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省委政策研究室调研组
海口综合保税区探索创新开放、转型发展的新路
文|省委政策研究室调研组
海口综合保税区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千方百计拓展和创新保税政策功能,引导产业集聚、加快转型升级、拉动经济增长,已成为海南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海口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综保区”)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千方百计拓展和创新保税政策功能,引导产业集聚、加快转型升级、拉动经济增长,2015年完成区内营业总收入746.98亿元,比2010年增长387.33%。今年上半年,进出口货值达3.63亿美元,同比增长254.7%;引进华信金融、长江租赁等企业37家和纯电动碳纤维复合材料客车制造等优质项目,注册资金102.22亿元,已完成产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27.43亿元,同比增长814.33%。辐射区域从2013年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增加到现在包括泰国、越南、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在内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商品由原来的汽车、变压器、光纤材料等少数机电产品,增加到现在覆盖酒类、钻石、食品、高尔夫球具等在内的1.6万多个单品,尤其是大宗商品贸易从无到有,2015年完成616亿元,占全市批发额的30%,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已成为海南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平台。
海口综保区以“保税+创新”为抓手,着力推动保税融资租赁、汽车整车进口、钻石通关一体化、拓展保税功能四个方面政策功能创新,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开放型经济新业态、新平台,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形成海口乃至海南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拓展保税融资租赁业务,加快金融创新和服务贸易创新。高含金量的飞机和船舶保税融资租赁,是我国近年兴起的一项新型融资租赁业务,有利于增大区域经济交易总量、提升区域经济档次和品牌形象。但这项业务最早国家只批准在天津东疆保税港区试点,我省
受政策限制一直无法开展。为提升我省现代服务业和对外开放水平,综保区领导班子多次赴天津学习借鉴,大胆实现了保税业务、海关异地委托监管、工商注册不设最低注册资本限制、税收征缴赋予SPV公司(特殊目的公司)享有母公司一般纳税人资质、地方财政流程分期递减返奖、外汇监管等六大创新,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措施》等系列办法,最终成功突破原有政策限制,促成飞机保税融资租赁的落地。2015年下半年以来,综保区已完成4架进口飞机的保税SPV租赁业务,货值26.29亿元,成为拉动进口贸易和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增长点,并带动渤海租赁、长江租赁等专业租赁公司落户。
二、推动海口港区列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积极打造对外开放平台。整车进口将解决高端进口车“有价无车”等供给难题,并且依托整车进口口岸,还可以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通过积极争取海关总署、海口海关等部门大力支持,海口港区(含马村港)于2014年7月被国务院正式列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并于2015年6月通过验收。口岸运行1年来,进口整车覆盖路虎、奔驰、奥迪、丰田等多个主流汽车品牌,累计进口整车169辆,货值超过5000万元,税收超过3000万元。为放大政策效应,带动汽车产业链发展,综保区继续加大对政策功能的创新拓展,一方面制定《关于扶持海口港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发展的暂行办法》,给予口岸进口汽车贸易企业资金扶持,以及进口汽车检测费、关税担保手续费补贴,另一方面完善国际货运代理、仓储代理、检验检测、货物与技术等配套进出口业务,确保进口车辆高效率通关通检。
三、推动与上海钻石交易所钻石通关一体化试点政策落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钻石珠宝加工展销产业具有绿色无污染、高附加值的特点,符合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打造“购物天堂”的要求。但在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间钻石只能从上海钻石交易所进口。综保区主动与海关总署、上海海关、海口海关、上海钻石交易所进行沟通协调,提出不另起炉灶、但在海南开设窗口、上海和海南海关监管结果互认的创新操作路径,在2015年1月14日被海关总署批准与上海钻石交易所开展钻石通关一体化政策试点,并享有进口裸钻4%税率的优惠,成为目前国内除上海外唯一试点这一政策的地区。2015年5月28日,综保区通关测试成功,“互联网+保税”钻石第一单顺利交易,实现了珠宝钻石贸易业态的重大突破。为进一步推动“珠宝加工+商贸+旅游”集群式发展,综保区今年引入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实验室,并在8月初基本建成安基珠宝钻石加工展示中心,与海口美兰机场免税店联手开设钻石珠宝免税品柜台,正全力打造钻石珠宝加工、展示、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四、创造和放大政策优势,辐射带动区域发展。一是突破传统保税区政策限制,打造海南国际保税购物平台。