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才
如何能使教师安心在教学一线工作?对教师的成长、发展,学校和个人双方还应该做些什么?
教师安心教书本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从有些职业院校进行的岗位竞聘看却并非如此。目前好多教师不能全心投入一线教学,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待遇方面
主要表现为一线教师的绩效工资主要来源于课时费,绩效工资的调整是好多年才进行一次。教师要在周课时达到 16节以上才能和同等级行政人员拿到一样高的工资,课时多带来的结果可能是教学质量下降,无法保证良好的授课效果。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从根本上解决教师的待遇问题,就要调整工资分配方案,提高教师的绩效工资。
二、科研方面
有些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基础上,有精力搞一些科研项目,学校应大力支持。目前各个学校都加大科研奖励力度,这样便于在院校各项评比中加分。但任何事物都应一分为二,搞科研可以作为教师的软指标,在每项科研上加大奖励,但不能要求所有教师舍本逐末,全去搞科研,尤其一些不具备科研能力的院校就不应强求教师搞科研,昀后都弄出一些不切实际或没有实际意义的所谓教科研项目或专业科研课题,既无实际成果又牵扯教师精力,使得教学、科研两头都抓不住。在德国的一些技术应用型大学就没有硬指标,如代根多夫技术工程大学就以人为本,只要搞好教学,不要求教授搞科研项目。有些老师有想法、有意愿学校也给予大力支持,从设备、资金方面提供方便,但前提是完成好教学。
三、个人发展
人人都想进步,实现自我价值,但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并非只有通过竞聘其他岗位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对于年轻教师,在进入教师这一职业之初,大都缺乏职业生涯的规划,以至于很多教师认为自己的职业是“无生涯的工作 ”。由于工作缺乏专业晋升机会,也无法因为工作的杰出表现而得到较高的酬赏或职位,许多教师每天重复着滚瓜烂熟的教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入职直到退休为止;“一日为师,终生为师”,使得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教师的教学生涯相对安定,虽然年资加深、经验增多但其教学的责任仍然无重大改变。因此,对不久后将成为高校教师队伍骨干的青年教师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将青年教师的培养同学校事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从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和青年教师成长成熟的需要出发,青年教师需要有更多的学习机会、更多的交流机会。要充分发挥教育引导的职能,帮助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担负教书育人的重任,使之成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
学院未来发展的好坏与学院每位教职员工都息息相关,对学校未来的发展,应把重心放在教师、教学方面。对此,我有如下一些建议:
(1)提高教师的地位。教师是教学一线岗位,从学校的各项政策层面应向教学一线倾斜,从奖金、先进表彰、职工代表数额,包括学校各项重大项目建设,都应以一线教师的意见为第一位,扩大学校管理透明度。不要事事都捂着、盖着,学校各管理层都要真正尊重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增加教师凝聚力,使教师真正关心学校、爱校,而不是人心散漫。
(2)重视专业建设。学校所设专业是以生产一线的工作岗位为目标培养学生,学生在学院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要培养的主要是实践动手能力,以适应将来的一线岗位需要。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主要在实训课和顶岗实习中,其中,校内实训课占很大比例。学校的实训设施要满足实训课程的需要。随着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出台,我们的实训设施也要与时俱进。以前的老、旧设备根本不能满足学生上课的需要,学生以过时的设备进行岗位训练,直接导致学生在工作岗位上不能迅速进入角色,与同等院校相同专业的学生相比就会显示出明显的劣势。尤其是学校的一些老牌专业,基于专业建设的需要,学校应大力发展专业需要的实训设备,加大投入力度,使校内实训教学紧密联系现场实际,使我们培养出的学生一到现场,经过短暂安全培训,很快就能投入生产一线。学校在大的项目投资政策上应给予专业系部一定的倾斜。
(3)重视课程建设。专业老师要经常去企业一线学习新技术新方法,适时提出适应专业课程建设的改革方案。对专业教师深入一线,学校应加大鼓励力度,应积极为深入一线实习或调研的教师提供尽可能的便利条件,在物质上也应给予适当补偿,不然的话很多老师尤其年轻教师就会没有积极性,即使形式上深入一线,实际上也会走马观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个人没有得到提高,学校还投入精力,窜课、变更任务,结果效果甚微。学校对课程建设提高重视程度,多打造优秀课程、精品课程以及精品课程的后续使用,精品课程的评出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要在精品课程的使用过程中增加新知识、新方法。现在很多教师不愿意进行精品课建设,投入精力大,昀后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所以,好多教师为了完成指标,都申报课题来代替立项精品课。学校应提高精品课建设的奖励办法,并在后续的教学中,鼓励教师按精品课思路进行教学。
总之,在当前的社会大形势下,若要使职业教师专心于一线专业教学中,必须在态度上、行动上真正提高教师的地位,使年轻教师来到学校就首先想要进入教师岗位,去致力于教学,而不是想通过教师岗位去争取走入教管、学管或纯行政岗位,把教师岗位当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