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航空航天局2015技术路线图概述及对我国航天发展的启示

2016-12-08 06:58王晓海空间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周宇昌空间微波技术重点实验室
卫星与网络 2016年10期
关键词:路线图功率领域

+ 王晓海 (空间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 / 周宇昌 (空间微波技术重点实验室)

美国航空航天局2015技术路线图概述及对我国航天发展的启示

+ 王晓海 (空间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 / 周宇昌 (空间微波技术重点实验室)

本文介绍了美国NASA最新发布的《2015技术路线图》报告,该技术路线图分析探讨了美国未来20年(2015-2035年)所需技术和开发路径,重点介绍了15个候选技术领域的技术路线图,以及该技术路线图对我国航天发展的启示。

技术路线图 航天战略 系统技术 发展启示

一、NASA《2015技术路线图》

2015年5月12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了《2015技术路线图》草案,向公众征集意见。NASA的技术研发活动旨在拓展航空、航天与科学领域的知识前沿与能力,为美国工业与学术界创造相关机会、市场和产品。为保证NASA航空活动和空间任务的成功,需结合已验证的技术并且研发新技术能力来解决所面临的技术挑战。技术路线图明确了若干帮助NASA完成这些任务的候选新型前沿技术。

NASA《2015技术路线图》分析探讨了美国未来20年(2015-2035年)所需技术和开发路径,关注“应用研究”和“发展”活动,但不包含基础研究。技术路线图包含了15个候选技术领域的技术路线图。每个候选技术领域都包含一套技术简介。候选技术简介包含以下三方面信息:1)技术简介,包括技术描述、技术挑战、附属技术、最先进的技术水平和技术性能目标;2)能力简介,包括能力描述,最先进的能力水平及其对应的目标性能;3)相关联的任务简介,包括可确定的发射时间,技术需求时间,以及预估的技术成熟时间。

15个候选技术领域分别为:发射与推进系统;空间推进技术;空间功率与储能技术;机器人与自主系统;通信、导航与轨道碎片的跟踪、表征系统;人体健康、生命保障与居住系统;人类探索目的系统;科学仪器、观测台与传感器系统;(火星大气层)进入、下降及着陆系统;纳米技术;建模、仿真、信息技术与信息处理;材料、结构、机械系统与制造;地面系统与发射系统;热管理系统、航空技术。

图1 NASA2015路线图技术领域

图2 NASA能力驱动框架

2012年,NASA曾发布了14份技术路线图以指导太空技术的开发,2015年的NASA技术路线图在原有版本上进行了扩展和增强,提供了任务能力需求和相关技术开发的大量细节。NASA《2015技术路线图》扩展了技术领域,新增航空技术领域作为第15项候选技术领域;新增2级技术成熟度技术7项、3级技术成熟度技术66项、4级技术成熟度技术1273项,并对交叉技术进行了更详细地介绍。草案还进一步增强了NASA任务概念、需求能力的可追溯性,继续推进NASA的航天战略;草案新增了引言、交叉技术与索引部分,并在其中概述了《2015技术路线图》草案的出台背景、制定技术路线图的目的、交叉技术领域及其与NASA任务概念相关的候选技术领域;该草案中跨技术领域的标准化组织、定义和图表的表述也更准确。

二、主要内容

(一)发射与推进系统

发射与推进系统包括6个主要技术领域:

①固体火箭推进系统;

②液体火箭推进系统;

③吸气发射推进系统;

④辅助推进系统;

⑤非传统推进系统;

⑥用于搭载科学载荷的气球系统。

发射与推进系统技术总体目标是使探访空间,特别是探访低地球轨道变得更加可靠,成为日常惯例,并且成本更为低廉有效。发射与推进系统技术的首要目标是让NASA任务能够发射或增强任务发射性能。候选的新技术将在未来20年后以降低至少50%发射成本的目标得到验证。发射成本的降低将会给NASA、其他政府机构以及商业发射产业带来好处。次要目标是在大型人员定额的飞行器上提供增加的海平面推力输出量。最后的目标是与特定气球系统相关,要将任务周期延长至100天。

(二) 空间推进技术

空间推进技术包括4个主要技术领域:

①化学推进技术;

②非化学推进技术;

③先进的推进技术;

