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谈宜斌
鱼腥草的鱼腥味
江西/谈宜斌
从前,有一对夫妻,对双目失明的母亲极不孝。一次母亲高烧、咳嗽,接连几天不见好转,病情越来越重,甚至咳吐脓血。她的儿子和儿媳妇不仅不为母亲治病,反而认为母亲是没病装病。母亲饥渴了,向他们要点汤水,夫妻俩就勉强给一点。日子一久,母亲的病恶化了。昏迷中,她想让儿子给烧点鱼汤喝。儿媳一听,火冒三丈:“快死的人了,还喝什么鱼汤?”邻居看不过眼,就送给老人两条鱼。谁知,儿子、儿媳竟把这鱼煮汤喝了。他们怕传出去面子不好看,就到田边采来一种带鱼腥味的草,煎汤给母亲喝。老母亲看不见,只觉得有点腥味,喝了一碗又要喝。夫妻俩认为,只不过是草加水煮的汤,没什么花费,也就满足了母亲的要求。岂料母亲喝了一天又一天的鱼腥草汤,病居然奇迹般地好了。
这个故事源于《百草药用趣话》,本身虽然不足以作为寻医问药的依据,却也能帮助我们认识这种野菜。鱼腥草有很多别名,也叫蕺菜、臭菜、菹菜、侧耳根,属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上部茎直立,下部茎蔓延地下,节上有须根。叶为心脏形,背面常为紫红色,正面绿色,花序常有4片白色苞片,像是一朵花的样子。鱼腥草最出名的特征来自其特殊的气味。在中医看来,鱼腥草有清热、解毒、消痛、排脓、利尿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肺炎、肺痈、肾炎、湿热痢疾、扁桃腺炎、支气管炎、尿路感染、痔疮肿痛诸症。
鱼腥草用作蔬食,中原地区的人们不太习惯,而西南地区一带却比较普遍。鱼腥草最常见的做法是凉拌生食,或者做各种炒菜。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什么蔬菜用来凉拌,都要注意食品安全。从野外采集回的鱼腥草,在做凉拌菜之前,一定要洗干净,最好用开水焯一下。有条件的可用3‰的漂白粉溶液进行消毒,即将鱼腥草洗净以后,放在漂白粉溶液里浸泡3~4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凉拌时,除了放入酱油、香油、盐等调味料外,推荐放一点醋和蒜。醋和蒜不仅能杀菌,也能提味增香,帮助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或许不少人并不喜欢鱼腥草的腥味,但对于另一些人而言,恰恰是这种腥味诱人来食。鱼腥草的这种独特风味,其他食材无法替代。这就如同一些朋友喜食具有特殊气味的大葱、芫荽、姜蒜,是一个道理。初吃鱼腥草的人,往往始觉其腥,后觉其爽,再觉其齿颊留香,回味无穷。如果实在没法接受鱼腥草的味道,也有办法。去除蕺菜的腥味并不难,川黔地区的人们常用这种方法:取鱼腥草的嫩茎、嫩芽,去掉节上的须根,掐成3厘米长的段,反复淘洗干净,之后用盐腌渍半小时,再淘洗,挤干水分。这样处理过后,鱼腥草的腥味便所剩无几了。
贵州一带的少数民族居民几乎都喜欢吃鱼腥草。许多酒肆饭馆将它当作具有当地特色的拿手菜,有的还堂而皇之地登上了星级宾馆的“大雅之堂”,赢得八方来客的啧啧称赞。常见菜肴有凉拌鱼腥草、鱼腥草炒肉片、鱼腥草炒肚片、鱼腥草炒腊肉、鱼腥草炒香肠,等等。值得一提的还有一道鱼腥草拌野葱。这种野葱当地人称为苦蒜,也是一种野菜。两种野菜拌在一起,鱼腥草鲜美嫩脆,野葱辛香味浓,充满山野气息,又很是开胃下饭,称得上黔味之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