那时我是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出车的时候在那里吃过几次,确实特香。炒疙瘩是一种面食,一个个面疙瘩方方正正只有指甲盖大小。先用开水煮到半熟,焯一遍。然后再配上木耳、黄瓜、羊肉丁、胡萝卜丁、煮熟的黄豆和花生,翻炒成味道丰富颜色金黄色的疙瘩。每一盘都是满盈盈的,每粒疙瘩上都浮着油,一看就能引起人们很大的食欲。
著名作家王蒙在他的小说《风筝飘带》中曾有过这样的描述:“每一颗疙瘩都过过油,金光闪亮,像一盘金豆子。”炒疙瘩是一种大众食品,那些年我吃过很多次。那些曾经吃过的食品,不仅味道留在了记忆里,后来每一次走在大街上我用目光流连一遍,心里都是喜欢的。几年后朝外大街进行城市改造,那个饭馆也消失了。此后,其他的回民饭馆也逐渐消失殆尽了。紫光园饭馆是朝外大街上的最后一家回民饭馆,它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在朝外大街刚开始改造的那些年,也是人们的生活开始富裕的时候,各家饮食店你方唱罢我登场,那些回民饭馆争相开发出自己的特色食品。那些舌尖上的美味让我和很多顾客品不够,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记忆。几年后曾经颇有特色的清真饭店,在这条街上只有燕澜楼一家了,而且也不是普通百姓随便涉足的路边店。一些曾经很有民族特色的饮食也随之消失。笔者听到一些说法,随着朝外大街商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那些原来做清真食品的人们觉得:清真食品食材贵、工艺复杂,很多都是手工操作。利润空间很小,年轻人没人学,老一辈又干不动了。十几年间,清真饮食就像你看惯了门前一条奔流的大河,突然变窄消失了似的。
后来朝外大街的路宽阔了许多,成片的高楼大厦在路边林立。往南一看,那里有一大片风格独特的穆斯林高楼建筑。现代都市的景象风光无限,各种饮食文化又在这里重新抢滩登陆。各种洋快餐店纷立街头,麦当劳,肯德基,韩国风味,日本料理,东南亚风味……吸引了不少年轻的白领每天到这里就餐。而那些草根亲民的清真饮食店再也没有一家了。走在这条街上才渐渐体会到:过去那些传统美食已经不仅是一些简单的食物,它们还寄托着一种深沉的文化意蕴,以及人们从味蕾到心田的种种甜蜜回忆。有一件事也从侧面印证了我的观点。几年前东大桥南边开了一家紫光园饭馆,也是一家传统的清真饭馆。它总是顾客盈门,以中老年人居多。我吃过几次,真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这说明老北京的传统饮食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这家饭馆离朝外大街很近,那些老顾客我也似曾相识,他们经常来此就餐,这未尝不是一种怀念!
(编辑·韩旭)
hanxu71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