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自我监控 完善独立阅读

2016-12-05 18:07刘海波
关键词:清塘生命力元认知

刘海波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是教师要追求的最终目标。那么,独立阅读能力如何衡量和提高?从笔者的课堂教学经验看来,适时地让初中高年级学生在现代文阅读中启动“自我监测”,有助于达到初中阶段学习目标中的“自觉探求”,进而实现独立阅读。而要启动学生的“自我监测”,教师可在教学中运用元认知学习策略。

一、什么是元认知

元认知(Metacognition)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弗拉威尔(J.H.Flavell)在1976年的《认知发展》一书。元认知,又称反省认知、监控认知、超认知、反审认知等,指的是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认知,其实质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具体地说,它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

一般认为,元认知可以由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部分组成。一方面,元认知是一个知识实体,它包含关于静态的认知能力、动态的认知活动等知识;另一方面,元认知也是一种过程,即对当前认知活动的意识过程、调节过程。作为“关于认知的认知”,元认知被认为是认知活动的核心,在认知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1]

二、在《清塘荷韵》阅读教学中运用元认知学习策略的尝试

Brown认为,元认知策略有:摘要、澄清、预测。摘要是要学习者掌握学习材料的重要部分,能说出主要概念或要义,忽略无关的信息。澄清就是要学习者在遭遇困难时,知道采取必要的方法来解决。预测就是要学习者根据已获得的讯息,预测材料的内容及结构。[2]下面笔者尝试运用这三种策略指导学生学习《清塘荷韵》:在理解重点和难点上实行自我监测。

《清塘荷韵》为季羡林86岁高龄时所写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记述作者将莲子投入门前池塘后,莲荷从无到有再到繁茂的漫长而艰辛的生命历程,表达了对荷的顽强坚韧生命力的赞美。作者借荷抒情,并将自己丰富的人生感触含蓄道出,令人感慨。

(一)摘要策略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清塘荷韵》的“形”颇多零散,初次阅读感觉文章内容似乎包罗万象。笔者在指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时,先让学生整体感知(学会摘要策略),并自我监测是否能掌握本文的重要内容。这个环节要求学生学会以解决2个主问题(散文主要写了什么事?作者表达的情感又是什么?)来实现自我监测。

《清塘荷韵》比较长,但在阅读教学中多数学生能抓住一些关键词(如荷花未出前的“心病”“听天命”“总是希望”“灰心”等,荷花长出后的“心中狂喜”“大快人意”“祝福”等)进行重点摘要(这也属于摘要策略的一部分),进而理清作者的情感线索:念荷—种荷—盼荷—护荷—赞荷—赏荷—祝荷。其中,赞荷和祝荷都指向作者笔下那些荷花“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至此,学生就能在摘要策略的自我监测中顺利得出“作者对荷花顽强生命力的赞美颂扬”。

(二)澄清和预测策略

就“感受作者对季荷生命力的赞美”这一教学目标来说,“赞荷”“祝荷”两部分足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季荷生命力的颂扬,如此“理解文中抒情议论句的深刻含义”就算达到了。不过在笔者看来,我们还可引导学生进一步欣赏文章的精彩之处,如“赏荷”部分。

关于“我默坐观荷花落”一段的阅读指导,我们可用“澄清和预测”策略使学生达到自我监控。这一段中,作者在赞叹季荷的顽强生命力后,转笔写自己静观花落。就教学而言,这里是难点所在,因为以初中生的人生阅历来说,很难深入理解其中的含义。对此,笔者尝试用“澄清和预测策略”去指导学生学会思考。这个环节要求学生通过解决2个子问题(作者赏荷时的环境和心态各怎么样?赏荷面对的是怎样一幅图景?)来实现自我监测。

运用澄清策略,就是让学生必须根据上下文来推测作者此时心情的变化。从上文中的“我心中狂喜”“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到该段中的“我每天徘徊在塘边”“静静吸吮清香”“默默地坐”,就基本能发现作者已经从目睹荷花盛开的击掌快意慢慢转入赏荷的静观了。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说的就是作者这层境界。八十多岁的老先生固然为荷花的顽强生命力而感动、赞叹,而当他面对“莲瓣堕入水中”这一场景,想到“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参悟到的又是什么呢?

运用预测策略,可以让学生在尝试解决上述2个子问题的同时,能够(可能)预测到作者在这篇散文中除了赞美荷花顽强之外,还裹挟着另外一种更深层次精神境界的表达。走向生命暮年的季老先生生活阅历足够丰富,当他在文中写自己为季荷经历长久等待之后满心失望、后来见到荷叶出水而狂喜时,我们通过文字完全能感受得到这位耄耋之年的老者身上焕发的蓬勃的生命力!“在这种生生不息的情趣中我们可以见出生命的造化。把这种生命流露于语言文字,就是好文章;把它流露于言行风采,就是美满的生命史。”这美满的生命史在外体现于老先生眼中的季荷生命力,在内则体现于老先生内心的执着。而“池花对影落”不仅写出了季荷花开花落的生命周期,而且更给读者一种严肃的生命沉思。“在看重一件事物时,他知道执着;在看轻一件事物时,他也知道摆脱。”荷花生命力顽强固然令人赞美,而对其凋落也不必惋惜。否则老先生为什么要在最后反问:“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课堂上,学生也许参悟不了古诗句的境界,但是能真切感受得到季老先生在人生暮年时对生命走向终点的态度:以宁静祥和之心,超然洒脱的态度面对,这便是对生命终了的淡然摆脱。

综上所述,学生运用澄清策略联系上文读懂文字,又运用预测策略摸索得出文章主题思想的深层意义:本篇散文中人荷相通,作者既表达了对荷花顽强生命力的赞赏,也含蓄地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终了的淡泊洒脱的人生态度。

三、余论

南宋著名学者朱熹曾作《观书有感·泛舟》:“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如果将此诗放在阅读教学中来看,那么也可以理解为当学生学会了自我监测后,就会逐渐将无意识的浅阅读导向有意识的深度阅读,如此方能在现代文独立阅读中自如行驶。

让学生“得法于课内,运用于课外”,是教学的目标之一。独立阅读现代文的能力不是天生的,更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只能是在长期的读书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同样,一个人的元认知能力也是在问题解决的脉络中发展的。教师如能在课堂上因势利导,让学生训练自我监控能力,他们的阅读定能从“浅读”走向“深读”,并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不需要教”的独立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 David Disalvo.元认知:改变大脑的顽固思维[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11-12.

[2] 李咏吟.学习心理辅导(元认知学习策略训练)[M]. 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104-105.

(责任编辑:方龙云)

猜你喜欢
清塘生命力元认知
基于元认知的数学焦虑研究
王玉林作品
油茶粕制备复合茶皂素清塘剂产品对鱼和虾毒杀效能的研究
贸易生命力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坚守初心,作品才有持久的生命力
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元认知在大学英语教改中的应用
主动创新是新型智库生命力所在
生石灰清塘的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