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叶南方稻区“籼改粳”与“农垦58”推广的调查研究

2016-12-06 02:28徐迪新徐翔李长青
古今农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双峰县农垦粳稻

徐迪新 徐翔 李长青

(政协湖南省双峰县委会,湖南 双峰 417700;湖南省双峰县农业局,湖南 双峰 417700;湖南省双峰县气象局,湖南 双峰 417700)

二十世纪中叶南方稻区“籼改粳”与“农垦58”推广的调查研究

徐迪新 徐翔 李长青

(政协湖南省双峰县委会,湖南 双峰 417700;湖南省双峰县农业局,湖南 双峰 417700;湖南省双峰县气象局,湖南 双峰 417700)

1954年在南方稻区开始实施单季改双季、间作改连作、籼稻改粳稻的“三改”方针,作为增产粮食的重大措施,其中的籼稻改粳稻,在20多年里几经起伏。1957年从日本引进的晚粳良种“农垦58”,对提高产量起到了显著作用,在南方稻区作双季晚稻或一季晚稻累计种植面积9466万hm2,成为我国推广面积最大的水稻良种之一。

20世纪中叶;南方稻区;籼改粳;农垦58

1954年开始,中国南方稻区实施单季改双季、间作改连作、籼稻改粳稻的“三改”方针,作为增产粮食的重大措施。其中单改双、间改连得到迅速发展,而籼改粳却在20多年里几经起伏。自日本引进的晚粳良种“农垦58”,对提高产量起到了显著作用。从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浙江、江苏、上海、安徽、湖南、湖北、四川等省(市),以农垦58作双季晚稻累计种植1.42亿亩,成为南方稻区推广面积最大的水稻品种之一,而且也是晚粳育种中作出最大贡献的主要优良亲本[1]。作者自1954年从事水稻技术推广工作至今,在基层(区、乡镇)、县、地(市)的亲历、实践和研究,查阅文献资料,从历史的视角,概述各省,侧重湖南,综述南方稻区的几次粳籼变迁,农垦58的引进、兴起和消退,作为建国初30年(1950—1980)的一段重要农业技术推广史料,供读者参考。

一、中央提出“三改”方针,是水稻栽培制度的重大改革

1954年10月中央农业部粮食生产总局关于《南方水稻地区单季改双季、间作改连作、籼稻改粳稻的初步意见》(简称“三改”),成为水稻栽培制度的重大改革,要求在两个五年计划完成时,南方稻区“三改”面积达到8920万亩,增产粮食159.3亿斤。其中籼稻改粳稻面积1700万亩,每亩以增产120斤计算,可增产粮食24.4亿斤[2]。

(一)各省联系本地实际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南方稻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江西、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当时通称南方13省。江苏省是一季稻区,提出中籼改中粳,单季改双季;[3]浙江省提出“五改”,间作改连作、单季改双季、中籼改晚粳、低产杂粮作物改高产杂粮作物、一年一熟改一年两熟或三熟[4];江西省委提出“三变”方针,实现单季变双季、中稻变早稻、旱地变水田。1954年冬,将“三变”改为单季变双季(包括中稻变早稻增加一季秋杂粮)、旱地变水田、荒地变熟地[5];湖北省提出“五改”工程,单季改双季、籼稻改粳稻、旱地改水田、高秆改矮秆、坡地改梯田[6];福建省1956年提出闽西北、闽东北内陆山区推行单季改双季,沿海平原地区在扩种双季稻的同时,实行间作改连作,1970年以后全省开展“三改”,即单季改双季、间作改连作、高秆种改矮秆品种[7];安徽省省委书记曾希圣提出农业三项改革,也有单季改双季,在淮北地区进行大面积改种水稻,1959年提出“以水改旱为纲,采取综合措施,彻底消灭血吸虫病的方针”[8];湖南围绕中央“三改”,以解决双季早、晚稻品种为中心,1958年提出湖南适宜早籼晚粳的发展方向,1965年与早籼高秆改矮秆的同时,推广晚粳农垦58,确立了湖南早矮晚粳的发展方向[9];上海市是粳稻为主的单季稻区,决定压缩单季中、晚稻,扩大早稻和后季稻的面积[10];四川省是以一季稻为主,提出“双改”,即改一季中稻为双季稻,改双季稻的间作方式为连作方式,当年全省示范8万亩[11];云南省是高原山区省份,籼稻、粳稻和陆稻都有栽培,传统的水稻种植制度为一年一熟(早、中、晚),50年代初中期一季晚稻区在逐步缩小,双季稻面积有所扩大,1952年到1956年平均稻谷面积1432万亩,双季稻面积不到1%,几经曲折到1978年才达到120万亩[12];贵州是高原山区省,籼稻品种占75%,粳稻品种10%,糯稻品种15%,多为一季中稻。1958-1960年间,曾先后推行籼改粳、高秆改矮秆,部分地方禾(“禾”指难以划分籼粳的中间型品种)改粘、双季稻[13];广东省全境均可栽培双季稻,海南岛还可栽培三季水稻。1955年广东省农业厅开展“三推五改”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革,即推广潮汕地区先进经验,推广良种、推广新式农具,改挣稿为翻耕(即间作改连作,挣稿又称桠禾,把晚稻插在早稻行间,夏收时先收早稻,秋收时才收晚稻,翻耕是连作早稻收割后重新犁耙再插晚稻)、改单造为双造、改撒播为条播或插秧、改冬闲为冬种、改荒地为耕地[14];广西省1949年前籼稻占总产量的83.2%,粳稻占7.2%,糯稻占9.52%。1953-1957年开展旱田改水田、一季改双季的“双改”工作。“单改双”对广西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15]。

(二)“三改”方针关键是籼改粳,1954年开始的籼改粳的经历和发展。粳稻产量比籼稻高,耐肥抗倒、抗寒性强,对防止早稻烂秧,减少寒露风对晚稻的影响,有利发展双季稻,粳米品质比籼米好,直链淀粉低,饭味好,市场价格也高于籼稻米,成熟后不易掉粒,田间损失少,适宜于机械化收获。当时我国处于农业合作化高潮。农业合作社接受国家计划指导,农技推广采用“以政代技”的方式,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进行。籼稻改粳稻几番起伏。此前,我国南方只有太湖流域、云贵高原以及台湾省有粳稻种植。1955年长江流域各省籼改粳的面积只有147万亩,1956年猛增到1010万亩。

(三)早籼改早粳,“青森5号”事件[16]。1956年从黑龙江、吉林调往湖北、湖南、安徽等省的青森5号、元子2号、北海1号、国光等粳稻品种有1000多万斤[17]。湖北省在未经试种的情况下盲目引进早粳青森五号和中粳银坊进行大面积推广,造成200万亩粳稻减产3成[18]。湖南从东北地区调运青森5号301.3万斤,大部分安排在常德、湘潭、衡阳3个地区,共种21.56万亩,生长普遍不好,产量不高,全省平均仅213斤,不及当地早籼平均亩产449斤的一半,每亩减产236斤,全省共减产稻谷4500-5000万斤,国家赔款179万多元。常德地区种植青森5号14.3万亩,实收9.8万亩,平均亩产139斤,最低21斤[19]。

