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胜选,美商业航天未来走向猜想

2016-12-08 06:58贺鹏梓
卫星与网络 2016年10期
关键词:沃克商业化空间站

特朗普胜选,美商业航天未来走向猜想

+ 贺鹏梓

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是2016年度最出人意料的全球政治事件之一,考虑到特朗普与奥巴马、希拉里等人所在的民主党在施政纲领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美国商业航天的发展不可避免会受到这一事件的深远影响。

在选举前几周,特朗普的太空政策顾问罗伯特·沃克较为认真的提出了太空政策观点,“我想竞选团队认清了他们急需提出一个太空政策。”沃克说,根据特朗普的要求,提供一个“具有实质性改变的”、“可以描述为有远见的、颠覆性的、协调的、弹性的”太空政策。

下面,在沃克提供的太空政策要点的背景下,我们不妨对特朗普入主白宫后美国商业航天走向进行了一些简单的猜想。

“制造业回归”,商业航天或进一步发展

特朗普的竞选口号是“让美国重新伟大”。“制造业回归”作为其施政纲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他赢得了不少选票。与此相对应的是沃克提供的太空政策中“确保全球太空领域中的领导地位”的内容,沃克对此的解释是,将创造21世纪美国所需要的“技术、安全和就业机会”。

航天是美国的传统制造业强项,其通信卫星和遥感卫星在世界上居于半垄断地位,世界五大通信卫星制造商有三家属于美国。此外,美国还有强大的卫星部件制造能力,欧洲两大卫星制造商如果离开了美制部件,他们所制造的卫星性能会大幅度下降。因此,卫星制造业未来得到特朗普政府的进一步支持,进而成为“美国制造”的典范和样板,是不难想见的。

在美国, 这一领域早已充分商业化,美国政府所能提供的将是进出口银行更大力度的信贷支持。在2016年,美国国会因为党争,曾经导致进出口银行一度停工。但本次大选后,美国共和党罕见地在国会参众两院获得了全面优势,特朗普的施政纲领会更加容易贯彻,进出口银行停工的情况不太可能重现。因此,美国卫星制造商将获得更多的金融支持,拥有更强的国际竞争力。

在发射服务领域,由于伊隆·马斯克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努力,美国重新获得了竞争优势。美国评论家将其形容为“近期刚刚重归美国的一个产业”。特朗普政府也将继续支持商业航天发射企业的发展,尤其是支持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这种优势与美国卫星制造商的优势相结合,将对欧洲航天产业形成更强的竞争,对中国航天的出口也会形成巨大的压力。

特朗普似乎对登陆火星更感兴趣。

NASA专注深空,对地观测卫星或全面商业化

沃克在太空政策要点中提到,“将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预算转移到“深空目标”,而不是地球科学和气候研究。”同时,“将低地球轨道的访问和操作转移到商业部门。”因为特朗普政府的太空政策可能会更关心载人航天、技术发展、商业化,而非地球科学的研究,而倾向于NASA将现有的围绕地球的航天活动移交给NOAA等其他部门来运行。美国围绕地球的航天活动包括通信、导航、遥感、气象和国际空间站。通信产业已经完全商业化;导航卫星作为基础设施,其管理已经上升到美国联邦层面,具体负责的是美国空军;GPS的应用早已商业化,但星座本身作为军用系统是不可能商业化的。实际上,与NASA相关的主要是为科学目的的遥感活动,以及国际空间站。

实际上,美国国家对地观测卫星的主要应用部门是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NOAA也负责审批商业遥感星座。

按照特朗普的施政纲领,NASA现有的对地观测卫星系统可能将会全部移交给NOAA。因此,NOAA将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全盘接收NASA的现役对地观测卫星系统,包括卫星、地面站、应用系统乃至人员;二是仿照法国SPOT卫星模式,将上述卫星系统商业化,承包给私人企业运营,甚至直接出售。考虑到美国面临的预算环境,第二种选择的可能性非常大。

特朗普的太空政策,是否也像他的大选一样,充满变数?

