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时视频互动的中美汉语合作教学研究

2016-12-06 10:25郑春萍卢志鸿连晶晶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6年5期
关键词:汉语学习者交流

郑春萍, 卢志鸿, 连晶晶

(1. 北京邮电大学 人文学院, 北京 100876; 2.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北京 100875)



基于实时视频互动的中美汉语合作教学研究

郑春萍1,2, 卢志鸿1, 连晶晶1

(1. 北京邮电大学 人文学院, 北京 100876; 2.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北京 100875)

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技术已成为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领域最受关注的新兴技术之一,在语言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论文介绍了“中美实时互动语言实验室”汉语合作教学项目的设计与实践。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数据表明,该项目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了跨越时空的、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语言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在总体上具有可行性。研究同时发现,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技术在实际教学的应用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的挑战。论文在总结合作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供了相关的实施建议。

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 实时视频互动; 合作教学

0 引 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汉语在国际传播领域已经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早在2008年,国家汉办就已经预测,全世界华文学习人数在2010年会达到1亿人次[1]。最新出版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显示,“汉语热”现象在不断升温:截至2013年底,孔子学院注册学员就已经达到了85万人,各国孔子学院/学堂有中外专、兼职教师28 760人。根据教育部全国来华留学生数据统计,2014年共有来自20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8万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来华学习,比2013年增加2万余人。韩国、美国、泰国、日本和俄罗斯已经成为五大来华留学生生源国。在我国的周边国家中,有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将汉语纳入国家语言教育体制。随着海外汉语学习者人数的增加,国外现有的本土汉语教师(native Chinese teachers)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很难满足当地汉语教学的需要[3]。如何克服时空的限制,为海外非本族语的汉语学习者创造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满足更多汉语学习者的需求是我国对外汉语教学面临的一个难题。

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CMC)是一种基于网络,以计算机或移动设备为媒介的实时(synchronous)或非实时(asynchronous)沟通技术。早在2004年,Smith[4]就指出二语习得领域普遍认同CMC技术能对学生第二语言的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结合国际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CALL)领域对CMC技术的研究,我们发现,目前该技术在不少发达国家已比较成熟。相对而言,我国在利用该技术对外传播汉语方面的实践与研究还比较缺乏。

2009年,北京邮电大学依托自身通讯技术学科的优势,与美国常春藤联盟高校之一的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合作,成立了“中美实时互动语言实验室”。该实验室通过开展基于实时视频互动的合作教学项目,促进两校学习者的外语学习。项目的实施为外语学习者搭建了实时的中美跨文化交流与外语学习的平台,创造了真实的目标语(target language)交流情境,使学生突破了本校课堂和本地区的语言学习环境,实现了跨文化、跨国界的实时外语互动教学。本研究以该项目为依托,通过总结实时视频互动环境下的汉语合作教学经验,探索CMC技术支持下实时视频互动教学项目的可行性、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1 理论依据

1.1 社会文化理论

基于CMC技术的互动交流最重要的理论依据是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 Theory)。该理论最早源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理论[5]。在最近发展区理论中,维果斯基强调社会互动在学习者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社会文化理论为理论视角,研究者强调语言学习是意义的社会建构过程,一般认为语言学习只有通过语言学习者主体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历史环境(或称客体)之间的不断交互才能进行[6]。在新兴技术环境下,网络与计算机为语言学习者创造了一种虚拟的社会文化环境,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一环境,是CMC技术支持下互动语言教学项目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