1956年作者在邵阳专署农业局工作,亲历了青森5号事件的全过程。6月上旬邵阳地区14县市纷纷发来急电,称“青森5号早穗怎么办?”我参与了此事的调查。这一年全区从吉林调入青森5号种子16.48万斤,种植1.6万亩,插秧后不到1个月即出现拔节现象,除个别小面积产量较好外,失收面积6970亩,占总面积的43.56%,不得不犁掉改插中稻。有所收获的10344亩,其中亩产350斤以上的仅853.9亩,占有收面积的8.26%,占总面积的5.33%;亩产150-250斤的3391亩,占有收面积的32.8%,占总面积的21.19%;亩产150斤以下的2726亩,占总面积的17.03%,占有收面积的26.4%。国家赔偿损失17万多元,造成了极不好的影响。双峰县调入青森5号种子1.5万斤,种植722亩,长势很差,社员编了一首歌谣:“远看一片青,近看两三根,末脑(穗顶)结几粒(谷),一亩几十斤,扮又扮不脱,痒又痒死人”,“远看一溜青,近看脚背深,结得几粒谷,亩产几皮箩。”还有的称之“牛不吃草,猪不吃糠,整不来米,煮不来饭”。县农科所种植18亩,苗架矮、无分蘖,全部失收,只得用蒲滚打入泥中改插中稻。新化县的农民称它是“四冒禾种”——人冒饭吃,牛冒草吃,猪冒糠吃,(茅)屋冒草盖。湘乡县种植青森五号4040亩,有600亩全部犁翻改插中稻,收获的3461亩亩产260斤,比当地的早籼减产45%,损失稻谷80多万斤。涟源县种植1230亩,亩产约40斤。大桥乡栗山村种植6亩,每亩收了36斤。最后由国家按每亩赔稻谷118公斤,赔款152元,共赔偿稻谷指标85250公斤赔款10098元。

青森5号等早、中粳在南方其他省种植结果也不理想。50年代粳型品种在四川盆地适应性不如籼稻,不符四川人口味,很快被淘汰[11]。广东省50年代后期大面积引进农林16、卫国、陆羽132、原子等北方粳稻,因不适广东生态条件造成减产而被淘汰[14]。1956年贵州省都匀县从广西引进一批粳稻品种,连名称都不知道就推广,比当地农家品种产量低。1959年从外省调入青森5号、水源300粒两个品种,由毕节地区调出高秆粳稻237万公斤在全省推广结果也不佳。省农业厅总结:从北方引进的青森5号、水源300粒两个品种,对我省自然条件很不适应,又加上栽培技术不合理,一般表现不好,目前不宜普遍推广,再加外调种子混杂严重,如此等等,推广粳稻未成功[13]。50年代江西从外省引进早粳卫国、青森5号,晚粳挨稻青、猪毛簇等粳稻品种31个分给省内农场与少数农村试种,期望在部分地区实现籼改粳,未能成功[5]。

(四)青森五号事件的检讨。湖南、湖北两省大规模自吉林引种的青森5号,由于科学预测论证及研究不够,没有先进行试验示范,致使这次大规模引种失败[20]。

1.违背科学,盲目推广。北种南移,生育期缩短,生态条件不适宜。青森5号原产日本,由“关山”与“龟之尾”杂交育成,伪满时期引入吉林种植,表现良好。南移后生育期由原来的125-185天缩短为97天,把地处北纬44-48°、生长在吉林、黑龙江的青森5号,南移至北纬27-31°的湖南、湖北,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吉林、黑龙江属光照长而积温少的地区,湖南、湖北是光照短积温多地区,引种后生长慢发育快,过早打苞抽穗,到6月底7月初就成熟收割了。生育期缩短的是营养生长期[16],每穗只结20-30粒,好的50多粒,空壳率在15%-40%。福建省1959年在北粳南移口号下,大量调入农林16号、银坊、卫国等20多个粳稻品种,试种结果减产,翌年停止推广[7]。

2.栽培技术上的原因。稻作制度不同,栽培技术落后,农业社基本上沿用传统的耕作技术,如密播、满月秧、丝毛秧、大苗稀植、低肥或中肥等,没有掌握短秧龄、高肥、密植等关键栽培技术。双峰县农科所在1956年失败后,对青森5号及本地种植过的有芒早粳、早粳16号三个早粳品种进行小区对比试验,以早籼南特号作对照,3月28日播种,4月21日插秧,秧龄24天,试验结果见表1。与对照南特号比较,青森5号产量最低,在南方种植不是一个早粳良种。有芒早粳、早粳16号比南特号每亩分别增产120.5斤、70.5斤。有芒早粳是江苏省南汇县地方评选良种,分蘖力强,耐肥、秆硬不倒伏,比较容易脱粒,分布在太湖地区和沿海地区以及湖北、湖南、安徽的平原及丘陵地区,1958年推广280万亩[21],同年引入双峰县,在早粳品比中居第一位。1959年全县示范种植面积300亩,一般亩产400斤左右。1960年全县推广2.4万亩, 1962-1964年全县稳定在2万亩左右,直到1966年还有种植。有芒早粳是双峰县栽培面积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早粳品种。1966年双峰县又从辽宁引进早粳农垦19(原名藤坂5号)、农垦20(原名十和田)、农垦21号(原名越路早生)3个品种1000多万斤进行示范种植,结果也不理想。1966年作者在甘棠区农技站工作,在长田公社黄河大队油铺生产队试种农垦19、20号10多亩,因秆高不耐肥抗倒,亩产700斤左右而没有能推广。70年代初作者曾在县农科所先后试种701、702、京引66、京引1号、农垦8号、青村2号、沪辐67-57、69秋22、农垦20选、69-460、1073等早粳品种,产量均一般。

表1 双峰县农科所1958年早粳品比结果

3.早粳品种不适宜南方栽培。究其原因,粳稻抗热性差,在高温条件下,籽粒充实度不及在冷凉气候下的米粒品质。1973年起原邵阳地区、县级农科所早稻联合区试,就取消了粳稻组。到70年代前期,早粳品种逐年减退至消失。20世纪50年代上海的早稻以粳稻为主,种植主要品种有有芒早粳、无芒早粳,还从东北引进青森5号、公立17号。自60年代引进矮脚南特号等矮秆早籼品种,产量普遍高于粳稻品种,因而早粳面积下降,70年代初市郊早稻全部改种籼稻,科研单位也不再进行早粳引种研究[10]。江苏省50年代引进一批早粳品种,有青森5号、银坊、元子二号、国光等,种植时间短,没有推广[3]。

二、晚籼改晚粳,“早籼晚粳”定方向

(一)晚粳的兴起(1956-1960)。1955年湖南省从江西引进松场261及韭菜青,首先在大通湖农场示范,1956年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双季晚粳一般亩产300来斤,比晚籼增产100-200斤。1958年,随着双季稻的大发展,全省晚粳面积达315万亩,绝大部分表现增产,于是湖南提出早籼晚粳的方向,决定全省进行大面积的晚籼改晚粳。1958年冬及1959年春从江、浙、沪等省市调进及本省区与区之间调剂晚粳种子6348万斤,除松场261、韭菜青外还调入老来青、412、853、太湖青、猪毛簇、牛毛黄、芦干白、铁秆青及本省的地方品种云怕白等,使全省晚粳面积达690.9万亩,占当年晚稻面积1264万亩的53.2%,大都获得了好收成。出现了南县华阁公社湖区第一个晚稻超早稻的典型,关键是种了70%的晚粳[9]。原邵阳地区1957年引入的10509、老来青小面积种植产量均在每亩500斤左右。双峰县1956年与青森5号同时引进的晚粳10509、银坊、松场261、老来青等品种试种表现较好,第二年扩大示范面积, 1958年全县种植的松场261出现亩产800-900斤,老来青600-700斤,而晚籼红米冬粘为350-400斤。县农科所印发技术资料《粳稻确是增产的重要途径》介绍本所230亩晚稻,其中晚粳48亩,平均亩产751斤,比籼稻增产40%,粳稻有松场261、老来青、红须粳、10509(社员喜称“一天一壶酒”)、霜打青、有芒小种、铁谷早粳、新太湖青、红毛火种等九个品种,其中铁谷早粳2.33亩,亩产达1121斤,比红米冬粘增产两倍。1960年全县计划双季晚稻321925亩,晚粳占49.61%,其中老来青125110亩,占晚稻总面积的38.90%;10509种植20845亩,占6.5%;牛毛黄17167亩,占5.3%;松场261种植11945亩,占3.71%;白米冬粘73824亩,占23.25%;番子13760亩,占4.3%;本地白米冬粘1143亩,占0.35%;红米冬粘58131亩,占18.1%。晚粳面积迅速扩大,进入鼎盛期。

