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网络为学生接受社会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农村学生有自身的实际情况,信息技术在因人制宜,照顾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方面是不同的,这就使网络的应用研究有着崭新的课题。本研究从在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的教育活动,家长的培训活动方面进行了积极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乡镇学校 网络教学 教育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233-02
1 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背景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在逐渐改变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在悄然改变着传统的学习方式,研究如何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乡镇学校里,常常可以看到有些学生整天忙忙碌碌的学习,可是学习效率低,究其原因学习方法不当是很大的问题。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通过网络化学习已逐渐成为一种新型且有效的学习方式,网络环境学习具有学习资源共享性、学习过程交互性、学习方式的个性化、学习目标多层次化等许多传统学习模式所不具备的优点。因此,我们不妨利用网络资源去弥补学生的信息获取的不足,让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拓展学习空间,改善学习方式,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现在学生们利用网络资源获取信息的并不多见,原因在于很大部分学生缺少网上学习的意识和相应方法。更多学生是把网络当成休闲娱乐的工具,如玩游戏、看电影等。故而,我们的学生有必要强化网络化学习的意识,教会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技能,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1.2 概念界定
网络环境:学习者在追求学习目标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可以使用多样的工具和信息资源并相互合作和支持的场所。
学习能力:是指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会学”。什么是学习能力?其含义有宽有窄,说法不尽统一。本研究中学习能力的内含:一是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三是学会分享与交流。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近年来关于普通教育领域学生们利用网络学习有很大的发展,可以说很多已相当成熟。然而,相对于乡镇教育领域来说,这些资料虽然有一定的利用和参考价值,但由于留守儿童的各种身心缺陷导致他们在利用这些资源时会变得非常困难,有些偏难,有些缺乏针对性,而且对很少接触过信息技术教育的学生来说,根本起不到帮助作用。另外现在学生们利用计算机进行课余获取信息的并不多见,更多的学生缺少网上学习的意识和相应引导。针对乡镇农村学生学习能力的研究较少,学生学习能力依旧较差。
2 研究方法与策略
2.1 研究目标
(1)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现状和网络学习现状。
(2)培养学生网络学习的意识。
(3)搭建学生网络学习的平台。
(4)教会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能力。
(5)组织网络环境下的教育实践活动。
2.2 研究策略
在本校,根据学生情况选择确定实验班级,编写问卷,根據问卷的调查结果,确定研究的内容和培训方案。在学生的学习中,主要针对学生的网络学习方法、方式等做重点探索,同时举办了相应的展示活动,展示学生网络学习成果。举行相关的家长培训讲座,提高家长们处理信息技术的能力,创造家校互动的条件,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2.3 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搜集国内外有关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资料,通过问卷,进行学生网络学习的现状调查、学习能力现状调查,拟订学生网络知识普及培训方案。
第二阶段:(1)实施学生网络知识普及培训方案。(2)与学生一起制定网络学习的使用要求(网上操作利用机房、教室的电脑,学生家庭电脑、学生手机)。(3)搭建交流平台。
第三阶段:(1)开展实践学生网络课程下的教育活动(学生绘画、电子邮件、个人博客、作业搜索等)。(2)家长网络知识的培训和学习。(3)在学校网上开辟教育专业知识,寻找,修改学生更乐于接受的教育课件。
第四阶段:组织相关学生信息技术运用评比。
3 研究尝试及效果
3.1 在网络环境中,学生在基本的操作技能上,信息的拓宽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课堂教学案例1:在学会了新浪博客的登录方法后,老师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开通博客。有的学生在自己的博客里放入了自己的照片,有的学生对新闻时事发表自己的意见,还有的学生也在博客里写下了自己的心情,很多学生的博客都具有自身的特色,而且内容丰富多彩。
3.2 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收集信息的能力的到了较大的提高
课堂教学案例2:《怎样收集资料》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收集资料的方法。其中对学生在网上搜寻自己所需要的资源,学会运用标题搜索,主题搜索和关键词搜索的技术进行了重点的简介。课后,学生在完成收集《春节》的相关内容中,热情较高,积极的收集了“春节文化”,“春节饮食”“春节传统活动”等相关内容。在以后的学习中,如执教《杜甫诗三首》,老师欣喜地发现学生在课前自主的学习关于杜甫的相关知识。
3.3 教师在网络环境下,主动进行多种教育方式的探究
课堂教学案例3:在数学课堂里,老师制作微课,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在课后,部分学生主动观看电脑里存放的微课内容,通过学生的反复观看和同学间的相互讨论,促进了知识的掌握。
课堂教学案例4:在美术课堂里,老师在执教的《我心中的太阳》改变了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从以往的学生观摩到学生资助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的方法,改变为学生先欣赏自然界的太阳,包括早中晚的不同颜色,形状等。然后在电子白板上演示太阳形状和光芒的画法,最后,学生自主创作。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同学们的画较往常更加的充满个性特点和童真情趣。
3.4 教师和学生交流形式的多样,促进了教学和教育的时效性
课堂教学案例5:在数学课后练习里,老师通过班级QQ群发作业,通过微信向学生答疑,通过微信向学生发作业,通过微信向学生互动答疑过程。
3.5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全面展示学生信息技术的能力
我们设计了学生信息技术大赛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踊跃参与、大胆表现,如实地反映了在信息技术的发展状况。
4 研究成效
4.1 通过网络环境下的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现在我们的学生会在网上学习,进行网页浏览,会在论坛上进行简单文字交流等等。学生的学习方法也有很大的改变,如中高年级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特别是预习中已经能够主动通过网络或课外书籍来收集信息来解决学习的重难点。
4.2 对家长进行了网络知识培训,提升家长的信息化意识
对家长进行了网络知识培训,提升家长的信息化意识,提高家长们处理信息技术的能力,创造家校互动的条件,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4.3 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我们指导学生采用QQ、微信等工具与他人进行在线即时通信,也可以运用网上留言板、电子邮件等手段来传递信息,参与评价,分享作品。還为学生推荐了一批优秀的网站,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这些网站上浏览信息,参与问题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提高了交往意识。
5 研究反思
由于我们精力及学识有限,因此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
5.1 网络交往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具有双重作用
它在扩大人们信息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虚假信息的存在,网络游戏等,这些都需要学生的自主抵制和辨别,当然,这也是我们努力的一个方向。
5.2 网络环境下的硬件设备要求
我校部分学生来自农村,有些同学就只有在电脑课上接触电脑,操作的时间和机会较少,所以,在学生信息技术成品展示时,作品还不够理想。
参考文献:
[1] 林崇徳.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270.
[2] 王艳丽.现代远距离教育[J].2007(3):37-39.
作者简介:陈宇(1978-),男,四川资中人,小学语文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乡村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