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的边界
——2015年中国当代雕塑创作的回顾与思考(上)

2016-12-06 12:15何桂彦
画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雕塑家个展雕塑

何桂彦

拓展的边界
——2015年中国当代雕塑创作的回顾与思考(上)

何桂彦

事实上,许多不同领域的话语均可以纳入与2015年相关的叙述中。不过,就当代艺术领域而言,关于2015年的表述,首先绕不开的是纪念“八五”美术新潮30周年。其次,2009年以来,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与官方一些艺术机构对当代艺术予以温和的接纳,虽然“招安”一词不太贴切,但至少官方与当代艺术界的“默契”,使得中国当代艺术进入了一个“去政治化”的时期。就艺术批评与艺术史内部的逻辑而言,也反映出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术所建立的价值标准和批评话语在今天正在失效。那么,就雕塑领域,什么是当代雕塑?其形态与边界应具有怎样的特征?什么是当代雕塑的“当代性”?其评价标准与价值尺度该如何建立?这些诸多的问题,都是雕塑界需要予以回应的。

《遗弃》(局部) 刘建华 瓷 尺寸可变 2015年

如果对2015年当代雕塑领域的创作作以点及面的描述,至少具有如下一些特点:1.涌现出一批高质量的展览,包括回顾展、个展、群展、双年展,以及围绕青年雕塑家的邀请展。2.雕塑作品所涉及的话题不再限于材料、形式、媒介、风格等范畴,许多作品围绕身份、性别、身体、场域、时间、过程等展开。3.雕塑领域继续呈现出“去雕塑化”的特征:一方面,雕塑艺术不断地接纳装置、过程艺术、影像艺术的媒介与表现特点;另一方面,部分艺术家十分强调观念性的表达。在这种态势下,雕塑与装置的既有边界愈来愈模糊。4.更年轻一代的雕塑家通过不同的展览平台脱颖而出,受到了艺术界的关注,而他们大多是刚毕业或在校的研究生、本科生。5.一批非雕塑出身的当代艺术家如宋冬、王鲁炎、张大力,年轻一代的如刘韡、徐震、王郁洋等,虽然他们的作品在形态上是装置,但却具有雕塑化的视觉与媒介特征,其作品对雕塑领域打破既有的范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当然,上述的特点与雕塑界艺术生态环境的变化也是密不可分的。就2015年来说,首先是官方的艺术机构和美术学院积极组织和策划了一些大型的雕塑活动。比如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与中央美院雕塑系共同参与策划的“太原国际雕塑双年展”;中国雕塑学会推出的“青年雕塑家系列推介计划”;中国雕塑院举办的一些年轻雕塑家的展览活动,并主办了“首届国际装置艺术展”。

其二,画廊、美术馆、艺术机构不断地推出雕塑家的展览或雕塑群展(包括装置),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如佩斯画廊举办的隋建国“触手可及”个展、长征空间推出展望的“应形”、麦勒画廊举办的胡庆雁个展,以及徐震与龙美术馆、梁硕与偏锋新艺术空间的合作等。美术馆、画廊,尤其是超级画廊与雕塑家的合作,不仅能较为深入地呈现艺术家的创作,而且在展览设计、空间规划、学术推广、商业运作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其三,批评家与策展人的介入与理论氛围的营建。孙振华、殷双喜、唐尧、吴洪亮、何桂彦、刘礼宾等批评家近年来参与到一些重要的雕塑展览与学术活动中,批评的介入、理论的建构、新的话语的生成曾为雕塑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学理的支撑。2015年,国内曾举办了数十场与雕塑创作或艺术家个案相关的研讨会。

其四,雕塑界内部交流的增多与雕塑教育出现的变革。长期以来,由于美术学院院系设置所存在的局限(如国、油、版、雕的系科划分),又有雕塑领域与官方体制所形成的话语权力,出现了以学院里的雕塑家、官方艺术机构的雕塑家、当代艺术领域的雕塑家为代表的不同圈子。过去,这些不同的圈子各自为政,彼此少有交集。然而,在“当代性”所产生的不可扭转的诉求中,先前的壁垒不断被打破,求同存异,对话与交流逐渐增多。而在学院内部,伴随公共艺术学院的成立(其中涉及公共雕塑)、“实验艺术”作为一个学科方向写入教育部的大纲(许多美院创办了实验艺术系或实验艺术学院、中国美协成立了实验艺术委员会),这些变化都敦促,抑或说加速推动着学院雕塑教育向前发展。

