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静
(新余市人民医院护理部,江西 新余 338000)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简静
(新余市人民医院护理部,江西 新余 338000)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就诊的急危重症患者50例,在抢救护理中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将其作为预警组;并选取2015年10月至2015年12月就诊的进行常规抢救护理的急危重症患者50例作为常规组。评价:①预检准确率、抢救成功率、医生满意率、患者满意率;②平均急诊时间、平均分诊时间;③医疗纠纷发生率。结果:①预警组患者预检准确率、抢救成功率、医生满意率、患者满意率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②预警组平均急诊时间、平均分诊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③预警组医疗纠纷发生率显著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有利于提高急救护理预见性和准确性,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分诊、急诊时间,减少医疗纠纷发生。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应用效果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是一种生理学评分,可在几分钟内完成对急危重症患者病情的评估,经早期预警,可减少潜在危害,改善患者预后[1]。本研究就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1 对象
本次试验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我院就诊的急危重症患者50例,在抢救护理中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将其作为预警组;并选取2015年10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就诊的进行常规抢救护理的急危重症患者50例作为常规组。常规组50例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13~80岁,年龄平均值(36.73±5.13)岁;创伤23例,颅脑损伤13例,心力衰竭10例,其他4例。预警组50例中男8例,女22例;年龄15~80岁,年龄平均值(36.36±5.92)岁;创伤有24例,颅脑损伤有13例,心力衰竭9例,其他4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常规组开展常规抢救护理。预警组在抢救护理中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①应用心率、意识、呼吸、收缩压和体温五项生理指标为参数,每项0~3分,正常为0分,异常根据严重程度1~3分,总分最高15分,患者进入急诊科后立即根据上述五项进行评估,总分越高,说明病情越严重,危险度越高,需及时汇报医生并给予急诊急救护理[2]。②对改良早期预警评分0~3分者病情较轻,给予蓝色标记,并开展2级护理,1~2h观察1次病情,做好患者家属健康教育,确保专人护送患者检查和住院;改良早期预警评分4~7分病情危险程度居中,给予黄色标记,开展1级护理,半小时观察1次病情,采取血氧饱和度监测、心电图、吸氧、开通静脉通道等急救护理措施,进行家属健康教育,护送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备好急救物品;改良早期预警评分8分以上病情危险程度高,给予红色标记,开展特级护理,5~15min观察1次病情,在1级护理基础上随时配合医生进行抢救,选择适当时机转运,由高年资护师护送,及时填写抢救和护理记录。随时评估病情[3,4]。
1.3 观察指标
预检准确率、抢救成功率、医生满意率、患者满意率;平均急诊时间、平均分诊时间;医疗纠纷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软件采用SPSS21.0软件,预检准确率、抢救成功率、医生满意率、患者满意率、医疗纠纷发生率采取χ2检验,平均急诊时间、平均分诊时间采取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预检准确率、抢救成功率、医生满意率、患者满意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预检准确率、抢救成功率、医生满意率、患者满意率比较
预警组患者预检准确率、抢救成功率、医生满意率、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平均急诊时间、平均分诊时间比较
预警组平均急诊时间、平均分诊时间分别为(30.23±2.34)、(10.53±1.44)min,常规组依次为(45.72±5.95)、(15.46±2.25)min, 预警组平均急诊时间、平均分诊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
2.3 两组医疗纠纷发生率比较
预警组无1例医疗纠纷发生,常规组发生医疗纠纷4例(%),预警组好于常规组(P<0.05)。
急诊科具有病种多和病情危重等特点,抢救时机对患者存活非常重要。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属于一种简便、科学、准确的评估系统,应用于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可有效缩短分诊急诊时间,提高评估准确率,降低不良预后和医疗风险的发生[5,6]。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应用简单,可行性高,在1min内即可完成心率、意识、呼吸、收缩压和体温5项生理指标的评估,并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根据评估结果开展不同护理干预,有利于医务人员快速作出反应,可为患者抢救争取最佳时机[7,8]。
本研究结果显示,预警组患者预检准确率、抢救成功率、医生满意率、患者满意率显著比常规组高,平均急诊时间、平均分诊时间显著比常规组短,医疗纠纷发生率显著比常规组低,表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有利于提高急救护理预见性和准确性,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分诊、急诊时间,减少医疗纠纷发生。
[1]谢晓梅,孔悦,杨大金,等.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5):363~364.
[2] 陈东升.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5,21(36):82.
[3] 肖运学.CRBP病情评估法与改良MEWS在急诊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评估中效能的比较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8):118~119.
[4] 王连馥,闫波,姜正伟,等.生命体征评估法与早期预警评分法在急诊急救中的对比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11,31(7):591~593.
[5] 冯海丽.早期预警评分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14(10):1029~1031.
[6] 郑超.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危重症急诊抢救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12(35):244~244.
[7] 杨新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急救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8):174~176.
[8] 陈俊敏.SIRS评分和MEWS评分评估急诊抢救室患者预后的效果比较[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6):687~688.
[编辑] 方多
2016-05-27
简静(1985-),女,主管护师,主要从事外科护理工作, 28490875@qq.com。
R473.5
A
1673-1409(2016)36-0072-02
[引著格式]简静.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6,13(36):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