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
摘 要:在日本战国时代,忍者作为重要的情报收集人员,隐秘地活跃在历史的舞台。忍者神秘的形象以及高超的忍术使这一少数群体的文化展现出不同于传统文化的独特性,成为了日本文化立国时期新的文化符号。通过对典型的忍者动漫作品《机动武斗传G高达》的考察可以发现,忍者之所以为忍者,在于其精神层面有伪装、隐忍、纯粹以及舍弃等独特的伦理思想。因此,《机动武斗传G高达》不只表现了高达系列作品中有别于传统作品以历史情结为主的叙事方式,促动了日本动漫多元化类型的发展,而且展现了一种现代忍者的形象,从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到日本传统文化与后现代元素的融合。
关键词:忍者;思想;动漫
中图分类号:G229.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458(2016)04-0065-07
DOI:10.14156/j.cnki.rbwtyj.2016.04.009
一、忍者思想的光与暗
说起忍者,很容易使人联想到黑暗中奔跑的身影以及光影中闪现的精湛忍术。这在以忍者为题材的动漫中经常被用来表现忍者以及忍术的神秘。如《火影忍者》中对土遁、水遁、风遁、火遁等忍者的超现实力量的描述,《圣斗士星矢omega》中狼星座荣斗的分身术的运用等均是在经历了一番身心的修炼之后才获得的能力。这些“充满传奇色彩的忍术与忍者之所以被很多人接受,无疑有这些超自然能力具有缓解压力作用的因素”[1]10。但是,这里重要的不是这些超自然的能力,而是运用这些能力的人是基于怎样的心态以及伦理思想来完成修炼。修炼的最终结果正是将这些伦理思想扩大化之后而得到的结果。诚如所知,“忍术与其他武术流派很大一点不同,就是更注重精神上的修炼。”[2]74因此,忍者的伦理思想在这里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忍者之所以为忍者的依据,也是形成忍者这一特殊的少数人的集团的根源所在。忍者不同于武士,不能堂堂正正地在光明下行动。因此,黑暗可以说作为忍者的影子时刻伴随着忍者。在黑暗中忍者通过伪装,获得融于环境的能力,并且将暗作为最大的有利条件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同时,通过在黑暗中隐蔽自身的气息,可以冷静地观察周围的情况,寻找最佳的出手时机。这种黑暗的环境对于忍者的忍耐以及坚韧的品性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由于忍者很少采取集团行动,大部分时间其行动均由自身来掌握和判断,因此对于身心锻炼的要求是超乎常人的。但是,忍者的世界中并非只有黑暗,黑暗的环境中依然存在着光芒。忍者的光芒并非在于自身,而是通过对任务的完成以及对他人的引导来间接地达到改变事件走向的目的。在这过程中,忍者表现出的对任务忠实,献身的姿态,以及勇猛、果敢的行为准则正是早期武士道中“献身”伦理[3]290的最好的体现。从这种意义上说,忍者思想与武士道是有共通之处的。忍者虽然不能表现出自己是个武士,但是在内心的修炼方面是不逊色于武士的。正因为如此,忍者只有在即将完成任务时才显示出其光辉的一面。而这光芒是短暂的。正如武士以为主君献身为荣,忍者为任务献身的一刹那是最光辉的时刻。长期的隐忍最终是为了实现这光辉的一瞬。因此,忍者的光芒是黑暗中的光芒,也是一种默默无闻的光芒。
光与暗作为忍者思想的重要环境而存在,对于忍者身心的锻炼,性格的形成以及目的的达成均产生重要影响。二者又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表里一体地对忍者思想的建构起到重要作用。黑暗中的隐忍作为光芒中献身的前提存在,光芒中的勇猛、献身又对黑暗中的隐忍起到了推动作用。而将这两者统一在一起的则无疑是忍者内心的“无我的境地”无我的境地即身心修炼达到极致时,思考与行动完全没有障碍的境界。 。这种“思考与行动之间毫无障碍”[4]163的境界标志着忍者伦理思想的形成。
