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怀超
父亲简史
杜怀超
我时常觉得父亲就是为大地而生的人,对于大地上的事情,他总是无师自通或者有着非同一般的感知与理解力。他能够整合各种资源,迎接生活的挑战。他不会掀起生活的狂风巨浪,也高扬不了远航的风帆。但在乡间狭窄逼仄的生活通道里,他可以自如地驾驶着人生的舢板,左冲右突、腾挪跌宕找到生命的出口。
我们家与鱼是有缘分的。对鱼的熟悉纯乎是父亲的功劳。父亲在完成对土地劳作之后,他发现对付饥饿的,还有一种粮食,不是小麦、水稻和高粱,也不是地里生长的山芋、黄豆、花生。这种粮食来自水域,整个村庄的四围,水域众多,水草繁茂,是鱼儿生息繁衍的好地方。父亲说的粮食正是鱼。这一发现,使得父亲很快完成角色的转变,即由农夫到渔夫的转变。生活总是充满着太多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留给那些对生活保持着无限热爱的人们。从此以后,父亲沿着河道沟涧以及溪渠行走,开始捕鱼摸虾的履历。这也得益于上天的安排。自然灾害的逼迫,天气反复无常的变化,使得土地的播种成为风中的传说,庄稼早就在无情的风雨中成为无望的守候。靠天吃饭的日子,随时随地充满着诸多不确定的危机,让穷人家的日子雪上加霜。接着父亲从农具的制作过渡到渔具的制作。
在乡村,捕鱼的工具种类繁多,鱼不同,捕捉的工具不同,能够走上农家餐桌的鱼很多,如鲫鱼、草鱼、黑鱼、鳊鱼、鲢鱼、鳜鱼、昂针鱼、白鱼、乌龟、长鱼(黄鳝)和泥鳅,还有一些稀少的黄鱼。不仅有各种鱼,偶尔还有河虾、螃蟹和小龙虾。对于这些水的馈赠,父亲真是费尽心机,他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经验先后制作了许多捕鱼的工具。
虾笼,网状,方形或者长条形,主要是捕捉大小不一的淡水生长的米虾。黄鳝笼,狭长并有倒刺,用于河边浅水或者水稻田里,把蚯蚓穿在竹签上,置于笼内,第二天尽管去收笼,好多黄鳝聚集笼内。赶网,则是一种十字形的框架,四角系上丝网,用于水流的一段,顺着水流的方向逆放,上游的鱼则会在水流的裹挟下走进网内。泥鳅捣,这种渔具与赶网不同,这是专门设计在岸上操作的,仿佛残疾人的双拐,紧挨在两肋下,双手把网扔在水中不远处,然后操作双杆,在水中发出声响,驱赶鱼朝网内钻。这种工具多是针对泥鳅使用的。
最具诗意的,就是常在电影电视或者摄影作品中看到的那种渔网。渔舟唱晚,渔夫站在船头,手执一网,朝着金光闪闪的夕阳,奋力撒去,随即渔网在空中张开圆形的翅膀,随着重力尽落水中。水中没有来得及逃脱的鱼则成了网中的猎物,逃脱的就是漏网之鱼。那网名叫撒网。乡间捕鱼,方式林林总总,民间的智慧无穷无尽。一根绣花针,回个弯,花上一个中午,也能钓回半锅鱼汤来。
我们家多年来一直保留两个捕鱼工具,一是赶网,一是撒网。置于山墙的高处,发黄的竹竿和金色的网成为一种光芒,闪烁着生活的暖色,给我们安稳和渴望。面对生活的考验,有了父亲的渔网,我们是不担心饿着的。曾经我们在白天或者夜晚跟在父亲的身后,背着鱼笼,随着父亲从河里提起一网网的收获。我们看到了鲜活乱蹦的鱼儿,周身缠绕着碎银。我们压抑着内心的欢呼,大姐把手指放在嘴唇边发出“嘘”的一声,蹑手蹑脚地侍弄渔网,唯恐发出响亮的声音惊动水底的鱼群。父亲也十分在意,在直起腰的瞬间,对着夜色发出轻微的咳嗽声。我对父亲的撒网情有独钟,长长的一串网,像巨龙般盘踞在他的双手上,网的四周系着金属坠子,在父亲的提拎晃动里发出清脆的声音。父亲对撒网也是别有一番情愫。在闲置的日子,他会把渔网从山墙上拿下来,从街上买来荤油,蒸煮,洗礼渔网,然后置于阳光下曝晒。那份精细超过一位父亲对待孩子的慈爱。