④支撑技术。

空间推进技术的总体目标是在发动机额定推力、功率、质量密度(功率系数)、体积、系统质量、系统复杂度、操作复杂度、与其它航天器系统的通用性、可制造性、耐久性、安全性、可靠性和消耗等方面进行改善提高。任意指定任务(或任务类别)空间推进需求很大程度依赖任务结构,且这里没有技术解决方案能够适合所有任务或所有任务类别。高功率电推进,核能热推进,低温化学推进的发展将在涉及到每一类别的任务可能性或增强性方面带来全面的最宽广的影响。

(三)空间功率与储能技术

空间功率与储能技术包括4个主要技术领域:

①功率产生;

②能量存储;

③功率管理和分配;

④横截技术。

当前技术发展水平下的许多功率系统太重,太大,或不能有效满足未来任务需求,并且有些不能在某种恶劣环境中运行。路线图中提到的技术发展能够制作出在体积和质量上有显著降低或减少,同时效率提升的功率系统,该系统具有能在强烈的辐射环境中,并且在跨越宽广温度范围下运行工作的能力。功率系统的不同部件——功率产生,能量存储和功率管理与分配,每个部分都需要进行技术改进以满足上述技术需求。路线图中探讨的功率技术的大部分已经以一些形式在当前的载人或机器人任务中得到应用。这些技术需要在性能和任务持久方面有增加和改进,从而能够实现或增强当前NASA计划任务性能。然而,在某种环境下,这对于功率和推进领域是唯一的,有些低技术成熟度的功率技术能够(当与某种先进推进技术集成时为经常)提供NASA较为彻底的改进任务能力。

功率系统应用于每个机器人或有人员的任务,适用于科学和人类探索任务。功率系统由功率产生、能量存储和功率管理与分配子系统构成。这些成为航天器质量的第三部分。在多数情况下,能够满足给定的功率水平实现需要减少质量与增强的技术的改进 。其他功率系统认定能够使任务实现,包括用于新系统的可承受的生命周期,设计,研发,测试和评估i和模块硬件成本;能在其他任务上重新应用的潜力;转换效率;体积能量密度;在深空或表面环境中强健的运行;与其他系统有效的集成。

功率系统的最高目标是驱动电子推进在功率能力上有所增加,从数十千瓦到兆瓦量级,同时减少质量密度,从数十千克每千瓦降低到几千千克每千瓦。这些最高目标可能通过子系统子目标的不同混合得到满足,例如在热机转换效率的增长达到50%,在光伏转换效率的增长达到50%,在功率电子转换效率的增长超过95%,在用于功率电子设备的运行温度增长达到300°C。对于

在特定功率从今天的3We/Kg到8We/Kg的增长过程中间位置的放射性同位元素功率系统子目标从100We到500We,采用长期分裂技术能够获得超过200We/Kg。用于光电和功率电子额外的辐射水平包括木星辐射水平的容忍度。除此之外,降低用于电子推进的甚高功率太阳阵列的成本至关重要,因正在研制具有甚高比能的固有安全电池。

所有上述目标的一个关键考虑是确认如果一个性能改善了,所有其他任务需求仍然满足。举例来说,减少功率系统质量的技术,也会降低安全性能或可靠性,或严重增加任务成本,由此使任务计划人员可能不予增强任务或任务不被采用。

(四)机器人与自主系统

机器人与自主系统包括7个主要技术领域:

①传感和感知;

②移动性能;

③操作性能;

④人机交互;

⑤系统级自主;

⑥自主交会对接;

⑦系统工程。

机器人与自主系统的目标是将人们的探索领域延伸到外太空,扩展人们探访行星的能力和操作资产和资源的能力,采用遥感和原位传感器帮助人们理解行星天体,为人类的到达做好准备,在太空中支持人类,维持人们留下的资产,增强人们运行的效能。机器人传感和感知能力,移动性能和操作性能,交会对接,在轨和基于地面的自主能力以及人机交互能力的改进提高将促使达到上述目标。

(五)通信、导航与轨道碎片的跟踪、表征系统

空间通信和导航及轨道碎片的跟踪与表征系统技术包括7个主要技术领域:

①光通信和导航;

②无线电通信;

③互联网;

④定位导航和授时;

⑤集成技术;

⑥创新概念;