(二)大饥荒年代晚粳退出、晚籼回潮(1960-1962)。1960年全省双季晚粳面积尽管扩大到843.44万亩,当年的“大跃进”带来大倒退,酿成大饥荒。违背经济规律,违背自然规律,不尊重科学,不尊重知识,不实是求是的瞎指挥,使这一年晚粳减产,晚籼更低,全省双季晚稻单产仅119斤。原邵阳专区14县市1960、1961、1962三年的晚稻亩产依次为118、146、136斤,双峰县三年晚稻单产依次为122、134、176斤。全国粮食形势严峻,经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政策,在农村实行三自一包、联产计酬以及超产吃“尾巴”、大包干等多种经营形式,特别是将自留地退还农民,有的还划给“口粮田”,这成了社员的“活命地”、“救命田”。种植计划相对自由,于是社员选择需肥、劳力都较少的老品种,如红米冬粘、白米冬粘等回归当家地位,以及浙场九号、油粘等晚籼品种。粳稻不容易落粒,需肥较多,虽米质佳,但胀性较差,吃得多而被淘汰。双峰县农业局1964年“关于晚稻育秧的技术意见”提到:我县目前栽培的晚稻品种有浙场九号、大跃(油)占、白麻谷、老黄谷、北方麻、23-41、白米冬粘、红米冬粘、蕃子等10多个品种,其中没有晚粳品种。

三、1963年湖南省再启籼稻改粳稻

1963年农业生产有所好转,湖南重新开始推广晚粳的工作,与高秆改矮秆的品种改良结合在一起,提出早矮晚粳的方向。

(一)早籼高秆改矮秆。1960年省农科所从广东引进我国第一个矮秆早籼矮脚南特号。1961年进行区试,1962年开始在个别点上试种,1964年社教运动中,提出各级办基点,开展有领导干部、技术人员、贫下中农“三结合”的科学实验活动。矮脚南特号一般亩产900斤左右,高的达1000斤, 1965年全省种植约2万亩。中共湖南省委于1965年发出关于加强种子工作指示,明确指出今后培育推广水稻良种,主要向矮秆方向发展。1966年早稻播种面积2200万亩,其中早粳36万亩,矮脚南特号341万亩,其它早矮27万亩,高秆良种1197万亩,共计良种面积1601万亩,占早稻总面积的73%,早稻亩产达到450斤,较1965年396斤增产54斤,增长13.6%。到1968、1969年,全省、各地、县早稻基本实现矮秆化[9]。1966年作者在甘棠区农技站工作,推广以矮南特为主的早稻矮秆品种,早稻获得大丰收,全区24504亩双季早稻平均亩产450斤,涌现出500斤以上的大队18个,600斤以上的生产队30个,800斤以上的丘块105亩。区委和农技站蹲点的甘棠公社五四大队铁炉塘生产队1.3亩团粒矮丰产田亩产达900斤。

(二)晚稻籼改粳,推出农垦58。1964

年湖南省农业厅湘阴基点办了60华里的晚粳大样板,编写了《500里双季稻晚粳大丰收》的读本,掀起了晚籼改晚粳高潮,特别是农垦58的推广对以后晚籼改晚粳起了重要作用。

四、农垦58的引进、示范与推广

20世纪50-60年代加快了国内外的引种工作[21],引进一批晚粳品种在南方稻区大面积推广。1981年统计直接利用的70个外国品种中,来自日本的54个,推广面积100万亩以上的有15个,以“世界一”(粳)的推广面积最大,IR8次之[22]。又据统计表明,外引水稻品种重新用名或用原品种直接在我国稻区推广,年种植面积首超100万亩的有23个,包括农垦58、日本晴、IR26、BG90-2、密阳23等。《江苏省农业志》载:1958年中国代表团赴日本考察时带回“金南凤”和“世界一”两个粳稻品种,分别编号为农垦57和农垦58[3]。《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载1957年原农垦部自日本引入的一个品种定名为农垦58号,1959年开始推广[1][22]。上述引入农垦58的具体时间有一年之差或是先后两次引入。

(一)农垦58成为南方稻区推广面积最大的水稻良种之一。

日本粳稻品种均属于早稻和中稻,与我国北方粳稻品种的熟期相近,至今为止,只有农垦58这个品种是近于太湖流域的晚粳。随着大面积单季改双季,晚稻多采用粳稻品种。农垦58在长江下游各省作单季或双季晚稻品种而推广较快,对粮食产量的提高起到了显著作用[23]。据国家水稻数据中心记载,1957年农垦58在江苏、浙江两省试种,1960年在太湖地区进行大面积多点种植示范,均取得良好效果。我国南方稻区相继引种成功得以很快推广和普及。60年代至70年代初期浙江、江苏、上海、安徽、湖南、湖北、四川等省(市)以农垦58作为双季晚粳(或单季晚粳)累计种植1.42亿亩,成为南方稻区推广面积最大的水稻良种之一。1975年长江流域种植345万hm2,一般单产6吨/hm2[1],据中国水稻研究所科技信息中心提供,农垦58在我国南方稻区不仅对粮食生产起了重要作用,而且也是晚粳育种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主要优良亲本。1983年后,还累计推广超过173万亩。

(二)江苏、浙江、上海、湖北、湖南、安徽、四川等省大力推广农垦58,成为晚粳的主导品种。

江苏省:1957年以前淮北稻区仍以籼稻品种为主,占水稻面积的80%以上。1958年引进农垦58以后,经过1959-1960年两年广泛试种结果,1961年起组织全面推广[3],作为单季晚粳新良种推广速度比较快。1963年种植面积达50万亩,1964年达375万亩,1965年达900万亩,1966年达1228万亩,成为单季晚粳的主要品种,占全省粳稻面积的62.7%,加上562.3万亩的中粳稻,使粳稻面积达到全省水稻面积的70%。1969-1978为双季稻发展时期,这段时间的主要粳稻品种有沪选19、嘉农482、桂花黄、武农早等,新选育的良种替代了农垦58。

浙江省:1957年引进,1960年在嘉兴地区种植,亩产比农家品种增产一成多,农民称为“三八稻”(亩产稻谷800斤,稻草800斤,出米率8折)。1964-1973年的10年中全省累计种植面积3095.75万亩,其中1967年达到720.51万亩,占晚粳面积70%左右[4],占晚稻面积的39.4%。从浙北到温州平原,从沿海到山区,在不同年度间,只要栽培得法,一般比当地品种增产1-3成。1965年在季节推迟的情况下,全省310万亩农垦58,大都取得较好的收成。

