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莹,刘宁娟,王利荣,张亚洁
(陕西省眉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陕西 眉县 722300)
猕猴桃是陕西省眉县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眉县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人工栽培猕猴桃,近几年紧紧围绕“扩规模、提品质、延链条、树品牌、占市场、保安全”的发展思路,推进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进程,截至2015年,猕猴桃栽植面积已达19 867 hm2,总产量45万t。但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和栽培年限的延长,猕猴桃溃疡病普遍发生,且逐年加重,严重影响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制约猕猴桃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为更好地服务于主导产业,为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2009—2012年,眉县农技中心对猕猴桃溃疡病发生规律进行大量细致的系统监测,对不同地形上猕猴桃园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地点涉及浅山丘陵区、塬区、渭河川道区,共7个乡镇14个村,每个地形调查50个园片,初步总结出猕猴桃溃疡病的综合防治技术。现报告如下。
发病植株在病部出现乳白色黏质菌脓,划破皮层可见韧皮部开始变为深灰色,腐烂。进入伤流期,病部菌脓与伤流混合从伤口流出,呈现铁锈红色。病斑扩展绕茎1周后导致发病部以上枝干坏死,也会向下部扩展,导致地上部分枯死或整株死亡。叶片发病时在新生叶片上呈现褐绿色小点、水浸状,后发展为1~3 mm不规则形或多角形褐色病斑,边缘有明显的淡黄色晕圈。叶片上产生的许多小病斑相互连接后形成大枯斑,叶片边缘向上翻卷,不易脱落;秋季叶片病斑呈暗紫色或暗褐色,容易脱落。花蕾受害后不能张开,变褐枯死。
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腐生性、耐低温的细菌性病害,从植株分叉、伤口、气孔、叶痕和皮孔等处侵入,危害枝干、枝条,同时也危害叶片和花蕾,严重时造成植株、枝干枯死。主要在感病枝蔓上越冬越夏,也可随病枝、病叶残体在土壤里越冬,靠风雨、昆虫和嫁接工具等传播。
从表1看出,猕猴桃溃疡病发生与气象因素关系密切,主要与上年8—12月降雨量和当年1—4月气温有关。上年8—12月降雨量少,当年1—4月气温偏高,溃疡病发病轻,反之则重。2008、2009、2012年 8—12月降雨总量偏少,2009、2010、2013年1—4月平均气温偏高,故 2009、2010、2013 年发病轻;2010、2011 年 8—12月降雨量大,2011、2012年 1—4月气温偏低,故2011、2012年溃疡病偏重发生。
表1 2008—2013年气象因素对猕猴桃溃疡病的影响
从表2看出,不同地形发病差异较大,发病由轻到重依次为浅山丘陵区、塬区、渭河川道。在3种地形中,浅山丘陵区海拔最高,气温相对偏低,接近于猕猴桃原始野生环境,因此发病轻;而塬区的海拔又较渭河川道区高,气温较低,通风条件好,发病率明显低于渭河川道区,略高于浅山丘陵区。
表2 地形条件对猕猴桃溃疡病发病情况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品种间发病差异较大,中华系的‘红阳’发病最重,‘华优’次之,美味系的‘秦美’‘海沃德’‘徐香’又次之。即中华系品种较易生病。
表3 不同猕猴桃品种溃疡病发生情况调查%
以‘红阳’品种为例,实生苗的发病率为26.5%,建园 3~5年的发病株率为71.4%,6~10年的为 43.6%,11~15年的为18.2%,15年以上的为21.5%。说明幼树抗病能力弱,不宜过早结果。随着树龄增加,抗病能力增强。但15年以后,由于多年结果树势衰弱,发病有加重趋势。
仍以‘红阳’品种为例,8年生树 666.7 m2产量1 200 kg以下的发病株率为18.0%,1 200~1 500 kg的发病株率为 19.5%,1 500~2 000 kg的发病株率为26.9%。即负载量越大病情越重,说明应适当控制产量,避免树势衰弱。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选用优良抗病品种和砧木为前提,控制产量增强树势为重点,综合运用农业、物理、生物及化学防治措施,抓住秋季预防与春季治疗的关键时期,实行统防统治、全程防控。
选用野生猕猴桃或‘秦美’猕猴桃实生砧木,选用优良抗病品种,这是防控溃疡病的基础。适宜当地生产的优良抗病品种有‘徐香’‘海沃德’‘金魁’‘翠香’等。发病严重区域要慎重发展易感病的中华猕猴桃品种,如‘红阳’‘西选2号’‘楚红’‘黄金果’等。避免中华猕猴桃与美味猕猴桃混栽。
