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珍贵
摘要:激活课堂就是激活课堂教学的生命,本文从创设情境、学生参与、巧用评价、无意注意、跨文化意识等几个方面实施激活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并结合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案例来分析激活小学英语课堂的策略。
关键字:激活;小学英语课堂;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183-01
教育专家叶澜教授说过:"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 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 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 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激活课堂"就是激活生命,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的课堂教学必将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本人认为要想激活小学英语课堂应该优化课堂结构,实施教学改革,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师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1.创设形象化情境,激活课堂
在英语教学中,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例如,笔者在上课伊始,为了让学生能感受到一般进行时态的真实情境,并复习旧知,我设计了剪苹果的环节。我拿起一张事先准备好的红纸:Look! I have a piece of paper. What colour? 学生齐答:Red. 接着,我把纸张折成方格子,自问自答:What am I doing? I'm folding. 然后在纸上画出苹果的雏形:Now, what am I doing? 学生一阵沉默,只有几个学生举手回答:You're drawing. 由于教师的精心设计,全体同学的参与,课堂教学取得圆满成功。
如笔者在教学《Where is the …?》时,课件出示Sam:Mum,I want to play basketball. Mum:OK, but you must come back earlier.(画面)冬冬满头大汗地寻找篮球,边找边说:"Where's my basketball?"这个情境,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符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因此学生能自然而然地回答出"我的篮球在哪里"。故创设情境必须贴近现实,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触景生情,诱发学生英语思维的积极性。
2.构建学生参与平台,激活课堂
叶圣陶先生说"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的多好,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上,使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通过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达到激活课堂的目的。例如在教地点类单词时,我采用了高低音游戏,老师大声说,学生小声说,老师小声说,学生大声说。师生竞赛,学生看着老师口型,不仅让学生知道正确的发音,还让学生在不自觉中反复地朗读单词。在师生合作活动中习得正确的知识,在生生合作学习中,巩固新知,体会合作之后获得的美丽果实。
例如在谈论一些日常用品时,一是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图片、简笔画的形式来增加趣味性,教师可先画出物品的雏形,让学生猜是什么,在猜的过程中学生要充分地动脑筋,还要进行小组讨论,最终将物品猜出,这是一个体验学习的过程;二是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由学生来完成课堂的准备,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参与性。而这个过程是由个体学习转化为合作学习的开始。这种教学情境体现了"一个好汉三个帮"的精神,使学生体会到集中同伴意见后猜中物品的合作式的喜悦。
3.巧用激励性评价,激活课堂
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教学时,如果缺少激励性课堂评价,课堂就如一潭死水。因此,教师要以真诚的语言、鼓励的言辞、宽容的态度有效调控评价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不断创新的欲望。但是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对学生评价时大量使用"good","great","excellent"等几个机械的评价语,久而久之,这样的评价手段已不能满足学生、吸引学生了。英语教学有自己自身的学科特色,利用这一特点,在英语教学中可结合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实施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是英语课堂常常采取的教学活动,评价也可以小组形式学习,如在学习动物话题时候,针对学生对动物的喜爱,可把评价与此话题结合起来。在竞赛获胜的小组,成为森林之王,有权赐予动物身份并管理这个森林的动物。组员们把全班的动物头套收集起来,重新赐予动物身份"You're a dog. This is for you." "You're a monkey."… 教室转眼间成了动物成群的大森林,森林之王发号命令了,"Kangaroos, please jump." "All the bears dance, please."…课堂上充满了欢笑,成为森林之王是每个孩子心中的梦想,还有什么比实现梦想更有吸引力呢?哪个小孩子不愿意上英语课呢?这样,除了欢笑,同时也结合了所学知识,学生自如地运用语言。除了学习动物的话题外,其他一些话题也可进行类似的处理。
4.运用无意注意,激活课堂
无意注意是指没有自觉的目的,不需要任何努力的一种随意注意。当人们在无目的的情况下,被某种事物吸引时,他的心理活动就会不由自主地对这种事物产生兴趣,排除对其他事物的干扰。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调节学生注意力,以期达到激活课堂的目的。小学生年龄小,他们的注意力在一定对象上的时间短,如果仅凭有意学习容易使人疲倦注意力不能维持很长时间.因此,教师应想方设法充分利用无意注意来学习。 从儿童心理特征来讲,小学生不可能整节课都紧张、亢奋。这就需要加入一些"调和剂"和"兴奋剂"如:唱歌、游戏""这些都能调节学生的注意并让他们兴趣去学。
笔者在教授课文"where are you going? I'm going to..."时,我结合重点设计如下let's chant!(配上四拍的节奏) where are you going? I'm going to park. Where are you going? I'm going to school. Where are you going? I'm going to store.通过这个"chant"的设计课文重点迎刃而解这种形式的学习学生的记忆持续时间长不容易忘记。
5.培养跨文化意识,激活课堂
文化因素对语言学习究竟到底有多大的意义?对这个问题,许多学者都曾有过精辟的阐述。著名的语言教育家拉多(1_ado)认为,"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著名英语专家邓昌民曾经指出,学习外语就必须了解与这种外语有密切关系的文化,熟悉有关的文化知识有助于保证使用外语的整体性。从中不难看出,学习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该语言的文化的过程,两者之间有一种互动关系。为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文化意识来激活整个英语课堂。
如四年级教材中提到的"Halloween"是西方的鬼节,节日期间人们会举办化妆晚会,小孩会提着南瓜灯笼游玩或拿着提篓去挨家挨户讨糖吃。在此我们可以介绍如果哪户人家不给小孩糖果吃,当地的小孩怎么想办法呢?让学生发挥想象,给我们一些他们的想法后,我再告诉他们当地的小孩玩的Tirck or treat。并介绍万圣节的来历和南瓜灯的故事。了解这些节日知识后,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把握课文了。当学生了解了这些西方文化后,一旦有机会实践,就会产生参与语言交际的强烈欲望。
参考文献:
[1]张熊飞.《诱思探究教学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2]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曾庆芬 《新课改下如何激活小学英语课堂》《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年20期
[4]王纪春《创新课堂教学 激活英语课堂》《创新教育》 2009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