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西藏传统陶器制作的传承与发展
——以扎囊县杂玉村为例

2016-12-06 09:27周毓华
文化遗产 2016年6期
关键词:制陶陶器技艺

杨 娅 周毓华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西藏传统陶器制作的传承与发展
——以扎囊县杂玉村为例

杨 娅 周毓华

陶器既是藏族群众的日常生活实用器具,也是百姓家中最常见和极具观赏性的工艺装饰品。对传统陶器制作技艺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是保留和延续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之一。文章在对杂玉陶器概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杂玉陶器的传统制作工具及传统制作过程进行了仔细调查,通过风雨飘摇的技艺传承和举步维艰的发展之路探析了杂玉陶器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展现状。认为,杂玉陶器传统技艺,首先是保护、传承,继而才是利用、发展;再者,政府、媒体、商界乃至传统手工从业者应发挥各自优势,让西藏传统制陶这一古老的民间传统技艺奇葩继续传承并绽放异彩。

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藏 传统手工技艺 扎囊陶器

“陶器是人类利用高温下的物理化学变化来改变自然物的一项杰出成就。这一成就不但改变了自然物的外部形态,更重要的是改变了自然物的本质。”①文藏藏主编《西藏的制陶》,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年版,第20页。在整个人类文明进程中,陶器是最伟大的发明创造之一。对西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言,陶器的产生及进一步发展同样是西藏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陶器既是藏族群众的日常生活实用器具,也是百姓家中最常见和极具观赏性的工艺装饰品。原始形态的陶器以其不同功能和用途遍布于藏区各个家庭,以日居生活的形态继续流传和演绎着这一火与土烧炼的奇迹。

一、杂玉村地理环境

杂玉村隶属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原山南地区)扎囊县扎塘镇,位于扎囊县东南部,海拔约3660米,距县城11.5公里,地理位置特殊,整个村庄建在半山腰处,地形呈东高西低的走势。杂玉村截止到2014年8月共有83户,369人,其中男性182人,女性187人,劳动力249人。配备有村兽医1名、农业技术人员1名、村卫生室配备村医1名。全村总耕地面积约504亩,牲畜约1560头(匹)。2013年各项数据统计,该村该年总收入约337万,人均年收入约5300元/人,其中现金人均年收入约3200元/人。②参考杂玉村村委会内部统计数据。

二、杂玉陶艺概述

杂玉制陶作坊是西藏传统陶艺保存至今的活化石,至于杂玉陶艺的具体创建年代,尚无法具体考究。西藏著名的杂玉制陶遗址就在该村,这里具有悠久的陶器制作史。杂玉制陶作坊保存至今,其烧制陶艺技术和简单原始的制陶工具无疑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西藏制陶的发展历史。杂玉制陶遗址分布范围较大,约有25万平方米。陶片俯首皆是,被废弃的陶窑遗址也随处可见。杂玉陶器以其优质的原材料、精细的做工、繁多的品种和广泛的用途而著名。杂玉陶器制作技艺于2009年入选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1:杂玉陶器成品1

图2:杂玉陶器成品2

据村内制陶匠人讲述,制作杂玉陶器的陶土有两种:红土、白土(这两种陶土学名统称高岭土),红白土混合着用。这种高岭土属于含沙黏土,具有黏性好不易开裂的特征。杂玉村背后的资布山和迪日资布山上红土储量丰富,黏性较高,是很好的制陶原料,为杂玉村成为赫赫有名的“陶村”创造了先决的地利条件。

杂玉陶器均为手制,多数陶器以泥条盘筑法制成,小巧的器具则由制陶者直接用手捏成型,器表较粗糙,火候不高。陶器的表面均经过打磨,并多在陶器的腹、颌、耳部以刻划纹、绳纹、锥刺纹、附加堆纹、锯齿纹、压印纹、弦纹、篦纹、蓝纹及抹刷纹等对陶器进行装饰,纹饰图案主要有方格、三角折线、菱形、贝形、连弧、圆圈及四方形纹等造型异常丰富。

