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是种畸形的情感吗?

2016-12-07 20:05安小ber老爹
祝你幸福·最家长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丫头老爹追星

安小ber+老爹

老爹:

追星大部分女孩子都有吧,至少有一段时间会有。很少人知道我在追星,之前只是在刷微博上有些小动作,不发朋友圈,和闺密聊的也不多。初中追韩星和台湾艺人,就是看剧、买杂志、听歌,专辑都不买,顶多算关注一下,看剧喜欢主角,随风一阵而已,“墙头”得厉害。跟风追盲目,不分个好坏,像爱豆做错了也去维护他,他什么都好,现在不,错了就是错了。出国后,离得远,自然而然就淡了。年前喜欢俩微博红人,后来升格为作家,也就是刷刷微博听听YY,后来才有了自己的想法,想去见见,再后来他们出书,一下子买好多本,签售、活动,偶遇过,但他们是他们,我还是我,没有形成追的架势。后援会,开站子,追前线,后期的忙活,都是后话了。

真正说到追,是今年夏天开始的。北京骄阳似火的七月正上暑课,我追星的热情火上添火,去了一次活动两次机场,甚至去了同款饭店同款商场,一张地铁卡满北京跑。暑课结束后,又去了南京上海石家庄,因为暑假在国内嘛,高铁方便得吓死人。南京累惨了,第一天嗓子哑了,第二天腿就不是自己的了。但是心情好,圆满有感觉。非常值得记忆的城市,冯建宇生日会,认识就一年,一起唱歌陪着过生日,第二天签售,光排队就8个小时,告诉他在美国读书,他震惊的表情让人难忘,和他拥抱是意料之外的事。好好的加油,一起变成优秀的人,这大概是喜欢的原因吧。上海签售不算高兴,是自己造成了自己的不高兴,不想提了。来石家庄,是因为唐山那个妹子,在一起三观很合,聊得近,追星底线好,是她喜欢的星,刚刚出道的小鲜肉,开玩笑讲段子,还在三线城市跑,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老爹也跟来了石家庄,使我追星的忙碌更舒服了一些,晚上酒店房间里有水果吃,早上床头早餐是热的,高铁上爷俩还可以聊天,当然老爹周末来也不完全为了我,在那些永远干不完的工作中抽身出来,和石家庄的亲戚朋友见见面,也肯定有老爹的惬意。

聊一下喜欢的那两个作家。刚开始的时候,他们不是明星,除了微博YY以外,没有什么了解接触的方式。两年后暑假第一次见,后来暑假和圣诞节见了多次。有次去的地方有点远,他主动提出送我们一下,等他的助理上车问起,他居然回答说碰上了朋友。大概,真的因为这一句话,自己喜欢他这么久,还是有一点点回报的。作家出了两本书,去年的第一本《爱是一种微妙的滋养》,半自传的方式记录自己生活的书,书中相当多篇幅在讲他和他爱人,非常深情。他们在一起很多年了,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讲述同性爱情,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欣赏他们的这种勇气,作品里也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新颖东西。暑假追王青、冯建宇,两个刚出道才一年的演员,帅得一塌糊涂,和他们同步成长,感受他们的棒。王青一年减50斤,酸甜苦辣的各种感慨,用他自己的话:成绩不怎么优秀,但一直在努力,大宇则经常展示各种各样的自己。

追星是个世界现象,美国也有很多女生在追星。五月份,贾斯汀·比伯来我们小尤金,非常不喜欢他,追星就这样,喜不喜欢没有缘由,但是朋友圈完全被偶遇刷屏。室友大半夜喝酒回来,收不住激动,把我从床上拖起来跟我说:你知道吗,刚才回来的时候碰到贾斯汀·比伯的车了,哇塞,他真的好帅啊!“噢”了一声的我,既没有捧场也没热情,实在扫她的兴。不管中国、美国,明星圈子不同粉丝类型不同,都有理智粉、脑残粉。脑残粉最让人受不了,不能有任何人说偶像的坏话,玩命的样子。再就是追私人行程的私生粉,过街老鼠忍无可忍。也会产生三次元的现实世界,二次元的虚幻世界。美国一些电影明星喜欢在漫展上秀,好多漫展各种合照啊福利啊,当然比其他人花钱要多,之前一段时间迷上《美国队长》,非常羡慕她们,想追就追,还有国内粉丝跑到美国去追的,这是真疯狂。

