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汽车维修行业协会(130033) 吴东风
亟待出台新能源客车维护与修理技术标准(规范)
吉林省汽车维修行业协会(130033) 吴东风
近年来,国内新能源客车在推广方面取得了飞速发展,不论是产量还是规模上,我国新能源客车均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媲美,但在新能源客车的维护技术标准(规范)供给侧方面却还处于短缺状态。
我国是新能源客车生产大国,数量众多、规模庞大,在经过两三年的发展后,新能源客车的维护规范问题逐渐显露出来。
据权威机构统计,今年1月~5月,国内共生产新能源汽车13.2万辆,销售12.6万辆,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31.4%和134.1%。其中,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细分领域,总销量约为3万辆,占销售总量的23%。
虽然我国新能源客车取得了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但售后的维护规范还没有统一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新能源客车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以目前的机动车维修供给现状来看,供给侧方面基本是以车辆制造生产企业售后跟踪维护与修理为主,每批新车交付用户后,车辆制造生产企业的售后团队会派专人跟随车辆到用户所在地。然而,这仅是小批量车辆的售后解决方案,一旦遇到大批新能源车辆投入市场,由于缺乏维护与修理技术标准及作业规范,将会出现各种问题,影响新能源车辆的普及与推广。目前国内新能源全程供给侧方面迫切需要统一的新能源客车维修技术标准和作业规范,使终端用户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和养护新能源客车。
电池、电动机、电控是新能源客车的三大核心部件,在技术、成本、可靠性方面已成为左右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对于出台统一的“三电”系统维护与修理技术规范供给侧方面则是严重缺位,是新能源客车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新能源客车在维护与修理过程中并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终端用户在车辆出现问题后,往往需要通过生产企业的技术指导、培训来建立自身的新能源客车的维护与修理技术保障体系,不便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也不便于客户的日常维护与修理,工作效率不高。而且,目前所采用的维护与修理流程并不规范,有可能对新能源客车的使用造成安全隐患,很有必要在行业中建立相关标准和作业规范,保障新能源客车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新能源客车维护与修理技术标准(规范)应符合国情和客户运营的实际情况,能为生产企业和客户带来更多的帮助与价值,能够推动新能源客车维修得以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新能源客车行业目前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很多法规和标准并不完善,维护与修理同样如此,终端用户对新能源车辆的认知也不够,管理规范不完善,需要行业共同担负责任,共同推动。若新能源客车的维护与修理标准体系里有具体的操作技术规范,将更有利于新能源客车的使用安全,对行业乃至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新能源客车在国内城市客运行业中使用已较为普遍,很多终端用户对新能源客车在购车、运营、维护与修理、安全监控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如果在售后维修问题上能够得到有效的规范和统一,不管对用户还是行业来说都是进步。
在新能源客车的使用环节中,维护与修理成为了车辆使用者日常运营中的最为头疼的问题。以河北省某客运企业为例,企业拥有400多辆纯电动、混合动力客车,但公司没有新能源客车维护与修理技术标准(规范),相关知识掌握也并不十分全面,这一方面影响了车辆出勤效率,另一方面严重影响了服务质量和企业信誉。特别是“三电”系统中,没有统一的作业技术规范,倘若出现问题,便不知应该联系哪家企业负责维修。有些车辆故障企业技术人员能够直接联系生产企业前来解决,但涉及到核心部件的问题,生产企业还需再联系总成配套企业,以至问题不能得到快速解决,甚至会影响到正常运营。
现在的道路运输新能源汽车维修市场比较混乱,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很多用户对新能源客车没有系统性的维护技术支撑,包括对电池的充放电问题、如何正确使用充电桩及电驱动控制系统的技术规范检测和判断等。应该尽快出台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编制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需要相对比较复杂的程序,可以先研究编制团体标准或地方技术标准,也可以编制企业标准,指导和规范道路运输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修理。
在新能源客车技术进步的同时,相关的售后配套标准也要跟上,应着力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加快在关键部件、关键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布局,在提升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售后市场的管理规范,提升新能源客车用户体验。通过总结新能源客车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经验,进而制定统一的维护与修理技术标准(规范),对于终端用户在实际使用中,将会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统一规范新能源客车的维护与修理技术标准(规范)需建立在安全标准和服务质量两大基础之上,统一的维护与修理技术标准(规范)更需要基于经济因素、成本因素进行测评,还要根据不同车辆、工况做长远考虑。
2016-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