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方燕 郑国锋
(华东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 上海 200237)
情绪虚构运动的英汉语言表征对比分析
——以《红高粱》及其英译本为例
孙方燕 郑国锋
(华东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 上海 200237)
在Talmy“总体虚构模式”和运动事件框架及词汇化模式类型理论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英汉情绪虚构运动句在运动主体、运动、路径和背衬四个语义成分表征上的异同,并探讨各语义成分语言表征差异折射出的运动主体抽象度、方式条件、路径颗粒度和背衬认知积极度上的内在认知差异,指出语义成分表征背后的认知模式具有人类普遍性和基于不同文化的异质性,而认知模式的异同又导致语言表征的多样性。
情绪虚构运动; 语言表征; 认知机制; 对比分析
虚构运动是一种描述非真实现象的认知表征模式,是语言以移动动词表征静止的实体或抽象物(Talmy,2000a;Matsumoto,1996a;Langacker,1999;Matlock,2004;Ramscar et al.,2009)。在情绪表达中,英汉语言都存在用移动动词表征客观静止的情绪的产生、状态和变化现象,如英语中“raise one’s spirits”、“one’s heart lift”,汉语中 “火冒三丈”、“一见倾心”和“怒气冲天”等都是人类基于心理模拟和心理扫描,把“心”、“火”、“heart”和“flame”等概念化为抽象运动主体,通过移动动词表征静止的情绪的产生、状态和变化以真实运动的语言表征,而这样的位移运动并不存在于客观物理空间中。
国内对虚构运动的研究,目前仍处于引介国外相关理论的初级阶段(钟书能,2012;邓宇,2013;李秋杨,2014;范娜,2014),英汉情绪虚构运动表达的语言表征至今涉足尚少。因此,在英汉情绪虚构运动实证研究和语际对比研究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本文从Talmy(2000a,2000b)的“总体虚构模式”和运动事件框架及词汇化模式类型理论出发,人工检索出《红高粱》及其英译本中所有情绪虚构运动表达,对比分析英汉情绪虚构运动表达的运动主体、运动、路径及背衬四个语义成分的语言表征,并探究其英汉语言表征异同折射出的内在认知因素差异。
根据Talmy(2000a:100-101)的“总体虚构模式”,本文总结出两条界定英汉语建构人类情绪虚构运动表达的标准:(1)在客观上,句子整体表达的是人的头脑中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如感觉、知觉、思维、情绪等心理活动;(2)在主观上,句子的表层结构建构了物理空间中客体——“火”或“气”等——虚构运动意象。
空间位置关系的表征既与词汇有关,又在句法层面衍生出不同的形式。因此,在上述判断标准基础上,本文从英汉词汇和句法两个层面出发,界定出语料中所有的情绪虚构位移运动表达,共收集到《红高粱》原文情绪虚构运动句67条,英译文81条。在此基础上,首先描写英汉情绪虚构运动句在主体、运动、路径和背衬的语言表征异同,然后从认知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角度,探讨各语义成分表征异同的内在认知机制。
情绪虚构运动包含运动主体、运动、路径和背衬四个内在语义成分。语义成分通过一定语言表征显示出来。本文拟从运动主体、运动、路径及背衬四个语义成分出发,对比其表征的相似之处与差异。
(一)虚构运动主体表征对比