1.2 会话互动理论

会话互动(conversational interaction)在语言学习者的二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Hatch[7]认为对学习者“合作式话语(collaborative discourse)”的研究极具价值。语言学家Long[8]在1983年提出了“互动假说”,认为修饰性互动(modified interaction)通过意义协商(negotiation of meaning)实现,而意义协商的过程能给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可理解性输入,从而促进语言习得。Gass与Varonis[9]回顾了本族语说话者(native speaker)与非本族语说话者(non-native speaker)互动话语的研究,他们总结认为如果互动是有目的,且有任务引导,本族语说话者提供的语言输入很可能对非本族语说话者的语言发展产生影响。1996年,Long[10]在更新后的“互动假说”中进一步论述了意义协商的价值,指出本族语说话者或较有能力的说话者触发的互动调整的协商能有效地联结输入、提升学习者内在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二语习得。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语言学习的融合,CMC技术支持下的互动语言学习逐渐受到关注。Nelleke[11]总结了CMC技术在促进二语习得方面的重要作用,认为以技术为媒介的学习环境给学习者的意义协商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她同时指出研究CMC技术支持下的会话互动具有重要意义,因为CMC环境提供了丰富而真实的学习者互动话语,为教师和研究者了解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过程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2 CMC技术支持的语言学习

CMC技术在语言学习中的应用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12],当时CMC技术支持的交流形式还主要局限于电子邮件(E-mail)和电信会议(computer conferencing)[13]。Warschauer[14]针对当时的CMC技术发展,总结了CMC技术的五大重要特征:① 基于文本和计算机的交流;② 多对多的交流;③ 不受时空限制;④ 远距离交流;⑤ 支持超文本链接等。Tudini[15]指出,在网络聊天室(chat room)中,语言学习者只能用目标语与本族语进行交流,因此,这样的学习环境能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了有目的且真实的跨文化体验。Peterson[16]认为CMC技术能够实现学生间的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Mahfouz与Ihmeideh[17]也指出基于CMC技术的语音互动交流对促进学习者的听说技能更有帮助。还有学者表示,基于CMC技术的互动能培养合作式的跨文化交流与学习,进而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自信与语言流利程度[18-20]。

随着网络即时通讯技术、移动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广泛应用,CMC技术已成为近年来CALL领域研究最广泛的新兴技术之一。其应用已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首先表现在沟通形式上,Macaro等[21]在统计了1990年以来CMC技术的相关研究后认为,目前CMC技术主要包括电子邮件(E-mail)、新闻小组(Newsgroups)、聊天(Chat)、讨论论坛(Discussion forum)和视频会议(Video conferencing)5种形式。传统的基于文本的CMC技术已经转变为以文本、音频和视频等多模态相结合的CMC技术。其次,随着各国网络环境的不断优化,实时互动已经得到实现,之前以非实时为主的交流形式已经转变为实时与非实时有机结合的交流形式。例如,Wu等[22]曾结合台湾与美国高校间的合作项目,调查了网络实时互动项目对台湾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影响,他们认为基于CMC技术的实时视频互动能促进学习者第二语言的发展。AbuSeileek等[23]研究了CMC技术支持下纠错性反馈(corrective feedback)对语言学习者写作能力的影响,指出接受反馈的学生在写作的总体成绩上会高于为接受反馈的学生。

在国内学术界,王陆等[24]较早地介绍了国内外使用CMC技术的情况,并基于CMC系统开展了一年半的教学实践。认为在设计CMC系统时,需要就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提高系统的智能性、敏感性和快速响应性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研究。随后,有不少学者都探讨过使用CMC技术进行协作学习、合作学习的可行性[25-26]。在CMC技术与语言学习的关系方面,胡壮麟[27]曾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论述了基于CMC技术的交流对人机对话、虚拟社区、在线身份等的影响。王勃然[28]从互动假说的理论视角论述了CMC技术支持下的语言学习“有利于意义的解码和协商,有利于形式的关注和内化,从而有利于二语学习的发展和强化”。近年来,国内学者较为具体地探讨了CMC技术支持下的交流过程:如学生交际策略的使用[29],跨文化语用交际策略特征[30]以及人际互动特征等[31]。尽管我国已开始将CMC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但与海外大量针对CMC领域做的研究与实践探索相比,我国在CMC领域的研究与实践还相对滞后,还有待加强[32],尤其是在如何使用CMC技术实现跨国、跨文化语言教学方面,相关的实践与研究还比较缺乏。