这些思想在《机动武斗传G高达》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以下将对作品中体现的忍者思想进行详细分析。
二、《机动武斗传G高达》中的忍者思想
《机动武斗传G高达》作为“平成三部曲”平成三部曲指高达在刚刚进入平成年间的三部作品,即《机动武斗传G高达》《新机动战记高达W》《机动新世纪高达X》。之首,是一部有别于高达正史的新型作品。这部作品以高达擂台赛为主题,实现了高达形象的多元化。其中忍者高达的形象作为贯穿故事始终的配角,在引导主角多蒙获得第十三届高达擂台赛冠军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在作品中呈现出的忍者思想,也对高达系列中其他作品产生影响,呈现出了不同于1980年代的以宇宙世纪为时间纪元的高达系列作品的特色。作品中的忍者思想主要有以下四个层面。
(一)伪装
忍者如同间谍,对于自己的身份是秘而不宣的。一旦身份暴漏,不但会对任务的执行造成负面影响,而且还会威胁到自身的生命。因此,只要任务没有结束,忍者便不会堂堂正正地宣扬自己的身份。如此,如何隐藏身份,不被人识破便成为了忍者要面对的重要课题。伪装作为忍者思想之首,历来为忍者所重视。忍者的伪装不仅是表面上的化装,心灵也要进行伪装。为了实现目的,有时甚至必须假装站在过去的朋友、家人的对立面。也就是说,忍者的行动中最重要的即是在不暴露身份的伪装中完成任务。即不是从正面,而是从反面暗中间接地对集团有所贡献。这是完成任务的第一步,也是通向隐忍的开端。通过对伪装的认识以及应用,忍者可以灵活自如地改变自己的身份以及立场,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机动武斗传G高达》中的忍者舒柏慈正是如此实现了伪装思想。
舒柏慈的真实身份是主角多蒙的哥哥京二的克隆人,为了将自己的家人从悲剧中拯救出来,舒柏慈展开了行动。他最大的伪装就是将自己的人格附在了新德意志选手的身上,造出了自己的克隆人,用这个克隆去达到自己无法达到的目的。舒柏慈把自己伪装成了新德国的高达战士,通过参加高达擂台赛的方式,以对手的身份来引导多蒙。高达擂台赛是各个国家以自己国家的荣誉和宇宙控制权为目标的争霸赛。舒柏慈既然成为了选手,就必须遵循选手的道德。他的故乡是新日本,但是现在的身份却是新德国的选手,因此表面上他必须为新德国的霸权和荣誉而战。也就是说,他必须融入到新的集团中,遵守这个集团的伦理制度和规范,并且为了不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必须将新德国的利益摆在首位。而在行动中,舒柏慈也是严守了高达擂台赛选手的规定,从未将新德国的机密泄露于别国,对任何对手均未透露出自身的任何真实信息。在比赛中,他始终以赢得比赛为最高准则,完全将自身融入了高达擂台赛的战场。从这种意义上说,他的伪装可以说是日本文化“同调主义”的最好体现。同调主义强调对于权威、制度的绝对服从以及与自身所处环境中的大多数个体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而在日本文化中这种同调并非强制,而是主体自觉地融入集团中的一种体现。即如水一般地实现与周围环境的融合来达到一致性的目的。舒柏慈的行动虽说是伪装成为新德国选手融入新德国这一集团,但促动这种伪装心理成为可能的,则离不开同调主义。舒柏慈正是通过伪装来达到自己的真实目的。同时在训练多蒙内心的过程中,舒柏慈是直接作为敌人,通过将多蒙逼入绝境的方式来使他达到明镜止水的境地。如在基亚那高地《机动武斗传G高达》第22话。,面对急于求成的多蒙,舒柏慈直接驾驶机体从暗中对多蒙展开攻击,并且不给多蒙召唤机体的时间,而是直接用镜高达攻击手无寸铁的多蒙。