杂玉制陶作坊制作而成的传统陶器从功能性的角度,主要可分为宗教器皿和日常生活器皿两大类。“宗教器皿主要用于敬神、祭祀和陪葬。尤其是在早期藏族社会,陶器不仅用来装盛娱神酬神的供品,而且是一种财富和权力的象征。它一般都在重大的宗教仪式和活动中使用,其功能类似于中原内地古代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熊文彬:《西藏艺术》,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2年版,第93页。此外,“日常生活陶器一般都不施彩,器型多样,手法灵活多变,民间味道浓烈,出现了组合陶器造型。”*熊文彬:《西藏艺术》,第96页。除了特殊的宗教器皿外,杂玉村制作的日常生活器皿几乎囊括了藏族群众日居生活所需的方方面面:品种繁多且款式各异的陶缸、陶罐、陶壶、陶锅、陶酒坛、陶盆、陶香插、陶碗、陶花盆、陶酥油灯具、供孩童游玩的陶哨等二十多种陶器。尤其是陶罐的器形大小根据实用功能各有不同,制作精致,可用作汲水、烧煮食物和储藏粮食等用途。从器形上分有小口垂腹罐、颈短唇罐、小口鼓腹罐、大口罐、长深腹罐、单耳罐、带流罐、双体兽形罐及带嘴罐等形制繁多。

杂玉的传统陶器制作技艺具有悠久历史,其优质的原材料、精细的做工和广泛的用途而备受藏族群众的青睐。杂玉的陶器除了本县临近的乡镇居民前来购买外,还主要销往乃东、琼结、隆子、曲松等山南境内其他县区。

三、杂玉陶器传统制作技艺

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族是一个对生活器皿十分讲究的民族。深受藏族喜爱的杂玉陶器制作工序较复杂,一般而言,一件陶器成品的制造过程不外乎三道大程序:首先选取黏性较高的红土,经过淘洗,去除杂质;然后加入适量的水和泥,和成块状放入模具制成陶坯;最后将成型的陶坯着色放入陶窑中烧制。杂玉陶器的制作采用盘筑法慢轮技术,用精细的“磨花工艺”(在陶器表面打磨光亮后,再磨出糙面作底纹,使保留下来的光面形成素雅的图案)。从美学“简约即是美”来看,这种无彩的装饰胜于有彩,不仅是单纯的坯体表面处理,更是特殊的装饰工艺。

(一)杂玉陶器的制作工具

杂玉制陶匠人们从古至今一直保留着传统制作工具和处理陶土的方法。杂玉的制陶工具玲珑简朴,多为木制器具,主要有:拍打陶坯内壁的形如蘑菇状的石质(木质)工具;拍打陶器表层的木条5-7件(一般先用最厚的木条,随着器壁变薄再用较薄而轻的木条);作刮削之用的有刀片、木片、木制尖刀、条木及皮带;制作茶壶流水等模具的牛角;用于打磨陶坯的毛刷(牦牛毛和麻制的刷子)、砂纸、小圆木(磨平、磨光流口及小件器物内壁);粉碎原料、和陶泥的自制石槌;制作如青稞酒瓮、火盆、酒壶、酥油灯等常用的形制简单尺寸大小不等的模具。

图3:制陶工具1

图4:制陶工具2

此外,制作陶器另一必不可少的工具——连轴转盘。转盘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盘称为“定马”,乃一重约30-40斤、直径约40厘米的圆形陶板,为盛装烧土,平滑的陶板上刻有同心圆或其边沿处刻一圈沟槽。轮盘下部装有一个比上盘小三分之二的下盘,被铁制圆细轴固定在椭圆石头或方形木块上,制陶匠人用大脚拇指转动轮盘下盘,被脚转动的转盘和制陶匠人的双手配合下陶坯逐渐成型。连轴转盘算是一种较为原始的拉坯机,是最主要的制陶器工具,除了如藏香插座等部分小器件可用手捏制完成外,其他陶器的制作都需在连周转盘上操作完成。