⑦轨道碎片的跟踪和表征。

空间通信和导航以及轨道碎片的跟踪与表征系统技术是所有空间任务的关键基础。它传递命令、航天器遥测,任务数据,以及用于人类探测任务的语音,同时保持准确时钟和提供导航支持。轨道碎片能够通过一些用于空间飞行器通信、导航相同的系统,也可通过其他专门系统进行跟踪和实现表征。通信和导航技术的提高将允许未来卫星搭载新的更多更先进更有能力的科学设备,大大增强地球轨道卫星的性能,从而能够完全实现新的任务。该项技术将有助于提高科学和探测任务的效率。轨道碎片跟踪与表征系统能够通过采用类似于在通信和导航系统,或者也可是其他专用系统中应用的无线电频率和光学技术获得改善,并将使全体人员和机器人任务在地球轨道较长持续时间内更加安全。

(六) 人体健康、生命保障与居住系统

路线图对用于人类健康、生命保障和居住系统的关键能力和技术进行了总结,包括改变行业规则或具有突破性的项目。这些能力和技术被认为是在未来几十年后达到国家和部门预期目标所必须的。该领域具体包括5个方面:

①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及居住系统;

②太空舱外活动系统;

③人类健康和性能系统;

④环境监测,安全和紧急响应系统;

⑤辐射系统。

对于未来人类参与的任务将超越低地球轨道,进入到太阳系统,常规的日常消耗品的补充提供与紧急响应或快速返回的选择方法将不再可行,并且相比于低地球轨道,飞船在深空中将经历更加强烈的辐射环境的挑战。因此,该领域聚焦于研制能够在允许的太空辐射暴露限制条件下,通过用最小最少的消耗品的补充提供,增加脱离地球的依赖性,实现长时间周期、深空人类探索活动。用于火星任务的星球保护政策和指导还没有正式确定,但是将在该领域中考虑。

该领域的子目标包括:实现从国际空间站上的部分封闭的生命保障系统转变为全部封闭的集成系统;研发出可应用于太空服,能够在微重力和表面环境中更加频繁和快速进行太空舱外活动的先进技术。着重改善和提高太空中人类成员健康诊断、治疗和防范措施;实现对太空船中的复合物和微生物组织宽广范围的实时分析;另外,辐射系统的努力聚焦于研发出能够增加人类保持在低于太空辐射允许暴露极限条件下的自由太空辐射环境中进行工作的任务周期(100到1000天,根据不同任务)。

(七) 人类探索目的系统

人类探索目的系统领域覆盖从任务运行到在轨资源利用,宽广范围内与能够促使人类在太空中成功进行活动相关的后备技术。该领域细分结构包括6个2级技术焦点领域,具体为:

①在轨资源利用;

②可持续与支持能力;

③人类移动系统;

④居住系统;

⑤任务运行和安全;

⑥交互系统。

技术目标和挑战在于为了国家,地球,以及人类的利益进行的能够安全和有效支出的人类发现和探索任务。

该领域的目标与人类在太空中的可持续存在相关,需要现存系统和运输工具变得更加独立,具有智能自主操作,并且能够利用本地资源。在寻找、提取和处理在轨资源中必须提高所有任务系统的可靠性——特别是居住部分必须改进,所有系统必须容易维护或修理。人类成员必须有更多有效时间用于操做核心任务活动,同时用最少时间来维护系统或管理逻辑。成员也必须最少依赖地面操作的支持,必须在任务中执行更多训练。另外,必须研发出星球保护技术并经过精练,用于同时保护人类成员和地球与防止污染。对于移动系统同样有上述要求,以便能够有效将人类运送到感兴趣进行探索的区域,同样也与其他交通系统有效集成。

(八) 科学仪器、观测台与传感器系统

科学设备、观测台和传感器系统领域促使先前路线图活动从2010年空间技术路线图和2005 NASA先进计划与集成办公室评估改变,先进的望远镜和观测台及科学设备和传感器。这些技术允许关于地球大气、空间和其他星球信息集合,并被组织分为遥感设备,传感器,观测台,在轨设备和传感器。遥感设备和传感器包括用于测量光谱,空间分辨率和其他感兴趣的遥远目标可观测的属性,通过包括主动和被动方式,例如采用基于激光和雷达方法进行观测的部件,传感器和设备技术。观测台包括用于收集,汇聚或转发光子的下一代望远镜系统技术。在轨设备和传感器包括用于探测太空环境中的场,波和粒子,以及用于描述行星外大气层的大气和表面的部件,传感器,设备和采样技术。本文识别出的技术需求和挑战来源于大多数近期关于地球科学、行星科学、天体物理学和太阳物理学十年调研报告(“拉技术”)中提出的专项NASA任务建议,但是有些允许新的科学能力和任务概念(“推技术”)。