其五,雕塑艺术的传播与雕塑拍卖市场的发展。《中国雕塑》《雕塑》《学院雕塑》等刊物持续不断地推出新的学术话题,发表雕塑家最新的作品,而国内的一些大型艺术文化类网站,如雅昌艺术网的“年度雕塑家评选”等对雕塑领域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缘于流通、存放等多方面的原因,在过去10年中,与油画、水墨比较,雕塑在艺术市场上所占的份额比较低。近年来,像北京的嘉德、上海的泓盛等拍卖公司均设立了雕塑拍卖专场,就2015年雕塑在拍卖市场上的表现,呈现出明显的上升势头。另一个显著的变化是:不管在香港的巴塞尔,还是在国内一些艺术博览会上,当代雕塑家作品的数量有增无减。事实上,良性的、健康的艺术市场与商业性需求,同样会成为推动雕塑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消化腔》 尹秀珍 2015年

左·《坐井观天》(局部) 宋冬 2015年

右·《大木作》 傅中望 木 尺寸可变 2015年

2015年当代雕塑界的创作状态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反映在各种展览上。这一年,首先要提及的是王克平、吴少湘、傅中望、隋建国、展望、陈妍音、刘建华、殷小烽、王少军、韩子健等雕塑家举办的自己的个展。

王克平与吴少湘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代表性艺术家。在1979年的“星星美展”上,王克平创作的《沉默》《偶像》成为了焦点。它们在反思历史与拷问现实方面显得铿锵有力,那些非叙事的表现性风格则触及到新时期当代雕塑语言学转向的问题。90年代,由于王克平移居国外,其作品很少在国内出现。此次展览延续了2014年在尤伦斯艺术中心举办个展时的思路,较为全面地呈现了艺术家的创作历程。吴少湘是“新潮美术”时期雕塑界十分前卫的艺术家,曾受到西方超现实主义雕塑与精神分析的影响,作品具有浓郁的表现性。本次展览较为全面地展出了吴少湘80年代中期以来的重要作品和相关创作文献。80年代后期以来,傅中望就致力于在本土的视觉与文化元素中,赋予现代主义意味的形式转换。在北京泉空间的展览中,既展出了艺术家代表性的作品如《榫卯结构》《地门》,还包括最新创作的《大木作》。遵循解构主义的思路,雕塑家对传统的木结构建筑进行拆解,然后,借助于“剧场化”的展示,重新将拆解后的部件结构化,使其在展示时具有某种视觉的仪式感。陈妍音的雕塑从90年代以来就隐藏着浓郁的女性主义特质,其新作与早期风格拉开了距离,基于对历史的反思,艺术家重新去审视过去所经历的事情,希望去揭示隐藏在“日常”之中的政治。

隋建国、展望、刘建华是当代雕塑领域处于前沿的艺术家。早在《无题》(1987年)、《卫生肖像》(1989年)中,隋建国的作品就呈现出浓郁的观念性。上世纪90年代的《地罣》《中山装》反映出艺术家在语言本体与政治意识等方面的思考。继《时间的形状》(2006年至今)、《运动的张力》(2009年)之后,艺术家主动地尝试从时间、过程、场域等新的维度切入,不断挑战既有的雕塑边界,使其在观念化的转变中生成新的意义。《触手可及》力图呈现雕塑与人、雕塑与空间、雕塑与观众等三者之间最为朴素的关系,然而,这些最为基本的要素,如媒介的物性、体量,以及它们与空间、与观看的结合,却能产生巨大的能量。或许在隋建国看来,这些才是雕塑不可替代的特点。于是,他的个展流露出这样一种思想,即让雕塑回到本源、回到起点。与《我的宇宙》(2012的)、《素园造石机》(2014年)比较起来,“应形”作品展来了一个急速的转向——从剧场化的雕塑、观念化的雕塑返回到具象的,抑或说写实性的范畴。在过去五年多的时间里,展望拍摄了数万张自己在不锈钢上映照下来的形象,这些照片光怪陆离,形象充满了各种变化。一个大胆却充满悖论的想法,是艺术家希望用具象的手法去塑造这些抽象或半抽象的形象。南朝的谢赫在他的“六法”论中,曾提出“应物象形”,而展望作品的逻辑却是以“形”去“应形”。而事实上,在最后的作品中,观众是无法清晰地辨识出作品的形象来源的。“应形”的意义,也许正在于:呈现出作为照片中的形象,用雕塑语言表现出的形象,以及观众观看作品时对形象所产生的视觉期待,这三者之间所形成的差异。2015年11月,刘建华的个展“between”在伦敦的佩斯画廊开幕。在近年的创作中,艺术家的创作一方面致力于探讨在全球化的后工业背景下的消费时代,作为一个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所面临的一些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则从媒介的物性,以及作品的形式语言入手,追求纯粹的、审美的“剧场化”的视觉呈现。