(二)杂玉陶器的传统制作过程

杂玉的制陶过程主要是从村后山坡挖取红黏土,然后用石锤砸碎过筛,掺入一定量的石英粗沙或云母矿砂,制成陶泥,堆放两天以上后用自制的手动轮盘,置陶泥其上以盘筑法手捏拍打陶泥,或以陶制器具为内模,以轮制拍打成型,脱模镶底,粘接圈足,以软皮、布条湿水抹光,用木条刻画图案,一件陶器泥坯便制成,经阴晾风干,即可烧制。简言之,即“挖土、和泥、制坯、打磨、施彩(视情况)、烧制等步骤。其中和泥及制坯成型是较为重要的环节。”*扎呷:《西藏传统民族手工艺研究》,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3页。

图5 :和泥

图6:陶轮上制坯

图7 :制坯1)

图8:制坯2

1.挖土

制陶匠的家人上杂玉村后背的资布山和迪日资布山上挖土,刚挖出的土掺杂有很多碎石、杂质。挖土者需要在山上用石锤砸碎大块硬土,用粗筛子将碎石、杂质筛选过滤,进行一两次粗加工后,将筛滤后的细土装袋背回村里待用。

2.和泥

首先将山土风干、砸碎后,再次精细筛滤掉陶土的杂质,然后按比例掺入一定量的石英粗沙或云母矿砂,和少量水、泥。将陶泥倒在平坦光滑的大石上,用圆润的大石头不停地将粗土敲打成粉末状,手脚并用捏踩泥团,待陶土与水逐渐均匀后揉成大小不等的泥团,放置于阴凉地方腐熟几天。晾置腐熟泥团的环节不可缺少,经过腐熟后的泥团制作而成的陶器坚硬且牢固。

3.制坯

“制陶坯的主要工序有:拍器底、安器壁、安口沿和器柄,其间还要进行打磨抛光,最后在不同部位雕上花纹。”*陈丹:《雪域天工》,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1页。整个制坯过程需要双手和谐配合,各种大小不等的工具穿插使用,灵活多样的各种手法交替进行。

制陶匠人在制作陶器时,主要采用模型法、盘筑法、陶板法、捏塑法、手拉坯法等,多以盘筑法手捏拍打陶泥,或用陶制器具为内模以轮制拍打成型后脱模镶底为主。整个制作过程中,匠人脚拇指游刃有余或快或慢地转动轮盘转轴,陶板面上的双手花样百出地制作陶坯或用毛刷打磨陶器。制作陶坯时,首先将揉搓均匀的泥团套在放于陶板正中的陶器模具上,手脚并用地边滚动转轴边用木拍不停拍打模具上的陶泥,泥团逐渐厚薄均匀地包裹在整个模具外围,稍晾2-3分钟以使陶泥蒸发些许水分并定形,确保取模具时陶坯不变形散架。模具取出后翻转陶坯,由原来的底座朝上改为陶器口朝上放于陶轮,制陶匠人一手用一个蘑菇状的木块从内顶拍打陶坯,另一只手在陶坯外部用长条木配合拍打陶坯内顶木块同时进行。陶坯随着内外的交替拍打不断向上延伸,陶坯四周由厚薄不均逐渐变得薄而均匀,呈现出陶器的初步轮廓。陶坯成型后,用软皮、布条湿水抹光内外器壁及口沿,用木条刻画图案,一件陶器泥坯便制成。

4.打磨

已初步成形的陶坯需放置于地窖或墙角待陶坯自然阴干,陶坯阴干至约八成拿起不变形时再将其搬至室外风干,制陶匠人特别强调陶坯不可暴晒,否则陶坯会开裂。非雨季时节,陶坯一般三天即可风干。风干后的陶坯需用布或砂质磨光器物进行内外壁去杂质的打磨工序,同时磨平陶坯底部的粗糙不平之处。

