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佳楠
升级传统物业,做社区服务的“阿里巴巴”
文|宋佳楠
随着互联网、电商和业主需求的快速发展,传统物业行业正面临着突破瓶颈的重大机遇。基于对物业行业的深刻洞察,社区半径2.0将以物管系统、业主APP、商服版APP,以及智能门禁等硬件产品为核心,秉承开放共赢的合作理念,连接物业公司、社区周边商户、社区服务者和业主,打造开放、共赢的智慧化社区服务平台。
在智慧社区领域,这种以物业为突破口的拓展方式并不多见。
社区半径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北京。董事长鲁众曾担任阿里巴巴副总裁、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中国万网总裁等职务。现任社区半径首席执行官的姜孝鹏也有着阿里和中国万网的供职经历,并担任管理职务,后在2015年7月加入社区半径。
也因此,社区半径从创立之初便具有纯粹的互联网基因,其目标是搭建一个智能化的第三方平台,进而帮助物业公司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和手段升级为社区服务运营商,改变陈旧的物业管理方式。
与其他瞄准社区服务的重O2O模式所不同,这家公司一直试图让自己“变得轻一些”。除研发有NFC支付和智能门禁两种智能硬件外,基本以软件为主,包括面向物业公司和人员的物管系统“半径管家”、面向业主的“社区半径”,以及针对周边商户的社区半径商服版。
这三款应用产品串联起社区半径整体的服务项目和对象,即物业、业主和社区周边商家。
据姜孝鹏介绍,“半径管家”是基于SaaS形态的产品和服务体系。在财务管理层面,支持物业人员按照项目创建账目、自定义收费项,可物业窗口与手机端双渠道收缴费。在物业服务层面,可在线上受理客服、车位租售等服务,以提升物业的工作效率。其他管理还包括房产管理、住户管理、底商商户管理、NFC门禁管理等等。
在物业人员层面,“半径管家”可以帮助他们及时发布物业信息,跟进、反馈业主物业问题等。“通常传统物业与业务之间的矛盾多集中在信息公布和反馈不及时,常给人一种物业服务不到位的感受。” 姜孝鹏表示。
对于业主而言,利用“社区半径”软件,可以在手机端使用智能门禁、报事报修、物业账单、水电燃气缴费等基础服务,此外也可呼叫家政、维修、洗护等生活服务,并搜索周边商铺购买商品,加强业主之间的交流和信息分享等。
为了方便社区周边商户及时为业务送货,社区半径推出一种“帮手”抢单模式。所谓“帮手”并非社区半径雇佣或合作的专业物流公司,而是来自小区内所有有时间、有意向帮助别人的业主和物业工作人员等。当然,这种帮忙并非纯义务性质,这家公司计划为“帮手”们累计相应积分,达到一定数量可享受相应的福利,如减免物业费,以此激励更多的社区“帮手”加入。
经过两年的推广,目前,社区半径的注册用户超过10万人,并已与华润、盛世、同进、首开、怡庭等120余家物业公司建立良好合作,覆盖400多个社区项目,签约面积超过6000万平方米,服务业主超过35万户,遍布全国20多个城市。
签合同看起来容易,但想要真正落地需要解决各种复杂的社区问题,这也成为社区半径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刚开始做市场推广时,我们花了很大精力向物业解释我们是做什么的,他们会担心社区半径来‘抢饭碗’,对免费试用NFC智能门禁和软件的做法非常不理解。”鲁众强调,不同物业公司的管理复杂程度也是团队所没有想到的,让琐碎的事情变得简单易操作难度很大,特别是面对受教育程度偏低的物业从业人员。
这种困难也同样体现在业主的接受度上。很多人会担心软件的安全性,以及实际的服务效果。
据社区半径首席技术官胡艳平介绍,社区半径在技术上投入非常大的人力,研发团队大概80多人,占据整个公司职员的三分之二。在产品研发过程中需要考虑各种问题,例如中小物业自身的IT系统不完善,很多甚至在用纸来记录相关收费信息。此外并非所有的业主都使用智能手机、不同社区门禁硬件安装的环境不同等等。
这些细小的环节都需要与物业不断沟通协调,时间和技术成本自然相应增多。但这家公司相信,随着时间推移和自身影响力的逐步扩大,会有越来越多的物业公司接受社区半径的服务模式。
侧重技术研发也是社区半径与其他同类公司实现差异化竞争的核心策略。“我们只做第三方纯互联网公司,不会去收购任何物业,也不会接入任何物业管理细节。”姜孝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社区半径并非要成为传统物业公司的“抢食者”,相反可以帮助后者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
但不是所有的物业公司都愿意接受社区半径这样的服务角色,像一些大型房地产商通常会选择自己做物业,他们旗下的物业公司也希望在这一领域进行拓展。这也决定了,这些物业公司将与其他物业公司形成竞争关系。
对此,社区半径选择避免与这些大型房地产商“硬碰硬”,而是定位于中小物业公司,解决他们难以解决的问题。
下一步社区半径还将与更多的老旧小区进行合作,接入第三方保洁、治安等服务,此外也将尝试针对成熟社区开展金融服务,并通过广告、硬件等模式向盈利努力。
未来,社区半径还将进一步强化技术、产品、运营和服务,加速助力传统物业公司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