在英汉情绪虚构运动句中,运动主体一般用名词或名词短语等名词性成分表征。过去对静态空间虚构位移运动主体的研究,如Matsumoto(1996a:183-226)认为可行(travelable)与不可行(untravelable)是判断某一实体能否进入静态空间虚构运动的标准。Rojo、Valenzuela(2009:243-260)的一组心理实验初步揭示了除了“可行”与“不可行”的区分外,静态空间虚构位移运动的主体选择还存在其他特点,但却并未指出具体的判断标准。李秋杨(2012:71-75)认为虚构运动的主体可分为现实位移主体和假设位移主体,但这一分类是基于虚构运动的两大类,即物理空间静止的视觉上的虚构位移和借助隐喻机制产生的抽象虚构运动,属于虚构运动主体的上义范畴分类,并没有将第二类假设位移主体再细分。情绪虚构运动主体属于假设虚构运动主体的再分类。本文认为Matsumoto的“可行”与“不可行”划分标准是虚构运动主体选择的一个重要区分,但并非唯一标准,也不适用英汉情绪虚构运动的主体的划分。下面结合语料进一步探索英汉情绪虚构运动句中运动主体的特征,例如:
(1)原文1:罗汉大爷,心头火起,一歪一斜的地转着,想寻找一件利器。(莫言,1986:20)
原文2:惊惧,恋母之情涌上了她的心头。(莫言,1986:323)
译文1:With angerrisingin his heart, he stumbled around the area looking for a weapon.(Goldblatt,1993:22)
译文2:Flame of indignation drove every trace of coolness out of his heart.(Goldblatt,1993:110)
从以上例句可以发现:原文1中汉语原文情绪虚构运动表达的主体表征为客观存在的,能为人类所见所感的“火”这一实体;原文2中,运动主体是直接表征抽象的“情绪”为运动主体;译文1中,英译文表征“anger”作为虚构运动主体;译文2中,虚构运动主体是将愤怒情绪表征为具体运动主体“flame”。因此,具体和抽象两类运动主体都能进入英汉情绪虚构运动句的运动主体表征,也就是说英汉情绪虚构运动句的运动主体既可以通过隐喻机制表征为客观存在并为人类所见所感的实体,如火、气等,也可以是非客观的抽象实体,直接表征某一“情绪”为运动主体,构建情绪虚构运动表达。本文通过语料归纳,将情绪虚构运动句的运动主体按其是否表征为客观实物的标准分为两类:
一类为具体运动主体(concrete entity),另一类为抽象的运动主体(abstract entity)。在《红高粱》及其英译本中,两类运动主体的数量和比例如下表1所示:
表1 英汉抽象与具体运动主体的样本数量与所占样本比例
从上表可以看出:汉语表征具体运动主体和抽象运动主体的数量相当,具体运动主体表征36条,占总样本的53.7%。抽象运动主体表征32条,占总样本的46.3%。英语情绪虚构运动句的运动主体虽然也存在具体抽象两种表征形式,但却表现出了明显的倾向于直接表征为抽象运动主体。在译本中,具体运动主体表征19条。抽象运动主体表征62条,分别占总样本的23.5%和76.5%。因此,抽象运动主体表征在英语情绪虚构运动句中占一定优势,抽象运动主体较容易进入英语情绪虚构运动构建。
(二)运动表征对比
Matsumoto(1996b:359-373)在研究英语延伸虚构运动句时,指出方式信息的排除,即“方式条件”在虚构运动表达中不能够出现。换句话说,表示方式的动词或副词都不能用在虚构运动表达中, 除非它们用来表明路径特性。但在梳理英汉情绪虚构运动表达中发现,方式条件并不一定要排除在表达之外, 可以用来表明虚构的运动主体的运动方式,也并非一定是表明路径特征方式词,如下例:
(2)原文:他含着酸溜溜硬梆梆的乳头,心里涌起一股仇恨。(莫言,1986:165)
译文:…, angerthrustinto his mouth.(Goldblatt,1993:177)
从上例可以用看出,英汉情绪虚构运动句中,“涌”和“thrust ”都复合路径卫星成分构建虚构位移运动表达。“涌”和“thrust”均表征运动方式,不存在Matsumoto(1996b:359-373)所说的路径特性的限制,方式动词必须是用来表征路径特征。
英汉语料中,采用方式动词结合路径卫星成分构建情绪虚构运动表达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汉语占87.2%。英译文中同类表达占92.6%。汉语语料中方式动词有12个:涌、袭、射、漾、冲、掠、跳、爬、喷、沉、升腾、滚;英语译文中方式动词有21个:shoot,drain,spread,emanate,burst,leap,flood,drive,flutter,gush,flow,run,thump,throw,fly,surge,thrust,race,lash,fall,thump。相比之下,汉语原文方式动词类型少,汉语中的一个方式动词在英语中对应多个更为细致的方式动词。