这对于一个重视荣誉感的高达擂台赛选手来说,是不应有的行为,违反擂台赛的公平原则,同时也违反选手的道德准则。而为了达到引导多蒙的目的,使他能够专注于眼前的战斗和敌人,引出潜藏在他体内的真实能力,舒柏慈不得不选择伪装。他抛开了选手的身份,作为刺客和敌人与多蒙对战。他真实的目的是希望多蒙的修炼得以顺利完成,伪装的目的是为了将多蒙置于死地。因此在将镜高达的刀挥向多蒙的一刹那是没有做出停手打算的。这出于他对多蒙内心的了解与信任。如果这一伪装的行动真正达到了表面的目的,那么采取这一行动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正因为对多蒙内心中潜藏的真正实力的信任才使他可以毫无顾忌地采取这一行动。而结果正如他所料,多蒙在面临死亡的一瞬间用手中的钝刀做出了反击,从而体会了明镜止水的境地。
(二)隐忍
忍者之所以能够保持其伪装,与隐忍的思想密切相关。忍者由于行动的隐秘性,很少集体行动,这就需要通过隐藏自己的气息以及行迹避开人群,与环境融为一体来活动。所以忍者大多数情况要面对的不是人与人的关系,而是人与环境的关系。如何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利用地形完成任务是忍者的重要课题。当然,这并不是说忍者完全不重视人与人的关系,只是处理人际交往方式的态度与其他人不同。忍者的单独行动不能全是自身的独断专行,根本上来说也是为了集团的利益在行动。因此,可以说他们是用单独行动的方式来实现集团主义,即用个人的方式为所属的集团服务。同时,在处理与环境关系的过程中,忍者还要具有极大的忍耐力,如此才能时刻保持冷静的判断。这一点与武士对名誉的过分重视极大不同。武士如果遇到有损名誉的事可以拔剑而起,而忍者却不能如此。忍者需要忍耐悲伤、愤怒等各种负面情绪,即使仇人近在眼前,也要忍耐住愤怒的情绪冷静地应对。如此,隐藏与忍耐构成了忍者独特的隐忍思想。这种思想在舒柏慈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舒柏慈每次登场均是被安排在隐秘的处所,而且他也极为善于在环境中发现适合隐藏的场所,在暗中冷静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等待适合出手的时机。他每次出现均是在多蒙遇到危机的时候,危机一旦解除,他便销声匿迹。以多蒙为首的撒佛尔同盟的成员遵守盟约,组成一个集团,为了共同对抗魔鬼高达展开行动。舒柏慈虽然不属于这个集团,而且大多数情况下也是单独行动,但是他的行动无疑是与撒佛尔同盟的目的保持一致。即使是单独行动,如果这个行动能够给集团带来利益,那么这行动本身也是符合集团主义的。这最明显地表现在突破死亡军团的作战中《机动武斗传G高达》第22话。在东方不败率领的死亡军团包围基亚那高地的战斗中,撒佛尔同盟的成员由于寡不敌众,逐渐处于下风。而此时舒柏慈并未参加战斗,而是隐藏在暗处观察情形。在看到敌方处于瀑布的下游时,他毅然使用镜高达的旋转将洪水引入敌方大军,从而解救了撒佛尔同盟,扭转了战局。在集团处于危机的时候,他没有选择与集团一起行动,而是采用单独行动的方式扭转战局,保护了集团。从此可以看出,忍者在黑暗中行动的方向指向了集团。集团的利益是一直在黑暗中奔跑的忍者所追求的光明。这种方式如果抛开了忍者对环境的习熟以及侧眼旁观周围的冷静,是难以达成的。而且,这种融于环境的能力以及冷静的观察力必须要通过单独行动才能得到锻炼。从这种意义上说,单独行动对于忍者个人以及集团来说均是不可替代的有利方式。忍者精神世界中隐秘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三)纯粹
忍者犹如单人军队,与任务是不可分割的。忍者对待任务的不惜生命的态度犹如黑暗中闪现的光芒,是忍者实现自身价值的直接途径。但是,忍者并非是为了获取报酬以及名声等功利主义因素来完成任务,而是出于对主君的忠诚对待任务。