5.烧陶

“陶器的烧成是制陶成品的最后一个重要的环节,把握好火候是保证陶器外观色质的关键。”*扎呷:《西藏传统民族手工艺研究》,第176页。烧陶是的火候掌控直接影响着陶器表面颜色的饱和度和均匀度。如果烧陶过程中出现氧化不充分的情况,烧制出的陶器成品表面会呈现大小不等青灰色或黑色的斑块,情况更严重的甚至会导致陶器在烧制过程中变形而成为废品。杂玉同西藏其他著名的制陶村一样,远离林区,无法以柴为燃料,烧制陶器时,以堆烧工艺为主。所用的燃料为经过多年盘结腐质的草皮或麦草混合羊粪、牛粪等。烧制陶器的草皮是整块从草根至草的末梢连带供其养分的泥土一起连根铲下,再而分割成大小不等的草皮块晾晒干后供烧热使用。为了烧制出精美的陶器,村寨四周大片草皮被挖走,泥沙暴露,风沙肆虐,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草皮不复生长。日积月累,草场严重退化,草皮的生长供不上使用的步伐,现在政府部门明文规定禁止挖掘草皮。杂玉近些年开始以纸箱、麦草或秸秆等作为草皮燃料的替代品。

“陶窑既是衡量制陶工艺技术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提高火候温度和节省燃料的重要手段,但西藏各地制陶点的陶窑至今仍延续古老的露天烧成法。”*扎呷:《西藏传统民族手工艺研究》,第176页。西藏有各式各样的露天窑:如平台露天窑、平地露天窑、墙角窑、竖穴窑等。目前,杂玉尚无专门烧制陶器的陶窑,制作好的成品陶坯需烧制时,一般使用平地露天窑。窑的选址多在村内较为宽阔、平坦的地方,垒砌一圈石头,在平地先铺垫一层草皮或牛粪后再将陶坯放置其上,最下层放置小号陶坯,大罐套小罐,大件陶坯依次扣放于小陶坯上,相互间留出一定空隙,各陶坯空隙间填塞草皮或牛粪,使火苗能穿透其中。石墙缝隙较大的地方在四周及陶坯顶部用牛粪覆盖,外加纸箱、麦草或秸秆捂严以保证火候和温度,用草根点火引燃,借自然风助燃,经过十多个小时燃烧,燃料为灰烬,陶坯烧结变陶器。通常从中午12点开始点火,一直烧到天黑方才停火,翌日早晨出窑。

陶坯烧制完成后的开窑时间通常在翌日早上八九点,此时西藏的晨阳尚未露出山脊。制陶匠人揭开烧尽的灰烬,里面的陶罐始露芳容,陶坯由原来的土黄色变成陶器的红褐色,泥幻化成陶,完成了火与土的熔炼艺术,成为一件具有实用功能的工艺品。烧制了十来个小时的陶器在空气里晾凉,热陶罐和冷空气相遇后,在热胀冷缩的作用下,能听到些许细微的噼里啪啦声。约十来分钟后,陶器温降低到人可触及的温度,制陶者戴上防烫的棉手套开始小心翼翼地取出陶器成品。在取陶器时,即可知烧制成功与否,即使出自同一手工艺人之手、烧制于同一炉窑,烧制出来的陶器颜色仍有差别。因为烧陶采用就地堆烧的原始烧制方式,烧制温度低且火力不均,部分制品或夹生或过火,各陶坯或某个陶坯的各个面温度受热不均导致的结果。此外,风亦会影响陶器的受热温度而造成色差。温度高的地方烧制出来呈红色,受热不均温度低的地方则称青灰色。

四、杂玉陶器制作技艺的传承及发展现状*本节内容根据笔者、丹增央金、赤列班觉于2014年7月中旬、2015年8月上旬同杂玉村陶器制作人及村委会成员访谈内容整理而成。

杂玉民间手工制陶业受该村地理环境及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制约,陶器制作技艺的分布和流传范围主要局限在杂玉村内,由本村村民世代传承并发展这一古老传统制陶技艺。

(一)风雨飘摇的技艺传承

椐杂玉陶器制作技艺的老艺人丹增朗杰称,早在赞普赤松德赞时期,扎囊县杂玉村的民间传统手工制陶业就已初具规模,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杂玉陶器在西藏曾普遍受到广大藏族群众的喜爱,在杂玉陶器最辉煌鼎盛的时期,整个杂玉村几乎每家每户都从事陶器制作业。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种现代化的科技产品及银、铁、钢、铜器生活日用品的大量涌入,传统陶器作为日居生活用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萎缩。