根据Slobin(2006:59-81)的研究,汉语和英语都存在大量的方式动词,但汉语中方式动词在类型上远不如英语方式动词丰富,并且汉语方式动词对意义的区分也不如英语方式动词细致。描述同一种位移方式时,汉语往往仅有一两个方式动词,而英语则经常有多个动词来表征方式的细微差异,如涌:flood;gush;thump等。在情绪虚构运动样本中,汉语的方式动词种类不如英语丰富。相比之下,英语的方式动词种类较多,对意义的区分也更为细致,采用下属范畴的具体方式动词表征,复合状语表征更为细致的方式。
(三)路径表征对比
Matsumoto(1996a:359-373)在对比英日虚构运动句后指出路径条件具有普遍性,认为每种语言的虚构运动表达都应该满足路径条件。由于语言隔阂,Matsumoto并没有研究汉语虚构运动句的路径条件。范娜(2011:106-109)在Matsumoto的基础上研究了英汉延伸虚构运动路径的认知特点,但没有涉及英汉路径表征的对比分析。本文从路径动词种类、单一路径动词使用频率,以及路径卫星成分角度,对比分析英汉情绪虚构运动句在路径信息表征上的相似之处与差异。
英语与汉语同属卫星框架语言,路径词汇化多为单独的卫星成分表征。当动词本身表征路径信息时,如rise、descend、enter等路径动词,则可以单独在情绪虚构运动句中表征完整的路径信息。当动词本身不表征路径信息时,如spread,drive,run等位移运动动词则需复合能够表征路径信息的介词或副词小品词等卫星成分。因此,在情绪虚构运动的语言表层,英语路径信息可以由路径动词,小品词或介词等成分表征,汉语路径信息也是通过路径动词、趋向动词、指示动词(吴建伟,2009:28-32)。如下:
(3)原文:余占鳌一股恶恨上心头,气汹汹闯进院。(莫言,1986:129)
译文:His heart sinking as he saw the bedroom door,barely hanging on its hinge.(Goldblatt,1993:139)
观察上例可以发现,单一路径动词可以在虚构运动句中表征完整的路径信息,汉语原文路径动词“上”和英译文的路径动词“sinking”分别可以表征完整的路径信息。通过语料定量发现,英汉情绪虚构运动句中路径信息采用单一路径动词表征占有一定比例:汉语原文中,单一路径动词主要有“上”、“起”和“落”等,共计8条;英译本中单一路径动词表征如“rise”、“pass”和“enter”等总计6条,分别占样本总量的12.8%和7.4%。因此,英汉情绪虚构运动句中,单一路径动词表征完整路径信息的现象不占主要地位。
英语路径信息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方式动词附带表征路径信息的介词或副词小品词等成分构建的卫星结构实现的,而汉语主要是通过方式动词复合趋向补语(或趋向动词)、方位词和介词等路径卫星成分实现的。如:
(4)原文:一阵恐怖涌上心头,毁了,挂彩了。(莫言,1986:313)
译文:Fear racing through his heart, ... (Goldblatt,1993:312)
在原文中“涌”是运动动词,其后的趋向补语“上”含有其基本的[+向上]的趋向语义,是表征路径成分趋向补语,“心头”表征了位移运动的终点,构建了[运动+终点背衬];在英译文中,介词“through”表征路径信息,与其后的“heart”构成完整的[运动+介体背衬]。但英汉趋向动词“上”与“through”表征路径卫星成分是不同的,其根本原因在于汉语表征路径的趋向补语与英语表征路径的介词或副词小品词的卫星成分的差异。
汉语趋向动词属于特殊的一类词,虽然学界对其成员的认定尚未取得一致的认识,但其最基本的语义功能是表示动作的方向或事物随动作而活动的方向(黄伯荣、廖序东,2014:15;97)。马云霞(2008:121)在研究汉语路径动词演变与位移事件表述时,指出趋向动词在尚未语法化为卫星成分时,是表示位移运动的路径动词。因此,原文中“上”也是汉语中的路径动词,可以单独表征路径信息,因此,如(3)原文中,“上”在句中表征完整的路径信息。但英语的介词“through”却不能单独作为路径动词,只能与运动动词复合构建表征路径信息的卫星成分。英语表征路径成分除小部分路径动词外,绝大多数路径信息是小品词构建的卫星成分表征,并且路径动词与路径卫星成分界限明确,词性明晰。汉语的趋向补语是经过趋向动词(路径动词)语法化后形成的,词性间没有明确的分界线。趋向动词既可以作单一路径动词表征路径信息,也可以表征卫星框架中补语成分。
