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胡慧,张董晓,梁翠梅
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
王慧1,胡慧2,张董晓3,梁翠梅2
(1.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兰州 730000;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100078;3.北京中医医院,北京 100010)
目的 客观评价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两组患者均于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开始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乳康舒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影像学评分及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83.3%和15.1%,对照组分别为83.5%和19.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及影像学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1,<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及影像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后催乳素及雌二醇/孕酮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治疗后催乳素及雌二醇/孕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电针是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有效方法。
针刺疗法;乳腺增生病;电针;催乳素;雌二醇;孕酮
乳腺增生病是育龄期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占乳腺疾病发病率的首位。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着广大女性的健康及生活、工作质量。笔者采用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患者80例,并与药物治疗80例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16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均为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乳腺科及针灸科就诊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采用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治疗组治疗期间剔除1例(纳入后患者未接受治疗),脱落6例(2例违背试验方案,2例失访,1例未完成治疗,1例数据缺失);对照组脱落1例(违背试验方案)。最终完成152例,其中治疗组73例,对照组79例。治疗组平均年龄为(39±7)岁;平均病程为(6.87±7.93)年。对照组平均年龄为(39±8)岁;平均病程为(6.18±5.50)年。两组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中医外科学》(第6版)制定。①乳房疼痛,即乳房有不同程度的胀痛、刺痛或隐痛,多为双侧,也可为单侧,随月经周期或情绪变化而改变。②乳房肿块,即一侧或两侧乳房发生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质韧、边界不清肿块,有压痛。③辅助检查,a乳腺彩色超声检查可见乳腺内腺组织回声紊乱或回声增强欠均匀,导管可见囊状扩张;b乳腺钼靶X线摄片可见乳腺呈现较均匀密度增高阴影,可在一个象限或多个象限出现;c病理学检查可见乳腺导管、腺泡不同程度增多、扩张,间质纤维组织增生。①、②必备,并有③中a、b、c任意1项者即可诊断为乳腺增生病。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乳腺增生病诊断标准;②年龄在18岁到绝经前女性,有基本规则的月经周期和经期者;③目前未接受乳腺增生病的治疗,半年以内未使用激素类制剂者;④知情同意,自愿受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①妊娠期或计划妊娠、哺乳期、绝经、严重月经周期紊乱或功能性子宫出血妇女;②乳腺良、恶性肿瘤及炎症性疾患;③男性乳腺增生病患者;④有严重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原发疾病,精神病患者;⑤服用避孕药及性激素类药物者;⑥已知对治疗用药过敏及过敏体质者;⑦正在使用其他药物治疗者。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而被误纳入的受试者;②符合纳入标准但未接受任何治疗者;③依从性差(实际治疗量<治疗量的60%)的受试者;④发生严重并发症或特殊生理变化不宜继续接受研究的受试者;⑤自行退出、撤销知情同意书以及失访的受试者。
2.1 治疗组
取膻中、屋翳(双)、乳根(双)、期门(双)、丰隆(双)、三阴交(双)。穴位定位参照《腧穴名称与定位》国家标准GB/T12346-2006。常规消毒后,采用0.30 mm×40 mm毫针进行针刺,膻中向上平刺;屋翳、乳根分别向乳头方向斜刺;期门沿肋间向外斜刺;丰隆、三阴交直刺。各穴针刺时均以患者有酸、麻、胀等得气针感为度。得气后取膻中和一侧期门(左右两侧期门交替选用)为一组穴位、双侧丰隆为一组穴位,分别加用电针仪,选用连续波,频率为1档,电针强度以患者能承受为度,留针20 min。隔日1次,1个月经周期治疗1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2.2 对照组
口服乳康舒胶囊(国药准字Z20090042),每次3粒,每日3次。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所有患者均于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入组并接受治疗,经期停止治疗,经期结束后继续治疗,至下个月经周期的相应黄体期复查并进行疗效评价。
3.1 观察指标
①肿块疼痛积分,采用中医证候分级量化标准表计算两组治疗前后肿块疼痛积分,包括对自觉疼痛和触痛、肿块包括肿块大小(若肿块为细沙样、颗粒样,则选择肿块最大直径≤2 cm)、肿块质地以及肿块分布范围进行评分;②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两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VAS评分记录乳房疼痛情况;③影像学评分,两组治疗前后均接受乳腺超声检查,包括腺体厚度、导管直径、肿块大小等;④激素水平,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催乳素、雌二醇/孕酮;⑤安全性评价,记录两组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皮肤过敏、晕针、滞针、脏器损伤等不良反应症状以及一般体检项目(包括体温、静息心率、呼吸、血压)。
3.2 疗效标准
根据肿块疼痛积分改善率评价疗效。改善率=[(治疗前肿块疼痛总积分-治疗后肿块疼痛总积分)/治疗前肿块疼痛总积分]×100%。
痊愈:乳房肿块、乳房疼痛消失,改善率为100%。
显效:改善率为70%~99%。
有效:改善率为30%~69%。
无效:改善率<3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独立样本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由表1可见,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83.3%和15.1%,对照组分别为83.5%和19.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4.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由表2可见,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1)。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s,分)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 治疗组734.85±2.034.05±2.201) 对照组794.86±2.073.86±1.781)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0.01
3.4.3 两组治疗前后影像学评分比较
由表3可见,两组患者治疗前影像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后影像学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治疗后影像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影像学评分比较 (±s,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影像学评分比较 (±s,分)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 治疗组736.61±2.385.88±2.131) 对照组796.42±2.345.47±2.141)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0.05
3.4.4 两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比较
由表4可见,两组治疗前催乳素及雌二醇/孕酮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后催乳素及雌二醇/孕酮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治疗后催乳素及雌二醇/孕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比较 (±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比较 (±s)