杂玉的制陶匠人平时以种地为主,仅在农闲时才制作陶器,村内没有以陶为生的职业制陶人。在现代化科技产品的冲击下,高成本低收益的手工制陶已失去其原有优势,出于生计考虑,很多制陶匠人因经济利益关系而放弃制陶,选择外出补贴家用。如今的杂玉村,40岁以下的制陶者屈指可数,多为50—70岁甚至70岁以上的老者仍坚守这门传统手工技艺。整个杂玉村陶器制作熟练的艺人不到二十个。村里制陶技术最娴熟精湛的传承人是75岁的丹增朗杰老人(男性),他从小跟随村里的老艺人学习陶器制作工艺,他是杂玉村尚健在的制陶老艺人。在杂玉人看来,现年56岁米玛(男性)和村里最年轻的传承人是现年44岁的阿乃次仁是杂玉陶器制作中的中流砥柱。村里20—40岁这个群体的人很少愿意主动学习和从事陶艺制作工艺,觉得制陶较脏且累,制陶收入很少,不能满足家庭的实际生活支出,很多年轻人都选择外出务工赚钱。

阿乃次仁在访谈中提及陶艺传承的问题,以无限悲凉和惋惜的口吻表示,以前村里称之为“年轻传承人”的一定是十几、二十岁的后生,而现在的境况是,已是44岁的他居然是村里最年轻的传承人,这种现状让陶艺者倍感惋惜和焦虑技艺在他们这代人手上传承不下去。此外,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生产模式长期制约着制陶业的进步和发展,缺少专业、精细化的陶艺生产体系,制成陶器的质和量都难以提高。受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双重影响冲击,制陶匠人对目前的整个陶器行业前景茫然,不知道留给传统手工器的市场容量到底还有多大。再者,西藏本身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交通不便,与内地和相邻各省区之间物质文化交流较少,尤其是类似于杂玉这类一直以务农为主的典型小村寨更是长时间处于半封闭状态,生活思维方式及眼界都相对封闭保守,村人也不知该如何改进提高陶器质量以适应市场发生的变化。

(二)举步维艰的发展之路

鲜有年轻人愿意学习这门古老而传统的制陶技艺,继承人越来越少,制陶技艺濒临失传的尴尬境地。在争取国家、地方、社会各方资金,保护传统陶器工艺方面,扎囊县政府做了不少努力,拨专款修建了专门用于制陶的房子,方便村内制陶匠人有集中制陶的地方。有了集中的场地,制陶匠人们不再拘泥于是否农闲时间,一年四季谁有空闲谁便来陶房制作陶器。在村委会的呼吁和动员下,联合村内技艺精湛的制陶匠人和学成出师的新一代制陶传承人,开办了杂玉村陶器合作社以发扬和推广杂玉传统陶器,力图使传统制陶技艺走进文化产业,发挥村内及县上各自优势,试图打造藏民族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牌,使这一独具特色的民族手工技艺能得到继承与发展。

为了继续将杂玉历代的“传世之宝”——制陶传统手工技艺继续在下一代人手中传承下去,保护杂玉这独特且宝贵的文化资源,杂玉村村支部书记阿乃次仁带领杂玉村委和在世的几位制陶老艺人在村活动室开班招收年轻人学习陶器制作手艺。村内各个年龄层次的学员参加第一期陶器制作技艺学习班的人近二十人。阿乃次仁表示,陶器制作学习班会继续坚持下去。

