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人物十题

2016-12-08 10:09周实
湖南文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荆轲秦王

→周实



先秦人物十题

→周实

黄帝

要论中国的第一人物,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了(约公元前26世纪左右)。

我们可能不晓得自己三代以上的祖宗是个什么人或者是个什么模样或者叫做什么名字,但不可能不知道他——本姓公孙,少典之子。长傍姬水,改姓为姬。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建都于有熊,故又称为有熊氏。

他是中华民族的祖先,我们都是他的子孙。

他的丰功和伟绩,打开史书,比比皆是,辉煌,灿烂,彪炳千秋。

想不通的只有一点,那就是为什么——以他为首的有熊部落打败了以炎帝为首的神农部落,又打败了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而且擒杀了蚩尤,于是三个部落合并,中国由此开始创建,我们就成了他的子孙,他就成了我们的始祖。

就因他是胜利者吗?

如果事情真是这样,理由也只这么一点,那么,按照人类的常识,我们顶多也只算是他的国民的子孙而已,他的奴隶的子孙而已。如果要说他是祖先,也只是中国帝王的祖先,中国奴隶主的祖先,而非中国人的祖先。

我这样说并非说我不想做他的子孙。我也知道他做祖先所具有的凝聚力量的象征意义。我这样说只是想说我曾这样想了一下。有的时候,我还想,后现代地这样想,开玩笑地这样想:我们这个黄帝祖先是否也是选出来的?如果是,他是怎样选出来的?通过何种方式选的?直选还是代表选?想来应是代表选,应是诸侯们公推的“民主”选出的“天子”吧?这是我一直想知道却又始终难肯定的,因为我们的文字中没有这样的历史记载。

于是,又想其他民族,比如英国人,比如法国人,比如德国人,或者其他什么国人,他们的祖先又是谁呢?想到的只有那个亚当,那个上帝造的亚当以及上帝用亚当的肋骨所创造的那个夏娃:一个男人,一个女人,生男育女,儿女成群。

中国与之相比较的,也许只有盘古了,当然还有一个女娲,但盘古只开天辟地,女娲好像也只补天,也有传说与此同时她也曾经抟土造人,然此说却记载较晚,且多为是后人加注,其情其景非常混沌,不似西说眉清目秀。

还想为何叫作黄帝而不叫作白帝黑帝?还想有时说起自己也自称是炎黄子孙而不说是蚩尤子孙。其原因大概是真似史书说的那样:蚩尤是由长江流域侵入黄河流域的部落,而非该地的原生部落。而黄帝之所以成了黄颜色的帝王则是因他生活的土地是黄河边的黄土地吧(传说其有土德之瑞)。

成者王,败者寇。败得丢了性命的蚩尤,连子孙都没有了,成了胜利者的了。

尧舜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事情如果真是这样,中国会是什么样呢?一定是这世界上最为完美的国家了。

谁说世上没有完人?尧舜就是两个完人(约公元前22世纪左右)。看看中国历史上的圣人孔孟如何说吧。

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惟天惟大,惟尧则之。”

孟子曰:“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

由此可见,孔孟二氏,是如何力捧尧舜。差别只是孔子捧时每每单独称颂帝尧,而孟子则多为两个圣君一起捧了。

尧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舜名重华,号有虞,所以又称为虞舜。

尧是如何完美的呢?《史记》是这样记载的:“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尧在位的那个时期,天降大雨,河流泛滥,山洪暴发,中国成了一片汪洋。尧授权给鲧治水,历时九年,洪水如故,这也是《史记》记载的。

舜又如何完美的呢?《史记》是这样记载的:“盲者子。父顽,母嚚,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于是,尧让舜,代行政,并嫁二女给他为妻(两个女儿都嫁给他了,他还不是尧家的人吗?即使不算尧家的人,这位也是让给亲家,让给自己的女婿罢了)。舜巡四方,回朝奏议,于是,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惟一不动的是虞的部落——也就是他自己的部落,四罪至而天下服,这也是《史记》记载的。所谓公道不亏自己,由此即可见其端倪。

从《史记》《尚书》的记载来看,舜的贡献是大于尧的。尧未起用的八恺八元,舜皆能够荐用之。尧未除去的四族四凶,舜皆能够流放之。舜用禹治水,水终平息之。于是,历史的唐虞盛世成了儒家的理想社会。尧让舜,舜让禹,也就成了儒家的不以天下自私的圣君。

事情真是这样的吗?事情也许真是这样,但也可能不是这样。

假若事情真是这样,那舜为何孤身一人跑到蛮荒的苍梧之野,死在江南的九嶷山中?尧的二女娥皇女英为何哭得那样伤心?