汉语情绪虚构运动表达中,方式动词附加路径卫星成分构建[运动+路径]图式,在心理空间产生运动表征。但一些方式动词,如压、逼和爬等,经过历时演变与语法化,其方向或路径信息已经较为模糊,而与英译文的对比发现,译文中表征为路径动词或方式动词附加路径卫星成分,如下:
(5)原文:外曾祖父盯着奶奶的睫毛,怒气冲冲地说。(莫言,1986:79)
译文:..., his angerrising. (Goldblatt,1993:87)
从汉语原文可以看出,在汉语原文中“冲”本身是方式动词,不表征路径信息,但汉语也存在像“怒火冲天”的用法,此时“冲”虽为方式动词,“天”表征运动的终点。在识解“怒气冲冲”和“怒气冲天”情绪虚构运动表达时,都能在识解者心里产生模拟运动和心理扫描。汉语中方式动词作为位移运动的主动词用于构建虚构运动表达, 是因为这些方式动词能够体现路径的一些特性, 类似方式动词有伸、延伸、刺、插等,而像跑、跳、撞、开(车)、划(船)等则不能用于虚构运动表达中。前者在汉语中可以复合汉语的趋向动词,表征完整细致的路径信息,省去趋向补语成分整个情绪虚构运动表达仍然是通达的。英语中,对于类似的方式动词具有路径特征的内置内隐路径表达(徐英平,2012:34-38),大多是采用路径动词或路径卫星成分表征完整的[运动+路径]图示。因此,英汉情绪虚构运动表达的路径表征对比发现汉语的路径信息不如英语的具体细致。
黄伯荣、廖序东(2014:15)认为趋向动词有25个,包括“来、去、上、下、进、出、回、“开”过、起”等10个简单趋向动词和“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进来、进去、出来、出去、回来、回去、过来、开来、开去、过去、起来”等15个复合趋向动词。趋向动词的基本语义功能是表示动作的方向或事物随动作而活动的方向。趋向动词内部的方向语义也有明显的差异,反映在汉语趋向动词在复合移动动词构建情绪虚构运动句的路径卫星成分时,和英语的介词或副词小品词表征的路径卫星成分也自然存在很大差异。如下:
(6)原文1:一阵惊雷般的颤动从他的脊椎里滚过……父亲猛然惊醒,怅然若失。(莫言,1986:300)
译文1:Sending bolts of lighting up his backbone,he woke with a start, feeling a sense of loss. (Goldblatt,1993:300)
原文2:尽管他与恋儿偷情时心怀愧疚,但遭到辱骂痛打后,愧疚消去。(莫言,1986:285)
译文2:It wasn’t that he felt no remorse over his affair with passion, but the humiliating verbal and physical abuse had driven that remorse out his heart. (Goldblatt,1993:286)
在上例两原文中,“滚”和“消”表征运动方式,“过”和“去”在现代汉语中被普遍认为是趋向动词,但是“过”和“去”的方向语义明显没有“上”、“下”和“起”构建的路径信息细致清晰。相反,英译文“up”表征的路径信息具有[+向上]的方向语义,“out”也是表征界限分明的路径卫星成分。相比之下,上述英译文的路径信息更为具体细致。汉语在原文的表述与识解中,心理空间中的虚构运动的路径信息是比较模糊的。所以汉语趋向动词表征的路径卫星成分不如英译文中副词小品词或介词成分表征具体路径信息。
(四)背衬表征对比
背衬也是英汉情绪虚构运动事件对比分析的重要成分。背衬是主体运动的参照点,依据路径和背衬的关系可分为起点背衬、终点背衬和介体背衬,英汉语一般用名词或名词短语等名词性成分表征,但在英汉情绪虚构运动句中,三类背衬表征表现出不同特征,如:
(7)原文:一种如赴刑场般的悲壮感情从他的心头升起。(莫言,1986:249)
译文:A stirring emotion...surge into his heart. (Goldblatt,1993:259)
