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庆龙
(广西来宾市金秀县人民医院,广西 来宾545700)
✿论著/心脏及血管病✿
生脉注射液和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心脑血管病的临床体会
解庆龙
(广西来宾市金秀县人民医院,广西来宾545700)
目的探究生脉注射液和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心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80例设置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按照入院治疗的顺序进行分组,共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各占据40例。对常规组患者给予一般治疗措施,对实验组患者给予生脉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0%与77.5%,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心脑血管病患者给予生脉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值得推荐采纳。
心脑血管病;血塞通注射液;生脉注射液
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心脏疾病与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临床疾病,主要发病对象为中老年人群[1],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脑梗塞、脑血栓、冠脉综合症、脑出血等[2]。其中高血脂、高血压[3]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机制包括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因素,故临床上主张采用生脉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进行疾病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现将相关资料分析如下。
1.1基数资料
择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80例设置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过临床诊断显示疾病被确诊,疾病类型:冠心病、脑溢血、脑梗死、脑萎缩等[4]。
按照入院治疗的顺序进行分组,共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各占据40例。常规组:女性患者18例,男性患者22例,年龄最大的76岁,最小的43岁,平均年龄(62.3±5.2)岁;实验组:女性患者17例,男性患者23例,年龄最大的75岁,最小的42岁,平均年龄(61.6±5.0)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后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两组患者的可比性良好。
1.2疾病治疗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取一般治疗方法,包括降血脂、降血压、抗血小板聚集、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实验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适量的生脉注射液与血塞通注射液进行治疗,其中生脉注射液由四川川大华西药业有限公司提供,药物规格为20-60ml,血塞通注射液由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提供,药物规格为200-400mg,将上述两种药物兑入至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进行静脉滴注,稀释后的溶液容量为250-500ml之间,1次/d,10d/疗程,连续治疗20d。
1.3判定标准
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项。其中显效表示经治疗20d后各项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进行心电图、神经功能、肝肾功能检查时未出现异常情况;有效表示经治疗20d后各项临床症状有所好转,进行常规检查后出现一定的心电图异常与神经功能障碍。无效表示病情无改善,个别患者甚至病情加重。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5-6]。
1.4数据分析
将所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相关资料均严格记录至SPSS21.0的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处理,治疗效果用百分比、率表示,χ2检验比较,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t检验比较,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临床治疗效果
常规组:显效17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77.5%;实验组:显效31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95.0%。说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下表1。
2.2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下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 [(±s)m·Pa/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 [(±s)m·Pa/s]
注:与实验组对比,*P<0.05;与治疗前对比,#P<0.05。
分组实验组(n=40)常规组(n=40)时间段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低切黏度12.2±1.2 8.1±1.1#11.9±1.3 10.4±1.3*高切黏度6.0±0.2 3.8±0.2#5.9±0.3 4.9±0.3*还原低切黏度23.2±1.4 17.6±1.2#23.1±1.3 20.2±1.1*还原高切黏度9.6±1.2 5.1±1.1#9.8±1.1 8.3±1.2*
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发病机制多种多样,主要是由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改变且血液呈高凝状态等因素引发的一类疾病[7]。且在此过程中患者由于微循环改变使得血流变缓,且患者长期处于慢性缺氧状态,导致红细胞代偿性增多、全血黏度升高、血细胞比容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等,并进而使得红细胞聚集,出现心脑血管疾病[8-9]。一旦红细胞出现聚集状态,将使得血流速度减慢,降低血液供氧能力,若人体长时间处于该种状态将会导致恶性循环;此外,考虑到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发生对象为中老年人群,该类人群身体各项机能逐渐下降,容易出现感染,并使得蛋白质、脂类代谢紊乱,进一步加剧微循环障碍。
中医理论认为,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机体正气亏虚且无力推动血液运行等因素所致,为此,主张采用补气养血、化瘀通络的方案进行疾病治疗。其中生脉注射液主要是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等药材组成,具有生津复脉、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抗凝等功效,其中五味子、人参两种药物可相互协调,提高患者心肌收缩能力,减少心肌耗氧量,使得心肌供氧水平明显提高,临床上主要适用于心肌梗死、冠心病等疾病的治疗。而血塞通注射液主要由三七总皂苷调和而成,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脑血管血流速度,使得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水平明显改善,并保护患者的神经元损伤,抑制血栓形成等。临床研究[10]显示,采用血塞通注射液可有效抑制血小板凝聚现象,并使得凝血时间有效延长,从而对脑损伤达到优良的保护效果,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实验组患者给予生脉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后,该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0%;此外,经治疗20d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明显改善,比较治疗前后的数据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知,心脑血管病患者采用生脉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值得推荐采纳。
[1] 张石革.阿司匹林用于心脑血管事件一、二级预防的利弊[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13(1):1-4.
[2] 曹学斌.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的中医治未病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0):3-4.
[3] 迟晔虹,黄刚.ApoB基因多态性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2):151-152.
[4] 周欢,戴婉如,沈晓丽等.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血糖尿酸血脂变化及其与临床相关性分析[J].右江医学,2014,42(5):557-560.
[5]李华灿.四肢动脉硬化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相关因素分析[J].河北医学,2013,19(5):720-722.
[6] 农媛,肖海,杨叶妮等.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J].广西医学,2013,35(1):63-64,71.
[7] 徐旭,陈忠云,李婧等.335例心脑血管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与环氧化酶2基因多态性位点的相关性[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6):602-606.
[8] 张艳,权志博.2009~2012年心脑血管病医院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3,28 (6):148-150,153.
[9] 于宏春.苯二氮卓类药物与SSRIs抑制剂治疗心脑血管病并发焦虑障碍的对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 (2):243-245.
[10] 郦卫星,吴含,吕建新等.线粒体ND2基因C5178A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病的关系评价[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3,36(6):519-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