这种感觉我早已察觉。不只是渔网,在对待他亲手制作的农具、生活用品,总显示出不同的情愫。比如镰刀,我们常拿来挥舞,粗暴地割树枝野草之类,他见了总会狠狠地批评一番,然后心疼地拿过去,在磨刀石上磨砺刀口。父亲说,它是属于稻子麦子的。甚至我们在把镰刀置于胯下时,父亲则明显怒气,怎么能这么玩?在乡间,镰刀置于裆下,这是对农具的不尊重,是污辱庄稼人的,所以镰刀上流传着咒语——镰刀跨,蛋子夹。这撒网不是镰刀,父亲对它更多的是珍爱。父亲说,这撒网不是人人都能撒的,不仅要有臂力,还得有巧劲。我们村里,会撒网的人,一个是父亲,一个是村里学校的杜老师。教我们五年级数学的杜老师,他也是会摆弄这撒网的。父亲对此有种自豪,他觉得和杜老师平起平坐,与知识人在一起,有种荣光和荣幸。文化人,这是父亲对知识分子的一种尊崇。文化,这是父亲毕生的贫血。在面对文化问题的时候,父亲再高的个子,都会瞬间矮下去。过年写门对子(春联)时,父亲带着我,还有红纸,走上半里路找到村里的那个“老秀才”家,请他给我们家写对联。我打下手,父亲剪裁红纸,不时给老秀才上烟对火,毕恭毕敬的样子让我感到一种肃穆与庄重。这是来自文化的力量。父亲分不清上联下联,就死背着老秀才教导的口诀,左上右下。大年三十,父亲贴对联总是不忘问村里人,哪是上联?父亲说,门对子贴错,会遭人耻笑的。
父亲把渔网濡染上荤油,是有讲究的,这叫“喂网”。难道渔网也饿?喂啥?父亲似乎也说不清楚。他给我讲述这样一个奇异现象。那些没有喂过的渔网,到了河里怎么撒,就是撒不到鱼,哪怕是一丁点大的鱼儿。即使你站在河岸上,看到水中鱼花直冒,但一网下去,依旧空空如也。父亲开始并不相信,可是后来不得不信,喂过网的人,同样的地点捕鱼,收获是不一样的。到了晚年问起此事,父亲依然解释不清,以至我对河水和渔网产生一种熟悉的陌生,莫名的敬畏感。谁也不知道在水底下或者渔网张开的胸怀里,到底隐藏着怎样秘不示人的咒语。
捕鱼这件事给我们家带来不小的震动,在生活的天空下,我们又多了一个粮食生长点。吃鱼,成为我们家的另一种生活。每天三餐,餐桌上没有鱼不成席。母亲整日坐在香椿树下,杀鱼已经成为村口的风景。
刚开始吃鱼,兴奋、狂喜以及得意忘形。这难得的口福,一时间都醉了。父亲也高兴,每天乐此不疲地从河里湖里打来不同的鱼,我们挨个品尝。那段时间,我们家最缺乏的不是鱼和粮食,而是油,发生了严重的紧缺问题。我们一日三餐,除了鱼还是鱼。吃不完,母亲就会把它们腌制起来,做鱼干。腌制不完,母亲就派遣我们,拿到街上或者村里卖。这是我们家第一次做生意,卖鱼的生意。这是破天荒的,也是千古奇事。父亲、母亲包括我们怎么也不敢相信我们家还有鱼卖,这确实有些荒诞。对照当下,鱼只存在于人工饲养的河塘或渔场了。时代的发展带来的污染已经使得鱼在河流、沟渠中无法安身,近乎绝迹。没有鱼的河流还是河流吗?社会的进步注定是以某种失去为代价的。这究竟是前进还是倒退?但那时候我们家的鱼是真的多了,多到必须拿出去换钱的境地。