上海市:1959年从江苏引进农垦58号进行示范试种,比本地品种具有明显优势,上海郊区农科院作物所12个区试点统计平均亩产458.1公斤,得以纷纷推广,成为60年代中后期单季、双季晚稻的当家品种。1969年该所从农垦58中系统选育出沪选19号,早熟、稳产、优质抗病耐寒,适应性强,60年代累计推广达1000万亩以上[10]。

湖北省:湖北省粳稻生产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和70年代出现过两次发展高潮, 1962年引进农垦58[24],60年代中期推广“三矮一粳”,即矮南特、珍珠矮、广场矮(早稻)和晚粳农垦58,实现早籼晚粳搭配,1977年农垦58达到812.36万亩,占当年晚稻面积1821.52万亩的44.6%。70年代湖北省推广以农垦58为主的粳稻面积曾达到1800万亩[6],种植时间长达20多年,占二季晚稻的80%,是湖北省70年代中期种植面积最大的晚稻品种[25]。80年代晚稻则逐步过渡到以本省选育的鄂宜105、鄂晚5号为主,70年代末逐渐为杂交水稻所取代。

安徽省:1964年,经省级审定,农垦58表现优异,可以全面推广并确定晚稻向粳稻发展。60年代中后期,农垦58成为当家品种。1972年双季晚稻品种由籼型改粳型是双季稻单产突破800斤的关键措施。1978年安徽省晚粳面积381.3万亩,占晚稻总面积的35.7%,农垦58还保持42.7万亩,本省培育的安庆晚2号、当选2号,有126万亩,都是农垦58的衍生品种[8]。

四川省:1964年开始全省大面积推广早、中稻品种矮脚南特号、矮子粘、广场矮、珍珠矮及从上海引进的晚稻农垦58号,总称“四矮一粳”。农垦58号在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成为四川省双季晚稻的当家品种,种植面积曾达400万亩左右,占当年双季晚稻面积的70%左右[11]。

湖南省:1960年引进农垦58,1964年全省各级兴起蹲点办基点队,进而又发展到跨队、跨社办大样板。1964年湘阴、邵阳、长沙等基点试种农垦58面积62.5亩,比其他晚粳增产1-2成。1965年各地、县、市普遍在基点进行小面积示范外,省级办起两个大样板,南县30万亩,长沙靖港区10万亩,湘阴白水区(包括新华大队)、岳阳筻口区5万亩,全省总计农垦58发展到80多万亩。这一年因寒露风影响大部分晚籼减产,全省晚稻平均亩产134斤,而农垦58获得好收成,平均亩产400多斤。在湘中、湘北的产量,比晚籼高出1倍甚至几倍。不仅作连晚高产,作一季稻产量更高。部分群众早期因不习惯吃粳稻米、农垦58种子混杂严重、需肥多等而有抵触情绪,农村流传“今年农垦58,明年59,后年60退休。”有的编成歌谣,形容农垦58是:“农垦58杂得恶,高子矮子各顾各,高子踩倒矮子的头,矮子抱住高子双脚,扮又扮不脱,一丘(田)扮得几皮箩”。有的称农垦58是“粪桶子、药罐子、工砣子”指耗肥、耗农药、耗工。

1960年从江苏、浙江、广东、上海等省(市)聘请2726名农民技术员帮助省、地、县三级重点推广矮秆早籼和晚粳农垦58。全省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宣传发动活动。1966年2-3月两个月,《新湖南报》连续发表七篇推广良种的社论,要求必须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以良种为中心带动良种、良法、良制、良具,全面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加速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省农业厅编写了《农垦58栽培技术问答》。这一年全省推了1159万亩农垦58,占当年晚稻总面积1850.81万亩的62.6%,加上其他粳稻品种基本实现全省晚粳化,还带动了人力打稻机的推广。此后的1966-1971年间,每年农垦58种植面积都超过了1000万亩, 1972年农垦58面积达1658.2万亩,占晚稻总面积2772.3万亩的69.88%;1973年最多,达1834万亩,占晚稻总面积3118.29万亩的58.8%,占全省晚粳总面积的82.9%[9]。这是湖南历史上栽培面积最大、服役最长的一个水稻良种。

邵阳地区14县(市)1965年从江苏引进农垦5810.4万公斤,种植16625亩。地区和县17个基点大队和11个场(所)平均亩产198.3公斤,比高秆浙场9号增产57%,比老黄谷增产130%。这一年全区晚稻面积60.03万亩,平均亩产63公斤。第一年农垦58试种示范取得成功,1966年全区一跃而为98万亩。据双峰、邵东、邵阳等9个县61个公社71个生产队的统计,连作晚粳农垦58 5148亩平均亩产440.7斤,比其他晚籼每亩增产200-300斤。现在的娄底市(辖新化县、双峰县、涟源市、冷江市及娄星区)统计,从1966-1975年晚稻以粳稻为当家品种,全市晚稻平均亩产由1965年的71公斤,1971年提高到164.5公斤,1973年达216公斤,比1965年提高2倍。

双峰县1963年引进农垦58[26],县农场试种103亩,亩产312公斤,接着在千金、五星、金田等公社较大面种示范种植,获得好产量,国家以高于11%的价格收购种子。1965年多点示范种植2400亩,1966年扩大到13万多亩,其中农垦58为8.5万亩。1968年早稻品种实现矮秆化。1970年农垦58普及到30万亩,占晚稻总面积的70%,实现了早矮晚粳的格局。1971年水稻播种面积90.4万亩,第一次过90万亩,晚稻农垦58首次超过40万亩,达到40.4万亩,占晚稻总面积的80%,双季稻平均亩产503公斤,第一次破500公斤大关,位全省之冠。1971-1974年都保持在40多万亩的规模,占晚稻总面积的75%左右。农垦58的推广,对我县晚稻1970年突破300斤(305斤),1971年突破400斤,1972年大旱之年仍获亩产420斤,1973年突破500斤(544斤)大关,发挥了良种的增产效益,早矮晚粳的推广,实现了全县粮食作物平均亩产超过1000斤,达到1128斤,全县粮食总产30.95万吨,人均用粮405斤,群众基本脱离了饥饿。

(三)江西、贵州、福建、云南、广西、广东等省,因生态环境不适合农垦58等粳型品种的生产而没有推广。贵州省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引进武农早、沪选19、农垦58等品种,主要种植在低热区作双季晚稻品种或温和地区中稻品种[13],种植面积不大;江西省60年代中期,引进以农垦58为主的晚粳品种,至70年代初,农垦58在全省栽培面积曾达160.8万亩,从农垦58中选出的九良晚1号、7号,到70年代末,全省推广面积有43万亩,此后80年代中期农林垦殖系统又曾引进早粳辽粳5号,但均因粳稻不大适应江西高温气候,加以脱粒困难和群众食用不习惯以及粮食部门收购、运销困难等因素制约,粳稻在江西之栽培,始终未能扩大[5];福建省吸取1959年北粳南移失败的教训,60年代末随着矮秆早籼的普及,由于晚稻缺乏矮秆良种,除一部分以早代晚进行倒种春外,继续推广一批高杆籼稻品种。70年代在内陆山区推广早籼珍珠矮作倒种春等,沿海地区推广包胎矮、广包、矮脚竹塘、晚籼22等籼稻品种[7];云南省20世纪60年代有关部门先后引进台北8号、老来青、常熟稻、西南175、加南3号、科情3号等平原粳稻品种,在中部高产区种植,部分地区实现了籼改粳[12];广东省1958年未经认真试种,大量种植北方粳稻,造成损失。1964、1966引种南方粳稻农垦58和科情3号,因不适合广东生态环境、病虫害严重、难脱粒和口感不好未获成功[14]。70年代广东矮秆晚籼逐渐取代高秆晚籼,主要推广钢白矮1号、秋桂矮11、二百矮等,70年代后期广东兴起中、迟熟早籼翻秋,一批早晚兼用类型品种的扩大推广,致矮秆晚籼面积逐年下降,翻秋面积1985年占晚稻总面积的40%。其中桂朝二号最大种植面积1489.3万亩,双桂一号198、1986连续两年种植面积为573万亩和559万亩,居同型品种的首位[14];广西省是以籼稻品种为主的双季稻区。60年代末到70年代,全区推广晚籼品种有团结一号、包胎矮、包选2号,种植面积在500-1000万亩左右,大灵矮500万亩,朝灵11号81年168万亩[15]。