3 项目设计

3.1 项目简介

本研究中的汉语合作教学项目为“中美实时互动语言实验室”合作教学项目之一,中方北京邮电大学外语系配合美方达特茅斯学院基于美方的汉语选修课程进行合作教学。美方汉语选修课程针对大学本科学生开设,每次课程共进行两个学期。在两个学期中,参加选修的美方学习者可以通过自愿报名,在完成美方规定学时的汉语学习基础上,以实时视频互动的形式通过互联网与中方教师进行一对一的交流。每个学期的网络实时视频互动共进行8周,每周进行1次,每次15~20 min。互动的内容主要基于美方的汉语教材,配合美方的教学进度,为汉语学习者提供真实的语言学习情景。通过学习者与中方教师的实时互动,帮助学习者巩固课堂所学。如图1所示,项目组的人员配备与职能分工如下。

(1) 中美双方项目负责人各1人。从宏观上管理合作学习项目,保障及时、有效的沟通;

(2) 美方汉语专职教师1人。对美方学习者实施基于课堂的汉语教学;

(3) 中方汉语互动教师4人。由具备一定外语教学经验的本土教师担任,要求教师普通话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认证,并能用语进行交流;每位教师需承担与美方5-6名学习者进行实时视频互动的教学任务;

(4) 中美双方技术支持各1人。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能用英语进行交流,能及时提供技术支持;

(5) 美方学习者合计21人。按照自愿报名的原则,确定学习者名单。

图1 中美汉语合作教学项目人员组成与职能分工示意图

3.2 学习者简介

本研究以达特茅斯学院21名汉语学习者为教学对象(男生=14人,女生=7人),如表1所示,学习者中有1人为加拿大籍、1人为中国籍,其他均为美国籍;有3人曾经在中国居住或学习过2年以上的时间,其他人大部分时间在美国度过。如图2所示,研究对象中45%的学生属于零基础汉语学习者,50%的学生为初级汉语学习者,只有1名学生自述自己的汉语水平达到了中级水平。

3.3 即时通讯工具选择依据

本项目采用了苹果笔记本电脑中的iChat软件通过互联网开展实时互动的合作教学,选择该软件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如图3、4所示,大部分汉语学习者最熟悉的电脑操作系统是苹果电脑的操作系统,并以苹果电脑中的iChat软件作为他们首选的网络互动交流工具;

(2) 苹果iChat软件为即时通讯软件,其交互功能较稳定,在教学过程中基本能保证声音与影像同步;

表1 中美实时互动项目美方汉语学习者信息汇总表

图2 研究对象自述的汉语流利程度

(3) 如图5所示,iChat软件内置的视频互动和录像功能可以即时记录互动的全过程,便于开展教学反思与相关研究。

图3 汉语学习者最熟悉的电脑操作系统图4 汉语学习者最常用的及时通讯软件

图5 实时视频互动汉语教学的截屏图

4 项目实施效果

由于互动教学实施时间较短,学习者均在美国大学学习且人数有限,本研究主要采用调查问卷与在线访谈的方法收集了学习者对项目实施效果的反馈。调查问卷项目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其中5分为最高分(表示完全赞同),1分为最低分(表示完全不赞同)。共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21份 (男生14人,女生7人)。结合问卷调查结果与在线访谈的数据,本研究将学习者的反馈总结如下:

4.1 对合作教学项目的总体评价

首先,研究者调查了学习者对该合作教学项目的整体评价。如表2所示,学习者赞同此类互动教学对其汉语学习的积极作用(M=4.15,SD=0.75);对此类互动教学基本表示满意(M=3.90,SD=0.85);认为实时视频互动的汉语学习提高了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M=3.55,SD=0.95);并愿意在未来继续参加此类合作教学(M=3.90,SD=1.07)。通过在线访谈我们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会影响互动教学的整体效果:

(1) 互动次数较少,每次互动时间相对较短,使学习效果不够显著;

(2) 互动过程中,网络连接偶尔会出现问题,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影响顺利交流;

