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马千惠足部损伤康复的个案研究

2016-12-09 06:40马千惠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4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年22期
关键词:艺术体操冲击波康复训练

□马千惠(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4)

我国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马千惠足部损伤康复的个案研究

□马千惠(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4)

分析艺术体操运动员足部损伤发生的可能原因,各类治疗手段与康复方法对足部损伤的影响,从而为其他艺术体操运动员预防和治疗足部损伤提出有效的建议与方法。方法:对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马千惠足部损伤发生、病程进展、治疗手段和康复进程的跟踪记录,访谈艺术体操国家队教练、队医、康复师、体能教练等专家,咨询马千惠的专项训练、伤病、康复治疗等相关情况。获得马千惠足部损伤的完整病例,冲击波治疗对慢性足部损伤有效,足部损伤可能主要是由于下肢力量不平衡导致。艺术体操项目足部损伤的发生多为慢性损伤。艺术体操项目足部损伤的治疗应当考虑全方面综合治疗,必要时候考虑冲击波治疗。功能评估对预测艺术体操项目运动员损伤的发生具有一定作用。功能训练对提高艺术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具有良好作用。

艺术体操足部损伤物理治疗康复训练

1、前言

1.1、选题依据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艺术体操项目运动损伤特点的调查、康复、体能训练方法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虽然个案研究并不能作为明确的研究结果进行推广,但作为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这一类稀缺的人群,足部损伤的个案分析很具有代表性和研究的价值。完整的记录一名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损伤的发生、病程进展和康复对预防艺术体操运动员足部损伤和康复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本研究将在通过对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马千惠足部损伤发生、病程进展、治疗手段和康复进程的跟踪记录,分析艺术体操运动员足部损伤发生的可能原因,各类治疗手段与康复方法对足部损伤的影响,从而为其他艺术体操运动员预防和治疗足部损伤提出有效的建议与方法。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马千惠足部损伤的发生与进展

(1)病例记录与以往损伤史。

通过翻阅马千惠损伤病例、访谈国家队队医等方式,获取马千惠损伤资料如下:

①2008年6月-2014年3月发生骨骺损伤1次,腰部损伤2次,跟腱损伤2次,跖趾关节损伤1次,足部损伤2次;

②马千惠所有发生损伤均为过度使用引发的劳损,无急性运动损伤;

③2010年5月至2014年3月的发生的足部损伤表现为右足足背疼痛,轻微肿胀,负重后疼痛加剧,无法完成提踵等技术动作。

(2)损伤的进展。

足部损伤病情进展如下:2010年5月首次出现左足第一趾骨关节处轻微疼痛,提踵、左足用力支撑动作出现障碍,休息后症状减轻,未采取任何措施,训练照常。2011年年初,损伤处开始出现肿胀,训练后出现淤青,技术动作限制进一步加剧,疼痛加剧,休息症状无缓解,采取按摩、针刺、局部封闭等治疗方式,训练照常,未减强度。2012年症状无缓解,训练中跳跃动作有所减少,左腿基本不承担主力腿作用,主要靠右腿支撑,12年进行两次局部封闭治疗,治疗后症状缓解,但效果仅持续两周,针刺、按摩治疗继续,同时加入超声、微波等治疗方法。2013年年初,使用冲击波治疗两次,治疗后即刻疼痛加剧,但休息一周后症状缓解,目前,疼痛减轻,基本技术动作恢复。

通过上述损伤历史可以发现,马千惠发生所有运动损伤均为慢性疲劳性损伤,慢性损伤发生的特点是起病缓慢,病程较长,难以恢复,预后不良。慢性运动损伤的治疗和恢复是困难的,但预防却是可以做到的。马千惠足部损伤评估与治疗

(3)损伤的评估与诊断。

损伤出现后对马千惠进行功能评估和临床诊断。功能评估的主要指标为VAS疼痛评分(表1),健患侧肌肉力量,相关关节活动度,以及功能评估分数。临床诊断主要是由医院的临床医生根据临床经验和影像学资料给出的诊断结果(表2、表3)。

表1 损伤后最严重阶段疼痛评分量表

表2 肌肉形态与力量评价表

表3 损伤相关关节活动度评价表

通过上述全面的损伤评估,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发现这次损伤不是一个简单的急性损伤逐渐向慢性损伤过度的过程,而是由于下肢肌肉力量不平衡导致平时技术动作不合理,最终导致左足长期扭曲受力造成的慢性疲劳性损伤。马千惠左右大腿围度、力量差异明显,左腿肌力明显不足,完成技术动作时力量的不足导致关节受力过大,长此以往导致损伤。

FMS功能评价同样也显示马千惠下肢肌力不足,同时核心区功能比较薄弱,这也是导致损伤的主要原因。

损伤后,疼痛逐步加剧,最严重时影响日常生活,疼痛评分达到10分,关节活动由于疼痛而严重受限,影响技术动作的完成。这些评价结果提示我们,对于运动员力量平衡的关注以及功能性动作完成质量的评估,可以有效评价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危险因素。如果定期为运动员进行评估,也许可以预防一些严重损伤的发生。

(4)损伤的治疗及效果。

通过翻阅治疗记录和访谈国家队队医,马千惠损伤发生后先后进行了按摩、针刺治疗,微波治疗,超声波治疗,局部封闭治疗,冲击波治疗等多种方法的综合治疗。

按摩治疗由国家队队医操作,主要使用按揉,推揉手法为主,治疗过程中使用重手法进行治疗。按摩治疗从2011年年初直到2013年年底,按摩治疗过程中疼痛明显,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