(四)1970年代中期,农垦58逐渐消退。70年代末80年代以来长江流域各省(市)大力开展晚粳品种选育工作,不断育成新的晚粳品种,70年代中以后大都为新品种代替,农垦58的种植面积大为减少, 70年代初推广面积最大为5603万亩,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仍保留有506万亩,主要种植省份有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湖南、湖北等[22]。1976年双峰县农林局在“关于晚稻育秧的意见”提出坚持以晚粳为当家品种,要求占60%,适当扩大倒种春[27],积极试种杂交稻。大力推广东风5号、农虎6号、68-166苏州青等有发展前途的接班品种,农垦58退出晚粳当家地位。70年代初,湖南还先后推广引进和自选的农虎6号、东风5号、岳农2号等,使全省晚粳面积在1972-1974年占全省晚稻面积的百分率依次为69.88%、58.88%、48.9%。由于需肥较少、产量较高的倒种春及中秆晚籼品种的发展,1975年以后,晚粳品种面积就开始大减。1976年以后,产量更高的杂交水稻问世,晚粳面积下降更快,到80年代,除洞庭湖区还保留了300多万亩晚粳外,其它地区已很少种植。据统计,1973-1983的10年里,全省每年晚稻面积都在3000万亩以上,而农垦58种植面积从1975年以后锐减,占晚稻总面积的百分率,1975年为35.7%,1976年为21.2%,1977年为7.57%,1978年为2.9%,到1979年只有0.9%,1983年全省保留11.39万亩,仅占0.37%[9]。

五、农垦58具有高产稳产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适应性广

(一)农垦58株型紧凑,植株较矮。一季晚稻株高98-112cm,连作晚稻株高70 -85cm。穗长15-18cm,每穗65-85粒,籽粒卵园型,颖壳秆黄色,结实率82%,千粒重26-29克。主茎总叶数15叶,叶片短狭,叶身挺直,作一季晚稻有顶芒,作双季晚稻无顶芒[1]。

(二)农垦58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有效穗数多,抽穗整齐。分蘖率一般都在70%左右,比同期栽培的老来青多10-20%左右,每亩有效穗也大部分稳定在30万以上。农垦58低节位分蘖多,八月下旬的分蘖还有70%的结实率。主穗与分蘖穗分化进程整齐,从始穗到齐穗只7天左右[28]。

(三)农垦58的生育期较长。江苏省:在太湖及长江以南沿江地区,全生育期160 -170天,是个早熟晚粳。长江以北淮南地区栽培,全生育期170-180天,是个中熟晚粳。在淮北地区栽培全生育期180-190天,是个晚熟晚粳品种。在江苏宜作一季栽培。华东各省市用农垦58作双季晚稻和三熟制的后作,全生育期145天左右。5月下旬早播,大暑起栽插,栽插越早,产量越高[24]。

浙江省:作连作晚稻,浙北杭嘉湖和宁绍平原地区,全生育期140天左右;浙中金衢地区,全生育期135-140天左右;浙东黄岩台州地区,全生育期130天左右;浙南温州丽水地区,全生育期140天左右。山区比平原地区播种期适当提早,全生育期也相应长5-10天[28]。

湖北省:农垦58作二季晚稻,全生育期140天左右,从鄂东到鄂北,生育期相应延长5-10天[18]。

湖南省:全生育期125-150天。1971年郴州地区(湘南),全生育期123天;省贺家山原种场(常德,湘北),全生育期140-150天[29];长沙(湘东),全生育期142-145天;湘潭(湘东),全生育期134天;双峰县(湘中),全生育期130-140天。由北向南,生育期缩短5-8天。比湘粳2号、4号,苏州青、68-166的生育期长3-5天,比沪选19长15-20天。60年代末湖南开始发展三熟制,1972年达220多万亩,三季作物的生育期有450多天,季节矛盾格外突出,农垦58在稻稻油中作晚稻生育期143-148天,在稻稻麦中145-150天[30]。

(四)农垦58属于短日照类型,但感光性偏弱[31]。和老来青等晚粳同样感光型品种比较,对光温条件的要求却没有老来青等晚粳那样严格。在气温不低于15-17℃时幼穗就能分化,如果短日照条件得到满足,遇到气温上升,还有促进分化长穗的作用,因此农垦58号比老来青能提早成熟几天[32]。农垦58对温度反应则比一般晚粳品种敏感,早播早栽的,幼穗分化也必然提早;迟栽的由于短日照条件足够,气温条件也够,更能促进幼穗迅速分化,所以农垦58既可作单季栽培,更适于作双季晚稻栽培。

笔者1967年至1971年先后在农村生产大队及县良种繁殖场工作期间,曾对船工稻、龙老3号、白麻谷、韶山一号、日华稻、辐湘粳8号、农林140、农垦58等迟中熟及晚稻品种进行短日照处理试验,以本地栽培较广的一季迟熟中籼品种(也作连晚栽培)白麻谷作对照,用边长4米、边高1.3米、中高2米的屋脊形木架,上复盖黑布进行遮光处理。1971年4月2日播种,5月3日移栽,6月1日(第7叶发出)开始遮光,每天上午8:30以前,下午5:30以后复盖黑布,每天给予9小时光照,经13天后,6月13日撤除遮光设置,白麻谷、农垦58、龙老3号明显孕穗,除韶山一号外,其余品种幼穗明显伸长3-5厘米,证明农垦58具有一定的感光性,但比典型的晚粳品种要弱。

(五)农垦58的光合效率较高。它具有充分利用光能的紧凑株型,短而挺直的叶片,显示出足苗不封行、封行不封顶。同样叶面积的植株基部光照比老来青、苏稻、松场261等高秆大穗型品种强5%-7%。农垦58的阶段吸氧量,有较多的数量分配在叶鞘、茎、穗中,分配到叶片内的数量相对地比老来青等少,这个氮量调配的缓冲作用,有利于农垦58在高肥水平条件下,适当扩大叶面积,提高光合强度又不致于引起徒长披叶,更好地发挥氮素营养的增产作用[32]。

(六)农垦58的基本营养生长性比较稳定,对种植季节有较广的适应性[33]。在适期范围内,早播早栽或迟播迟栽,全生育期有所变化,但仍能保证一定的基本营养生长期,奠定了发育良好的基础。据浙江省嘉兴地区测定,6月5日播种,7月28日移栽,营养生长期73天,占全生育期155天的47.1%。6月25日播种,8月15日移栽,仍保持63天的营养生长期,占全生育期145天的44.4%,这可能是迟播迟插仍能达到一定产量的原因。1965年浙江省早春气温低,早稻成熟期被推迟,连作晚稻移栽也推迟了10天以上,农垦58表现出早栽高产迟插稳产的特性。