母亲派出了大姐。为了卖鱼,父亲特地给家里唯一的自行车配了架子,一边一个,柳条编制的容器,里面放些稻草,母亲就把打来的大大小小的鱼倒进去,然后由大姐骑着自行车,走街串户,走村串邻,吆喝、叫卖。结果一天下来,大姐回来时,一两鱼也没卖。究其原因,没有秤,没办法卖。母亲哭笑不得,吩咐大姐,你就随便买鱼的人给吧。终于,晚饭时分,大姐回来了,口袋里挣得了三元钱,鱼,五毛钱一斤。一共十几斤鱼哪!就是这样母亲也是喜得合不拢嘴。
鱼这件事上,我对父亲是刮目相看的。不只是父亲对大地上物质资料的准确应用,以及强大的生活能力。在这一点上,母亲也毫不逊色。如果父亲是水里的英雄,那么母亲就是陆地的女侠。大地上的野草,在母亲那双熟悉的眼睛拷问下,纷纷丢盔弃甲,露出本来的面目,成为母亲篮子中的野菜,走上餐桌。诸如车前子、荠菜、鸭舌草、水芹、灰灰菜等,都是我们的口中之物。
后来,一次偶然的事件改变了我们家这种状况。有天晚上,父亲捕鱼回来,笼中空空,神色凝重。母亲也大为诧异,慌张地抓住父亲的手,出了什么事吗?我们也都面面相觑。原来,父亲出去捕鱼的地方,早已被人搅浑或者放上了许多杂草树枝,使得父亲的渔网无法撒下。母亲神色缓和,估计是碰巧了吧。父亲说,不会的,那痕迹新鲜着呢,估计是有人对着干的。那为什么?父亲脱下蓑衣,放好撒网,坐在餐桌前抽上一支烟,在烟雾袅袅中吐出两个字:眼红。
第二天,父亲依旧出去捕鱼。只是再去的地方,已经不在本村的地界。路远,鱼却依旧多。我们家又恢复吃鱼的盛宴。母亲继续坐在门口的香椿树下,在绿叶的招摇里,安静地杀鱼。唯一不同的是,鱼多了,母亲不再叫大姐拿出去卖。而是吩咐大姐、二姐和我,挎着小竹篮,盛上几斤鲜鱼,在本村里挨家挨户送,包括五保户和孤寡老人,一家也不放过。我们都不理解,母亲只是叹息了下,说你们照着做就行。这是父亲吩咐的。
那年深秋,父亲不知道从何处得到小道消息,洪泽湖水要干了到处是鱼。他鬼使神差地嚷着要去卷鱼,并在村子里吆喝了一帮卷鱼的人,带上换洗衣服和干粮,招呼也不打,坐上拖拉机,头也不回地离开村子。父亲怪异的行动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陌生的父亲。特别是母亲,在家魂不守舍,整天忐忑不安,更多的时候站在村口守望,一等就是半天。父亲要去的洪泽湖,是国内出名的淡水湖,更出名的是,在这湖底,埋藏着一座古城,泗州城。据说是黄河夺淮,造成漫天的水患,泗州城地势洼,加上人为因素,这座城市淹没在了水底,成了东方的庞贝古城。我不知道这座城和湖与父亲卷鱼有什么因果?洪泽湖作为巨大的蓄水湖,很少干旱的。一旦干旱那分明就是个劫数。
父亲说现在即将干旱的洪泽湖,四周布满大大小小、深深浅浅的水塘。据卷鱼回来的人说,鱼多为患。这样的消息实在让父亲兴奋。作为一个多年的“老渔民”,机会岂能错过。父亲对水和鱼,似乎天生的喜好。他会捕鱼,也会撑船,这些事似乎都是冥冥之中的定数与安排。哲学家说,一切的安排就是最好的安排。况且,在民间的天空下,在大地上劳作的男人们,对着生活总是有着强烈的征服与不屈。他们想要从土里挖掘出生活的浪花,还想向着天地创造出更多的色彩。每一点意外的收获,都是对他们自身生活的肯定与欢呼,是他们作为存在的理由与尊严。经年束缚在土里劳作的父亲,一年四季,早已成为他知道答案的谜语。