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议唐太宗的用人之道

2016-12-06 06:22:38孔见
中华魂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东宫贞观李世民

文/孔见

漫议唐太宗的用人之道

文/孔见

唐太宗李世民能够开创初唐盛世,为后世称颂的“贞观之治”,是同他善于知人、用人和容人相联系的。

李世民经历了隋末社会大动荡,懂得无论是夺取天下还是治理国家,人才都是最重要的因素。当他协助父亲李渊晋阳起兵反隋时,就注意广泛结交英豪人物;他为秦王时专门在秦王府设立文学馆,四方收罗才学之士。正是由于他网罗了大批谋士猛将,形成了自己的政治集团,为他的建功立业打下了基础。李世民在自己的实践中深深体会到人才的重要,他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他懂得要广泛收罗人才,就要搞“五湖四海”。唐太宗有一句话,叫做“内举不避仇,外举不避亲”,这可说是他用人之道的生动写照。他的重要将领如秦叔宝、尉迟敬德、程咬金等原来都是敌军的,归顺后以礼相待,加以重用,都成为李世民的心腹大将,屡建功勋。

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政变,弑兄夺位的。面对稳定局势的首要问题,李世民没有采取扩大事态的做法,而是通过宽大安抚政策,迅速平定了东宫集团残余势力的复仇活动,并起用东宫集团的重要谋臣魏徵、王珪、韦挺等人,成为自己的重臣。玄武门政变后,东宫集团的重要将领薛万彻曾率兵攻打秦王府,失败后逃往终南山,李世民派人把他请回来,仍为大将。相反,李世民登上帝位后,有人建议秦王府的旧部全部授以官职,唐太宗明确表示:“我以天下为家,不能私于旧部,用人只能唯才是任,而不可以新旧为标准”。他做到了能够坚持“唯才是举、任人唯贤”的原则。所以,在唐太宗周围的核心大臣中,既有他自己的旧属,也有原东宫集团的成员;既有隋朝归顺的将领,也有出身寒门的优秀人才。正是这种“五湖四海”的用人政策,使贞观一代,人才辈出,群贤荟萃一堂。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命人在凌烟阁绘画24位功臣的画像,加以表彰。这既体现了贞观之治的盛况,也反映了唐太宗对人才的敬畏之心。

唐太宗还十分重视举贤荐能,发现和广罗人才,他要求大臣们都要做好这个工作。宰相封德彝长期没有推荐人,竟说天下没有贤才可供推荐,唐太宗非常生气地责问:不善知人,怎能诬一世之人没有贤才?他自己就很注意发现人才,一旦发现就破格重用。贞观三年,唐太宗命文武百官上书共议朝政得失,中郎将常何所提的20多条,切中时弊,很有见地。唐太宗觉得常何是一个武将少文的人,不可能写出这样高水平的奏折,追问之下,才知道是他门下食客马周代笔的。太宗立即召见马周,相谈之下,认为马周深识事端,应对机敏,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当即授以门下省官员;同时也给常何赏赐,奖励他发现了人才。后来事实证明,马周是一位良臣能人,是继魏征之后又一位敢于鲠议直言的人,成为贞观时期著名的中枢大臣。

唐太宗用人既注重才能。又十分注意德行。他经常强调,用人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选拔人才要谨慎,切勿滥选滥用。他还规定了一套对官吏考核的办法,他自己就把全国各州刺史的姓名写在卧室的屏风上,随时记下他们的优劣表现,以备赏罚和升降参考。他规定地方官每年年终要赴京汇报,组织考评;并派员到各地巡视,实地视察。对于违法违纪行为,唐太宗不循私情。他的儿子吴王李恪打猎踩坏了农民的农作物,他有恃无恐,不以为然,御史柳范上书弹劾,唐太宗依法免去他的官职,并削去他的300户封邑。由于有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和严格的考核制度,使得贞观一代的官场有比较良好的勤政廉洁之风。像户部尚书戴胄,为官时一直住在一座破旧的房子里,死后连一个祭祀的地方也没有;一代名臣魏徵为官一世,家里连个正堂屋,也就是可以会客的地方也没有。封建时代的官吏尚能如此洁身自好,这样的清官是值得后人赞扬和学习的。

毛泽东说:“我们民族历来有一种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要把它发扬起来。要把许多人中间流行的那种自私自利,贪生怕死,贪污腐化,萎靡不振的作风改变过来”。历史经验表明,治国理政,吏治为上。吏治糜烂,就必然虎豹成群,豺狼当道,百姓遭殃,国将不国。如果这样的话,再好的制度和再好的主张,也会被化为乌有。

猜你喜欢
东宫贞观李世民
武当山遇真宫东宫前殿复原设计研究
住区(2023年5期)2023-12-01 08:14:02
不因有恩于人而自矜
不因有恩于人而自矜
李世民的苦心
公民与法治(2022年8期)2022-08-12 01:23:40
明代东宫教育述论
古代文明(2022年1期)2022-01-08 08:15:44
分析唐朝贞观之治的当代启示
从土地神角色看双红堂本《东宫扫雪》的独特性
北方文学(2018年9期)2018-07-16 11:39:04
辽代东宫官制的特点
卷宗(2018年12期)2018-05-26 09:52:08
唐贞观年间“罢大都督府”事考辨
黑龙江史志(2015年5期)2015-11-07 08:25:22
若为美女故,一切皆可抛
百家讲坛(2014年8期)2015-04-08 20: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