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成
(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文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浅谈“温和的”现代性诉求
——沈从文小说《萧萧》的文本分析
徐 成
(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文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温和的现代性诉求的基本主张是改良,它在激进和保守的现代性诉求斗争中平缓地寻求过渡,在进与退中寻求平衡的交点。沈从文作为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家,不仅用他的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优美湘西画卷,同时还让我们在画卷中感受人性的善与恶。他用温和的笔墨带我们去寻求一条重造民族灵魂的门径。本文以沈从文的短篇小说《萧萧》为例,具体分析文本所体现的温和的现代性诉求。
温和;无意识;悲剧;乡土;人情
沈从文所代表的湘西文学,总是能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虽然这其中有一些人性的冲突和缺失,或一种个人在社会制度或道德枷锁下无能为力的失落感,他却没有写“一滩血一把眼泪,而是用微笑来表现人类痛苦”,主要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去为湘西民族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注入美德和新的活力,并观照民族性格重造的未来之路。沈从文说:“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沈从文的这种温和的现代性文学诉求可能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他年少多磨难,十几岁便踏进社会的泥沼,看遍社会残酷,尝遍人情冷暖。而湘西这片土地却一直伴随着他成长,湘西的水灵动清透,吊脚楼上的姑娘美丽善良,还有那远山对唱的纯情男女等等,都是支撑着他在荒芜的现实中的那一片绿洲。正是因为他过早地面对社会的残酷和周围生活的愚昧,使他将残酷、愚昧写入作品时消除了任何炫耀猎奇的可能性,反而形成一种追求美好人生、善良德行的品德。他希望“借文学的力量,把野蛮人的血液注射到老态龙钟、颓废腐败的中华民族身体中去,使他兴奋起来,年轻起来,好在20世纪舞台上与别国民族争生存权利。沈从文就是在这样的人生经历下形成了他温和中的进与退。《萧萧》这部短篇小说描写了一个无父母,寄养后又被卖为童养媳的萧萧无意识的悲剧命运,另一方面作者也展现了人性的朴实和善良。下面对小说进行详细的文本分析,挖掘文本展示的温和的现代性诉求。
《萧萧》这篇小说通过对当童养媳的女主人公萧萧从女孩到女人这个大的时间跨度的描写,表现出生活在里面的人们对有悖于人性的童养媳制社会现象的丑恶顺应,更表现在他们对自我生存状态的无知和对命运的无从的把握上。从这个方面看,主要集中在四个悲剧点上。第一,身世悲剧。萧萧是一个悲剧的女子,这颗苦难的种子在一开始就埋下了。她没有母亲,从小寄养在伯父种田的庄子上。如同浮萍一样无依无靠,从小生活在一个无爱的环境中,使她不明白什么是爱,也不明白目前的生存困境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所以别的女人出嫁时,都要大哭,意识到从母亲身边离开,且准备做他人的母亲,从此必然有很多新事情等着她们,不免心里害怕。然而萧萧却既不哭也不害怕,她只是笑。对她来说出嫁只是从这家转到那家。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深处悲剧的泥潭而不自知,萧萧就是如此。十二岁的年龄,就做了年纪不到三岁丈夫的童养媳,让人可惊、可叹、可怜。而这一切对于萧萧是无意识的,她只是笑,而沈从文却让我们在她的笑脸后看到一个悲剧女子的人生的深深隐忧。第二,爱情悲剧。萧萧嫁给了年仅三岁的丈夫,每天所做只是抱着丈夫玩。饿了,喂给他东西吃;哭了,就哄他,摘花给他玩或亲嘴。闲散时就帮家里做点杂事。成为小媳妇的萧萧,在没有爱情的亲情中成长,爱情是什么,她自己也不知道?捆绑于一场无爱的婚姻中,那么爱就失去了爱的本真含义,而彻底沦为男人的附庸和传宗接代的工具。萧萧只须静静等待小丈夫的长大,然后顺其自然的完成一场生命的又一轮回。童养媳的制度扼杀了儿童的天性,也泯灭了爱情的纯真。然而归根结底,是这根深蒂固的社会制度所造成了这爱情的悲剧。如果说萧萧和小丈夫的止于爱情,归于亲情的话,那么萧萧与花狗的爱就是始于爱情,终于毁灭。花狗的年纪二十三岁,在花狗的歌声中唤起了萧萧爱情的萌动。爱情是什么?萧萧也不清楚,只是在花狗的引诱下一步步走向爱情的禁区。家庭关系的空白,又没有受过教育,萧萧不明白爱情的忠贞,只是在一天天身体的变化上,才明白自己做了一件不大好的糊涂事儿。从成为童养媳到偷食爱情的禁果,都源于萧萧对于自己命运的无意识把握,她失去了自主选择的权利,在无知中毁灭了自己却不自知。第三,重蹈覆辙的悲剧。萧萧生下了与花狗的孩子。