商业空间站加速发展,国际空间站或起变数

从NASA的角度来说,早已在考虑放弃国际空间站,把资源转向超越地球轨道的深空,并且随着国际政治气候的变化,支持国际空间站的政治基础一直在削弱。但是由于国际空间站投资巨大、成就斐然,各参与国不敢轻言放弃。而沃克则在政策要点中提到,“开展讨论,包括加深国际空间站的操作和资金问题上的‘私人和公共的合作关系’,包括延长空间站的寿命。”沃克还提到了“其他国际新合作伙伴关系。”显然,在这一背景下,国际空间站未来的变数会很大。不排除美国会继续削弱对国际空间站的支持,甚至不会为其提供延寿到2024年以后的资金支持,转而支持美国本土的商业空间站发展。这一方面可以摆脱俄罗斯,另一方面可以将联邦预算用于国内。如果美俄之间再次爆发政治对立,那么特朗普政府也有可能借此机会断然撤出国际空间站。

在这种情况下,最可能得到支持的商业空间站,可能是比格罗的充气式空间站。这种空间站已经进行了数次成功的飞行,对接在国际空间站上的充气式实验舱运行良好。充气式空间站能提供更大的内部空间、发射和运行成本更低,省去了复杂的国际协调。

除了商业空间站本身,用于支持其运行的商业货运飞船乃至载人飞船也将得到相应支持。如果美国撤出国际空间站,省下的资金可以对这些商业公司提供更大的支持。

对中国商业航天的影响

特朗普入主白宫,如果对美国商业航天的走向产生上述影响,对于航天业已进入世界前列的中国而言,刚刚起步的商业航天必然面对其带来的新挑战。

必须以商业化思维积极面对更强国际竞争

毫无疑问,中国航天在国际市场上将面临美国企业的更强竞争,这将是不可回避的现实。但同时也应当看到,鼓吹制造业回归的特朗普政府,会对航天技术转移做出更大的限制。因此,中国航天可以通过技术转让、合作研制、合作运营等更多形式,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更为重要的,是深刻转变观念,更多地通过商业企业和商业渠道谋求航天产品出口和航天服务国际化,弱化国有航天军工企业的参与色彩,通过商业企业获取国际市场机会、经营国际航天市场。特别是国有航天企业可以通过参股民营企业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后者受到的政治关注和限制更少,机制更灵活,更有利于抓住宝贵的市场机会。

积极谋求中国空间站商业运作的多元途径

美国的近地轨道载人航天活动或将全面转向商业化。但可以预期的是,美国商业空间站将主要向美国国内机构、亲密盟友开放。大多数国家不会有机会登上美国空间站。因此,中国未来空间站完全可以借此机会,将部分功能、部分空间向世界市场开放,实施商业化运营,承接国外的空间研究项目,接纳国外任务专家的空间飞行。甚至可以考虑专门发射一个国际化舱段,供那些没有机会进入美国商业空间站的航天机构、研究机构有偿使用。

天宫二号,或有可能替代国际空间站,特朗普时代,一切皆有可能。

比格罗公司的充气式太空舱。

卫星产业是美国制造业的强项之一。

积极改革航天产业管理体制

商业航天的发展,需要从管理体制方面做大幅度放宽和放开,同时要对投资和产业进行积极引导。一方面要放开对于航天服务业的经营许可,放宽市场准入、放松牌照发放管制;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运营商多样化的市场环境,在政府采购和国企采购方面实现真正的市场化竞标,培育商业氛围和商业规则;最后是要引导产业发展,把有限的资源用到能够产生效益、能够在商业环境中自我发展的方向,避免政绩工程和一哄而上,切实培育核心竞争力,为进军国际市场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沃克商业化空间站
首个第三代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
到中国空间站里上课!
自制空间站模型
空间站日记
未来科幻城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借钱买房,是商业化行为,而不是啃老
快递爱情
社会化和商业化思维对新产品开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