观察上面例句可以发现,在汉语原文中,“心”作为起点或作为虚构运动发生的场所,构建虚构主体运动的起点,表征起点背衬,但英译文却将起点背衬表征为终点背衬,编码了虚构运动的终点。在原文中,“起”是路径动词(趋向动词),译文中方式动词“surge”表征路径信息小品词“into”,构成了完整的[位移+背衬]的路径图式。表2对语料中的背衬做了一个定量统计。
表2 英汉情绪虚构运动构建三类虚构运动背衬样本数量与比例
上表显示在汉语原文的情绪虚构位移运动起点背衬表征28条,占其总样本的41.8%。而英语译文中,起点背衬只有15条,占总样本的18.5%。而介体背衬和终点背衬共计高达66条,占其总样本的81.5%。因此,情绪虚构运动句的背衬表征中,汉语原文中的起点背衬在其英译文中往往转换为介体背衬或终点背衬,英译本中介体背衬表征25条,终点背衬41条,将情绪虚构运动表征为运动主体进入“heart”和“mind”等虚构运动的终点。
英语情绪虚构运动句一般结合表示起点、终点等背衬信息构成完整的[路径+背衬]图式模型,汉语存在部分无背衬句。如下:
(8)原文:奶奶百感交集,一时本性迷失。(莫言,1986:128)
译文:...run through her mind; natural instincts desert her.(Goldblatt,1993:138)
观察上例可以发现,在汉语原文中,人的情绪被概念化为虚构运动的主体,“交集”也可以是一个复合路径动词,但却缺少背衬信息,而英译文中,介体背衬“mind”与路径卫星成分“through”构成完整的[路径+背衬]图式模型,表征具体的路径信息;原文中,“愧疚消去”也没有表征任何背衬信息,但在其英译文中,将愧疚情绪表征运动主体,发出运离起点背衬“heart”,构建情绪虚构运动句的[路径+背衬]的核心图式。其实,有无背衬表征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英语在表征概念化情绪主体的运动路径较汉语原文相比,更为具体细致。
沈家煊(1999:6)指出,解释语言现象应该是语言研究的最终目的。语言研究中描写是解释的基础,语言研究不仅要做到充分描写,也要做到合理解释。语言中的虚构运动现象表明语言世界里的事件往往并不是对客观事件的真实折射,在很大程度上它折射出发生在心理空间中的主观事件。人们普遍具有概念整合能力,能将运动经验投射到静态心理空间里,并在复合空间里形成情绪虚构位移运动的概念结构(Fauconnier、Turner,2002:309)。正是因为人们普遍具有概念整合能力,英汉语在虚构运动表征上才表现出相似性。
英汉情绪虚构运动主体的对比分析表明英汉语对同一情绪虚构运动句的运动主体表征呈现出各自具体和抽象表征之分:汉语两类虚构运动主体表征大致相当,而对应的英译文中的运动主体抽象表征则远远高于具体表征。
在情绪虚构运动句的表述和识解中,运动主体主观性的程度与抽象性的程度密切相关。也就是说,越主观的运动主体的表达和识解就越抽象。因此,在两类虚构运动主体表征中,表征为抽象运动主体的虚构运动句较为主观抽象。如上例(1)中,原文1将情绪表征为具体运动主体“火”,在心理空间中模拟向上的虚构运动;原文2中情绪被被直接表征为抽象运动主体,也用“上”表征虚构运动路径,但后者在表述者和识解者心理扫描和模拟运动没有客观依据,完全是心理活动,而表征为具体运动主体在客观世界存在真实运动,运动的认知经验整合到情绪心理空间中,不如直接表征某一“情绪”为抽象运动主体构建的虚构位移运的抽象度高。
英汉两种语言在运动主体抽象度上的差异导致英汉语在表征情绪虚构运动的运动主体也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部分汉语的具体运动主体被表征为英语中的抽象运动主体,英语对情绪运动主体抽象度高于汉语同类情绪虚构运动表述。
在对比英汉情绪虚构运动表达的位移运动表征中发现,不表示路径特征的方式动词并不一定要排除在表达之外。方式条件用来表明虚构的运动主体的运动方式,而路径信息由这些方式动词后的路径卫星成分显化出来,如:跳、冲、插、climb、rush和run等均可在情绪虚构运动句中表征运动,这一发现说明英汉语在真实运动事件中的[方式+路径]表征也投射到情绪虚构运动事件中方式信息的表达,虚构运动事件中运动表征与真实运动事件中运动表征存在高度的相似性。