一成不变的农事,加速他的审美疲劳和对未来的惊喜。从某种意义上说,父亲的这次外出,就是一次逃离或者对陌生远方的找寻。湖泊,地理位置上的湖泊,已经不再是水和鱼、泥土、沙子、古城、风帆、水草的结合体,而是充满着未知的旅程,是诱惑、挑战和解脱。我想当父亲在湖水深处双手卷起水草的时刻,他的心内是否在恍惚与迷失,湖水的深处,到底都有些什么?而在湖的不远处,有一座古墓,传奇与神秘结合,据说是朱元璋的爷爷墓地。神奇的天象使得明太祖朱元璋把他爷爷的墓迁至湖畔,与湖比邻而居。多年来一直有人希望挖掘这座古墓,文物专家和考古专家都持否定的态度,因为这水中的古墓一直连着湖泊,在不明古墓建造结构的情况下,挖掘是对古墓的巨大破坏。当然,朱元璋爷爷的墓地选择与此和父亲是没有交集的,但这些看上去蕴藏着未知和神秘的景观,都使得父亲望而生畏,又梦寐以求地走近或者靠近。我猜想,当父亲乘着拖拉机,一行男人们来到浩渺的洪泽湖畔,面对着辽阔的场景,是否会发疯、发狂和嘶喊?那些捆绑在身上的绳索,是否会在犀利的粗野的喊叫声里,化为齑粉?
没有见过湖海的人,终生把湖海藏在心中。多年来习惯于沟渠水塘的父亲,此刻激动与癫狂都是合理的,谁能彻底地放纵自己一回,哪怕片刻也是幸福的。父亲经年捕鱼,会不会想过,鱼的尽头是哪里?是死亡?还是星辰大海?所以,我觉得父亲的身上,是不是终身藏着关于鱼的咒语。当父亲听到“来湖泊卷鱼”时,根本不去甄别信息的真假,一个猛子就扎到了湖边。
我对卷鱼是充满期待的。因为卷鱼对父亲来说是未知的,对我来说同样是充满着无限的可能。要是父亲在湖底卷出一把古人的宝剑或者一件年代久远的古董,哪怕是怪异的石头,都将会使我大开脑洞。父亲离开家的日子,想象和梦幻填充我的每秒每分。从家到洪泽湖的路上,早已挤满了我的故事。说来卷鱼确是一件富有挑战性的狩猎活动。卷鱼与网鱼不同,网鱼是点对点的决斗,有鱼或者没鱼,当渔网沉落到淤泥的时刻,一切都尘埃落定,没有任何的悬疑。而卷鱼,是一个人或者一群人面对辽阔的战斗,人与湖、人与鱼的决斗。在你面前,一片浩瀚的水域。水波不兴。没有人告诉你哪儿有鱼,哪儿没有鱼?一切的秘密都在水底下,在另一个未知的世界。地点的选择,决定你卷鱼的收获。此外,卷鱼,纯乎是手工劳作,手里基本上毫无工具。如果说要有工具的话,那就是不断推至向前的水草和淤泥。
卷鱼的地点如何选择,我不得而知。有经验的渔民总是能从水的波纹以及地理位置发现蛛丝马迹。水浅湖瘦,正是卷鱼的时机。父亲和同村的人都下了水,穿着厚重的皮衩。一种橡胶做成的衣服,手脚全身只留出头和手的衣服。他们站成一个弧月形,从很远的地方开始向着某个点卷去。卷鱼,关键在卷,所有人要筑好自己的水草把子,形成围栏,不能留有缺口,否则前功尽弃。当然,这种卷法适合在浅水区,且卷到的鱼多是鲫鱼、昂针鱼等,这些都是属于浅水中的鱼,像黑鱼之类,门都没有。黑鱼钻泥的功夫非同寻常,是行家也是专家,常沿着稀泥在保护色的掩护下,早就钻出围栏,溜之大吉了。当然,即使黑鱼们不逃跑,只要在稀泥里装死,你也是发现不了的。父亲他们太阳一竿子高时就下水,开始筑围栏卷。奇异的是,卷了大约一里地,水面一点动静都没有。不要说鱼影,就是一点水花都没有。有的人泄气了。再卷,还是没有。离合围的地点越来越近,已经只剩下三间屋子的地方了。失望的情绪弥漫着。父亲也有点绝望。他招呼大家停下,他径直走向围栏内。谁也想不到,奇异的事情发生了,当父亲走到围栏中央,原本安静的水面突然水面崩裂,鱼群炸飞,把父亲包裹着,飞起的鲫鱼直冲父亲的脸和身体,鱼群似乎疯了。这情景把大家吓得目瞪口呆,怔住了。