追星也在成长吧,随着年龄啊阅历啊而改变。原先以为自己的喜爱就会带来作家的留意,相识了他就应该记得自己,怎么会有这样的顺理成章呢?人家看着冷,自己看着热,成千上万的粉丝,怎么会因为你去了几场活动而认识你呢,喜爱的方式不对头。济南偶遇时觉得蛮有缘分,暑期见到他,也没有特别激动特别喜欢,像见到一个老朋友,感情大概有一个过渡的节点吧。据说婚姻有七年之痒,偶像也是一样,熟悉喜爱到了一定程度会改变一下方式。喜爱中的情感是不同的,和对自己相识、相知人的喜欢,肯定不是一回事儿,太过熟悉的人即便出色的不得了,也没有追星的意识,只是牢牢记在心里,甚至作为自己的骄傲搁在那儿,比如说爷爷在心脏病治疗方面,绝对的神啊,还有老妈的英语,口齿天生伶俐,“伦敦乡村音”对我影响不可小觑,还有身边就在做明星的叔叔阿姨,只是对他们,完全不一样的心态。其实是这样子的,喜爱就是你尝试,努力达到每个小女生对芭比娃娃的喜爱那样一种感情。追星也是梦想的一种体现吧,一种自己这辈子都不太可能尝试或者没有机会尝试的领域。

追星外学到不少东西,可以见不少人,拍好多照片,修图剪视频之类的。饭圈也很神奇,俩女孩第一次见面就睡在一张床上,上海签售两张单人床睡了五个,其中一个还带了她的弟弟,被他踹了一夜。追星需要仔细挑挑拣拣,有目的性;得自己攒钱追星,至少可以不要看老妈阴沉得厉害的脸子,离发作只有一线之遥;得有一个好用的相机,还是得攒钱;对未来有许多想法,学学修图、学学摄影。暑课之后剩余的暑假,不仅在追星,还做了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在小学母校的讲台上给五年级的孩子主讲“垃圾分类”,看到那些专注盯着我看的孩子们,大脑一片空白,很开心很自豪。互动的时候,有一个女孩子一直没得到机会发言,没有礼物要哭的样子,就问她一个很简单的问题,送一个特别大的礼物给她。这些孩子也到了追星年龄,星在他们今后生活里会是什么情景呢?

最后,想批判一下老爹在追星上的错误观点,对老爹说追星“很畸形”的话,心里很有气,感觉老爹在追星上一无所知。这个世界有成千上万男孩女孩,有着各种各样的明星梦想,无数人梦想着北影上戏。老爹喜欢电影,喜欢用自己的感知解读电影,好多年的爱好,还在QQ日志里弄一个私栏评论电影,自己写给自己看,要是没有无数星,怎么会有老爹对电影的评头论足呢?既然大家都很喜欢这部电影这个演员,那么他拍的下一部是不是依旧是大家所期待的呢,就像老爹期待着一本好书的作者的下一本书,“追”和“星”,不就都在这里面了吗?

——爱你的小疯丫头

小丫头:

很想讨论一下丫头喜欢的“追星”,老爹知道不是很够格谈这桩事。

粗粗翻看丫头喜欢的那个作家的书,励志故事,事业小打小闹成功后的窃喜以及青涩和圆滑夹杂的语气,虽然没有看到撒了一书的星光,虽然那俊俏模样和男性不是很对号入座,虽然他的女朋友是个男孩子,老爹还真没有起很大的反感,甚至感觉到了一个竭力在把游戏做好的孩子。追星的话题,爷俩实在没有共同点,甚至没有搁置争议、求同存异的共同愿望,老爹看不懂丫头的热烈与固执,丫头接受不了老爹的无知与愚笨,真正的话不投机,各说各话,找不到对接的茬口。

星对粉丝意味着什么,一场狂欢,一次感情朝圣,一个欲望的满足。情感是私密的、一对一的,是你情我意的事,面对成千上万的粉丝,一个人如何才能做到和成千上万的人一对一的“你情我意”,实在是想破脑壳也想不明白的事。我们要求星对每个粉丝展示他(她)对每个人的真情实意,星想破脑壳恐怕也是做不到的,星只好假装欢喜、假戏真做,假装对每个粉丝都有一份私下感情而虚与应对,据说不少星不敢公开自己的恋爱结婚生子,不敢流露自己真正的一对一的情感。假的情感是虚伪的让人厌恶的,还不如没有情感来的真实,美国的政治人物跟几百几千上万选民握手拥抱、做空头许诺、撒谎到家、劳累到瘫,很明显有政治目的选票目的,星这么做目的何在呢?星在几百几千上万粉丝身上打什么主意呢?享受众星捧月的感觉?有一呼百应的领袖欲?大概这些都是次要的,最紧要的是从粉丝兜里拿钱或通过粉丝捞钱,当然围绕追星还衍生出庞大的产业链,制作费两毛五的明星胸章可以卖到十块以上,如果在那胸章里面再加进一个故事,那就是文物价。

