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创新教育的思考

2016-12-09 09:34郭燕黄大志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10期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创新教育

郭燕+黄大志

【摘要】90后大学生是当前高校的构成主体,是国家未来的缔造者。概括了高校大学生存在以自我为中心、集体意识欠佳、心理素质薄弱等心理问题,分析了这些心理问题主要受到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自身因素的影响,提出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关注学生社会心理、重视塑造社会美好心灵、维护学生健全人格,以期创新大学生心理教育方式,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心理问题 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06-02

一、引言

90后大学生是当前高校的构成主体,是国家未来的缔造者,然而,近年来,因心理问题而休学或退学的学生人数却在逐年上升,也不乏才华卓越的大学生难以承受心理压力而与难得机遇擦肩而过,为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必要全面把握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探索心理创新教育方式。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

高校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与家长高期望值的群体,面临的心理压力明显高于其他同龄群体,更易产生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问题有着明显的阶段性,一年级主要表现为对新生活的适应问题,如专业认知问题、集体生活问题、自主学习问题。二年级出现的问题主要为人际交往、学习与事业、情感与恋爱。三年级集中在目标确立问题、自我表现与能力发展,情感与恋爱等问题。四年级主要表现为择业问题。

1.以自我为中心

高校大学生很潮,是新生事物的尝试者和引领者,他们喜欢从着装等方面表现自己,以自我为中心,希望用独特的行为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1],他们喜欢自由,不愿意受到家长、老师的过多干涉。向师性欠缺,觉得自己的任务就是学习、老师就应该上课,缺少了对老师的崇拜和敬仰,很多学生考试的时候不知道任课老师的姓名。功利性很强,上课就是为了拿学分,与考试无关的内容学习积极性明显减弱,不少学生失去了求知的欲望。

2.集体意识欠佳

90后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从小缺乏与兄弟姐妹的交流,再加上父母的忙碌,与同伴交流也很少,最终形成了不懂得谦让,不愿与人交流、分享的习惯。大学集体生活中,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个人自扫门前雪,过分关注自我,缺乏对别人的关心和谅解,导致人际交往中过于敏感挑剔,难以与同学和谐相处。

3.心理素质薄弱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来临,高等教育入学率普遍提高,学生可以相对容易地考上大学,因此,90后大学生以前的生活基本上是一帆风顺的,再加上物质生活丰富,父母的无限宠爱等因素,90后大学生普遍没有经受过挫折,心理素质普遍低。大学生活中常有学生因考试不及格、失恋、与宿舍同学吵架等情绪波动,心理失衡。如2016年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10%的四年级学生因老师对学术问题的质疑而发挥失常。

三、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

1. 社会因素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但网络信息时代使得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传播海量、及时的信息,且纷繁复杂,良莠共存,严重充斥着学生的“三观”,一旦学生智力支持不足,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重大差距,就会动摇理想信念,产生心理失衡,从而产生心理问题。另一方面,社会的飞速发展造成了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大学生也切身感受到了社会转型期的阵痛,容易使得大学生人格弱点泛浮出来[2],形成心理问题。

2.学校因素

首先,生活环境的变化。上大学后开始过独立的集体生活,90后大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不足,再加上宿舍同学来自五湖四海,家庭情况也相差很大,生活习惯难免不同,如果没有包容、谦让,室友之间很容易产生矛盾,孤独、寂寞、无助等负面情绪难免产生。其次,学习环境的变化。大学阶段以自主学习为主,缺少了任课老师的督促,班主任的作用也弱化,学生会感觉无所适从,如果考取的学校与理想不一致,更容易产生消极懈怠的情绪,质疑大学的美好。如果学校再疏于管理,一些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沉迷于网络游戏,出现多门课程不及格而休学或退学。

3.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价值取向,对待生活的态度、家庭成员的构成和人际氛围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每个人都会被他成长的环境打上深深的烙印。如某学生因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坐牢,从小在大伯家长大,在校期间表现得很外向,但内心很自卑,多次出现情绪失控,想通过谈恋爱找到心里的寄托,但发现谁也不是自己终身的依靠,后因违反校纪而休学。

4.自身因素

大学生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希望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然而,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很大的差距,很多大学生因不能及时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而陷入矛盾冲突之中。另外,大学生处于青春期,需要情感的慰藉,渴望得到异性的友谊甚至爱情,但由于生理和心理的不一致导致需要爱与理解爱之间的偏差,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缓解和调适,就会产生心理失衡。

四、高校大学生心理创新教育的思考

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着眼于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将其内心点燃,实现个体的人格和谐和幸福。

1.关注学生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群体共同表现出的心理,它影响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社会心理状况最终来源于社会生活实际,通过种种生活迹象刺激人们和人们对其的理解与感受形成的,社会心理促成一定的社会风气。个体心理健康也包括个体的社会心理健康[3]。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十八大明确提出“培植理性平和社会心态”,90后大学生心理教育应引导学生理性观察、理性分析、理性表达。理性看待网络媒体传播的各类信息、并能够进行理性分析,理性表达个人观点和个人诉求,增强规则意识和底线思维,善于运用理性心态和法治方式看问题办事情,从而保持平和社会心态。

2.重视塑造美好心灵

大学生心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心理素质,必须运用积极心理学坚持正面教育。积极心理学主张用积极的方式解读人的心理现象,用积极的态度处理心理问题,通过不断地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以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而获得良好的生活[4]。因此,90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点在于大学生积极品质的挖掘。例如,一个因身材自卑的学生,可以引导她把关注点放在诚实、善良等她所具备的优秀品质上;一个因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而苦恼的学生,往往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大学生一旦善于关注自身的优秀品质,忽视自身的弱点,就会具有形成于自身内部的较为完善的塑造功能,积极探索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实现美好心灵的塑造,从而有效地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3.维护学生健全人格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引导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培养学生良好的适应能力、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结构、维护学生人格的健全与完整,使其成为自信、自强、自我悦纳,具有良好弹性功能的个体。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从维护心理健康、保持心理平衡着眼,帮助、陪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传播正能量、拥有感恩、宽容的心态,树立远大理想、以积极的心态处理学习、生活中的问题,顺利度过人生的成长转折期,做最好的自己,使大学生远离心理问题。

总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引起社会、家庭、学校的高度重视,高校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应着眼于人文关怀,以培植理性平和社会心态为目标,探索能够从源头上降低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的创新教育方式,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朱玥.“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创新探讨[J].吉林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5,36(2):143-144.

[2]李江霖.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探析[J].改革与开放, 2010,4:124-125.

[3]孙丽艳.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5,4:55-57.

[4]刘翠兰.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4:51-52.

基金项目: 2015年淮海工学院校级教改课题资助项目“校园创客文化建设及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的研究”(XJG2015-2-2)

猜你喜欢
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创新教育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