同时,杂玉转变了以生产传统生活和宗教器皿为主的模式,转为以生产生活用品及艺术工艺品相结合的市场导向。为减少传统烧制方法对环境带来的危害,并有效改善陶器成品质量,杂玉从2015年6月开始在陶器的烧制方式上做了相应地改进,把土法烧制改为窑烧工艺法。*笔者于2015年8月再次对杂玉村进行回访,据第一支部书记罗布讲述,该村副村长和支部书记随一名在藏生活的甘肃回族人去兰州考察其家乡的窑炉烧制技术。从甘肃回村后,村委会及村民代表听取了二人的详细汇报并商议决定,聘请这位甘肃回族人建造一座窑炉。建造窑炉共计花费约6万元由县上划拨的陶器专项款支出。窑炉场址选在村委会旁边较为开阔平坦的空地,仍较为简陋。村委会计划在这个窑炉的基础上进一步搭建一个防水雨棚,修铺水泥地面,成品展示架。如果政府给与的扶持力度和资金到位,将在扎囊县城开设一个杂玉陶器展示销售店。随着现代化进程步伐的日益加快,藏族百姓家中大量使用的陶制日常生活用具已逐渐被工业生产的塑料、玻璃、金属器皿或瓷器等更现代化更精致的器具取代,陶制品的使用量很少。从市场上得到的有效反馈及信息资料收集处理后,杂玉制陶人决定在保留传统陶器样式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创新,目前既定的生产方向是以制作观赏性强的工艺品兼保留制作宗教器皿和生日用品。尤其是依照传统样式等比例缩小的各种小茶炉、青稞酒壶等各种彰显藏族传统生活特色的摆件是现代手工陶器的典型产品,既保留了藏民族传统文化特点,又融入现代审美元素,为传统手工陶器注入活力。这种将新理念与传统手工技艺有机结合,使传统手工陶器更贴近社会发展,满足了现代人的更高生活需求,杂玉的传统手工制陶业逐渐显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并在经济效益上有了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及无穷空间。*笔者一行于2015年8月15日至8月20日参加西藏山南雅砻文化节,杂玉副村长讲述经过重新设计定位后的杂玉陶器在文化节上很畅销,尤其是各种按照比例缩小的如青稞酒壶、小茶炉套件及造型漂亮的陶桶等被参加文化节的藏族及其他民族的游客抢购一空。仅短短两三天时间,销售额就已有3000多元。由于对销售的估计不足,制作的陶器成品件数不多。此次展销的陶器无法满足游客的购买需求,原本5天的山南特产展销时间,杂玉陶器已经在第3天就已经几乎卖完产品,准备第4天就收拾行囊返程。其称回村后将在文化节上收集到的顾客反馈信息整合,进一步加大生产量和改进产品设计,以符合市场需要。

图9:2015年雅砻文化节杂玉制陶技艺展销的旅游工艺品

图10 :2015年雅砻文化节杂玉制陶技艺展销架

图11:笔者一行同杂玉副村长于2015雅砻文化节

结 语

以绵延不绝的生命力跨越几个世纪流传至今的扎囊杂玉陶器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在山南乃至整个藏区的民族文化、民众日常生活中仍扮演着重要角色。“少数民族陶器造型风格的形成,与自然、社会、生活环境相关联。相对独立的地区性民族文化,决定了其成员在审美意识方面都具有比较一致的心理认同,因此陶器的造型表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格。”*欧阳昱伶:《少数民族陶器的形态语言》,《中国陶瓷》2009年第3期。杂玉陶器以其种类繁多、样式独特又独具浓郁的地域文化特点展现了藏民族生活特色及民族风格。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这一古老的传统制陶技艺,如何更好地将民间传统手工制陶逐步从融入现代文化产业领域,走向旅游工艺品市场。应该首先是保护、传承,继而才是利用、发展。技术方面,从内地引进先进的制陶工艺,对制陶艺人进行专业培训;产品开发方面,除满足藏族群众的生活器皿需求之外,可面向游客把西藏传统手工制陶作为民族特色旅游工艺品推向市场,带动经济效益并使民间制陶走向文化殿堂。再者,政府、媒体、商界乃至传统手工从业者应发挥各自优势,让西藏传统手工制陶这一古老的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奇葩继续传承并绽放异彩。

[责任编辑]蒋明智

杨娅(1985-),女,重庆开县人,历史学硕士,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文化与艺术学院教师、养生文化与健康产业研究中心研究人员(陕西 西安,712046);周毓华(1966-),男,陕西乾县人,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教授(陕西 咸阳,712046)。

G122

A

1674-0890(2016)06-082-07

猜你喜欢
制陶陶器技艺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巧手制陶,玩出文化味——甘肃省秦安县五营初级中学陶艺社活动侧记
青木木米制陶风格探析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淅川县双河镇遗址M19及出土陶器组合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新砦期 猪首形陶器盖
新砦期 陶器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