星爷、星娘变着法子在粉丝身上反复榨取更多的钱,这是一个不明说大家伙都知道的道理,可是星们做起来还挺励志、挺光明磊落、挺气宇轩昂,像是屈尊俯就,像是给了粉丝好大的面子。接见啊、拍照啊、签名啊,像给粉丝带来的一场慈善活动,明明是敛钱的角色,倒像是给粉丝发钱的主儿,好像为了拯救朝思暮想的粉丝把自己给牺牲了似的,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鼻涕眼泪感激涕零一大把的粉丝确实也是这么认为的。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种畸形(石家庄回来的高铁上,爷俩争执过“畸形”这词),明目张胆以感情博取爱戴,以爱戴赚取气场,以气场赢得收入。关键是所有这一切建立在情感和语言的谎言之上;关键是绝大部分的粉丝是稚嫩纯净没有经济收入的孩子。这实在有点儿阴,假借一种纯净美好而行龌龊卑劣目的之实。网上在呼吁理性追星,给出的答案一是要在校学习和校外追星两不误,二是不能花父母的钱追星,这真的把老爹逗笑了,你叫一个上学的孩子从哪里取时间取钱,去伺候这个昂贵的“理性”呢?

为什么我们会痴迷于一个眼光匆匆扫过我们的人;为什么我们需要星用人家假的情感来满足自己真的情感需求,为什么我们需要站在星光的暗影里去敬仰一个除了外表对他(她)几乎一无所知的人,在这里老爹很不愉快地想到了“飞蛾扑火”;为什么我们需要“星来疯”的状态娱乐自己的心灵,而对这项娱乐不惜代价不计后果。星改变了粉丝们情感、理智和思考的方向重心,世界本来是因为自己而呈现出不同面貌的,现在却因为星的存在与计较而不同。星代替了我们的感情、行动的愿望和想象力之后,我们自己还剩下些什么呢,以星的喜怒哀乐为依托的生活内容靠谱吗?星从我们这里拿走了许多具体的失而无法复得的东西:时间、金钱和情感,星给予了我们什么呢:空想梦想以及一大堆签过名的书、海报、T恤,当然还有活动现场的一个眼神、一次握手、一句塞给每个粉丝语感相同华而不实的问候和一堆有着美丽却失真面孔的照片。当老爹看到星站在高台上把自己的“我爱你们”和飞吻撒给全场的男孩女孩时,老爹起了身鸡皮疙瘩,老爹想起耶稣上十字架之后说过的话:“宽恕他们吧,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

粉丝是带着真情实感来到现场的,每个人至少都带着一个激动不已的故事、愿望和梦想,打算和星单独倾诉和分享,打算把星的某句话某个眼神理解为专属于自己的。星实在也是够累的,每次活动要对付这么多的“爱”,假装出来的笑是很难拿捏的,还要装得逼真,不但行为不得出差错,颜值也得很努力,一个失误或许会砸了自己的台子。星们用一个包装班子化装自己,从脸面开始,到说话、举止、文字等等各种对外形象,掩藏修饰到最后,不知道还有多少是自己的成分,多少是面具的成分。星们知道追星孩子们的泪点,情感焦虑在哪里,用哪些话、哪些举止,展示什么样的颜值,可以挠到孩子们的兴奋点,抓住孩子的心理,戏就做足了做好了,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星自己的经济利益需求。这么一来,用脸挣钱以及用假“脸”挣钱,用情挣钱以及用假“情”挣钱,以假瞒真,以假欺真,以虚情假意去碰撞掏心掏肺,就变成了一场盛大的演出,只是欺诈隐藏于每一个角落和细节当中。

钱钟书学问做得厉害,没有几个人追,因为看不明白他的学问,后来写故事写小说,带来了许多的名气,很多人都想见他,包括许多大人物,拉开架势想追这颗学术巨星,钱钟书幽幽放话:吃着鸡蛋好就好呗,非要见下蛋的母鸡干嘛呢。老爹对星对追的动作有高度怀疑,就是因为一个真正的星是不需要享用粉丝来捧场的,一个真正的追也是不需要赶场子弄活动来达到升华成长目的的。喜欢上一个有深度的星倒也罢,就怕一个假冒伪劣的,那如此弥足珍贵的成长机会被一个冒牌的星限制扭曲延误,一叶障目有多可惜。一个真正的星应该是自己内心中的一个攀比对象,深刻而正面,博大而引领,而不是煽情而娱乐、许诺而秀场。红学大师周汝昌追曹雪芹,追到双耳失聪,剩下半只眼睛的视力,还在写几百万字的红楼梦研究,追到95岁驾鹤西去,最终追成读《红楼梦》的头号读者,成为曹雪芹的知己(这是不需要曹先生证实的一个问题)。知己是双向懂得对方,而不是单向,是用私密而美好的情感向对方展示自己的承诺,因为相互欣赏而接近,因为相互依赖和信任而有不言而喻地相濡以沫,这是真实的一对一地喜欢,是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地喜欢。