因为“忍者的生命不属于自己,而属于他的主人,为了主人可以随时做出牺牲”[5]122。
因此看来,忍者遵循的无疑是早期武士道中的主从道德。即对主君出于信任与情感的无条件的忠诚,可以为主君的委托而不惜生命的绝对忠诚。而动漫作品中大多数忍者并无主君,这种绝对忠诚便转化为了对任务的忠实与认真。即将执行任务本身作为一种道德,将目的和手段合为一体。在这里,执行任务既是忍者生存的目的,又是手段。为任务而生,为任务而不惜生命是促动忍者行动的最大动因。这可以看做是将武士为主君不惜生命的主从道德中剔除主君的主体因素,更加纯粹化的产物。因此,纯粹的道德可以说既是忍者坚持的态度,也是忍者力求达到的精神境界。纯粹强调去除杂念,将目的和手段合为一体,是忍者精神的支柱。这在舒柏慈引导多蒙的修行过程中表现得很明显。
如果说东方不败对多蒙进行的训练是以杀伐为主的武士型训练的话,那么舒柏慈对多蒙进行的无疑是忍者的纯粹心境的训练多蒙修炼的全过程详见《机动武斗传G高达》第21-23话,(日)Sunrise,1994年。这种训练的核心可以用明镜止水来表现。“明镜止水”指抛去一切杂念的纯净的心,连水滴滴下的声音也可以清楚地听到的精神境界。这四字既综合体现了纯粹的心境,又分别具有其具体内容。“明”,指清明心,来源于日本神道中祭祀的伦理思想。虽然最初这种清明心的思想是强调对于权威的一种绝对服从的态度,在转变为至诚心之后,这种对待权威的态度逐渐转化为一种积极的处事方针。即强调对待事情的真心与诚意以及全力投入。舒柏慈要传达给多蒙的正是这种至诚的理念。忍者修炼的第一步就在于用至诚心抛弃功利主义的色彩,不是为取胜而修炼,而是不顾后果地为了修炼而修炼的态度。只有将修炼的目的性舍去,与手段合一,才能真正平心静气地进行修炼。“镜”,指心中无一物的明镜心,这无疑是至诚心的延续,也是多蒙要达到的极限。做到镜的要求是消除一切愤怒、急躁、仇恨等负面情感,用潜意识即直觉去面对对手,发挥出真正的力量。“止”,即停止,终止,这里主要是止息负面情感,使真正的力量得以显现。达到止的境地在于自由地控制情感,因此,将自身的情感完全置之度外,抛弃追求强大的目的,一切专注于眼前事物的高度集中力是必不可少的。“水”,由于其无色无味,代表了身心修炼达到的“无我的境地”。 这种思考与行动之间完全自由无碍的境地既是舒柏慈要求多蒙达到的最终境地,也是纯粹思想的最终体现。即通过至诚至心,明镜心以及自由控制意识所达到的终点正是这种连水滴的一滴都能清楚听到的纯粹的境界。在这里修炼的目的成为了“无”,是将修行作为永恒性的手段持之以恒的最明显的体现。目的在这里和手段实现了融合,达到了纯粹的境地。之后的多蒙做到了用平常心去面对仇人,即使在明白了一切真相之后,面对强大的乌鲁贝所驾驶的巨大尊主高达,依然不是靠愤怒而是使用平静的心开启神高达的高级模式,最终走向了胜利。由此可见,“明”“镜”“止”“水”四方面相符相成,分别对应了忍者修行的开端、过程、高潮以及结束,最终代表了纯粹的理念,使忍者的心境上升到“无”的境地。
(四)舍
忍者对待任务的纯粹思想通过为任务献身的态度达到了极致。既然把任务做为最终的行为指向,那么对于其他事物的场合就必须采取舍弃的态度。如果说商人舍名求利是为道,武士舍利求名是为道,那么忍者舍名舍利也是为道。忍者若追求名利,将失去对任务的纯粹,最终导致在任务未完成的情况下迷失方向,以至于丢失生命。因此,忍者为了不妨碍任务的完成,要灵活地对眼前的情况作出判断,采取适当的时机逃跑,以保存生命完成任务。表面看,这与忍者在战斗中表现出的勇猛是背道而驰的,实则不然。勇猛与莽撞不同,胆小与智慧也不同。忍者“走为上策”正是一种智慧之勇的表现。不同于血气之勇,这种智慧之勇正是忍者保存实力,为任务而生存下去的关键所在。从这里可以看出,忍者的生存法则无疑是遵循了“主情主义主情主义指重视人的惜生厌死,避苦求乐的自然欲求的倾向。”的要求的。
为了任务而选择“町人伦理思想”[6]118中的积极要素可以看作是忍者充满智慧的生存哲学。