NASA在科学和探测的追求上依赖于改进和研发新的遥感设备和传感器、观测台和传感器技术。这些技术对于收集和处理科学数据,或对于像人类起源(例如,我们的星球系统是如何形成和演化的?)一样古老的科学问题给出令人信服的回答,或提供重要的知识使得能够通过机器人任务来实现诸如遥测火星地质,识别最佳着陆地点等是必须的。

(九)(火星大气层)进入、下降及着陆系统

NASA在上世纪60-70年代对基本大气层的飞行和EDL技术的研究成果是今天我们所具备的该技术领域很多能力的基础。 例如,用于支持人类尺度地球进入可完全重复使用的能力发展水平是由1970年代构建的航天飞机轨道飞行器确定的。此外,多项源于阿波罗的技术正被延伸扩展到能满足猎户载人探测飞行器应用需求的尺度。这些能力的部分包括导航,将在第一次执行飞行中被采用。NASA在火星表面上将机器人载荷进行着陆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1970年为火星海盗船任务研发的EDL技术装置,该装置自研制成功后被应用在所有机器人火星着陆器上。为阿波罗和在同一时期的太空航天飞机研发的热保护系统技术,现在正被再循环或重新修改适用于当前的人类航天器任务。其他近期由NASA研发的能力将要提供给NASA用于访问国际空间站的商业载人飞船的公司采用。当前,EDL能力的发展一般由各自独立的任务性能需求和近期计划需求驱动,以及经常需要高的技术成熟度,低风险技术用于任务注入。旗舰级任务目标只有唯一的例外,即所需求的技术已经从低的技术成熟度发展成熟(例如,为火星科学实验室提供终端下降系统的云中鹤),并且因这些技术的注入带来的风险已经通过预算和计划调节得到管理。对于所有其他任务类别,将用于希望实现科学任务、监理任务的有效约束科学目标的限制下,继续大程度的依靠继承的技术。然而,即使采用了继承的技术,系统性能也并不能准确知道,由于无法在地面复制重现EDL的飞行条件。此外,没有足够的飞行数据去完成预测,因此,现有EDL技术的应用只能通过更好的理解工作安全系数,理解通过测试得到的性能极限和实际的飞行条件得到增强。地面测试能力需要通过新技术和诊断进行改善提高,从而支撑未来发展。

火星科学实验室,NASA旗舰级火星任务于2011年发射,确定了火星EDL系统的技术发展水平。火星科学实验室采用源于海盗船任务中的EDL技术和带有为星团任务研发的挡热板材料结构,以及由云中鹤着陆投送系统增扩形成的系统,用于投送大约1公吨的表面载荷。当前对火星科学实验室结构可延展性的估计表明,其投送质量被限定在大约1.5吨。相比之下,对人类尺度火星任务的估计,NASA人类空间探索计划的最终目标是将需要着陆的载荷质量达到20-60吨。这样,NASA不能再继续依靠1960年代和70年代的EDL技术作为起点去实现未来任务。NASA必须研发新的和创新技术用于解决这一问题,本路线图提供了达到这一目标的策略方案。

除地球地面和飞行测试外,探访月球、火星和其他小行星以及在国际空间站应用的科学机器人、初期机器人和人类任务,能够帮助未来技术研发做好基础工作。为了能够进一步深入研发和在未来的任务中得以应用,获取和分析上述技术在飞行应用中的性能数据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支持NASA将人类送达火星表面的目标,必须围绕新EDL系统技术在十年周期中进行持续和协调的研发。假设在EDL中任务损失的概率趋向于发射中的概率,在EDL的技术研发中,通过提供强健的,可靠的和可在地球测试的解决方法实现任务的思想被激发是必要的。

EDL技术研发将要达到的关键性能参数是着陆的质量、可靠性、损耗,着陆点的高度和着陆的准确度。如同EDL子系统,这些特性参数是彼此相互影响的。 可靠性的结果是通过整体测试和对例如热保护系统,展开缓动装置,着陆危险容忍程度和分离系统等部件技术的分析综合得到的。除了这些部件测试以外,需要通过对这些部件集成起来的模块进行仿真以显示或表明这些模块可以形成切实可行的EDL解决方案。