“虞帝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水云间。当时垂泪知多少,直到如今竹尚斑。”

“斑竹一枝千滴泪”,这泪表达了多少真情也隐藏了多少真情。

大禹

上小学就读过大禹治水的故事(约公元前21世纪左右)。

禹,姓姒,名文命,因其领有夏后氏,史书又称其为夏禹。

禹治水,过家门,而不入,而且三过家门不入,确实令人印象深刻,是个值得学习的榜样。

只是——当时也想过,当然只是一闪而过:进进家门又如何呢?

进了家门,坐一坐,休息一下,喝口水,再去治水也可以呀!两者并非对立的!

三过家门而不入,让人多少有点觉得——怎么说呢?有点绝情,有点夸张和故作,有点那么不近人情。

他为什么这样做?为何如此不近人情?为何如此违悖常情?

后来,我又看了《史记》,知道禹是鲧的儿子。鲧之父为颛顼,颛顼之父为昌意,昌意之父为黄帝,禹是黄帝的第五代了。而虞舜则更是黄帝一脉的九代孙。禹已大过舜四代,何以禹反受舜禅?这是无法说通的。司马迁写《史记》也有史料考证不足或者偶尔疏忽之处。总之,有点扯不清。

禹之父鲧治水,历时九年无成绩,被舜殛毙于羽山,接着又令禹治水。

父因治水而被诛,又要其子接着治,此令实在很残酷。

当时,禹是如何想的?君之命不可违?

他治就能治成功吗?他真比他父亲强吗?是否也会重蹈厄运?

透过历史的重重迷雾,我看到的只有伤悲。

只有明白了他的伤悲,才能理解他治水为何憋着一口气三过家门而不入。

只有明白了他的伤悲,才能知道他治水为何那样注重安民,从不随意迁怒他人,也不随意迁移部落。

只有明白了他的伤悲,才能懂得那些部落为何对他那样敬重,十分感谢他的仁爱,乐意辅助他的治水(他们也把自己的伤悲融入了他禹的伤悲,两种伤悲融在一起,就是一种力量了,一种难以估计的力量)。

至于他的治水大功(鲧治水以堵为主,禹治水以引为主,父子路数完全不同),对于天下生民的好处以及后代子孙的贡献,我想也就不须说了,自是有过于尧舜了。所以,后人又叫他大禹。

据《古本竹书纪年》载,禹的都城在阳城,即今河南登封东南叫作告成镇的地方。

妇好

第一次知道她的名字就留下了深刻印象,她的名字常常刻在已出土的甲骨文中。

她是商君武丁的妻子,是武丁为了加强统治从某个方国或者部落所选纳的一位妻子。武丁有众多选纳的妻子,见于卜辞的有五十三人,她是其中最出色的。

比如“登妇好三千,登旅万,呼伐狗”就是商王征发妇好所辖制的三千人和其他士兵一万人,命她统率去征狗方,也就是那后来的犬戎。这支部队在当时已是雄壮的大军了。又比如“辛未卜,争贞,妇好其从沚瞂伐巴方,王自东□伐,戎陷于妇好立(位)”。当时,位于西南的巴方与商朝(约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时常发生战争。这次武丁妇好出征,分兵两路进行攻击,巴方陷入妇好的埋伏,一败涂地,全军覆没。妇好墓中曾经出土四把铜钺,两大两小,上面都有“妇好”的铭文。两把大铜钺,均重八九斤,象征着商朝的王权军权,而铭刻在钺上的“妇好”二字则显示她在军事方面的权威。

妇好的名字之所以在甲骨文中频繁出现,不仅因她是王妃和杰出的军事家,而且还因她有知识,是个英明的政治家。

商朝祭祀的种类很多,祭天,祭水,祭鬼神,祭祖先,还有禳除疾病的祭祀,还有躲避灾祸的祭祀,还有出征前的祭祀。这些名目繁多的祭祀非一般人能够主持,通常都是有地位的奴隶主才能主持的。妇好就常受王之命主持这类祭祀活动。殷墟的考古发掘之中就发现了一些刻有“妇好”的牛骨龟甲。这些甲骨文字表明妇好是整治甲骨的卜官,具有相当的文化水平。

