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小敏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趋同与差异分析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点研究内容。受市场机制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必定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情况,这种发展不均衡是经济发展自我强化的过程。
众多学者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趋同与差异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多个角度对该问题进行探究。新型古典增长理论认为,如果两个国家具有相同的储蓄率、人口增长率,且科学技术、生产技术发展水平相同,那么这两个国家经济增长会非常接近,即经济增长趋同。但一个国家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会出现一定差异,不可能完全相同。
1 经济增长趋同假说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提出了以技术发展为核心内容的新古典增长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了解各个国家经济增长存在的差距。同时,这为趋同假说理论产生奠定了良好基础。索洛模型认为,受边际递减发展规律的影响,地区经济增长会受到人口增长率、技术发展水平等众多方面的干扰,人均产值趋于某种稳定状态。在边际递减规律影响下,发达国家发展速度会变慢,而发展中国家发展速度则加快,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性使得发展中国家逐渐赶上发达国家。趋同假说理论则是通过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角和思维对地区经济增长进行评判,对地区经济增长趋势内在机理进行研究,希望实现地区经济微调、稳定发展,为落后和发展中地区提供有利的理论支持与政策工具。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局部增长差异也在逐渐扩大,体现出了东、中、西三大地区空间梯度扩大及地区内部趋同的特征。研究中国地区经济增长趋同与差异这一课题对促进中国经济稳定、持续发展有着积极影响。
2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趋同分析
改革与发展是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发生变化的根源。改革进程不断深入,逐渐从微观激励机制转变为宏观经济体制,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中国地区经济增长趋同这一课题的研究需要结合地域宏观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趋同的研究选用了两个样本区间,具体为1978-1990年及1990-2000年。在1978-1990年这一样本区间,改革重点在于微观激励体制的完善,而在1990-2000年这一样本区间,改革重点在于从宏观角度出发,利用政策实现环境改善。
首先,对省际人均产出变化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了解省际人均产出变化差异的发展轨迹。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省际人均产出的标准差也在逐渐拉大。1990年前,标准差上升幅度并不大,但在1990年后,标准差上升幅度急剧提升。这表明省际人均差值差距具有明显的扩大。
其次,从中国三大地区间发展情况对省际间差距变化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对东部、西部、中部内部差异进行科学计算,了解了三大区域之间的差异以及其在总体差异中的比重。通过实际计算了解到,在1990年之前,东部地区内部差异比重对总体差异起到了较大影响;在1990年之后,东部地区比重逐渐下降,地区之间的差异比重有所提高,且中部、西部内部差异所占比重一直保持较为稳定状态,对总体差距影响程度较小。此外,三大区域内部省际人均产值逐渐降低,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呈现出了集团趋同的特征。
通过实际探究可以了解到省际间并没有存在绝对趋同,可以利用回归分析法对省际初始人均产出水平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对回归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在1991-2000年,除了西部地区趋同情况并不明显外,中部、东部都与中国1978-1990年这一区间的情况有着较为明显的趋同特征。所以,从中可知,中国地区经济趋同主要表现为相对时间的非线性过程,三大地区内部集团趋同特征非常明显。
3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分析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差异主要体现在市场化水平、人力资本、工业化进程等方面。
在地区经济转型过程中,制度和政策变化是打破原有均衡状态的主要条件。以市场为导向的体制改革,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激励机制和制度基础。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开始着重于改变宏观政策环境,促进经济市场发育,强化开放水平,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绩。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有着较深程度的影响。人力资源是生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促进新型产品产生与生产技术进步的关键所在。地区人力资本的投入不同,经济增长速度也会有所差距。工业领域是经济结构汇总的重要内容,中国现阶段正处于工业化发展建设的起步阶段,工业领域对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值还会不断提升。改革初期阶段,东部地区工业化要比中部、西部地区高很多,从而导致人均产出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科学选择区域主导产业,注重培养工业集群,最终形成经济增长趋同形势。
4 结语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虽然没有存在普遍性的趋同形势,但产生了东、中、西三大地区间的集团趋同。市场化水平、人力资本与工业化进程都与经济增长速度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此外,要加强开放程度,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和改良,从而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最后,想要实现地区经济增长趋同,则需要在政策方面也做到趋同。
收稿日期:2016-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