(十) 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需要对物质在原子级别进行操作,以便给予材料或装置具有远超那些预期用于大块物质和单原子或单分子的性能特征。本路线图聚焦于这种能够提供解决技术挑战方案的现象领域。例如,在纳米尺度的半导体粒子,量子原子团中的量子约束,引起新的光学行为,使得通过采用改变它们直径的简单方法,使实现调节它们荧光特性的颜色成为可能。 表面的纳米尺度结构化能够允许控制它们的黏附性能,引向仿生具有自恢复黏附和自清洁表面。这种基于碳纳米结构材料的,将机械、电子、电学和热属性进行高级别、非常规的混合,能够通过应用轻量且多功能的结构改变未来航空航天系统的设计样式。尽管纳米材料被认为是在遥远未来具有良好性能的典型应急系统,但这些技术的若干方面已经在与航空航天需求相关的应用中被证明是有益处的。纳米技术近期的发展保证了对它们进行在太空环境中的性能评估的机会,以判定是否允许它们集成到NASA任务中。加速纳米技术的成熟并在许多航空航天相关应用中引入该技术,通过带有计算分析的耦合实验将能够实现更加有效和快速。

纳米技术具有影响NASA任务需求的最大潜能技术包括:

①工程材料和结构;

②功率产生,能量存储和功率分配;

③推进和推进剂;

④传感器,电子器件和设备。

在这些应用中,纳米技术被规划用于替代宇航飞行器部件所采用的工艺,包括主要和次要结构,推进系统,功率系统,航空电子设备,推进剂,有效载荷,测量仪器和设备。最大的好处是能够使飞行器整体质量减少达50%,使空间探访能够支付得起,同时增强安全性能。飞行器机身结构重量能够在没有阻力损耗下降低15%,同时在有效的飞行器设计中增加新的理念。

总体质量减少的同时,效率和性能的增强,是通过采用纳米材料和发展具有优化可裁制属性的纳米制造方法带来的好处而得以实现。举例来说,采用当前传统材料或制造方法不能达到的具有自我感应和自我修复的系统,允许传感器和设备在结构内集成的多功能结构的网状制造。如此层次结构的集成要求在系统中嵌入功能的设计,需要增强效率和提供为没有牺牲安全性能和可靠性的前提条件下满足质量减少目标的解决途径。 随着系统体积明显减小,而封装其内的功能却有增加的情况下,在测量装置中采用纳米电子器件和纳米传感器,从而使研制出更小,更轻,却更敏感的设备成为可能。

(十一) 建模、仿真、信息技术与信息处理

建模、仿真、信息技术与信息处理技术涉及4个主要方面:

①计算;②建模;③仿真;④信息处理。

建模、仿真、信息处理技术领域的终极目标是发展能影响到NASA任务范围,作为一种新的解决范例基础的计算、建模、仿真与信息技术。该技术领域关注通过发展建模、仿真、信息技术与处理技术,最终增强NASA任务理解和掌握物质世界的能力。具体目标包括:变换飞行和地面计算所需技术的发展;增加的建模生产力和逼真程度在NASA广泛任务中贯穿始终;仿真是实现对跨越整个系统循环中不确定性和风险的管理;有效利用包括观测数据、传感器数据、仿真数据和测试数据在内的大量数据财富,使NASA能力获得前所未有的增长。

(十二) 材料、结构、机械系统与制造

材料、结构、机械系统与制造技术涉及4个主要方面:

①材料;②结构;③机械系统;④制造。

材料、结构、机械系统与制造技术致力于NASA在人类探索、科学、航空任务结构方面可能需要具备或者有待增强的技术。这些前沿技术直接致力于结构需求和4个不足方面的主要技术挑战,以及能明显增强任务能力的新技术。

该技术领域将通过提供能够减少材料发现、设计优化和制造部署需要的发展时间和成本的途径来提升美国创新和工业竞争力。举例来说,该技术能研制出来较高温度火箭发动机部件,通过多功能结构实现辐射保护,精确大孔径光学天线,以及高效和能量损耗改善过的新的制造流程。

(十三)地面系统与发射系统

地面系统与发射系统涉及4个主要方面:

①运行生命周期;

②环境保护和绿色技术;

③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④任务成功。

地面系统与发射系统总体目标是提供满足要求的发射能力,同时减少50%的运行和维护成本,以及获得地面安全事故、过程遗漏、闭环调用50%的降低。运行和维护成本的降低可以通过增加发射的灵活性和能力的技术途径得以实现。这些措施包括采用较小的运行团队,应用新的技术减少经常或非经常维护任务,再生废水流,改进态势感知及更多有效的逻辑支持。安全性的改善能够通过实时态势感知,减少错误和返修,发展个人保护新装备和改进地面安全工具得到实现。