同时,忍者的舍弃还伴随着让的思想。即忍者作为不为人知的影子,在暗中完成推动事件发展的任务,尽管舍弃了名利,但是这被舍弃的名利不是无所归宿,而是被转移到了现实中相当于影子实体的人的身上。也就是说,忍者通过将名利转移给实体的方式舍弃对名利的追求。这种舍的思想在舒柏慈身上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舒柏慈作为多蒙的影子,他暗中的行动均是为了引导多蒙取得冠军,击败魔鬼高达这一目的而进行的。这既是他的任务,也是多蒙要达到的终极目的。为了这个任务,舒柏慈没有采取急功近利的方式。虽然他几次直接面对仇敌乌鲁贝与深村博士时,有很多机会可以实行自己的复仇计划。但是,他没有因个人的复仇而偏离打败魔鬼高达的任务,而是按照乌鲁贝给多蒙定下的规则来引导多蒙走向胜利。这个规则是取得高达擂台赛的冠军,拯救被判处永久冷冻刑的父亲。即使这个规则对于不知真相的多蒙来说是不合理的,舒柏慈也并未反抗,而是采用积极的方式在遵循规则的情况下来拯救家人。因此,不管是在基亚那高地还是新宿的战斗中,舒柏慈始终以保存有生力量为善,在适当的场合救助多蒙以及撒佛尔同盟的成员逃离险境。同时,他还以讽刺的方式贬低多蒙对最强称号的执着,将多蒙引导至明镜止水的境地。高达擂台赛的冠军由多蒙获得,魔鬼高达也是由多蒙打败,呈现在眼前世界的是多蒙胜利的姿态。然而,这样的胜利并不是多蒙一个人就能得到的。如果没有舒柏慈暗中的指引与救助,也就没有多蒙的胜利。从这里可以看出,舒柏慈将击败魔鬼高达,取得冠军的名利转移到多蒙身上,以此践行了舍的思想。舍的思想使忍者的行动埋没在历史的深处,默默地促动事件的发展。这种为了任务甘做影子的精神,既是达到“无我的境地”的具体途径,也是忍者在黑暗中闪现的不为人知的光芒。
三、忍者思想的意义以及局限性
(一)忍者思想的意义
通过上述对《机动武斗传G高达》中的忍者舒柏慈的考察与分析,可以看出忍者在行动中所体现的伦理思想如下。
1.伪装作为忍者伦理思想之首,是忍者处理与外界关系的重要准则,也是忍者完成任务的基本要求。
2.隐忍包括隐秘和忍耐两方面,是忍者身心修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思想,是忍者获得真正力量的思想根源。
3.纯粹的思想是忍者对待任务的最高准则,将目的与手段合为一体,是忍者达到明镜止水的“无我的境地”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4.忍者坚守舍的思想,舍名舍利,通过将名利转移的方式灵活应对现实,化身为影子,默默地促动事件发展。
综上所述,这些忍者思想表里一体,相辅相成地构成了忍者的光与暗相互交织的精神世界,并以“无我的境地”为中心,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忍者在战斗中能够自由施展忍术等超自然的描写均可以看做是基于上述内心的修炼而达到的具体境界的扩大化。忍者内心强大的根源正在于上述伦理思想。
(二)忍者思想的局限性
虽然忍者伦理思想在忍者的行动以及自身修炼,甚至在形成日本忍性文化的方面发挥过一些推动作用,但是还应看到,由于忍者伦理思想与日本传统武士道的一些相似性因素,使这种思想无疑会产生历史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伪装和隐忍是以牺牲自身的人格为代价来取得执行任务的便利,从而达到某个特定的目标。诚如所知,人格是人类灵魂的所在,是实现自我认同的重要载体。由于忍者长期伪装自己的人格,而且在隐忍的过程中承受重大的精神压力,有“因强制压抑导致心理障碍,甚至酿成恶变”[7]10,丧失真正人格的危险。这点既可以看作是忍者优越于武士的思想,另一方面也是比武士道更加容易被国家主义利用的危险因素。
2.纯粹的思想要求目的与手段的合一,也就是说牺牲具体事物的目的性来达到与手段融为一体的境界。这里的理想主义色彩极为严重,不具有充分的实践意义。忍者并非圣人,能够只为理想而生活。但是在对待任务的态度上,却采取这种圣人一般的理想主义态度,这无疑是存在于忍者伦理思想内部的矛盾。这种矛盾的存在就决定了忍者思想缺乏实践性,无法上升为普遍的思想,只能局限在少数人集团内部。
