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如何教给学生点石成金的“金指头”

2016-12-06 15:38罗英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27期
关键词:学法选材美的

罗英

吕叔湘先生说:“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任何技能都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 ”“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可见,学生学习语文的昀终目的就是学以致用。叶圣陶先生在论述语文教材的功能时曾说 :“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叶圣陶的话明白地说出了语文教材的特殊作用:历练的凭借。从这几年的语文教学经验中,认识到如果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巧读课文,一定能从中获得许多技巧,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然而,如何才能做到“巧读”呢?下面就此问题谈谈本人的一些意见。

一、从课文选材中得到启示

罗曼.罗兰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即使写的是平凡小事,也意味深长,让人产生一种“言已尽而意无穷”的回味;即使写同类人,选材也各具有特色,掩卷深思,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浮现于眼前。所以平时同学们在读课文时,要注意作者是如何选材的,如何用一双慧眼去发掘生活中美的存在。《背影》中叙写父亲买橘之事,文中抓住四次“背影”,在迷离的泪光中,父子情深跃然纸上。文章通过这件小事,捕捉生活中昀平凡但可以说是昀美的形象,从而引发读者更深的生活感受。又如有些课文同是写教师,但各有千秋。这些作品的选材都是发掘人物的“闪亮点”,捕捉人物性格发出耀眼光辉的一刹那,这“昀美的形象”与“一刹那”便是写作中昀佳的素材。

一滴水珠,能透射出太阳的万丈光辉。作家们对人物、事件的精心选择,慎加取舍,充分体现出选材上以一当十、平中见奇的艺术功力。因此,语文教师要指导同学们平时多留心身边的人和事,养成观察事物、观察社会和生活的学习、生活习惯。在写作时,注意抓住事物闪光的一瞬间,使文章选材别具一格,新颖而有深意。

二、从课文构思中知章法

叶圣陶曾说过:“看整篇文章,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这条路,好文章是决不乱走的,学一篇文章要看它怎样开头,怎样写下去,跟它走,并理解为什么这样走。”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依“路”而走、有章可循的。例如《荔枝蜜》《爱莲说》这两篇都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作者的路妙在何处,古代文论家刘勰说得好:“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即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以心而徘徊。”作者用托物言志之手法,巧将作者的情思熔铸于形象之中,构成情景交融、意味腾涌的意境。文章达到这样高的艺术水平,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其余的篇章,路也寻得各有千秋,《羚羊木雕》妙用插叙,扣人心弦,这些文章记叙方法灵活多变。

国此,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求同学们读课文时就要认识“路”,得“法”,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即借鉴名篇佳作的表现手法和叙述方法,悟出其布局谋篇的章法,根据自己的写作目的,作文时灵活运用,从而达到“读”以致用的目的。

三、从课文语言中学语言

初中语文课本为我们提供了文质兼美的文章。有的用词准确精妙,有的语句生动传神;有的工于描写,有的长于修辞。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第二段中描绘百草园景物形象生动的比喻、拟人句,同学们不妨反复推敲,体会用语技巧;朱自清的《春》中许多精彩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同学们如果能够熟读成诵,就会揣摩出巧用修辞的妙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要把优美的语言熟记并内化为自己的专利,摘抄可谓是一条终南捷径。例如《紫藤萝瀑布》中写观紫藤萝花的感受,用“帆”“舱”绘花朵的外形,用“忍俊不禁”拟花朵的情态,生动而形象地传达出花朵美丽娇媚的特征。用过去紫藤花的衰颓零落和现在花繁枝茂相比,并从中感悟出“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道理,同学们阅读时如能摘抄记忆,就会得出描写的技巧,而且感悟到生命的永恒和盎然。

因此,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同学们学课文要从中积累大量的“清词丽句”“精段美文”,平时强化记忆 ,熟烂于心中,琢磨出遣词造句的技巧,学会用优美、典雅、精密的词汇来说话和作文。并且要多进行“联词组段”的训练,对于课文中的妙词佳句,可“随机应变”巧联妙引,避免简单平庸化,在不断模仿和借鉴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表达技巧,真正做到厚积薄发,信手拈来都是文章,正如古人所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四、从课文主旨中悟立意

立意是评价佳作的重要依据之一。我们应在不断的阅读中悟出课文的立意方法,使自己在作文时,也立意鲜明而深刻。同学们学课文一定要细心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即把握课文的主旨。在熟读精思中,找出作者在哪儿有所悟、悟了什么,并且深入思考为什么悟于此,而不悟于彼。精读《孔乙己》就要明白孔乙己的悲剧是整个封建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悲剧。品读《孤独之旅》一文时要抓住杜小康的经历及景物描写,通过孤独寂寞的环境磨炼,杜小康长大了,从而明白“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因此,了解文章的立意要运用联想,层层拓展,进行高度的概括与提炼。在读中领悟,就会自觉运用于写作中,如写班上同学就会领悟到:不仅要写他的个性,而且要反映出他所在班组级的风貌,昀终上升到当代中学生精神面貌的共性上来,这样就使文章立意更深刻,中心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如此写出的作文,必定上一个档次。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素质教育的内涵要求学生学会学习,也就是要求每个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获得这种能力要比获得一些书本知识重要得多。因此,教师必须设法教给学生一个点石成金的“金指头”,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巧读”课文就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但学法的掌握是学生本人的行为,教师对学法的讲授和指导、示范,只能是一种诱导、启示,不可能越俎代庖。所以要学生掌握学法,必须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要让学生自己从学习中体会、揣摩、总结出适合自己学习的行之有效的学法。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学好语文时,如能指导学生做到了“读课文想作文,写作文想课文”,那么定能使学生在巧读中架起读写的桥梁,引起“读”与“写”的互动,以收一箭双雕之效,使学生走上写作的成功之路,并将有力地推动素质教育这股大浪不断向前涌进。

猜你喜欢
学法选材美的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三角恒等变换学法直通车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作文选材中的要与不要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