(十四)热管系统

热管系统包括3个技术领域:

①低温系统;

②热控制系统;

③热保护系统。

热管系统的最基本的目标是保持传感器、部件、设备、航天器或其它空间装置的温度在要求的温度限定内,不管外部环境温度或因运转施加的热负载。该目标适用于所有3个子领域,但在许多实际情况中,细节会有明显不同。

(十五) 航空技术

航空技术涉及6个主要方面:

①全球航空业务安全有效增长;

②商用超音速飞机的创新;

③更高效率商用运输;

④向低碳推进方式转变;

⑤实时系统——广泛安全保证;

⑥使可靠的机器自主技术应用于航空成为可能。

航空技术研究的战略目标是发展和验证革命性的创新技术,在未来30年或更长时间后使全球航空运输能够更加安全、有效、利于环境保护。

三、发展启示

面对未来各种新概念、新系统、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应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发展规划理念和经验,把握航天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关键技术,有所突破,使我国的航天事业能够更好更快的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从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未来20年(2015-2035年)所需的技术和开发路径,了解美国在这些技术领域的未来发展设想和经验,及其许多建议和技术途径。通过对其技术路线图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一些初步启示:

(1)技术路线图对相关技术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我国未来航天技术发展路线图,确定我国航天技术领域的技术需求和开发路径,以指导我国未来航天技术的发展。技术路线图应具有战略前瞻性,技术的交叉性,以及执行的可操作性。

(2)技术路线图的制定应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选定的技术研

发项目应有利于拓展本国航天与科学领域的知识前沿与技术能力,为本国的工业与学术界创造相关机会、市场和产品。

(3)为保证空间任务的成功,需结合已验证的技术并且研发新

技术能力来解决面临的技术挑战,技术路线图应明确若干帮助完成这些任务的候选新型前沿技术。

(4)重点开展火星探测相关技术研究。技术路线图中第九部分

用占有绝对优势的大篇幅围绕火星探测EDL技术进行分析探讨。2015年10月8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公开发布《火星之旅:开拓太空探索新篇章》报告,全文35页,概要介绍了美国分3个阶段实施载人火星探索系列任务的规划,重申将实现载人登陆火星的终极目标。

(5)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机器人技术。2020年前,人类还将组

织数次机器人探测任务,将为了解月球、小行星、火星及其卫星做出重要的贡献。同时,机器人探测与未来载人活动的持续协调开展,既有利于将人类文明扩展至近地轨道以远,又可以使人类更好地了解宇宙。至2025年,各有关国家计划的机器人探索任务见图3所示。

图3 全球机器人航天探索任务发展计划图

四、 结语

NASA2015年技术路线图系统的规划了美国未来20年(2015-2035年)所需的任务能力和技术需求。我国目前也正在开展航天“十三五”规划论证工作。该技术路线图所具有的战略前瞻性,技术的交叉性,内容的全面广泛性,以及执行的可操作性等特点值得我们借鉴。因此,对国外航天未来技术路线图进行研究,了解其技术领域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可以为国内相关领域的规划论证和发展战略研究提供思路,也为航天技术领域科研人员的学习和参考,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1] NASA Technology Roadmap .2015,(Draft)

[2] 谷玥昕 . 详解NASA《2015技术路线图》草案,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

[3] 廖小刚 . 美国航空航天局公布2015年版NASA技术路线图. 国际太空, 2015,(10)

[4] 王佳存 . 《全球探索路线图》确定国际航天新战略.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14, (12)

[5] 方勇,孙龙. 2015年世界航天发展的重要趋势与进展. 卫星应用,2015年,(1)

[6] 王岩松,廖小刚,张峰 . 2014年国外载人航天发展综合分析. 载人航天,2015,(1)

[7] 梁巍 . 2014年回顾世界航天发展,国际太空,2015,(2)

[8] 方勇,孙龙 . 2015年世界航天发展的重要趋势与进展. 卫星应用简报,2016,(2-3)

猜你喜欢
路线图功率领域
『功率』知识巩固
功与功率辨
追本溯源识功率
路线图,作用大
描述路线图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做功有快慢功率来表现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