(七)农垦58有自然变异、分离现象。

稻穗基部颖花及枝粳特别是二次枝梗容易退化,随着栽培年久,也带来品种混杂、退化等问题。到1975年,农垦58混杂退化更严重,有的出现“长袍马挂(甲)公孙禾”,双峰县要求每个生产队插1-2亩一季晚粳,除杂去劣留作种用。

六、农垦58推动了晚稻栽培技术的改进

(一)提高秧苗素质。湖南提出连晚秧苗“主茎6、7叶,扁蒲带分蘖,健壮不拔节,青秀无病叶,根多粗又白,插后3天发新根,返青快,不褪色”,要育老健秧,不育“小老苗”(指秧龄长,生长滞后,插后僵苗),更不能“带胎上轿”(指明显进入幼穗分化的苗)。湖北黄岗地区,对秧苗提出量化标准,苗高35cm左右,绿叶4-6片,茎宽0.5-0.6cm,单株鲜重1200-1600mg,比一般秧苗重1-1.5倍。江苏省农垦58作一季稻栽培的秧苗,要求分蘖秧。早播早栽的35-40天秧龄,4-5片绿叶,带一个分蘖的占60%-70%;早播中栽的秧龄40-50天,5-7片叶,带2-3个分蘖,分蘖秧率100%;早播晚栽的秧龄50-60天,7-9片叶,带分蘖3-5个,分蘖苗率100%。

(二)通过播种期、播种量来调节秧龄,达到适时移栽。湖南从6月上旬至下旬中都可以播种,移栽期从7月中到8月初,秧龄40-60天。一般要求6月中至夏至前播种。湘北及湘西地区播种期还应适当提前[34]。岳阳地区(湘北)6月10-15日播种,7月底插完秧。邵阳地区(湘中)6月20日左右播种,7月30日前移栽,在此期间内40天秧龄的产量最高,比50天秧龄的每亩多8万穗,增产8.9%-14.6%。从1973年开始,双峰县安排的播种期倾向提早,6月10 -20日分批播种,减少播种量,将秧龄控制在40天左右,7月底插完秧。秧龄40天以上的每亩播150斤左右,35-40天的每亩播200斤左右,30天秧龄的每亩播200斤左右,每亩用种量26-28斤[35]。双峰县农科所1973年进行了农垦58分期播种同期移栽的比较试验,分别在6月11-26日每隔3天一个播期,共分6个播期,移栽期同在7月23日,试验结果,早播的秧龄长,本田生育期相应缩短,植株变矮。6月11、14日播种的两期产量居后,而6月23、26日播种产量居1、2位,播种期相差15天,成熟期只推迟6天。前作是迟熟早稻品种,后季安排农垦58的播种期适宜在6月下旬初,早播的不能早插,产量反而低于中播迟插和迟播早插的。在湘中地区,60年代末70年代初,早晚稻品种搭配上提出“两迟当家”,后来因发展三熟制需要一部分早熟晚稻品种,农垦58有早播可以提早成熟的特性,因而在早稻品种安排上提出扩大中熟品种的比例。

浙江省的适宜播种期,浙北抗嘉湖平原在6月20日前后,宁绍平原在6月25日前后,秧龄40-45天以上;舟山、金华地区6月底播种,台州地区在小暑前,浙南温州、丽水地区在7月10日前,秧龄35天左右;另据杭嘉湖及宁绍地区典型调查,7月底以前移栽的以25-30天秧龄的产量最高; 8月1-8日移栽的36-40天秧龄的产量较高;8月9-15日移栽的又以秧龄46天以上的产量较高。

湖北省农垦58作二季晚稻栽培,适宜的播种期6月15日左右,不宜迟过夏至。因此农垦58最适宜的移栽期是7月底以前,在此期间内,采用35-45天秧龄的比50天以上的好。实践证明,早栽的长秧龄和短秧龄都能实现高产,但秧龄偏短的产量更高些。但8月初移栽的则以秧龄偏长的产量较高。

(三)湿润秧田,水管水育。农垦58育水秧能延长秧龄,但水秧存在播种太密,底肥不足,叶黄苗瘦,成秧率低。双峰县1974年要求大田与秧田比为8∶1,开沟做厢,下足底肥。70年代初湖南也曾试验过农垦58旱育秧和场坪育秧,终因难以控制长秧龄,未能推广[30]。

(四)农垦58田间管理技术

1.施肥技术。底肥占总施肥量的60% -70%。追肥抓住分蘖肥早而重、中期看苗补施、穗肥轻施的“前重中控后轻”的“V”字型追肥模式[36]。1973年双峰县总结四个高产大队的经验,在化肥不足的情况下,晚稻农垦58亩产700斤左右,要有优质土杂肥60-100担,人粪尿200斤以上,畜肥20担左右,磷肥20斤,氮化肥20斤(尿素为10斤)。抓住肥源旺盛季节大积土杂肥,沤“三凼”,即户户有热水凼,丘丘有田间凼,队队有常年大凼。健全家肥收集制度,土法上马,大力推广“新农药、新化肥”(也称“战备肥”)中的“5406”(一种放线菌,又称抗生菌肥)。推广夏季绿肥,田埂、田塍、空坪、闲地或稻田间种豆科作物田菁等夏季绿肥。利用沟、凼、池、圳和稻田养殖绿萍(红萍)作为晚稻肥料。

2.密植足苗。农垦58将水稻密植推到最高水平。邵阳县良种场密植对比试验,每亩插5万蔸,亩产527斤;4万蔸亩产707斤;3万蔸亩产597斤;2万蔸512斤;一万蔸亩产428斤,以每亩插4万蔸产量最高。综合各地试验采用4×5、3×6寸的株行密度,每亩不少于3万蔸,每蔸本秧7-8根,每亩不少于20万基本苗较好[37]。一季晚稻则以4×6、5×6,每亩2-2.5万蔸,每蔸5至6根,每亩本秧15万左右为好。湖南几乎是清一色的“架子化”,划行插秧;江、浙推广等距拉绳插秧,都是为了插足基本苗。

3.科学管水,两次中耕。深水返青,浅水分蘖,湿润保胎,有水抽穗,间歇排灌,干干湿湿壮籽。第一次中耕在追肥后(手)抓田,第二次中耕8月20日左右打石灰踩田。幼穗分化前(抽穗前35天左右)看禾、看田、看天落水晒田。

4.防治五病六虫。即小球菌核病、稻瘟病、胡麻叶斑病、纹枯病、普通矮缩病;三化螟、纵卷叶虫、稻苞虫、飞虱、叶蝉、粘虫。农垦58较抗白叶枯病,但易感小球菌核病、纹枯病穗颈稻病和黄矮病,1972年双峰县仅几天时间因稻瘟病暴发,而损失稻谷500多万斤。

七、农垦58大面积发生小球菌核病的情况调查

70年代中后期,小球菌核病流行,也是农垦58面积锐减的重要原因之一。限于当时国内对这类病害的研究有限,人们的认识聚焦在“青枯死秆”上,甚至谈“枯”色变。“青枯”是指稻叶突然失水,褪为暗绿色,失去光泽;“死秆”是指稻茎节基部发生腐烂引起的倒伏。有的认为青枯、秆腐是两种病害,前者加重了后者引起的倒伏。