3.舍的思想要求忍者对名声与利益持鲜明的否定态度,这是忍者之所以为忍者的依据,同时也为忍者思想带上了一种极端化的色彩。即凡是有关名誉和利益的事物在忍者思想中全部属于糟粕,应不加辨析地坚决舍弃。这与以“共生与融合”[8]252为主要特征的日本文化的主流趋势无疑是背道而驰的。诚如所知,日本在吸收外部文化中的鲜明特征即是不轻易否定外部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矛盾,而是积极寻求两者的结合点使两方面共生与融合。但是忍者思想中的舍对名利持强烈的否定态度,偏离了日本文化的主流方向,极容易陷入本民族优位的歧途,阻碍历史前进的方向。
综上所述,忍者思想由于其内部各个要素鲜明的理想主义以及特殊性,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局限性。正是由于这种局限性,忍者思想只是少数集团的思想,并未形成如武士道一般的普遍思想。正确认识这种局限性,是正确认识忍者与武士区别的关键。
结 语
通过揭示以上忍者的伦理思想,可以看到忍者形象对于促动《机动武斗传G高达》中的民众思想具有重要意义。《G高达》作为有别于传统宇宙世纪系高达作品,思想方面不同于以“新型人类”为主的王牌机师的特殊性思想,是一种民众思想。它为之后的以一般士兵为主角的高达作品揭开了序幕。同时,这部作品中揭示的忍者神秘面纱背后体现的思想,为之后的动漫所继承并发展,使忍者这一在历史中被埋没的少数群体,借助动漫这一新兴的文化载体,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促动忍者文化发展的精神动因则正是由于忍者埋藏在黑暗中的光芒越来越受到关注与认知的结果。因此,忍者思想不只对于高达作品,而且对于整个动漫文化的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看到忍者思想对于动漫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其自身的局限性以及内部矛盾,如此才能正确认识忍者文化在日本动漫以及日本文化中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岛村辉.忍者という立場ー忍者における民族と大衆[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140(1):8-14.
[2]章新,何平,肖考,等.忍者精神对日本国民性的影响[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4):73-75.
[3]和辻哲郎.日本伦理思想史[M].东京:岩波书店,1954.
[4]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M].吕万和,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5]周峰.从“忍者”现象看日本“忍”文化的独特性[J].韶关学院学报,2007,28(5):122-124.
[6]刘金才.町人伦理思想研究——日本近代化动因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安源.“忍”:一个文化之谜的破解[J].内蒙古电大学刊,1996(5):6-12.
[8]卞崇道.融合与共生——东亚视域中的日本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孙 丽]
日本问题研究2016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