综保区将保税展销功能延伸到“铁丝网外”的市区,推动进口商变零售商,先后建成集展示、交易、拍卖、新品发布、品鉴、收藏、文化等为一体的国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保税国际商品直营中心。自今年1月30日开业以来已实现销售额3560万元,进口商品15000多种,成为目前海南进口商品种类最多、功能最全的展销中心和最大的国际商品展示交易平台,提升了海南购物国际化水平。今年3月,综保区又以直营平台为依托,创建海南海外归国留学人员众创基地,截至8月初已吸引60多家海归企业进驻,成为海南青年“海归”创新创业的孵化器和海外联谊交流的平台。二是发挥保税功能辐射效应,实现区内外联动发展。综保区不但帮助入区项目如汉能设备退免税1.72亿元,也为周边重点企业中航特玻、海宇锡板的产品实现出口退税;为海免集团进口免税品,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富力海洋欢乐世界”项目的进口设备提供保税服务;为国健集团、春光集团和某品牌美容器械进入机场免税店等提供政策支持。三是协调海关实施分类监管支持措施,推进碳纤维新能源客车制造等项目落户;借鉴北京天竺综保区、上海自贸区的经验,积极探索海外回流文物艺术品交易,推动服务贸易不断扩展。
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是海南岛屿型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生命线。综保区近年来的发展实践,为我们把握国内外经济发展新
形势新变化新趋势,不断创新思路、赢得主动、实现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突破,提供了有益启示。
一、坚持解放思想、创新驱动。
发展开放型经济,如果不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将寸步难行,即便中央给予再好的政策,也可能无法真正落地;如果敢于科学谋划、先行先试,再难的政策也可能争取下来,并用好用足、发挥效益。比如发展融资租赁业是在新常态下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2015年国办曾出台《关于加快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更好发挥融资租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转型升级的作用,到2020年融资租赁业市场规模和竞争力水平居世界前列。但是具体怎么抓好,各地大多都还处在探索阶段,并不具备政策优势的海南如何抓住机遇、抢占先机?综保区的办法是,瞄准含金量高的飞机保税融资租赁业务,集中发力,精益求精地谋划好海关异地委托监管等六大政策创新,成功实现业务落地。整车进口、钻石通关一体化、保税国际商品直营中心等业务能顺利落地,无不是吃透国家政策、突破常规思维、做精路径设计的结果,最终“变不可能为可能”。海南要不断扩大开放,必须善于抓住政策机遇和市场机遇,最大限度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敢为人先,形成开放程度更高、功能更齐全、投资贸易更便利的开放发展新高地。
二、坚持大局着眼、协同发展。
海南省作为经济特区,也是“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开放发展的责任更加重大。综保区的实践表明,只有把精力放在积极打通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用活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上,才能实现特殊经济区域的健康快速发展,决不可盲目拼优惠政策、拼税收返还,搞重复招商、恶性竞争。各经济区、保税港、保税区作为承担扩大开放重任的主要平台,必须放宽眼界、各展所长、协同共进,着眼于打造好13亿国人和境外客人消费承接地的海南使命,真正下功夫把那些顺应经济大势、引领国际潮流、适合海南发展的国际化项目和创新型企业引进来、服务好,发挥好辐射带动效应,同时推动与沿线国家和地区港口、航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力争将海南打造成“一带一路”国际交流合作大平台、海洋发展合作示范区、中国(海南)-东盟优势产业合作示范区。
三、坚持作风开路、实干担当。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各种刚性政策制约和马村港长期无法服务园区、机场处在区外等不利因素,综保区不讲条件、迎难而上、主动出击,发扬“钉钉子”精神,在两年时间里“5+2”“白+黑”地精准研究对策、频繁奔波各地,实现多项业务重大突破:飞机保税融资租赁的落户,意味着综保区不是自贸区,却能开展仅限在自贸区才许可开展的主要业务,甚至在广东自贸区只做成1架次飞机融资租赁业务的情况下,综保区已做成4架次;整车进口的落户,意味着不是口岸的综保区主动作为扛起了整车进口口岸的业务担当;钻石通关一体化政策的落地试点,使海南成为打破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间钻石均要从上海钻石交易所进口的政策限制的唯一地区。这些都体现了海南精神,也收获了海南效益。
当前,综保区发展虽已取得明显突破,但还面临着海南人才、技术和配套政策支撑不够,开放型经济基础薄弱、市场腹地小、交通物流不便等因素制约,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努力抢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省域“多规合一”改革试点和海南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等难得机遇,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园区管理体制,创新拓展保税区功能,实现“三个转型”:从传统制造业开放平台向服务业开放平台转型升级,从功能单一的产业区向现代化综合功能区转型,从综合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把综保区打造成为海口乃至海南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平台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引擎。