2015年,殷小烽先后在北京、杭州、重庆、长春等地举办了个人雕塑展。殷小烽的作品涉及多个题材,形式也较为多样,语言的丰富性反映出艺术家较强的综合驾驭能力。2015年年末,王少军的大型个展“态”在中央美院美术馆举行,展出了人物雕塑、大型主题雕塑,以及部分新作。这些雕塑作品以多重的视角反映出艺术家对历史、对文化、对人生、对现实的关照与思考。

在年轻一代的雕塑家中,韩子健、戴耘、胡庆雁等推出了自己的个展。韩子健的个展取名为“杀千刀”。该展览所要追问的问题是:什么样的权力话语和生产机制使一件自然之物变成为现成品,以及在新的生产机制与技术条件下,如何使同一件现成品又回到原初的状态,即作为一个自然的、纯粹的、物理意义上的客体?戴耘是一位长期致力于语言与媒介探索的艺术家,其作品重视观念性的注入,强调形式的转换。在今日美术馆的个展中,戴耘用廉价的“砖”塑造了一批古典时期并具有代表性的雕塑形象。这些雕塑形象有西方的,也有中国的。用策展人吴洪亮的话讲,戴耘的作品提供了“与历史、与观念进行一场穿越、疏离而又是零距离的对话”。胡庆雁在年轻一代雕塑家中是十分活跃的,其作品不局限于雕塑,而是大量使用现成品,甚至多媒体,作品富有观念性,在形态上更倾向于装置。

除了个展之外,2015年出现了大量的雕塑群展,其中尤其值得提及的是太原国际雕塑双年展,此次展览的主题是“新态”。和以往官方与主流艺术机构举办的展览有所不同,太原雕塑双年展采用的是策展人制。这一变化表明雕塑界有意识地按照当代艺术的展览规范和双年展的制度来提升学术性,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延续既有的官僚作风和服从领导意志。此次展览的总策展人是陈云岗、吕品昌,分策展人为吴洪亮、项金国、罗小平、唐尧、张卫东。展览分为六大板块:1.新境域,展现已经颇具学术影响力和具有代表性的作品;2.新做物,该板块特邀雕塑艺委会委员的作品;3.新界面,中青年雕塑家为主的多样化板块;4.新视场,呈现具有实验性、探索性、多元性、跨界性等多样形态的作品;5.新陶式,以陶质媒介表现为主体的作品;6.新晋风,以山西本地雕塑家的作品为主体。本次展览尽管与先期所设想的目标仍有一定的距离,也远远未达到“国际性”双年展的规模与应有的影响力,但对于中国雕塑界来说,仍具有重要的建设性。

《 阿玛纳公主躯干》 戴耘 72cm×75cm×160cm 2015年

2015年,雕塑界涌现出了一些专题性的展览,如策展人郭红梅在北京零艺术空间策划的“物语”——第二届当代女性雕塑展。由雕塑家马文甲在798艺术区龙艺榜画廊策划的“极”——中国当代雕塑展。2015年8月,上海油画雕塑院推出了由雕塑家何勇策划的“去往从来”雕塑邀请展。专题性、主题性的群展不仅为艺术家的交流搭建了平台,而且,能在新的学术话题与问题意识中,推动当代雕塑向前发展。

前文曾谈到2015年雕塑界一个突出的现象,是涌现出一批青年雕塑家,而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因为展览而被美术界关注的。2015年4月,第三届“明天”当代雕塑奖暨入围与获奖作品展在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开幕,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300多位艺术家参与申请,共有25位青年雕塑家入选。“中国雕塑学会沙龙青年推介计划”曾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湖北美术馆、石家庄美术馆等举行了全国巡展。展览不仅让一批富有才华的年轻雕塑家崭露头角,也通过学会沙龙这个平台为雕塑界注入了新鲜的血液。2015年9月,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雕塑学会、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和大同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了2015年“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暨优秀雕塑作品展,展览集中展示了全国艺术学院在校研究生、本科生的数百件雕塑作品。(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雕塑家个展雕塑
巨型雕塑
杨海固个展:浮现
我的破烂雕塑
一分钟台北:欧文·沃姆个展
安尼施·卡普尔个展
盐田千春个展:灵魂的颤栗
写实雕塑
雕塑家
自然雕塑
当代雕塑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