(3) 由于汉语水平有限,特别是词汇等方面的局限,部分学习者在互动过程中表现出紧张和焦虑,影响了他们对项目的积极评价。

4.2 对合作教学项目技术效果的总体评价

从表2可见,学习者认可实时视频互动教学过程中图像、声音和网络连接的质量。总体而言,实时视频互动过程中图像与音质清晰,网络连接顺畅,说明了iChat作为视频互动软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者通过在线访谈发现,实时视频互动过程中图像的流畅程度及音质容易受到用户的网络环境、网络带宽、码流设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随着近年来宽带网速的提升和计算机性能的提高,网络实时互动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将会得到改善。

4.3 对合作教学项目师生互动的总体评价

学习者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给予了较高的评价(M=4.50,SD=0.61),认为自己表达的机会要多于教师(M=4.00,SD=0.86),可见师生互动的总体效果较好。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学习者对于是否听懂教师的汉语保持中立(M=3.20,SD=1.20);不赞同在师生互动中教师只采用汉语进行沟通(M=2.15,SD=0.67),也不赞同教师完全基于教材进行互动(M=2.70,SD=1.17)。

通过在线访谈发现,由于大部分学习者的汉语处于初学者水平,教师适当地使用汉英双语进行互动可以减少学习者的学习焦虑,更好地与学习者进行互动。最后,学习者赞同在师生互动中补充使用文字进行沟通(M=4.05,SD=0.85)。研究者认为,当网络连接不够顺畅时,图像和声音质量会受到影响,此时使用iChat中的文字沟通功能,能保障实时互动的开展。

5 结 语

实时视频互动环境下中美汉语合作教学项目依托中美两国高校在网络、多媒体与视频通讯方面的技术优势,打破了时空与地域的限制,为身处美国的汉语学习者提供了一个真实的汉语语言学习情景。基于该项目的教学实验结果显示,该合作教学项目得到了美方汉语学习者的肯定,已经取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表2 实时视频互动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的结果

与此同时,实时互动的合作教学也面临着不少的问题和挑战。研究者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

(1) 要保障实时视频互动中网络连接的质量。网络连接直接影响实时视频互动中声音与图像的质量,当音质与图像出现问题时,实时互动往往很难进行,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都可能受到影响。随着近年来无线网络业务的拓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实时互动已可在移动终端设备上实现,在确保网络连接质量的基础上,这将使实时互动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2) 要充分了解跨地域之间的时差及文化差异问题。由于项目中的两所中美高校存在12 h的时差,双方师生在作息上存在很大差异,在互动时间安排上需要提前进行充分的沟通。此外,中方教师在面对美国的大学生时,应提前了解学习者所处的文化,熟悉学习者心理,才能在实时互动中高效地开展合作教学。因此,保持高效的跨文化沟通是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

(3) 要考虑学习者在实时视频过程中出现的学习焦虑问题。初级水平的汉语学习者在利用互联网与本土汉语教师进行视频互动时,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焦虑。教师应充分认识这一问题,在项目开始时可以适当放慢进度,循序渐进地对学生实施互动教学。如果发现学习者在互动交流出现困难,适当的汉英双语互动能减缓学习者的互动压力,确保教学效果。

实时视频互动环境下中美汉语合作教学项目为中美两国高校间构建跨文化、跨国界的汉语教学提供了可遵循的模式,但是从项目的实施效果来看,基于CMC技术的互动语言教学还需要多方的配合与支持,期间存在的技术问题也有待进一步地解决。

[1]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课题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课题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3] 孟繁杰.汉语国际推广形势下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新方向——基于网络的远程汉语教学[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1):55-57.

[4] Smith B. Computer-mediated negotiated interaction and lexical acquisition [J].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004, 26: 365-398.

[5] Vygotsky L S.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6] Lantolf J P, Thorne S L. Sociocultural theory and the genesis of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7] Hatch E. Discourse analysis, speech act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In Ritchie, W(Ed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8: 137-155.

[8] Long M H. Native speaker/ Non- native speaker conversation and the negotiation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J]. Applied Linguistics, 1983(4):126- 141.

[9] Gass S, Varonis E. Input, interac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production [J].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994, 16, 283-302.