追星不是个坏动作。追星表达一种诉求,一种自我的挣扎,通过星来放大凝结自己的理想。追星、追入眼的文字影片、追行囊客咖啡客,追逐一段刻骨铭心一段魅力年华,甚至追逐出一段惊心动魄,对作为对象的星的要求是很挑剔的,偶像有实力才会传承到自己身上。老爹喜欢乔伊斯那些文字,但对乔伊斯的做派大皱眉头;喜欢作为儿子时的狄更斯,但作为老公的狄更斯就有些混账;喜欢萨特大脑里面那些极致的思想,而特别讨厌他对女人的态度。从来,撬动老爹心灵的大师都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仅止于他们的一个方面引老爹瞩目,使老爹有追逐他下一个动作的愿望。喜欢一本书,就想穷尽作者所有的书;喜欢一部电影,就想找来导演拍的所有片子,偶尔也会被自己的“喜欢”恶心一次,暗自叫苦悔青了肠子,但再碰上还是忍不住拿热脸贴人家凉屁股。还有,老爹从来不把作者写字的嘴脸和做人的嘴脸混为一谈,从来不因为着迷于书,而捎带着着迷于作者,几十年可以对书如数家珍,也可以对作者一无所知。

这是一个产生患者的时代,一个简单到看脸读人的时代,只是患者和脸都是浮躁的不真实的。颜值是最低一个档次,在动刀动斧下家伙修理面孔的今天,面孔还有可言度吗,何况不少星活在两张皮里面,一张极端的精美,另一张极致的丑陋。我们崇拜一个星,仅仅欣赏在脸的层面就简单了一些,心灵的追和路途的追,辛苦与喜悦,比如背着沉重背包、走了很久的路、排了很长时间的队,花掉了两三天的工夫,和星互动了三两照面,就因为一张最禁不起时间考验的脸?偶像的过人之处、“优质” 所在,翻来看去就是一张附带着短暂保质期的脸在打动自己?这显然不符合有许多思想经历和坚硬自信外壳的丫头。青春要疯、要放手一搏,可是怎样的疯才是符合自己的呢,是怎样轻松怎样有趣就怎样作为吗?一个暑假不停赶场子追踪星的去向,有时候丫头想用“我不管”“就这么办”来表示做一件不符合常规事情的决心,就想把做这件事带来的问题和麻烦用一句话一股脑全抹掉,这算不算星带来的不负责任?围观颜值逐渐变为一种吸食鸦片的行为,以吸食自己花季生命为代价的“颜值鸦片”,短暂的幻境宠幸我们,想着吗,那个迷恋于水中自己颜值的古希腊美少年,投水而去成为水仙的故事。

丫头应该走进一个后追星时代,越过那种愿打愿挨的状况,越过一戳就跟、一逗就乐、一伪装就相信的时期,学会琢磨星们布局的游戏,仔细打量星们绘制的以他们为圆心的路线图,尤其对那些奶油星搬出来晒的家当不要当真。欣赏是从理解和尊重开始的,是从自信而非盲从、批判而非接受开始的。那天深夜看丫头帮星哥哥翻译东西,完成后的开心,看到丫头的真挚,也看到超越追星之外令人能够接受的面孔。淘汰一个心仪已久了的星,是对自己的一次战胜,是稚嫩的我变为成熟的我一个台阶。慢慢驱逐和置换自己内心那些简单、单纯的情感,由看待问题的直截了当、易受传染,到辨别识别更复杂的事物。经历了才会有,最终这个星会是自己,其他星的神奇神话会一个跟着一个破灭。

很是对不起,这样数落和判断星这个群体以及追星这个行为,有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嫌疑,一股郁闷之气不吐不快,希望丫头能挑拣出一些忠言逆耳的话。

又及:石家庄之行,未被丫头邀请去追星现场,去看究竟去体会火爆,但去石家庄的绿皮卧铺车上,床上用过的凌乱被褥和丢弃的脏袜子、纸巾,车厢连接处居然还有吸烟的,还有丫头的忙碌和老爹宾馆里的闲散,鲜明对比,都给老爹极深印象。

——爱你的老爹

猜你喜欢
丫头老爹追星
简简单单的追星时光
我们班的追星风
老头与丫头
编辑部追星日常
糊涂丫头
“老爹风”来了
丫头,你要坚强 但不必逞强
看青
火辣辣的兵丫头
王老爹和他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