一、抓好主导产业定位。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惠政策是综保区发展临港临空产业的优势所在。总体看,在产业定位上要注重“高精特”,不搞“大而全”,要从自身产业基础和海南重点产业发展的大局出发,因地制宜精准布局好以现代服务贸易为主的园区主导产业。在近期,要发挥综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和平台优势,重点发展好保税物流和现代物流业、保税服务和现代服务业、保税加工业三大主要产业。比如以飞机租赁为突破口,加快金融创新和服务贸易创新,探索开展高精尖医疗设备、飞行模拟器、海洋渔业船舶及南海开发大型
设备、海洋装备、油气开采平台等的融资租赁,打造服务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南海大开发的新型融资平台;依托整车进口这一载体打造北部湾进口汽车的物流中心,同时辐射周边省份,进一步提升海口的对外开放程度;继续引进钻石珠宝加工企业及贸易商,利用安基珠宝产业园以及钻石一体化通关政策,引导产业链向研发设计、展示交易、文化创意等高端产业链集中,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依托国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旅游产品展示交易中心、农产品和水果展示交易中心、跨境电子商务贸易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推进保税展示与大型保税商业、跨境电商融合发展,完善相关的商业配套设施,打造“一带一路”沿线有竞争力的国际购物中心。在中长期,要充分考虑海南生态环境和体制创新优势,借鉴上海自贸区等自贸区“可推广、可复制”经验,着力培育总部经济,以特色产业集聚为导向,集中发力打造引领海南长远健康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二、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原保税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于1992年10月,并于1993年4月13日正式封关运行,至今已经运行20余年,基础设施面临逐步老化的困境,亟须检修维护和改造。位于澄迈县老城经济开发区的新保税区,根据海南省总体规划,实际上与马村港互为产业配套设施,每标箱货物进出马村港通关的运输费只要100元,但由于马村港建设滞后,目前大量进出口商品都需通过秀英港及其它港口通关,导致每标箱货物运输费达1000元。空港保税区是“十三五”时期综保区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平台和抓手,但目前该园区还处于前期规划阶段,后续的土地征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仍十分艰巨。为此建议:一是省市各有关部门按照“区港合一”的要求,以开展服务社会投资百日大行动为契机,全力以赴推进马村港建设,切实降低物流成本。二是对综保区原有的通关服务中心、卡口、验货场地、监管仓库、隔离围网、巡逻通道和信息化系统等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提高通关效率。三是加快规划建设园区路网、水网、电网、光纤网,建设仓库、停车场、货运站场等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国际(海南)航空物流基地、保税商品展销区大楼、免税商品展销大楼、航空维修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打造优良营商环境。稳定的政策环境、快捷的通关服务、完善的综合配套,是吸引国内外企业入驻投资的必要条件。然而,部分监管耗时长,导致有的入驻企业退出园区,有的本有意愿入驻企业望而却步。此外,新区周边学校、医院、超市等生活服务配套建设跟不上,入驻企业员工普遍反映生活极为不便。因此,一是建议成立高规格的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理顺综保区的管理体制、飞地园区与地方政府之间关系,全面提高综合服务水平。二是积极协调机场、海关(口岸)、检验检疫、工商、税收、金融等部门,根据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加快制定出台外汇监管、财政返还等相关服务政策,解决好在进口汽车和上牌、酒类检验等方面效率低的实际困难,有效提升业务水平和服务效能。三是学习海南生态软件园的做法,切实解决好综保区和入驻企业员工反映强烈的住房、教育、医疗、购物、银行等公共服务配套不足问题,努力营造低成本、高效率、优服务的园区软环境,确保入园企业扎下根来、放手发展。
四、解决产业人才短缺问题。
受远离城区、公共服务配套不完善和当前人事管理制度的影响,综保区难以引进和留住所急需的专业复合型人才。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园区进一步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迫切需要采取果断措施加以解决。一是立足培养,与省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培养一批熟悉国际经济和金融,聚焦与综保区供应链紧密相关的航运、物流、政策、监管等领域,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前瞻性战略思维、适应国际航运和保税区发展需要的中高级人才。二是大力引进,创新落实《海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海口市“人才强市”战略,引进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端商务管理和策划人才,探索引入担任过中国高级商贸、财税和项目管理职位的“候鸟”人才。三是制定适应市场需要、更加灵活务实的人事管理和人才激励制度,探索政府高级雇员制,真正把综保区打造成推动海南创新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人才洼地。
(执笔:董三仁、黄海令核改:周军平)
本文责编/蔡萌 邮箱/3946664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