父亲也呆住了,满面惊恐的神色。父亲从十五六岁就开始捕鱼,至今也有三十多年,竟然气短了。所有的人都深感惶恐,神秘的情景让他们恍恍惚惚,似乎刚才那炸鱼事件,是一种不明真相的战斗,与渔民的战斗。甚至有的人怀疑,这鱼是人变的,是地下泗州城人变的,否则怎么会有着这样的灵异事情发生?这是一场有预谋的人与鱼事件,鱼群集体向人类的报复行动。
这场卷鱼事件,以空手而归为结束。更让人惊恐的是,父亲回来就迷糊了,不知道是湖水的冰凉还是鱼群的惊吓,找医生看,也找了巫婆念,折腾了半个月才好起来。母亲说,难道大湖里的鱼都成精了?她还特地从草垛上卷了个草团,在村口,对着大湖的方向烧掉,并祷告一番,并把家里的赶网和撒网全部束之高阁,成为山墙上的一道风景。从此我们家吃鱼稀少,甚至不吃鱼。
病愈后的父亲,皮肤黝黑,面容枯槁,走在十一月的寒风里,怎么看都像一条将要风干的咸鱼。
我无法想象农民的父亲摇身一变,干起了瓦工的活计,由原本的农民身份转变为农民工,夹杂着工人的因素。这三十多年的土地耕种历史,说抛弃就抛弃了。从农民到农民工,看似只是一个字的增加与删去,然而,如果把一个农民工这个城市的流行词安置在父亲身上,确实是让人匪夷所思。
我与父亲在土地问题上有一场激烈的战争。按照国家规定,我考上学校,就可以退掉我的口粮田。土地的减少,就可以减轻父亲的负担。要知道,父亲一直坚持着力气种田,劳作的方式依旧是“牛耕人拉”的方式,他本能地对现代化机械工具的排斥,对生硬冰冷工具的排除排斥。他以为,铁器的寒冷对庄稼会造成生命的硬伤,每一粒粮食都是有温度的,只有浸泡过汗水的粮食才是暖人的,饱人的,活命的。他对庄稼的肥力也是有着自己的看法,多年来始终坚持农家肥的选择,尽可能地少用化肥。化肥的过多使用,不只是对土地板结的加重,也是对土地自身元气的伤害。父亲坚持搜集农家肥。农家肥就是来自动物牛、羊、猪的粪便或者人的粪便等,这些农家肥对土地的使用,增加了土地的肥力,而且暄松土壤,提高泥土韧劲,促进庄稼生长,环保又健康。农家肥好比中药,对庄稼是一种缓慢地催熟生长,不似化肥,一蹴而就,过多地使用,会造成庄稼的倒伏。这是农家肥与化肥的最大区别。父亲可不是这么看,他对农家肥的理解则是,人与动物都是依靠庄稼活命的,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人吃庄稼,庄稼也是吃人的,这是符合自然规律及平等思想的,这才是所谓的接地气。庄稼、人、动物始终是邻居,一起在大地上生长。
我坚持要父亲退地。父亲哪里是种地,分明是在养地,用生命在服侍着土地。这是我不忍心看到的。这也是我多年刻苦攻读诗书的缘故。可以说,读书,逃出这泥泞的土地,成为我当初读书目的之一。农村人,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就是读书。我一直对农民用血肉之躯在大地上耕种心怀敬意的。纵然没有过多的经济收入,但是他们这种朴实原始的生活方式,熔铸他们的汗水,一粒米,一勺面,都是靠力气与节气养大的,货真价实,来不得半点虚假。