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目的性”的哲学探究

2016-12-06 00:51高春花
道德与文明 2016年4期
关键词:伦理思想劳动者伦理

高春花

在我国,研究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成果不时见诸报刊,但系统研究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特别是揭示这一思想之哲学基础的论著并不多见。黄云明教授新著《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为该研究园地增添了一抹亮色。

一是研究的创新性。首先是方法创新。作者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方法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具体研究方法,规避了单一研究方法可能导致的“武断”和“任性”,在概念解读、运思路径、逻辑分析等方面力图表现客观性和系统性。其次是结构创新。作者深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文献,爬罗剔抉,抽丝剥茧,敏锐捕捉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精粹,从劳动历史观出发,分析了马克思关于劳动关系的伦理思想;从劳动人道主义出发,分析了马克思关于劳动主体的伦理思想;从劳动主权论出发,分析了马克思的劳动制度伦理思想,并以“劳动历史观与劳动关系伦理”“劳动人道主义与劳动主体伦理”“劳动者主权论与劳动制度伦理”为脉络,再现了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丰富内容及其哲学基础,具有逻辑结构上的自洽性。再次是结论创新。该著跳出苏联教科书的框框,抓住“劳动”这一马克思哲学的“关键词”,在劳动哲学本体论、劳动辩证法、劳动历史观、劳动者主权论、劳动人道主义的哲学语境中审视劳动伦理问题,“跳出系统看系统”,得出“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不只是应用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而是马克思哲学的思想灵魂和价值旨趣”的结论,具有一定的真理性。

二是立场的人民性。作者反对为标榜自我去构建所谓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也没有一头钻进浩繁复杂的“故纸堆”里谈经论道,其学术旨趣是用马克思主义“真经”来促进体面劳动、尊严劳动的实现。首先,马克思笔下的劳动具有“合目的性”,劳动伦理关系不等于合乎伦理的劳动关系,而应理解为一定道德观念与规范维系下的客观劳动关系。作者通过文本解读,认为马克思重点强调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合乎人道的劳动伦理关系的阻碍,指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伦理关系的严重道德缺陷,从而为摆脱异化劳动、使劳动获得“道德崇高性”指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路径。其次,马克思的劳动伦理思想是为劳动、劳动者、劳动者主权“张目”的思想,它为世人绘制了一幅和谐友好的劳动关系、全面发展的劳动主体、科学人道的劳动制度的美好蓝图,目的是彻底消灭形形色色的异化劳动,让劳动者作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主体出现于学术视野和社会生活之中。作者对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提炼本身彰显了较为浓厚的淑世情怀。再次,该著力图让原生态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与充满纠结的中国现实生活交流对话,鞭挞当今社会资本任性和权力蛮横对劳动秩序的破坏,关注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生命安全、劳动强度等问题,抒发体面劳动、尊严劳动、自由自觉劳动的劳动美情怀,寻求解决我国依法保障职工的基本权益、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正确处理劳动关系纠纷、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路径,字里行间洋溢着知识分子的书生意气和担当精神。

猜你喜欢
伦理思想劳动者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劳动者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以儒为本与因时之变:颜之推的家庭社会伦理思想论
两方对特殊教育人文关怀的伦理思想
在云端
马克思伦理思想中的“道德”理念
劳动者之歌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