但汉语的方式动词种类不如英语丰富。英语方式动词种类较多,对意义的区分也更为细致,采用下属范畴的单一方式动词表征,这一现象表明方式概念在英汉语中词汇化的方式不同造成英汉方式动词类型差异。
概念化是词汇化的前一阶段,是词汇化的基础。客观世界只有首先经过人们的认知加工过程,也就是概念化过程,在人们头脑中形成概念,才能再进一步表现为外部的语言符号,包括词汇。所以,不同的概念化方式必定导致不同的词汇化方式。英汉语的词汇化程度的差异导致汉语的方式动词在类型上不如英语丰富,在意义区分上没有英语细致具体。
英汉方式动词差异的另外一个原因与英汉表达范畴的习惯有关。英汉语在表达具体范畴时表现出了系统和明显的差异:英语倾向于使用不表达出具体范畴所属的上一范畴的隐含式表达法,,即综合式表达法;而汉语倾向于使用表达出具体范畴所属的上一范畴的明晰式表达法,即分析式表达法(李雪、白解红,2009:6-10)。
英汉情绪虚构运动句中路径语义对比发现:路径动词表征完整路径信息的现象不占主要地位,路径信息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方式动词附带表征路径信息的副词或介词等成分实现的,而汉语的路径信息主要是通过趋向补语(或趋向动词)、方位词和介词等路径卫星成分实现的。
英汉语卫星成分表征存在差异的原因在于汉语趋向动词是一类特殊的封闭词类。虽然学界对其成员的认定尚未取得一致的认识,但汉语趋向动词的基本语义是表征方向,方向语义在历时演变中仍然保留着。尚未语法化的趋向动词也被视为汉语路径动词(马云霞,2008:121),可以单独表征路径信息,如“上”、“起”等。而英语表征路径信息的卫星成分,小品词或介词却不存在这种现象,英语中表征路径卫星成分的小品词也是一个封闭的虚词类,表征路径卫星成分往往与背衬建构完整的[路径+背衬]图示,这些说明英语情绪虚构运动路径的颗粒度高于汉语同类表述,在路径表征时英语情绪虚构运动的路径比较具体细致。
Talmy(2000a:117-119)研究发现始源物体总是事件中更具活动性和决定性的物体,并指出虚构运动句中确定位移源点的认知原则是积极度较高、决定性较强的实体易于被表征为虚构运动的源点;相反,积极度较低、决定性较弱的实体则被建构成为虚构运动的终点。例(6)中,原文“心头升起”与对应英译文中的“surge into his heart”背衬表征差异说明了汉语中绝大多数把“心”虚构为情绪发生的场所,“心”在汉语是积极度较高的虚构位移运动的源点,表征为主体运动的起点背衬。因此,英汉语在确定情绪虚构运动的源点的认知原则的差异,汉语中构建的积极度较高、决定性较强的虚构运动实体“心”、“脑”等表征为起点背衬,相反,在英语中情绪运动表达中是“心”等虚构场所是积极度较低,决定性较弱的终点或介体背衬。
最后,不同语言的说话人在表征事件时的不同语篇选择偏好也会影响情绪虚构运动运动主体、路径和背衬表征,这些偏好在同一种语言内也存在差异。
本文基于《红高粱》及其英译本双语语料基础上,根据Talmy(2000a;2000b)的“总体虚构模式”和运动事件框架及词汇化模式类型理论,从主体、运动、路径和背衬角度,对比分析了英汉情绪虚构运动句在主体、运动、路径和背衬的语言表征上的异同。英汉情绪虚构运动表达对比研究的发现主要有:英汉虚构运动主体既可以表征为具体的能为人类所见所感的“实体”,也可以是抽象的主体,但英语虚构主体抽象表征要远远高于具体表征,而汉语的具体表征要高于抽象表征;汉语运动方式动词词汇化程度也远低于英语,英语中存在大量的方式动词,汉语的方式动词种类单一,意义区分不如英语方式动词具体细致;在路径表征上,英汉路径卫星成分表征的语义差异导致英语情绪虚构运动的路径表征比汉语的路径更为具体细致;在背衬表征中,汉语情绪虚构运动表达多表征起点背衬,而对应的英文中介体和终点背衬占主导成分。汉语中也存在无背衬情绪虚构运动表达,但英译文中均被表征为相应的背衬,路径与背衬表征相对完整细致。
对比英汉情绪虚构运动表征的异同后,本文从主体抽象度、词汇化、路径颗粒度和背衬认知积极度等角度,对英汉语言表征异同所折射的内在认知机制进行了合理的解释,指出语言现象背后的认知模式具有人类普遍性和基于不同文化的特异性, 而认知模式的异同又导致语言表现的多样性。
邓宇.2013.宋词中的散射虚拟运动认知解[J].西华大学学报(6):70-74.