组别例数时间 催乳素(mg/L)雌二醇/孕酮 治疗组73治疗前327.04±178.52153.49±331.66 治疗后316.87±150.96237.64±606.18 对照组79治疗前329.35±176.83132.52±445.06 治疗后331.23±152.19211.92±567.45
3.5 安全性评价
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皮肤过敏、晕针、脏器损伤以及生命体征异常变化和病情恶化等不良反应。
乳腺增生病属于西医学病名,又称乳腺结构不良,是由于乳腺生理性增生过度和复旧不全造成的乳腺正常组织结构的紊乱,是乳腺组织的一种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良性增生性病变,是以乳腺腺泡、导管上皮细胞以及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为基本病理变化的一类疾病的总称[1]。本病属中医学“乳癖”“乳中结核”等范畴,以乳房疼痛和乳房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症状可随情志及月经周期而变化。西医学认为本病主要由于雌孕激素平衡失调而致乳腺组织增生过度、复旧不全,从而导致乳腺组织发生的良性增生性病变[2]。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本病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关系密切[3-4]。目前西医认为乳腺增生病主要由内分泌失调(特别是雌孕激素失调)引起的,治疗上尚未形成专门的特效药物,主要以激素类药物治疗为主,但存在一定的副反应[5]。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比较丰富的经验,在中医辨病和辨证方面都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治疗上包括中药内服和各种外治法,且均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其中针灸治疗等外治法可消除乳痛、减少乳房肿块,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也为部分不能或不愿接受口服药物治疗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6],具有适应范围广、应用方便、经济安全、疗效显著等优点。
在中医学辨证施治的思想指导下,依据本病发病部位及辨证分型,通过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本研究综合选取乳房局部和肢体远端穴位进行针刺治疗,局部取穴参考已有文献资料归纳总结[7-8],选取位列前10位的膻中、屋翳、乳根、期门,这4个穴位既属局部取穴,同时也是乳腺增生病辨病取穴的主要穴位,均可疏通乳房局部气血,其中期门为肝的募穴,膻中为任脉之气会,二者可加强疏肝、理气作用。丰隆为足阳明胃经络穴,为化痰要穴,与期门相配可起到疏肝化痰理气的作用;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与膻中相配,加强调冲任作用。诸穴相合,共奏疏肝化痰、调理冲任的作用。
本研究中电针和药物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总有效率均较理想,且两组无明显差异,说明电针治疗可明显缓解乳腺增生病患者的乳房疼痛;降低乳腺腺体厚度,减小乳腺导管管径,降低影像学评分。提示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有明确疗效,且针刺治疗操作方便、经济安全,还可避免药物经肝肠循环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同时在针刺过程中,通过医患之间良好的沟通,有助于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和不良情绪的调节。但本研究中电针对激素水平无明显调节作用,可能与电针治疗作用具有双向调节性有关,即电针治疗对正常范围内的激素水平无明显调节作用,但可使异常增高的催乳素水平有明显下降趋势或达到正常。
[1] 林毅,唐汉钧.现代中医乳房病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 黄君华,谭旭东.雌、孕激素受体在乳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1):32-33.
[3] 姚玲,段克姿,王瑞珍.焦虑、抑郁和运动与乳腺增生症相关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9):4788-4789.
[4] 王桂玲.女性乳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1,18(29):168-169.
[5] 吴孟超,吴在德.黄家驷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586.
[6] 樱峰,段永亮.乳腺增生症的中医外治法近况[J].新疆中医药, 2011,29(4):104-107.
[7] 王珊玺,张卫华,李艳,等.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病腧穴选取的研究[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32(4):55-56.
[8] 吕晓皑,王蓓,徐震,等.穴位埋线治疗痰瘀互结型乳腺囊性增生病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1):43-46.
Therapeutic Observation of Electroacupuncture for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s
1,2,-3,-2.
1.,730000,; 2.,,100078,; 3.,100010,
Objective To objectively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electroacupuncture in treating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s. Method Totally 160 patients with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s were randomized into a treatment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8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two groups were both intervened in the luteal phase of the menstrual cycle: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by electroacupuncture,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by oral administration of Ru Shu Kang capsules.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imaging score, and relevant hormone levels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clinical efficaci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recovery plus markedly-effective rate were respective 83.3% and 15.1% in the treatment group, versus 83.5% and 19.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between-group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insignificant(>0.05). The VAS and imaging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changed after intervention in both groups (<0.01,<0.05). After treatmen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omparing the VAS and imaging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0.05). The prolactin (PRL) and estradiol/progesterone levels didn’t show marked changes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0.05). The differences in comparing the PRL and estradiol/progesterone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insignificant after intervention (>0.05). Conclusion Electroacupuncture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in treating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s.
Acupuncture therapy;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s; Electroacupuncture; Prolactin; Estrodiol; Progesterone
1005-0957(2016)11-1312-03
R246.3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6.11.1312
2016-04-15
北京市中医药科技基金项目(JJ2011-60)
王慧(1986 - ),女,住院医师
胡慧(1965 - ),女,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dfzhenjiu@126.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