[10] Long M H. The role of linguistic environmen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In Ritchie W C, Bhatia T K, 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1996:413-468.

[11] Nelleke Van Deusen-Scholl. Online discourse strategies [C]//In Magnan Sally Sieloff (Eds.), Mediating discourse online.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8:191-217.

[12] Yanguas I. Oral computer-mediated interaction between L2 learners: It’s about time! [J]. Language Learning & Technology, 2010, 14(3):72-93.

[13] Walther J B. Interpersonal effects in computer-mediated interaction-A relational perspective [J].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92, 19(1):52-90.

[14] Warschauer M. Computer-media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97, 81(4):470-481.

[15] Tudini V. Using native speakers in chat [J]. Language Learning & Technology. 2003,7(3): 141-159.

[16] Peterson M. Learner interaction in synchronous CMC: a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J].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2009, 22 (4): 303-321.

[17] Mahfouz S M, Ihmeideh F M. Attitudes of Jordanian university students towards using online chat discourse with 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 for improving their language proficiency [J].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2009, 22(3): 207-227.

[18] Abuseileek A F. Cooperative vs. individual learning of oral skills in a CALL environment [J].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2007, 20: 493-514.

[19] Sha G. AI-based chatterbots and spoken English teaching: a critical analysis [J].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2009, 22 (3): 269-281.

[20] Stewart I D, File P. Let’s Chat: a conversational dialogue system for second language practice [J].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2007, 20 (2): 97-116.

[21] Macaro E, Handley Z, Walter C. A systematic review of CALL in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Focus 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J]. Language Teaching, 2012, 45: 1-43.

[22] Wu W V, Marek M, Chen N. Assessing cultural awareness and linguistic competency of EFL learners in a CMC-based active learning context [J]. System, 2013, 41(3): 515-528.

[23] AbuSeileek A, Abualsha’r A. Using peer computer-mediated corrective feedback to support EFL learners’ writing [J]. Language, Learning & Technology, 2014, 18(1):76.

[24] 王 陆,杨 卉,刘维民. 学习者特征与基于CMC交流的相关性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2(1):24-28.

[25] 江凤娟,吴 峰. CMC架构的网络环境与网络协作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5(4):36-39.

[26] 江 涛,刘儒德. 计算机中介交流(CMC)对小组合作成员学习卷入行为的影响[J].中国电化教育,2007(7):36-39.

[27] 胡壮麟. 计算机中介交流的社会语言学思考[J].外语电化教学,2007(1):3-13.

[28] 王勃然. 互动假说支撑下的计算机媒介交流语言学习[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366-370.

[29] 卢 植,刘友桂.英语学生在CMC中的交际策略运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5(2):18-22.

[30] 姚霖霜,阙紫江,秦晓晴.跨文化语用交际策略[J].外语电化教学,2008(3):13-17.

[31] 石晓玲.外语学生基于网络异步交互工具的人际互动特征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3(5):65-70.

[32] 王洁卿.计算机中介交流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5):775-783.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Chinese Collaborative Teaching Program with Synchronous Video-based Interaction

ZHENGChun-ping1,2,LUZhi-hong1,LIANJing-jing1

(1. School of Humanities,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100876, China; 2. Faculty of Edu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hottest issues in the field of 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language instruction. This research introduces the design and practice of a Chinese collaborative teaching program in the “Sino-US Synchronous Language Interaction Laboratory”. The findings of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indicated that the program has provided language learners with an authentic cross-national language learning environment, which is beneficial for improving learners’ language performance. Therefore, the program is feasible in practice. On the other hand,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in actual language instruction has also faced a number of challenges.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experience of this collaborative program and propose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s well.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CMC); synchronous video-based interaction; collaborative teaching

2015-06-08

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YETP0463)

郑春萍(1981-),女,浙江诸暨人,在读博士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学设计与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

Tel.:13811922334;E-mail: zhengchunping@bupt.edu.cn

H 319

A

1006-7167(2016)05-0181-06

猜你喜欢
汉语学习者交流
学汉语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