针刺治疗主要以阿是针刺结合电刺激疗法,围绕局部痛点直刺、斜刺相结合。治疗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每周5次,治疗从2011年持续到2013年底。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

微波治疗使用运动康复系理疗中心PM800微波治疗仪进行治疗。微波治疗隔日1次,每次15分钟,强度为36W-40W,每周三次,1个月为一个疗程,共进行了5个疗程,效果不明显。

超声波治疗使用运动康复系理疗中心US2000超声波治疗仪进行,超声波治疗的主要效果是通过超声波的机械作用、热作用以及空化作用加速损伤部位的软组织血液循环,促进损伤愈合,缓解疼痛。超声波治疗每日1次,每次10分钟,使用连续波、10分钟、0.8w/cm2为治疗强度,治疗频率为3MHz,每周5次,1个月为一个疗程,共进行了6个疗程治疗。治疗后疼痛略有缓解,但效果有限。局部封闭治疗是由局部麻醉演变而来的一种治疗疼痛的方法。封闭疗法的基本操作方法是,将局麻药和激素类药物的混合液注射于疼痛的部位,达到消炎、镇痛的目的。封闭疗法是一种简单、安全、疗效可靠的缓解骨质增生患者疼痛或不适的治疗方法。从2011年开始,共进行了3次封闭治疗。封闭治疗后效果疼痛症状明显减轻,但效果仅能维持两周。

冲击波治疗使用EMS冲击波治疗仪进行,冲击波治疗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冲击波的机械作用和空化作用,使损伤部位再次产生细微损伤,激活损伤部位的炎症反应和自我修复程序,达到组织修复的效果。冲击波治疗每周1次,每次1500-2000次,强度为1.0-1.5kpa,8-10Hz。冲击波治疗共进行了两次。冲击波治疗后疼痛加剧,甚至夜间疼痛难以忍耐,但治疗后3天症状开始缓解,预后良好。

通过上述治疗方法和效果的记录与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按摩、针刺、微波、超声波等治疗方式虽然对损伤有一些作用,但效果并不明显。局部封闭治疗短期效果良好,但预后不良,封闭治疗也可能继发其他一些损伤,因此不宜长期使用。冲击波治疗虽然出现短期的剧痛,但从目前来看,远期效果较好,预后也很不错。但冲击波治疗完成的时间较短,更长期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但仍可建议未来类似损伤可以直接采取冲击波治疗,较早促进损伤恢复。

2.2、马千惠足部损伤的康复训练与预后

(1)康复训练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情况。

根据对马千惠损伤后的损伤评价与功能评估,发现她下肢力量较弱,核心区肌群力量比较薄弱,柔韧素质很好,某些身体姿态存在一定问题。根据这些评估结果为她制定了相应的康复训练的方案。由于备战大运会、全运会等任务,马千惠在足部严重损伤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正常的专项训练,因此康复训练的执行只能在其比赛任务较轻的冬训时间进行,未能连续贯彻,分别在2012-2013冬训,以及2013-2014冬训中各开展45天左右的时间。康复训练每周进行三次,每次2小时左右。康复训练效果与预后。

结果显示,无论从力量还是还是协调、灵敏、本体感觉等方面,都得到了进步。但由于当时治疗方法不得当,康复训练的效果被损伤的疼痛所掩盖未能体现在运动表现中。2013年底,再低对马千惠进行康复功能评估时,发现由于没有坚持功能训练,相应能力退步,这表明康复训练的效果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在于日常训练的长期坚持。

2014年春天,由于冲击波治疗的介入,损伤的疼痛得到了明显缓解,将康复训练加入冬训的日常训练中以后,康复训练的效果在其平时的技术动作完成和日常训练中得到体现。最近的一次康复评估显示马千惠不仅功能评估分数有所提高,疼痛评分降低,活动度明显增加,下肢健患侧的力量等也在逐渐靠近。但与第一次康复训练相类似,如果想让康复训练效果得到巩固和发展,必须在日常的训练中加入预防性的功能锻炼,只有这样再能保证运动员在良好身体素质的前提下参与训练比赛,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艺术体操项目足部损伤的发生多为慢性损伤;

(2)艺术体操项目足部损伤的治疗应当考虑全方面综合治疗,必要时候考虑冲击波治疗;

(3)功能评估对预测艺术体操项目运动员损伤的发生具有一定作用;

(4)功能训练对提高艺术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具有良好作用。

3.2、建议

(1)注意观察运动员损伤早期症状,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2)注意评估运动员一些功能性动作的质量;

(3)艺术体操项目的训练中应当加入预防性功能锻炼。

[1]区峻,李丽.国际艺术体操规则变化特征分析[J].中国市场, 2009,(18).

[2]熊萍,王东爽,刁在箴.我国艺术体操基础训练的现状及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

[3]刘瑞峰,齐家玉,刁在箴,白梅,夏燕飞.我国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创伤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03).

[4]罗琳,奚彩.莲艺术体操运动员易损伤部位的调查及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05).

[5]杨晓玲.中国艺术体操的现状及问题剖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4).

[6]于笑迪.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过早退役主要原因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9,(03).

G804

A

1006-8902-(2016)-11-LXY

猜你喜欢
艺术体操冲击波康复训练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武汉冲击波
能源物联网冲击波
优雅背后的艰辛
浅谈艺术体操的审美体现①
分析现代艺术体操中舞蹈元素的融合途径①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医生集团冲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