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荣
(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82)
“素食”考释
张 荣
(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82)
“素食”一词在我们当今的饮食文化中独树一帜,有其显著特征。但对于其源流的考究却略显贫乏。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相关字典、辞书,追源溯流,阐述其演变的历史规律,来拓展人们对它的认知,繁荣我们的传统饮食文化。
“素食”;同义词;佛教
“治大国如烹小鲜”很早就被摄入中国的传统典籍之中,隐喻治国之道。说明饮食文化在古时就被引入经典,作为古训,警示君王。时至今日,它依然传承着很深的文化底蕴。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流传海外,享誉国内。而素食作为一道特色菜系也寓于其中,但其所渗入的思想内涵却极具深厚。
“素”和“食”在《说文解字》中被这样定义:“素,白緻繒也。从糸,取其泽也。”“食,一米也。从皀亼声或说亼皀也。”这说明“素”被作为一种丝织品而存在。“食”作为饭食的总称而存在。“素”其实是个会意字。金文的“素”,其中间为白繒之形,下部的两侧为两只手,即表示双手执白繒。而小篆“素”,两手被省略,上部极像繒的下垂之形,其下部的丝表示白繒用丝织成。这也证明“素”的本义是一种丝织品。
《辞源》对“素食”作了详细的解释。①不劳而食。《诗经·魏风·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食兮。”有时也用“不素餐兮”“不素飨兮”。②生食。《墨子·辞过》:“古之民未知为饮食时,素食而分处。”孙诒让间诂:“素食,谓食草木。”③平时所食。《仪礼·丧服传》:“既練,舍外寝,始食菜果,饭素食。”郑玄注:素,犹故也。谓复平时之食也。④蔬食。也指僧人斋食。《汉书·霍光传》:“昌邑王典丧,居道上不素食。”颜师古注:素食,菜食无肉也。言王在道常肉食,非居丧之制,作为一种礼制来祭奠先人,沿袭旧俗。这与中国传统祭祀文化有关。而且在这里也出现了“僧人”这一特殊群体,并且将“素食”这一标签贴在了他们的身上,含义更加具体,且传习至今。
《汉语大词典》中对“素食”的剖析则更加明了。①谓人类未知熟食以前,食草木之食。《墨子·辞过》:“古之民未知为饮食时,素食而分处。”“素食”即草木之食。②瓜菜之类的食物,后指菜食无肉。《管子·禁藏》中:“率三十亩而卒于卒岁,岁兼美恶,亩取一石,则人有三十石,果蓏素食当十石,糠秕六畜当十石,则人有五十石。”戴望校正:“王氏引之云:‘素读为疏,字或作蔬。’”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素食》:“缹瓜、瓠、菌,虽有肉素两法,然此物多充素食,故附素条中。”孙中山《行易知难》第一章:“西人之倡素食者,本于科学卫生之知识,以求延年益寿之功。”亦特指僧人斋食。唐颜师古《匡谬正俗·素食》:“今俗谓桑门斋食为素食,盖古之遗语焉。”《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妈妈交安排‘素食’,请真人斋毕。”③素餐,不劳而食。宋黄庭坚《赣上食莲有感》:“甘飡恐腊毒,素食则怀惭。”④平时而食。这时就将“素食”准确的归置为蔬食一类,而且与《辞源》的解释大体相似,贾思勰还将“素食”单列一章,说明已与“肉食”已分立,更接近于现在之义,而且依然承袭《辞源》,沿袭佛教文化,供苦行僧所食。孙中山则将“素食”的功用分化出来,提出卫生和长寿之效。不得不证明,人们逐渐食素食成为一种风尚,而不局限于特定人群。同时也足以证明南北朝时,佛教的大肆盛行,高僧潜心修行,饮食斋饭,保存素心。
纵观各类辞书对“素食”所作的解释,可以显示,“素食”由最开始的“饭食”慢慢向“蔬食”渗透,由普通人家的“平日所食”演变为专供僧人的“斋戒之食”,语义发生转换,且词义在渐渐缩小。而且随着佛教文化传入中国,“素食”成为了特定人群的饮食,且承袭至今。最重要的可以证明南北朝之前,“素食”作为一种传统的丧葬习俗;南北朝之后,它转变为佛家弟子所奉行的规范准则。“素食”释义的演变不仅在于社会意识形态的变革,而且在于统治者政策的革新。
上古、中古之时,除了“素食”这样的词出现,“素餐”、“素飨”、“素饭”、“素膳”等也孕育而生,词义均相近,甚至有些发生重叠。
“素餐”亦作“素飡”。《汉语大词典》解释它为:①无功受禄,不劳而食。晋葛洪《抱朴子·汉过》:“干时皆素飡偷容,掩德蔽贤,忌有功而危之,疾清白而排之。”②蔬食。明王凌《寻亲记·局骗》:“千愁万恨都撇漾,未知素餐淡饭在何方,那些个酒解愁畅。”这里的“素餐”兼具“饭食”和“蔬食”两重身份,与“素食”现在的含义更为接近。
“素飧”亦作“素飱”。《汉语大词典》定义它为:无功受禄,不劳而食。《诗经·魏风·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飧兮。”毛传:熟食曰素飧。陆德明《经典释文》:“飧,素门反。《字林》云:水浇饭也。”宋·苏轼《辞免起居舍人第一状》:“愿回虚授之恩,庶免素飱之愧。”这里的“素飧”均指“饭食”。“素飧”和“素餐”等同,两者可相互借用,均承袭了“素食”的主要含义。
“素饭”在《汉语大词典》中被定义为:无肉食的饭菜。《警世通言·钱舍人题诗燕子楼》:“自此之后,盼盼惟食素饭一盂,闭阁焚香,坐诵佛经,虽比屋,未尝见面。”《儒林外史》第二五回:“修了一回,家里两个学戏的孩子捧出一顿素饭来,鲍文卿陪养倪老爹吃了。”在这里“素饭”不仅指粗茶淡饭,也指斋饭,与荤食对立。
“素膳”在《汉语大词典中》被释义为:蔬食。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今上初即位,诏每月三日、七日、十七日、二十七日皆进素膳。”“素膳”有了特定的进膳日期,显得更为正式,且作为定制,受人采纳。
从上述几个同义词可以看出,“素食”的划分日益清晰,与“荤食”分立,只指蔬食,形成了当今的素食文化。
通过对素食的相关考证以及对其同义词的相关解读,不难发现“素食”并非是舶来品,而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它有着自己特定的发展演变过程,明显标志着整个社会的进步,最为重要的是更有利于加深我们对素食的理解,有效领悟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
[1] 许慎:说文解字,岳麓书社,2006年1月.
[2] 陆尔奎、傅运森:辞源三,商务印书馆,1915年.
[3] 罗竹风:汉语大词典九,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6月.
[4] 许威汉:训诂学读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
张荣(1992-),女,山西长治人,现为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文字应用研究。
H141
A
1672-5832(2016)05-02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