妇好死于武丁之前,单独拥有自己的墓穴,接受后人对她的祭祀。武丁死后,他的后人也没将她作为附庸,移入大墓,进行合葬。只有在她的墓穴里她才属于她自己吧。生活在父系社会里,女人无论如何优秀,也要男人来评定的,也非属于她自己的。

“贞妇好不死?”“贞妇好其死?”“贞妇好不死,有子?”“贞妇好延死?”从武丁的这些卜辞,可以看到妇好生前,武丁是如何关心她的——不仅关心她的健康,而且关心她的生育,甚至还有她的起居。

有的时候,我还怀疑,妇好究竟是否女人?因为生在那个时代,能有那样高的地位,作为女人,实在难得。

姜太公

姜子牙卖灰面——倒担归家——这句南方的歇后语,是借他的坎坷命运表述人生的诸多不顺。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句流行的中国俗话,也是借用他的行为表示做人的潇洒淡定。还有一句话,也曾流行的,我说的是在民间——他想姜子牙遇文王,只怕没有这样的命!

仅凭这么几句俗话即可见出他在中国曾有多大的影响了。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能成封建大国也与他的襄助有关。所以,武王成功之后,首封他的地盘于齐(在今山东的东北部)。

他的名称很多很多,如吕望,如吕尚,还有姜尚、姜子牙、姜太公、太公望,都是叫他一个人。

他是东海上的人,姓姜,名望,字尚父,一字子牙,炎帝后裔,岁寿很长,据说一百三十九岁(公元前1211-公元前1072年),其祖先为四狱,曾佐大禹治水有功,封于吕,从封姓,故又叫姜尚或吕尚。

他的一生穷困潦倒,先是屠牛于朝歌(即今河南的淇县),后又卖饭于孟津(在今河南孟津县东),直到老年,无可奈何,才到渭水河边钓鱼,希望遇见文王姬昌。

文王将出猎,先卜卦,卜者曰:“所获非龙非螭,非虎非熊,而是霸王之辅。”果然,文王此次出猎,便遇他于渭水之阳,两人通过一番对话,文王感觉十分高兴:“自吾先公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于是,邀他同车归朝,拜为师。

或曰:“太公博闻,曾事纣(商朝的最后一位国君),纣无道,去之。游说诸侯,无所遇,而卒西归周。”

或曰:“吕尚处士,隐海滨。周西伯拘羑里,散宜生、闳天一二人素知吕尚而招之,尚亦闻西伯贤,又善养老,乃住周。三人乃商议计策,为西伯求美人和奇物,献给纣王,以赎西伯。”

以上二说,皆司马迁当时所闻,虽与渭水得贤不同,拜之为师,确是事实。

其归周后,激励文王,以图伐纣,用心多为兵权奇计,因此后世谈到兵法或者论到计策权谋,皆宗太公,便是自然。

世存《太公阴符》一卷,是最早的一本兵书,黄石公授予张良的就是这本书。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太公是也。

“姜太公在此——诸神回避!”这也是说他的一句俗话。

伯夷和叔齐

一连开了几个头,想要说说自己的心思,想想还是作罢了。

还是不怕人嫌的说说他俩的故事吧。几千年的故事了。

他们是那商朝末年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父欲将位传给叔齐。父死后,叔齐想要让位伯夷。伯夷曰:“父命也。”不敢受,逃走了。叔齐也不肯即位,也跟着他逃走了。国人没办法,只好立了伯夷的弟弟也就是叔齐的哥哥为君。他俩听说文王仁贤就决定去投奔他。可是,他俩到达之时,文王已死了,其子武王驾着军车载着父亲文王的遗像正欲兴师东征伐纣。他俩上前拉住马缰,面对武王直谏道:“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武王左右欲杀他俩,太公阻止道:“此义人也。”嘱人扶开。武王平殷,天下宗周,伯夷、叔齐引以为耻,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日久,饿得将死时,二人还作歌明志:“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最终,饿死首阳山。

孔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伯夷叔齐是这样的。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伯夷叔齐怨不怨?孔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伯夷叔齐之清高,可以鼓励薄俗之人,唤起浊世之志士,以挽日趋下游的风气。由此可知,善人之所以为善人,不在己身得善报,而在行其心所安,世俗也能受其益。如此,即便就是饿死,又有何怨何憾呢?