范娜.2011.英汉延伸路径虚构运动表达的路径及方式[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106-109.
范娜.2014a.汉英指示路径虚拟位移对比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1):15-19.
范娜.2014b.英语虚拟位移中的概念整合和转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6):99-106.
黄伯荣,廖序东.2014.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雪,白解红.2009.英汉移动动词的对比研究——移动事件的词汇化模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4):6-10.
李秋杨.2012.“以动写静”——虚拟位移事件的主观性体验[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1):71-75.
李秋杨.2014.延伸型虚拟位移表达的类型学研究[J].现代外语(6):753-762.
马云霞.2008.汉语路径动词的演变与位移事件的表达[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莫言.2012.红高粱[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沈家煊.1999.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吴建伟.2009.英汉运动事件路径语义的句法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5):28-32.
徐英平.2012.俄汉语移动动词路径语义要素的多维认知[J].中国俄语教学(2):34-38.
钟书能.2012.英汉虚拟移位的翻译技巧研究[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4):45-50.
FAUCONNIER G, TURNER M.2002.The Way We Think: 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M].New York:Basic Books.
GOLDBLATT H.1993.Red Sorghum[M]. New York:Penguin Books.
LANGCAKER R W.1999.Virtual Reality[J].Studies in the Linguistic Science, 29(2), 77-103.
MATLOCK T.2004.Fictive Motion as Cognitive Simulation[J]. Memory & Cognition(32):1389-1400.
MATSUMOTO Y.1996a.Subjective Motion and English and Japanese Verbs[J]. Cognitive Linguistics, 7(2):183-226.
MATSUMOTO Y.1996b.How Abstract is Subjective Motion? A Comparison of Coverage Path Expressions and Access Path Expressions[C]∥GOLDBERG A E.Conceptual Structure, Discourse, and Language.Stanford:CSLI Publications.
RAMSCAR M, MATLOCK T, DYE M.2009.Running down the Clock: The Role of Expectation in Our Understanding Time and Motion[J].Language and Cognitive Process:1-27.
ROJO A, VALENZUELA J.2009.Fictive Motion in Spanish:Travellable, Non-travellable and Path-related Manner Information[C]∥VALENZUELA J, ROJO A, SORIANO C (eds.).Trends in Cognitve Linguistics: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odels.Frankfurt:Peter Lang.
SLOBIN D I.2006.What Makes Manner of Motion Salient? Explorations in Linguistic Typology,Discourse, and Cognition[C]∥HICKMANN M, ROBERT S (eds.).Space in Languages:Linguistic Systems and Cognitive Categories.
TALMY L.2000a.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Volume I: Concept Structuring Systems[M].Cambridge:The MIT Press.
TALMY L.2000b.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Volume II:Typology and Process in Concept Structuring[M].Cambridge:The MIT Press.
[责任编辑:王俊超]
A Contrastive Study of the Representation of Emotional Fictive Motion in English and Chinese:A Case of Red Sorghum and Its English Version
SUN Fangyan ZHENG Guofeng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EastChina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hanghai200237,China)
Based on the Talmy’s “general fictivity model” and the theory of motion events and lexicalization pattern typology,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representation of figure, motion, path and ground in emotional fictive motion expression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Then it explores the intrinsic cognitive differences with regard to the abstractness in figure, manner condition, path granularity and the cognitive activity in ground that different representations show in this paper. Finally,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cognitive modes embodied in the representations are universal and particular due to different cultures. The cognitive modes lead to diversified linguistic representations.
emotional fictive motion; linguistic representation; cognitive mechanism; contrastive study
2016-01-18
孙方燕(1990-),女,安徽合肥人,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英汉语对比与翻译。郑国锋(1973-),男,河南舞钢人,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汉语对比、认知语言学、叙事学。
H0-05
A
1672-0962(2016)05-003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