吃着他们种的粮食,我们才会感受到生存的沉重、生活的艰辛,才会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这农民式的思维左右着我的生活习惯,即使久居城市,面对来自泥土的粗粮与野菜,总是有种命里的熟稔与亲切。城市的美味佳肴再好,我不吃米饭始终是饥饿的。父亲执意不肯退地。是农民,就不能把土地退掉。否则还算什么农民?其时,我坚持退地的原因是,恰逢粮食不值钱的年代。工业经济的发展,大批农民工进城,造成农业经济的凋敝。农民一年到头种地,算下来除去化肥种子,不算上人工,所剩无几。所以大批土地的抛荒,农民进城务工,成为时代的潮流。这种大背景下,父亲坚持种地。他的信念就是,农民就必须种地,这是对土地的负责。谁也不能辱没了土地的尊严。
我找到村长。父亲知道后大发雷霆。村里的态度在我意料之中。村长说,土地现在不值钱了,退不退都无所谓,反正也没有人愿意种的。村长的意思就是我们退地可以,退给谁是个问题。实际上村长是含糊其辞,间接地拒绝我们的土地。想当年,在靠土地活命的年代,父亲靠力气在芦苇地的附近、河流的岸畔,一把锄头开辟出三五分荒地,遭到多少风言风语,还有村长的刁难,一度要没收父亲开辟出的荒地。如今,时过境迁,土地成为各自手中的鸡肋。
父亲知道我找村长后,火冒三丈。他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是在不停地收拾着凉床。凉床,乡村里一种简易的床,几根木棍加上一些绳子,上面再盖上一张用芦苇编织的席子,就成为乡村里最常见的睡觉之物。这样的床,多是用来看青或者守护田地之用。庄稼成熟时节,村里的人为了防止过路的人顺手牵羊,常常扛着一张凉床,彻夜守护。这就是看青。现在,父亲又把凉床拾掇起来,他要睡到地里去,阻止我的退地。时节正值夏季,天空炙热,大地像个病人般,大汗淋漓。父亲的凉床就安置在山芋垄上,横跨着。父亲他只要从凉床上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山芋那宽大的绿叶。谁也想不到,这么炎热的天气里,父亲躺在凉床上,居然在山芋中间睡着了。山芋,这些属于父亲的大地子民,似乎读懂父亲的心事,它们迅速在空气中伸出绿色的手掌,伴随着父亲酣畅的鼾声,给父亲送来阵阵微风。山芋是熟悉父亲气味的。曾几何时,父亲带着我们在月亮下耕种。我们担水,父亲压苗。天上星辰璀璨,我们都把星斗当作大地的灯盏,照彻着我们夜晚的劳作。父亲说,大地是不亏待我们的。父亲指着星辰,说那不是星星,是庄稼人把种子种在了天上,等着我们把它们摘下来种到地里去呢。你们看,那月亮不就像他手里的那把锄头?正刈割着田间的杂草。人勤地不懒。你给田地多少血汗,泥土就给你送上多少粮食呢。
这是我脑海中不曾出现的场景。作为中国典型的农民,一辈子都交给了土地,侍弄庄稼,这是他们的不二法门。活着,是这片土地,死了,还是这片土地。这份忠贞早已刻入生命的年轮。按照父亲的话说,农民,就是以种地为生,不种地,还叫农民吗?而现在,我将要面对的却是抛弃土地,或者说是背叛土地的父亲,这是我无法理喻和接受的。
从母亲的电话中得知,如今父亲拿着行头,成为活跃在村间的一名农民工。他熟练地操着瓦刀一家家砌墙加瓦,掉线、和浆,爬上爬下。这是我无法想象的,父亲不是农民吗?他怎么突然之间会抛弃土地,走上打工的道路?曾经的誓言、情感和心血都付之东流?