何况,以往的历史说明,善人并非定有善报,恶人也不定有恶报,甚至可能正好相反。不过,即便就是如此,善人终归还是善人,恶人终归还是恶人。

伯夷叔齐不合当时,同样也不适于现实,我说的是所有现实,所有从古至今的现实。假如纣王真如史说,荒淫残暴,祸国殃民,君已不君,臣当然也可以不臣。武王兴师,救民救国,又有什么不可呢?清高虽好,有些时候,若是过于拘泥名分,而不顾及时代需要,也确实是一无是处。清高之人,虽是好人,也可能是迂腐之人,也可能会毫无用处。这样的好人也许只能生活在那理想国里。

话再说回去,说那孤竹国(据说位于滦河之侧渤海之滨),一个多么好听的名字!难道真的那个国家只有一根竹子吗?或者是说青竹孤傲?这个国家在哪里呢(有说在河北卢龙县南)?我想住在那个国家——有这么好听的名字的国家。

周幽王与周平王

周幽王一笑千金的故事以及烽火戏诸侯,当然是非常有名的了。

中国版的“狼来了”。中国版的不爱江山爱美人。中国版的城邦时代也是从此开始的。

凡是中国人,只要具有一点文化,只要接触一点文化,都有可能有意无意听到他的这个故事,虽然各人听了之后,感想可能大大不同。

周幽王姬宫涅(?-公元前771年),宣王姬静(?-公元前782年)之子也,周朝十二代传到他手中。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公元前782年),褒人有罪,进献童妾所弃之女,此女即褒姒。幽王三年(公元前779年),王至后宫,见褒姒而爱之,因是而生子伯服。幽王乃废申后太子,以褒姒为皇后,以伯服为太子。褒姒不好笑,幽王想她笑,乃千金买计,点燃烽火,号召诸侯。附近诸侯兴师而来,结果无寇,空忙一场,褒姒乐得呵呵一笑(面对这个拥有世间至高无上权力的男子竟是这般痴呆愚蠢,她真的能开心一笑?或许是冷笑?或许是苦笑?或许只是抿一抿嘴,不知是哭还是笑)。幽王看见褒姒笑了,非常高兴,数举烽火,诸侯一连几次上当,自然也就不再来了(写到这里又不得不为他的爱所感动!为了所爱那一笑,他竟忘却他的疆土,忘却烽火之功能,甚至不顾“狼来了”!那笑真的那么美吗?是世间最美的笑吗?他真是个审美的王)。然而,此时,申后之兄,伯服之舅——申侯却真借此机会联合缯国西夷之兵以及犬戎攻击幽王。王举烽火,援兵不至,以为又为褒姒一笑。于是,犬戎杀幽王,掳褒姒,尽取周室财物而去,西周也就这样灭了(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首都镐京,在今陕西西安西北)。

西周既灭,东周开始(公元前770-公元前256年,首都洛邑,在今河南洛阳东北),或者说是春秋开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申侯会同一些诸侯共立幽王原先的太子也就是他的外甥宜臼,以奉周祀,是为平王(?-公元前720年)。平王纵容舅父作乱,勾结犬戎,侵犯京师,虽非自己亲手弑父,亦可说是借刀杀人,如此行径,犹窃似盗,东方诸侯自然不齿,政令也就从此解体,周室随之迅速衰败,诸侯纷纷以强并弱,齐(在今山东的东北部)、秦(今甘肃、陕西部分地区)、楚(今湖北、湖南、河南、陕西一带)、晋(今山西、河北、河南及陕西部分地区)渐渐坐大,周室也就再无能力继续约束诸侯了。平王在位五十年,崩,太子早死。太子之子,平王之孙姬林继位,是为桓王(?-公元前697年)。

东周以后,不但中国从此多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也都随之起了变化——因士族兴起,平民抬头,言论自由,学术思想及其著作好比百花一夜怒放,犹如百鸟一朝争鸣。这一时期,对周而言,虽是不幸,但对中国文化而言,却为不幸中之大幸。

晋文公

如何说他才好呢?脑子里先浮现的只是一条丧家狗,逃到这,逃到那,居然还很受欢迎。然后呢?然后就是一飘蓬,淋着雨,随着风,伴着阵阵苦雨凄风。然后呢?然后就是飘蓬落地,一夜之间,长成大树,成了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五霸之一(一说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总之,都有他)。然后呢?然后就是他在打仗,打了一个漂亮的大仗,那仗叫做城濮之战(在今山东鄄城境内),而且兑现了一个承诺,“退避三舍”,躲其敌锋,诱敌深入,以示报恩。然后呢?然后就是介子推了。