(一)1973年双峰县晚稻大面积发生青枯死秆。全县45.42万亩晚稻有35899亩发生不同程度的青枯死秆,占晚稻总面积的7.9%,其中青枯死秆(蔸)率为15%左右的有19228亩,占总发生面积的53.5%; 25%左右的有3782亩,占总发生面积的20.6%;35%左右的有5807亩,占总发生面积的16.2%;50%以上的有3482亩,占总发生面积的9.7%。青枯死秆增加空壳率,降低千粒重。全县损失稻谷480多万斤。综合12个公社(场所)、15个大队、21个生产队的调查,晚稻大面积青枯死杆与品种、气候、土壤、施肥、灌溉、病虫防治有关。

1.与晚稻品种的关系:县农科所调查七个晚粳品种的青枯率(青枯苗占调查总苗数的百分率)依次为:农垦58为54%, 702118为52%,台选23-79为48%, 702290为42.5%,702280为27.4%,浙江5732为23.1%,湘糯20.8%,农虎13号为28.1%,宁农1号为12.1%,166-8为9.7%,70株选为3.3%。大田8个品种青枯率调查,依次为农垦58为54.1%,68-166为10%,东风5号8%,湘粳12号6.1%,嘉农482号5.9%,东方红1号 2.29%,早糯1.4%,庆糯0.8%。农垦58最严重,其他粳稻品种青枯率低于10%,两个糯稻品种最低[38]。

2.不同品种稻根分布深度与青枯死杆的关系(见表2)。品种根系分布的深度与青枯死杆率成负相关,根系越深,发病越轻,说明根系活力、吸收能力强能减轻病害的发生。

表2 县农科所第一队田间调查结果

3.青枯死秆与播种期、生育期的关系。县农科所调查农垦58不同播种期的青枯死杆率。6月14、6月17两个播期的死秆率最高,进一步分析,播种期的迟早与死秆没有必然的联系,随生理衰老,抗病性下降,水稻生长的乳熟期是最易传播流行病、造成损失最大的危险生育期。

4.与施肥的关系。底肥充足、适量追施氮化肥的比底肥不足、偏重追施氮化肥的稻田死杆要轻。青树坪公社和平大队泽塘生产队每亩氮化肥(碳铵)80斤,全队116亩晚稻青枯严重的45亩,青枯率为53.6%。相邻的龙太平生产队,每亩施氮化肥50斤。9月20日每亩打陈砖土灰(年代久远的土砖屋其砖可作肥土)12-15担作壮籽肥,63亩晚粳农垦58基本无青枯死秆现象,晚稻一季跨纲要。

5.脱水过早、晒田过度引起青枯死秆。柘塘公社大马大队居民生产队的曲弯丘,9月13日脱水,10月3日复水,田泥开黑坼,青枯率75%;相邻的一丘,一未断过水处于湿润状态,二田泥未开坼,青枯率14%。

6.青枯死秆与天气的关系。1973年10月上旬,农垦58进入乳熟末期,上旬平均21.2℃,比上年同期高1.6℃,昼夜温差大,最高34.8℃,最低12.7℃,温差22.1℃,北风3-4级;10月7日气温骤升,北风6级,叶面蒸腾作用强,稻田耗水量大,稻茎叶失水柔软,农垦58的根系衰老吸收能力弱,叶片凋萎失色至青枯死杆严重。当时从全县的情况来看,10月6日发现苗头,8日蓄势待发。9日、10日转为阴天有小雨,气温稍稍下降,青枯缓和。11日四川省参观团来双峰考察晚稻,赞偿我县晚稻“五十万亩一丘田,四面八方一个样”,生长平衡,丰收在望。

7.与病虫危害的关系。飞虱、叶蝉、螟虫为害,削弱水稻抵抗力或形成伤口,或分泌氯基酸等物质,都易造成菌核病的侵染,也令青枯病加重发病。

(二)长沙县1970年晚稻后期死秆原因的调查[39]。1970年10月中旬,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死秆现象,11月中旬对黄花、靖港、金井等区的13个大队的32个生产队进行调查,共有晚稻面积4815亩,发生死秆的2073亩,占43%。原每亩估产500多斤,实产300多斤,各地反映当年晚稻死秆发展之快,面积之大,暴发性的出现为历年所罕见,五、六百斤的长相,三、四百斤的收成。

(三)水稻小球菌核病的病源、发生与流行。水稻菌核病是多种菌核病害的总称,我国稻区为害较重的主要是小球菌核病和小黑菌核病两种病害,单独或混合发生。

1.病原、侵害途径与症状。病原为秆腐病(Helminthosporium Sig-noideumcav)[40]。病菌侵害稻株下部的叶鞘和茎秆,在茎秆上形成黑褐色线条状病斑,病重的茎杆基部受害,常纵裂软化倒伏,发病后期,叶鞘和茎腔内部有灰色菌丝和大量的黑褐色菌核,小菌核在稻桩和稻草或撒落在土壤中越冬,这就成为下一年的菌源[41]。

2.小球菌核病的分布与传播。水稻小球菌核病是南方稻区及台湾普遍发生而为害比较严重的病害[22],20世纪60年代前,湖南还不是主要发病区[42]。20世纪80年代前,北方也未见报道,近年来东北一些地区也时有发生[43]。辽宁、黑龙江等省自1993年发现此病以来,其危害程度逐年有加重趋势,严重地块全部倒伏无法收割,损失极大[44]。小球菌核病也是世界稻区的普遍病害,国外主要分布于越南、美国、菲律宾、日本、印度、斯里兰卡、意大利[45、46]。越南曾因该病水稻产量损失约50%,甚至更高。

3.大面积连年种植感病品种,是造成菌核病流行的内因。本田稻桩带菌率高达80%,老病田菌核多,发病重,水稻连作5年以上的病株率31%-82%。新开田、旱土改水田的、轮作田发病轻,病源的积累是大流行的主源。

品种间抗性差异大,早熟品种(可能是指一季稻中早熟型,作者注)更感病,一般高秆品种较矮秆品种抗病,生育期短的品种较生育期长的抗病,糯稻较籼稻抗病,籼稻比粳稻抗病[44]。江浙一带60年代后期大面种植农垦58、南粳8号等较感病的品种, 70年代改种农虎6号、汕优6号等抗病品种,病情大为减轻。江西和湖南省1983年分别报道中国2号、农垦58、农红273等抗病力弱,而汕优4号、粳稻184及闽晚6号、倒种春等发病较轻。

八、21世纪展望新一轮籼改粳

粮食安全问题的核心是稻谷问题,稻谷问题的核心是粳稻问题[47]。我国粮食作物中,小麦有余,玉米平衡,稻谷不足,其中主要是粳稻短缺。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的20年里,我国粳稻生产处于低谷。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习惯的改变,粳稻需求在不断增加[48]。据测算,将近20年来,粳米人均消费量从17.5公斤增加到30公斤以上,粮价上涨主要是粳米。据统计全国粳稻总产量占稻谷总产量的比例从1980年的11%上升到2011年的30%,每亩单产也从1978年的不足270公斤上升到当前的480公斤左右,提高了77.8%[49]。

全国现代化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要求积极推进南方稻区“单改双”,稳步推进江淮等粳稻适宜生产区“籼改粳”,扩大粳稻生产[50]。江苏省到2012年粳稻种植面积占水稻总面积的90%,稳居全国第一,粳米消费量占稻米总消费量的80%[51]。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和市场消费的需要,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将推动新一轮“籼改粳”。总之,因地制宜发展粳稻生产,坚持宜粳则粳、宜籼则籼和籼粳并重的原则,推动南方稻区的粳稻生产,对确保粮食安全、满足人民需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世纪籼改粳的成就和经验值得借鉴和发扬。

[1]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上、下) [M].农业出版社,1984.285、584、846.