我曾写过父亲与推土机搏斗的故事。我们村子属于郊区,背靠城市,这使得我们的村庄在土地与城市的缝隙间,获得两种不同的时代气息,城市与乡土的气息。时代的步伐,随着城市高楼大厦的林立,张着硕大的口,向着乡村吞噬过来,那种摧枯拉朽的力量,颠覆了大片、大片田地,村庄在渐行渐远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乡村城镇化建设,那种蜿蜒的“一”字形村庄,正逐渐被立体式的多功能的集中化的小区建设所取代。这对于父亲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他居然把床搬到地里住,睡在黄豆、玉米秧的中间,在面对着推土机的强劲中毫不退缩。当然,父亲是以失败而告终。
父亲对高楼大厦以及乡村水泥马路、自来水和工厂、寺庙等诸多的抗争,一度成为村长头疼的事。父亲天生就是捍卫土地的钉子户。即使是给村里安装日常饮用的自来水,他也是激烈地抵抗。村口那口古井,一直是父亲忠实的伴侣。他说喝不惯漂白粉的味道。老井的水给了父亲神秘的水汽。大年初一,天麻麻亮,父亲总是第一个踩着积雪、冒着寒气,挑着两只水桶赶到那口古井边担水。父亲说,谁抢到初一的第一担水,谁就抢到了新年的财气。这是祖辈传下来的。水是有灵气的,金木水火土,都是有玄机的。父亲用那颇似深奥又表述不清的叙说,让我看到不曾认识的父亲。
父亲会瓦工手艺,我是不感到惊诧的。对于大地上的稼穑之事,父亲是天生的“会家子”。这个天生里,包含着对于活在地面上的人,对一切与泥土有关的事情,是必须学会的生存技能,反过来说,不会这些技能也就无法生活在民间。父亲的会家子很多,比如砌灶台、烟囱、拉院墙以及建造厢房等。就拿砌灶台来说,这是村里人家必备的建造物。每一个新房子都要在厨房砌灶台。但是灶台也不是每一个人可以自行建造的。小小灶台,看似简单,实则它包含着通气、热量的物理问题以及俊丑的美学问题。会砌灶台的人,在水泥、砖瓦的堆砌中,可以使得灶底的烟火顺着烟囱直向云天,不会砌灶台的人只会把灶底的烟火回流屋内。更有荒唐自大的人,以为灶台简易,自行建造,不曾想居然有一天倒塌下来,没有酿成灾祸就算万幸。父亲对砌灶台有绝技,他可以砌出美学上的灶台,秀气,精巧和耐用。颇具特色的是,父亲砌得灶台有个明显的标志,在两锅之间,父亲安放一只水瓮。水瓮,顾名思义就是盛水的容器,这对民间以柴火为燃料的人家来说,尤其以为宝。村里的人家哪里舍得用柴火烧热水?他们的热水洗澡洗脸多来自这个水瓮,父亲的这个手艺迷死多少寻常人家。正是因为这一手艺,使得父亲在村里总有人三请四邀,吃吃喝喝,不亦乐乎。乡村人家,一直有着这种守望相助的传统习惯,与物质无关。他们看中钱,时常因为几块钱而争吵不停,但是在这些盖房子、砌灶台等大事上却又显得大方豪爽。但因为一支烟或一场酒席,村里的人甚至会把自己的命搭上。乡村文化就是这么悖论。
对于父亲外出打工的缘由我们是无法得知的。这件事至少在内心孕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一个生死相依土地的人,居然有了脱离土地的念头,这其中要隐藏着多少心思与秘密?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人们对生活价值观的畸形变化。土地上一年的耕种收获比不上打工者一个月的工资,这是否对父亲是个巨大的刺激与诱惑?对于六十多岁的老人来说,多年的土地情结,竟然可以放下?父亲的这种变化,恐怕不仅是他个人的问题,也许以土地为重心的农耕时代已走到尽头?