晋文公重耳(公元前697-公元前628年)逃亡时,介子推一直跟随他。待他成功回国了,成了晋国(约今山西之大部、河北西南部、河南北部及陕西一角)之君了,围绕他的人就多了,介子推就带着老母躲进绵山深处了。晋文公去找他,找不到。于是,有人出主意,烧山他就会出来。晋文公竟接受了。然后呢,然后就像传说那样,母子俩抱着一棵大树,一棵烧焦的大柳树,烧成一团黑炭了。然后呢?然后晋文公一阵哭拜,然后就是安葬尸体。

安葬尸体时,晋文公发现介子推的脊梁骨堵着一个小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掏出来一看,是一片碎布。布上题了一首诗,是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意思很清楚,诗却是一般,除了回忆,就是劝谏。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把那座绵山换个名字叫做介山,并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天定为寒食节,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还亲自弯腰捡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将木做成一双木屐,每天望着木屐叹道:“悲哉足下。”“足下”一词就是这样来源于这一双木屐。

第二年,晋文公,又领群臣徒步登山,一身素服,祭典坟前,只见那棵烧焦的老柳竟然绿满枝条了。他敬重地走到树前,小心掐下一节柳条,编个圈儿,戴在头上,并将复活的老柳树赐名叫作“清明柳”,又把祭典的这一天正式定为清明节。

此后,他将那片血书,袖在身上,鞭策自己,作为执政的座右铭。

他是那样励精图治,他是那样勤政清明,他是那样体恤下情。

一个典型的中国传说,有关中国帝王的传说。

勾践与夫差

在中国的成语中,卧薪尝胆这个词,是越王勾践(姓姒,字菼执,?—公元前465年,公元前496-公元前465年在位)贡献的。

在中国的警句中,“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是越国大臣范蠡的贡献。

还有西施的故事。还有越国败于吴后,勾践在吴做人质时,吴王夫差有次病了,勾践赶忙尝其粪便,然后惊得大喜宣布:病人的粪便若是香的,生命一定有危险。大王的粪便是臭的,马上就会痊愈了!还有勾践灭吴之后,亲自赐其大臣文种一把格外锋利的宝剑:“你有七个灭国的妙计,我只用了其中三个,就把吴国给灭了,如今妙计还剩四个,打算用来对付谁呢?”文种只好自杀了。霸主越国也像沙丘渐渐被风层层吹散。

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末年,吴越争霸(吴国的国境当时拥有江苏、上海之大部及安徽、浙江之一部,越国的国境当时拥有江苏北部运河之东、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江西东部和浙江北部),争了又有什么用呢?

想那吴越首次交兵,越军冲到吴军阵前,敢死队齐大呼自刭,颈血喷到吴军阵前,吴兵大都被吓呆了。勾践趁机驱兵掩杀,大军直捣姑苏城下,吴王阖闾(姓姬,名光,?-公元前496年)受伤而亡。其子夫差(?-公元前473年,公元前495-公元前473年在位)继位之后,每饭必命卫士喝问:“夫差,忘了杀父之仇吗?”夫差立即肃然回答:“誓死不忘!誓死不忘!”第二年即精兵伐越,活捉勾践,称霸中国。

勾践被俘,委身事吴,竭力讨得夫差欢心,终于被赦,返回越国。

勾践自吴返国之后,苦身焦思,置胆座旁(猪胆?牛胆?蛇胆?鱼胆?熊胆?不知是什么胆。反正是苦胆,能使他尝了不忘苦的胆),坐卧仰头看胆,饮食必先尝胆,并且时时自问自答:“忘了会稽之耻吗?”待得夫差为政日骄,率领精兵,北会诸侯,再次趁机偷袭吴国,逼迫夫差自杀灭国。

若从争强好胜来说(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九年不飞,一飞冲天),若从有仇必报来说(有仇不报非君子),夫差,勾践,都是英雄,一个是刚愎自用的英雄,一个是忍辱负重的英雄。

后代中国言复兴者,每以勾践作为榜样,但若真要卧薪尝胆,却又难得数出几人。

而我心中最难忘的倒是那些冲锋在前敢以颈血相见的士兵。

生命就那样逝去了,那些鲜活宝贵的生命,那些血肉模糊的生命。

荆轲

忘不了他的这两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年轻时,读荆轲,认为还有别的的句子,也许没有留传下来,现在明白了,只有这两句,这两句已足够了,什么都已说完了。

