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森林
一、调查背景
情感,作为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乃是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的反映。它一般伴随认知活动出现,并且与认知活动交织在一起。它是主题对与其有意义的客体满足与否所产生的心理体验。“情感态度”目标是数学课程四个目标的一个方面,是数学课程整体目标中不可缺少的部分。[1]
二、调查对象
依此对我校五、六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结果如下。
1.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浓。
(1)对数学感兴趣只有40%(其中很喜欢的只占总人数的6%,喜欢的占34%),还有44%的对学习数学情感体验一般,16%的明确表示不喜欢学习数学。[2]
(2)按学生喜爱的程度,数学科在所有学科中,排在第一的只有10%,排在第二的有28%,排在第三的占38%,排在第四或以下的占24%。
(3)喜欢完成数学作业的学生只有28%(其中很喜欢的只有3%),而有近一半同学对做数学作业很勉强,还有22%的同学明确表示不喜欢做数学作业。
(4)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是“兴趣爱好”的只占18%,是因为“父母的压力”而学数学的有29%,而有43%的同学学习数学的动力是认为数学“有实用价值”,还有10%的同学是由于“老师管得严”才学数学的。[3]
2.学生学习数学信心不强。
(1)数学课堂中,最喜欢“听老师讲解”的人数占47%,最不喜欢的只占4%,最不喜欢的只占4%。
(2)最喜欢“与同学讨论”的人数占32%,最不喜欢的只占13%。
(3)最喜欢“上台板演”与最喜欢“上台当小老师”的人数分别只占5%与8%,但最不喜欢的却分别占44%与35%,最喜欢“举手发言”的人数只占12%,最不喜欢的也占14%。
这说明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喜欢表现自我,不愿暴露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他们很少自主、主动学习数学,这恰恰也是他们对数学缺乏兴趣的标志。[4]
三、分析与思考
1.“乐教者才能使之乐学”
巧用非物质化教学手段,创设民主平等的情感氛围。教师是课堂心理环境的直接创造者,教师良好情绪、情感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心理状态的开端。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下,学生的情绪也会随之高涨,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灵活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利用课前2分钟去了解学生的学习,其中的一个笑脸、一句简短的鼓励话语,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动作等非物质化教学手段,都可以让教师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就像特级教师张钧箎常挂嘴边的一句话,“愿终身为教而乐”。敬业才能乐教,乐教才能善教;敬业才能育己,育己才能育人。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很多。在第一学段,可以用游戏、竞赛等灵活新颖的教学形式来组织学习活动,到了高年级,随着学生的心理成熟和数学知识经验的丰富,应有意识地挖掘并展现数学内容本身的趣味,引导学生将数学学习的直接兴趣转向间接兴趣,进而形成稳定的求知欲。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揭示课题后,直接出示一个数,如516,问这个数能被3整除吗?学生快速计算,答案是肯定的。这时老师接着说:同学们啊,其实老师早就有知道能被3整除,除了这个数,任何一个数老师不用计算就知道,相信吗?师生比一比,比赛结束后,一下就制造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不知不觉的进入对问题的分析与思考过程中,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思维活动,但是发现已有的知识经验不能解决问题,认知状态由原先的平衡变为不平衡,于是,对新知的探究成为一种强烈的内在需求,成为学习的“好之者”。[5]
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情感态度必须有机地融入具体的数学教学活动。鼓励与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学习活动,才有可能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形成自己的体验;才有可能经历数学问题的探索过程,增强创新意识;才有可能在老师和同伴的知道或帮助下,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因此我们要精心设计并组织数学活动,思考以怎样的情境引入,如何为学生增设“疑问”和“悬念”,让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自己探索知识、发现规律,逐步深入地揭示数学内容本质,引导学生思维走向深入,感受数学学习的无穷乐趣,成为学习的“乐之者”。
3.“数学本身具有无穷的美妙”
华罗庚指出:数学本身具有无穷的美妙,认为数学枯燥,没有艺术性,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有责任感和信心去帮助学生拓宽学生的数学文化视野,了解数学的特点与价值。在数学教学中一条主要途径就是结合数学教学的内容加以展开。如在认数过程中,学生可能体会到生活中没有办法找到抽象的数,但可以找到具有这个数量的事物。当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与数学相联系,都能用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并解决以后,就会逐步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另外通过追溯数学史、还原数学史实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发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真正体会到数学文化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因此,紧密结合教学过程,将数学背景材料展开、还原、解密,是实现数学文化价值的重要策略。[6]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研究与实践》(P74-83) 王林等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
[3]《小学数学教学研究》2011年10期 卢桢志《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刘慧玲《巧用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程 教材 教法》2010年第4期 黄梅、李远蓉《三维目标的知识加工与教学策略》
[5]《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艺术》(小学卷)王增昌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6]《小学数学学科学习兴趣调查报告》 茶棚学区中心校网站 信息员杨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