选用健壮无病苗木建园,防止接穗与砧木带菌,杜绝嫁接传染。嫁接前应对采集的接穗用臭氧进行表面消毒(将接穗装入密闭的塑料袋内,通入臭氧气体30~60min);嫁接使用的刀剪用具每使用1次需用75%酒精或过氧乙酸消毒处理1次,严防工具传染;对嫁接口、剪口等伤口涂药(20%噻菌铜20倍、20%乙酸铜20倍、46%氢氧化铜20倍液涂抹)保护。对首次调入的猕猴桃苗木、接穗等,应由植保部门严格检疫,防止病源传入。若发现带病苗木、接穗,立即就地销毁。
果园初次出现零星病株时,应立即销毁病株,杜绝蔓延。将修剪的病枝、刮下的粗老翘皮、病叶或病果清出果园,集中烧毁或深埋。及时清除溃疡病的野生寄主、转生寄主,如大豆、蚕豆、番茄、魔芋、马铃薯和洋葱等。
在科学修剪的基础上,依据树龄、树势确定适宜的留果量,培育健壮树势,增强抗病性。推行“提早疏蕾、花期充分授粉、花后疏果定果、及时摘心剪梢”的平衡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措施。现蕾后,中华猕猴桃的长结果母枝隔一个结果枝疏除全部花蕾,有效降低挂果量。美味猕猴桃强果枝留三四个果,中庸果枝留二三个果,弱果枝留1个果或不留。中华猕猴桃666.7m2产量控制在 1000~1500kg(70~130g/果),美味猕猴桃 666.7m2产量控制在 2000~2500kg(80~150g/果)。
增施有机肥、微生物菌肥,配合施用腐殖酸肥及中微量元素肥,减少化肥用量;推行平衡施肥、配方施肥,氮磷钾配比,幼树期 4~8∶2.8~6.4∶3.2~7.2,初果期 12~16∶8.4~12.8∶9.6~14.4,盛果期 20∶14~16∶16~18。果实采收前后(9月下旬—10月中下旬)施入腐熟有机肥3~5t/666.7m2,加入全年氮、磷肥的60%,并加入适量生物肥、腐殖酸肥和多元微肥;花前追施全年氮肥量20%;果实膨大期追施全年氮、磷、钾量20%。全年叶面喷肥4~6次,采果后结合喷布防溃疡病药剂,加入0.5%尿素、0.2%有机钾肥或0.5%硫酸钾。
提倡树盘覆草,行间种植三叶草、毛苕子、绿豆等绿肥,改善果园环境,提高土壤肥力。
渭河两岸产区低洼果园,尤其是栽植‘红阳’‘徐香’等易受冻害品种,应在提早施入基肥的基础上,秋末冬初采取树干包裹保温带、绑扎作物秸秆(报纸)、基部培土、树盘灌水等预防树体受冻的措施,减少冻伤口,防治病菌侵入。冬末春初进行树干涂白,防止晚霜冻和日灼,兼有杀菌、治虫等作用。熬制石硫合剂剩余的残渣、残液可以配制涂白剂。涂白剂的配制比例,生石灰∶石硫合剂(残渣残液)∶水=5∶0.5∶20~40,或生石灰∶石硫合剂(残渣残液)∶食盐 ∶动物油 ∶水=5∶0.5∶0.5∶1∶20~40。或喷施碧护15000倍液一二次,预防冻害。
溃疡病的药剂防治采取全程覆盖。
8月下旬至果实采收后(10月)可选用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400倍,或30%壬菌铜水剂800倍、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10~15d喷1次,连喷三四次。交替使用药剂。其中9月份,对易感品种(‘红阳’等中华系猕猴桃品种)于嫁接口上下、枝蔓分叉处纵划,并用1.6%噻霉酮膏剂,或防腐油30~50倍、0.3%四霉素水剂5~10倍液,涂抹一二次,间隔7~10d。
果树落叶后(11月)对树干枝蔓均匀喷布4~5°Be石硫合剂1次(第1次清园),喷药做到全面、周到、彻底,枝干枝蔓呈“淋洗状”,支架地面全部喷到。防止溃疡病从果柄、叶柄痕向枝蔓内侵入。
果树冬剪后(12—1月)(1)涂树干。用氨基酸作母液,加入防冻剂(海藻酸)和少许盐、油脂,制成稀糊状,用小排笔均匀涂抹树干、主枝与剪锯口;或用等离子油粉(臭氧粉)制成液体刷树干。(2)喷药保护。用20%噻菌铜悬浮剂500~600倍,或45%代森铵水剂1000倍、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等,喷一二次,使树体免受溃疡病菌侵染;易发生冻害时,用碧护15000倍+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或4%春雷霉素600倍液全树喷洒。
早春发病期(2—3月)每4~6d全园检查病斑1次,随发现随刮除随涂药(伤流期严禁刮治),治早治小。对染病主干、主蔓,尚未造成皮层剥离时应彻底刮除病斑,涂药范围应大于病斑范围二三倍,药剂有噻霉酮、四霉素、代森铵、氯溴异氰尿酸及拂蓝克。刮治应在阴天或下午进行。
萌芽后至开花前 可选用20%噻唑锌悬浮剂600~800倍,或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600倍、4%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600倍、0.3%四霉素水剂800倍液等杀菌剂,连喷二三次。
果实膨大期(5—7月)对已控制的病斑刮除病部翘皮,全部病斑(包括露出的木质部)涂抹拂蓝克或防腐油,促进病斑愈合。若发病严重,须将枝干从好皮以下处剪除并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