公元前的二二七年,是秦(今甘肃、陕西部分地区)统一中国的战争所进行的第四年。秦兵灭了赵国(今山西、陕西、河北一带)之后,就向燕(今河北北部)的边境挺进。燕太子丹心急如焚,向他老师鞠武请教,鞠武提出联合诸国共同抗秦的详细方案。太子丹觉得时间太长,解决不了燃眉之急,又去请教侠士田光。田光说他自己老了,有个朋友叫荆轲,可以找他试试看。

荆轲(?-公元227年)原是卫国人,即今河南东部人,祖先原是齐国(在今山东的东北部)的庆氏,所以原名又叫庆轲。卫国灭亡后,他来到燕国,改姓荆,叫荆轲。太子丹见了荆轲之后,把他当作上宾款待,并将自己心里的想法一五一十告诉了他。

太子丹认为秦兵强悍,各国诸侯都很恐惧,联合抗秦,已不可能。因此,他想派一猛士,能够用计活捉秦王,逼他归还各国失地。如果秦王不答应,就把他杀掉,再乘秦国无君的混乱,联合诸侯各国灭秦。

荆轲对于秦,虽有亡国恨,但仍感到太子丹的计划确实很难实施。太子丹却反复恳请,他亦无法,只好接受。

太子丹催荆轲上路,荆轲提出自己的建议,认为时机尚未成熟,他说:“若要完成任务,先要取得秦的信任。现在秦国重赏捉拿叛秦的大将樊於期。如果我把樊的人头和一张督亢地区(今河北易县、涿州、固安一带)的地图作为礼物献给秦王,秦王一定会接见我,我就能见机行事了。”樊於期叛逃离秦之后,是太子丹将他留在燕国。太子丹对他很有感情,荆轲的建议被搁置了。于是,荆轲自己行动,私下里找了樊於期,樊於期情愿献出头颅,以助荆轲的抗秦计划。太子丹见事已如此,就准备了一把匕首,匕首已用毒汁浸过,只要见血,人必死亡。太子丹为保险起见,还为荆轲找了助手,助手名叫秦舞阳,是有名的燕国勇士。

荆轲原本还想等等,因为有个朋友要来,愿意与他一同前去。太子丹却怕他反悔,一而再地请求他说:“时间已经不多了!你难道不打算去了?那就让秦舞阳先去吧。”荆轲生气了,喝叱太子说:“我去了若是回不来,可能就因秦舞阳!我现在还不动身,是在等待我的朋友!既然你嫌我太迟缓,那我们就诀别吧!”

出发时的那一天,太子丹和他的宾客,穿着白衣,戴着白帽,前来送行,一直送到易水边上。荆轲喝过饯行酒后,放开喉咙,唱起歌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到达咸阳(今属陕西)之后,秦王立即接见了他。秦舞阳随他刚进大殿,全身就吓得发起抖来。秦国的大臣们感到奇怪,荆轲回头朝舞阳笑笑,然后上前去敬礼谢罪:“北方的粗人,没见过世面,今日得见大王英姿,所以感到无比惶恐,还请大王多多恕罪!”

秦王亦不加以深究,接着就对荆轲说:“把所带的地图拿来!”荆轲双手献上地图,秦王慢慢将图展开,展到最后,匕首突现,荆轲右手抢过匕首,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匕首跟着直刺秦王。秦王一怔,一跃而起,嘶地一声,衣衫挣断,伸手拔剑,剑身太长,死死卡在剑鞘里了。荆轲纵身扑了过去,秦王绕着柱子闪避。一时,殿中的文武大臣全都被他吓呆了。按照秦国当时的法令,大臣上殿不带兵器,殿下的卫队无秦王令也不能持刀枪上殿。而秦王在慌乱之中亦顾不得下达命令,众人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荆轲追杀秦王。直到追了好几圈后,才有人如大梦初醒:“大王把剑推到背上!从背后拔!从背后拔!”秦王猛醒,拔出剑来,挥舞着向荆轲砍去,一剑砍断了他的右腿。荆轲倒在地上之后,将匕首向秦王掷去,没有击中,扎在柱上。秦王挥刀连砍荆轲,荆轲重伤,倚在柱上,破口大骂:“事情之所以不成,是想要活捉你!得到归还土地的凭证,好回燕国,禀报太子。”秦王大怒,呼唤左右,一拥而上,将他杀死。

他真像他自己唱的,是个壮士,一去不还。

责任编辑:赵燕飞

猜你喜欢
荆轲秦王
蔺相如说话前后矛盾吗?
文言实词小课堂
荆轲刺秦王
失败的英雄
荆轲之死
荆轲之死
荆轲刺秦:士为不知己者死
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