因为是儿子,所以萧萧免于“沉潭”或“发卖”,而且还举家同庆。“在儿子十二岁时,也给他接了年长六岁的媳妇。唢呐吹到门前时,新娘在轿子中呜呜的哭,而这一天,萧萧抱着自己新生的毛毛,在屋子前的篱笆间看热闹,同十年前抱着丈夫一个样子。”1这段描写,让我们仿佛看见那个十年前刚进门的萧萧,又注意到此时的萧萧已经大有不同,她已由女孩蜕变成女人,已由女儿转变成妈妈,已由媳妇转变为婆婆。然而又一场悲剧又将开始,新来的媳妇难道不是下一个萧萧?在唢呐声中,在萧萧的笑中,作者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想唤醒而又无法唤醒的隐忧和痛惜。文章开头萧萧在笑,结尾时萧萧还是在笑。时间在那也仅仅是时间,日子在那儿也仅仅是过日子,而那里人们的思想却没有一点点的进步,意识却没有一点点觉醒,反而乐在其中。而最关键的是萧萧手上新生的孩子,他是最纯洁、干净的,他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希望,还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如果母亲没觉醒,无法把握生命的自主权,生就仅仅是生,何谈改变?何谈希望?生命的悲剧在于不断轮回,根本原因就在于乡下人的蒙昧。第四,城乡差距之悲。在文中人们最津津乐道的就是城里的女学生,她们和萧萧形成强烈对比。女学生和萧萧完全不同,她们已经开始学会在男女平等的社会里寻求自由独立的权利。而庄稼人却觉得事事稀奇古怪,还认为岂有此理。甚至把女学生当做一种调侃,就如老祖父曾调侃萧萧说:“萧萧,你长大了,将来也会做女学生!”萧萧便觉得这是一件不利己的事儿接口便答:“我不做!”反观萧萧,她必须每天照顾小丈夫,劳动,她既不会识字,更不会想到自由这种“荒唐”的事儿。为什么会出现城乡之间如此大的思想鸿沟呢?归根结底:开放。一定的封闭固然是好的,它能阻挡外界的流言蜚语,保持内部的纯洁与美好,然而另一方面,它也阻止了一切进步的力量。萧萧和她的祖父们生活在自己构建的精神家园里,难免固步自封,思想裹足不前,造成一幕幕无意识的悲剧。
沈从文通过萧萧的命运发展给我们展示了一幕幕无意识的悲剧,将下层人民在年复一年辛苦里打发日子的命运,将淡淡的忧郁,辽远的愁绪裹夹在平静的叙述里,让我们体会到微笑中的哀痛,微凉中的忧郁。
在沈从文的小说中,总少不了对湘西山水风光的描写和淳朴人情的展现,带给我们一种清新柔和的格调。《萧萧》这篇文章也不例外。如那一段夏夜光景图。“大家饭后坐到院中心歇凉,看天上的星星同屋角的萤,听南瓜车上纺织娘咯咯咯拖长声音的纺车,远近声音繁密如落雨,荷花风翛翛吹到脸上,正是让人在各种方便中说笑话的时候,萧萧抱着怀里熟睡了的小丈夫,轻轻地随意唱着自编的四句头山歌,院坝中的人们散乱的坐在小板凳上摆龙门阵。”2好一幅悠闲惬意的夏夜乘凉图!优美的自然风光带给人美的视觉冲击和舒展的精神享受。呈现出一种柔和美。
《萧萧》这篇文章美还体现在人情美上。在这个封闭的小山村里,当人们知道萧萧怀了花狗的孩子准备逃走时,大家请来萧萧的伯父为萧萧选择惩罚的方式,因为萧萧的伯父没有读过“子曰”,不忍把萧萧当牺牲,萧萧当嫁作二路亲,因为一时没有人家来要萧萧,萧萧仍在丈夫家住下。这件事情既然说明白了,大家就反而释然了,萧萧也同他的小丈夫仍然如月前情景,姐弟一般有说有笑过日子。次年,萧萧生下一个儿子,大家把母女二人照顾得好好的,照规矩吃蒸鸡同江米酒补血,烧纸谢神。一家人都欢喜那儿子。在这一段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萧萧做错了事,大家只是照规矩象逼到要那样做,不得不做,而最终也没有抛弃萧萧。至少没带给她身体的伤害和惩罚,依旧像往常一样对待她。这种宽容在当时封闭落后的农村是很难见得,而萧萧的家人能够做到这一点,证明在他们的骨子里是善良的。就如同开始在夏夜乘凉,老祖父和萧萧开心的开着女学生的玩笑,这种难得的爷孙情,自然而没有隔阂,如同亲情般亲热,让我们忘却了萧萧童养媳的身份。能达到这种程度,得益于当时的和谐宽容的社会环境以及身处环境中的人们的保存着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爱。而这也正是沈从文所表达的。不论地地域的封闭,环境的落后,或思想的封闭,只要人性中还依然保存的善良的本质,那么它就是有救的,那么整个民族就是有希望的。
《萧萧》这篇小说不仅让我们看到乡村落后的一面,那种无意识的悲剧,也让我们在渺茫中透过人性的美看到一丝希望的火光。而这种既不回避现实的缺陷,而又给现实改变以希望的写作方式,在我看来就是沈从文所要展现的温和的现代性诉求。沈从文坚持着用湘西独具特色的风景美,风土美,人情美展现了一个渐变的理想世界,也正如沈从文所说的那样:“达到人与美与爱接触的路。”
[1] 沈从文.沈从文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12
[2]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7
徐成,女,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文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I206.6
A
1672-5832(2016)01-00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