[2]中央农业部粮食生产总局:南方水稻地区单季改双季、间作改连作、籼稻改粳稻的初步意见.中国农报.1954,21.

[3]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农业志[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118、113、128.

[4]浙江省农业志编纂委员会.浙江省农业志(上册)[M].中华书局,2004.492、601.

[5]江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西省农牧渔业志[M].黄山书社出版发行,1999.216、234.

[6]张似松,汤颢军,柴婷婷.加快粳稻发展,进一步做强湖北水稻产业[J].湖北农业科学,2012,(3).

[7]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志·农业志[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20、87.

[8]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农业志[M].方志出版社,1998,37、49、257.

[9]湖南农业志编纂委员会.湖南农业志(1840-1983)[M].6、31、13、201.

[10]上海农业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市农业志[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120-134、342.

[11]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四川省志·农业志(上、下册)[M].四川辞书出版社.1996, 271、316.

[12]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云南省志·农业志(上、下册)[M].新华誉印门市部. 1991,32、188、354.

[13]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贵州省志·农业志[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132、135、304.

[14]广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广东省志·农业志[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26、80、109、167.

[1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农业志[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180、220、224.

[16]佟屏亚.南方水稻籼改粳与“青森5号”事件.古今农业.2010,(1).

[17]人民日报[N].1956.1.

[18]湖北省农牧业志编纂委员会.湖北农牧业志[M].湖北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2.

[19]丁景才.有关盲目推广“青森5号”的几点意见[J].中国农报.1956,22.

[20]陈温福等.北粳南引研究进展与前景[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4,(2)131-135.

[21]丁颖主编.中国水稻栽培学[M].农业出版社.1962,22、175、97、4、5、6、16、22、273、33.

[22]中国农业科学院主编.中国稻作学[M].农业出版社.1986,78-86.

[23]西北农学院主编.作物育种学[M].农业出版社.1981,199.

[24]农垦58高产栽培经验,农业科技通讯.1973.6.

[25]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湖北省志·农业(上)[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80.

[26]双峰县志编纂委员会.双峰县志[M].中国文史出版社.1993,147.

[27]徐迪新,徐翔.1970年代早、中稻品种作“倒种春”栽培的调查研究[J].古今农业. 2013,(3)1-14.

[28]浙江省1965年晚粳农垦58作连晚栽培技术总结(浙江省1965年农业生产技术会议资料) [J].浙江农业科学.1966,(6)291-296.

[29]湖南科技情报o农业部分,1971, (6)10.

[30]湖南省革命委员会农林局.湖南水稻、麦类、油菜主要品种.1972,40.

[31]徐可灿.农垦58作连作晚稻栽培的适宜秧龄和播种量的商榷[J].浙江农业科学.1966, (6)316、318.

[32]王元乾,郝树东,潘仲清等,农垦58栽培技术问答[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7.7.

[33]嘉兴试验畈工作组.农垦58号作连晚栽培高产稳产特性的调查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 1966,(6)297-308.

[34]湖南省农科院.晚稻超早稻,一季跨纲要[J].农业科技.1973.(1).

[35]双峰县农林牧站革委会.打好科学技术仗,坚决育好晚稻秧,双峰县1973年晚稻育秧意见[M].

[36]双峰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双峰县1973年晚稻增产措施意见.1973.5.

[37]湖南省革命委员会科技局科技情报所.我省近几年晚稻生产情况.科学实验动态(农业4).1973.

[38]双峰县革命委员会农林局.关于晚稻青枯死蔸原因的调查.湖北省农林局转发.1973.11.

[39]长沙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农业组.关于晚稻后期死秆原因调查报告.湖南科技情报·农业部分第6期(总第29期).1971,96.

[40]洪建明,童贤明主编.中国水稻病害及其防治[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71.

[41]邓长河,叶向芳.水稻小球菌核病[J].新农业.1986(14).

[42]中国农作物病虫图谱(第一分册)·水稻病虫[M].农业出版社.1974.

[43]水稻小球菌核病的防治方法[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1)75.

[44]吴海燕,辛惠普,靳学慧.水稻秆腐菌核病及其生物学特性[J].植物保护.2004.30卷3期.75.

[45]QTSH.Rice Disease[M].lRRl Laguna.Phlipines Common Wcalth Mycolyieal Lsstitute Kew Surrey England.1972.100.

[46]魏景超.水稻病害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47]粮食安全问题的核心问题是稻谷问题,稻谷问题的核心是粳稻问题[J].中国稻米. 2010,(4)76.

[48]曾文伟,唐玉林,游艺文等.湖南邵阳水稻“籼改粳”的思考[J].作物研究.2013, (4).

[49]龚金龙,邢志鹏,胡雅杰等.籼改粳的相对优势及其生产发展对策[J],中国稻米.2013, (5)1-6.

[50]蒋代铭,杜艳华,杨冰等.潜江市粳稻生产发展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3,(12) 319-320.

[51]花劲,周年宾,张洪程等.南方粳稻生产与发展研究对策[J].中国稻米.2014.(1)5 -11.

[52]肖述生.农垦58高产栽培技术经验调查[J].湖北农业科学.1966.(3)21.

[53]邵阳专署农业局.水稻新品种栽培技术[M].1967,40.

The Study on Changing from Indica to Japonica and Spreading Nongken 58 in the Southern Rice Regions during theMiddle Twentieth Century

Xu Dixin Xu Xiang Li Chang qing
(The CPPCC of Shuangfeng County,Shuangfeng,Hunan 417700; Shuangfeng County Agricultural Bureau,Shuangfeng,Hunan 417700; The Weather Bureau Shuangfeng County,Shuangfeng,Hunan 417700)

In 1954,the rice regions in the south began to implement“San Gai”policy that changes rice from single-cropping to double cropping,inter cropping to continuous cropping,and indica to japonica,which were the major measures to increase rice production.The policy that changed rice from indica to japonica is a special case,becaus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zai ai wan ken”was decided by hunan province after having a conquered career in more than 20 years.On the other hand,the improved variety named“nong ken 58”that introduced from Japan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increasing rice production.In southern rice areas,the accumulative total planting area of double-crop late Rice or single-crop late Rice is 94.66 million hm2,which has been one of the largest promotion areas of paddy rice improved variety.

The middle twentieth century,Rice from indica to japonica,Nongken 58,Research of cultivation

徐迪新(1937—),男,湖南湘乡市人,农业研究员,现主要从事近现代水稻技术史(1949-1980)研究;徐翔(1977—),男,湖南省双峰县人,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李长青(1962—),男,湖南省双峰县人,工程师,研究方向农业气象。

猜你喜欢
双峰县农垦粳稻
我国双季早粳稻实现“零的突破”
体验休闲采摘 感受农垦文化
解读粳稻品种南方种植播期
双峰:校车集体“体检”
双峰县秋延后辣椒越冬再生栽培技术浅析
七月酱飘香
点“土”成金 农垦改革
豫南粳稻机械化适应品种筛选及利用研究
双峰县城区广场健身舞与参与人群的现状研究
播期播量对晚粳稻宁84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