父亲跟随在建筑承包工身后打工的,不是别人,正是与父亲有纠葛的村长。不曾想多年的村长,也在时代的嬗变中,摇身为走街串户、活跃在村里村外的一支工程队的头目。只是村长的这支队伍实在奇葩,所属的队员,不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而是清一色的有手艺的老人队伍,他们负责着方圆十里的盖厢房、砌灶台、结构简单的楼房,木工、水电工、土工以及粉刷工等生意。村长和父亲是有过节的,曾经想与父亲换取交通便利的那块庄稼地盖房,父亲死活不同意。父亲的意见是,把庄稼地都拿去盖楼,将来他们吃什么?土地是父亲的命根子。虽然父亲的执拗没能阻止村里大楼大厦的建造,甚至以疯长的速度,在土地的四围拔节,成为大地上难以消化的硬刺。父亲依旧抱着农具,在土地上折腾。有土地在手中,就有生活。可是现实的是,父亲如今克服与村长的芥蒂,握手言和,竟然跟随在村长屁股后,拿起瓦刀,砌砖盖楼。拿惯农具的手,他是如何站稳在高高的脚手架上握住瓦刀的呢?是村里的变迁还是不断长高的大楼?村里大部分劳动力清一色地离开土地,孔雀东南飞。他们南下深圳、东莞、江浙沪一带,成为候鸟的一群,在南方的屋檐下开始寻找食物。他们的外出,给村里注入新的现象,许多村里不曾见到的电器设备、铮亮锃亮的皮鞋甚至不敢想象的轿车都涌入村庄,听着他们说着带有普通话味道的方言,高谈阔论着外面的花花世界,看着从腰包掏出的大把钞票,一时间古老的村庄失了眠。
我不知道父亲与村长是如何一拍即合的,父亲可谓是年事已高的农民工了,如何会被他看中的,这也是个问题。我追问村长。他给我的回答让我惊诧。“老?在村里这已经算是年轻的了。你看看村里,还剩下什么人?一个字,空,村里静寂的很。”不要说年轻人,就是那些乡村的鸡鸣犬吠,已经成为历史的回声。走在近百户的村落里,稀稀疏疏地碰到些老人,偶尔听到一两声孩童的哭声,除此以外,静,静寂的静。村长说,现在的农村,真是十室九空,留守的全是老年队伍或者儿童团,哪里还有什么人气?他说他这个村长,成了留守村长。现在,村里有什么老人去世,你知道么,抬棺材的人都找不齐。上次东村的老人去世,一连找了三个村子,才找齐抬棺材下地的人。当然,现在的人比以往简单,以前请人抬棺,需要大吃大喝,八大碗侍候。现在好了,简单。按照出工的价格付,一切用金钱来衡量,不讲人情。人呢?都进城了。进城干啥?挣钱呗。一切向钱看。
我问父亲。“您给村里人家盖房子也要钱?”
“要。”
“砌灶台呢?”
“也要。”
责任编辑◎育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