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盘锦港发展策略研究

2016-12-03 10:45王品路旭袁敬诚熊姗姗
经济师 2016年10期

王品+路旭+袁敬诚+熊姗姗

摘 要:加快建设“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决策,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产业转型和新兴市场开放提供了契机。文章在中俄蒙陆海联运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盘锦港未来的优势和潜力进行分析,认为盘锦港有潜力成为联系俄蒙远东地区的陆海联运节点,并提出“陆海联运”和“空海联运”的交通枢纽作为强化策略,以及“完善物流通关服务”、“加快港城一体化建设”的对策,以助推辽宁省港口群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的战略,实现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 辽宁沿海经济带 陆海联运 港口群 盘锦港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0-184-03

辽宁沿海地区由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等6个城市组成,每个城市都有规模不等的港口,共同构成我国北方重要的港口群。2009年以来,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指引下,辽宁沿海经济带实现了快速的工业化与基础设施优化,大部分城市的港口和临港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然而,近年重化工业总体发展环境欠佳以及自身产业集聚度和对外开放总体水平不高等问题,使辽宁沿海港口群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压力较大。“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为辽宁沿海港口群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2015年《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明确指出:要发挥内蒙古联通俄蒙的区位优势,完善黑龙江、吉林、辽宁与俄远东地区陆海联运合作,建设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1}。与“一带一路”战略举措相关政策的发布在为亚欧区域合作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也为辽宁省的开放发展和经贸事业带来了新机遇。

一、“一带一路”的发展背景

“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实现和平发展、全面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对国际关系走势影响深远。如图1所示,目前“一带一路”中的主要运输线路包括一条海上运输线路和三条陆运线路,陆运线路包括北线、中线和南线。随着以快速铁路为代表的陆运技术发展,与海上丝绸之路相比,陆上运输具有路程短、适宜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和受气象灾害影响相对较小的优势。尽管海运线路可以连通亚洲与东南亚、南亚和欧洲国家,形成便利的亚欧海上贸易体系,但存在运输距离和耗费时间上不具优势。据测算,从我国连云港到荷兰鹿特丹,通过陆上丝绸之路运输的运距比海运缩短9000多公里,运输时间缩短近一个月,运输费用节约近1/4{2}。

从目前的国际政治与安全环境角度看,北线在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实力和政治局势等方面占有相对优势。如表1所示,北线沿途经过的国家最少,主要为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均为贸易大国,能很快产生投资和贸易效应,且已建成西伯利亚铁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远优于其他线路;中线沿途经过的中亚国家较多,其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面临的跨界民族、地缘政治等问题较为复杂,想要顺利启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南线沿途经过的国家相对较少,目前的政治局势也较为稳定,但在人口、经济和国家出口总量等方面远落后于北线国家。

去年以来,中俄蒙三国的贸易一体化铺垫工作快速推进。2015年9月提出共建中俄蒙经济走廊;2016年5月三国共同召开的关于《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的会议都为北线的良好和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3}。同时,东北腹地与中东地区和俄罗斯地区有较好的能源合作基础。东北腹地出口一半以上的贸易额来自东北亚地区;东北腹地进口中,以矿产品、运输设备类产品为主的东北亚和中东欧两个地区占90.79%。北线陆运正在成为我国最具潜力的对外贸易线路,是实现“一带一路”战略愿景的重要支撑,而辽宁沿海地区可以在此线路中更多发挥海陆转运节点的功能,这为辽宁沿海港口群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二、辽宁沿海港口群的发展机遇

辽宁沿海地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北线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在辽宁省长达2920公里的海岸线上,分布着上百个生产性泊位和40余个天然不冻港。辽宁沿海港口群恰好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北线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海陆中转节点位置,陆路可通俄罗斯、中亚和欧洲大陆,海路可通我国东南沿海、日韩、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拥有覆盖全世界近3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航线和众多国内航线,承担着东北地区绝大部分的进出口任务。至2012年,辽宁全省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已经突破8.3亿吨{4},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港口管理水平等方面具备升级成为国际一线港口群的潜力。

随着中俄蒙陆运通道的建设,辽宁沿海港口群有望形成“北线陆运+海运”的陆海联运枢纽,成为“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在中观层面,辽宁沿海港口群可强化与俄罗斯、蒙古铁路通道的便利性,同时加强与我国东南沿海港口的合作,利用中俄两国之间的贸易互补性,建设国际性贸易转运枢纽及自由贸易区。在宏观层面,辽宁沿海港口群应致力于成为东北亚地区的国际贸易转运中心,发挥陆海联运优势,可以通过这一通道实现东南亚、东亚与俄罗斯、中亚之间的贸易联通。

辽宁沿海经济带港口群的迅速发展对辽宁省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都具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不但可以带动辽宁省经济的发展、助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还可以巩固东北地区在环渤海地区乃至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三、盘锦港优势分析

盘锦港位于辽宁省西南部,处于沈阳中部城市群、辽西经济圈及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中心位置,位于沈阳经济区与京津冀城市群之间的联接带,居于东北亚经济圈与渤海经济区的交叉点,是区域性经济发展的重要节点;是距沈阳都市区最近的新兴港口,东北腹地距离最近的下海口,交通便利,可形成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并且可以接受三大经济板块的发展辐射,实现资源共享、协调互动,地理区位优势十分突出。运输费用上,盘锦港也具有较明显的优势,据测算每个集装箱可以节省运输成本约7000元{5}。

盘锦港的后方疏港铁路在运输能力和运输径路上具有灵活、发达的特点,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5}。随着辽宁省各个港口的吞吐量的日益增加,其对港口后方铁路的运输能力考验加剧。大连港、营口港等传统大港主要依赖沈大线疏港,而沈大线还承担着众多涉及国计民生的物资运输,能留给沿线港口的运能十分有限。因此,在未来大连港和营口港非常有可能将会受限于沈大铁路的运输能力。目前大连港、营口港的后方铁路通道主要依赖沈大线,而沈大线的运输能力截至2011年沈大线的利用率达就已经达到饱和状态{5}。

盘锦港是辽宁沿海“十二五”规划扩建的新兴贸易港口,建设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在辽宁省港口群中运输能力还不具优势,但后方铁路运能上的优势日益凸显。结合沈阳铁路局路网规划,辽东湾新区内部有疏港路和向海大道通过,京沈、沈大、盘海营高速公路及沈大铁路和正在建设的沈阳出海大通道遍布港口周边。通过沈盘铁路和沈阳枢纽,盘锦港可以与7个方向的腹地联通;与哈尔滨、长春的联通有沈盘铁路和京哈线;同时盘锦港可以通过疏港铁路与沈山、沈大两大干线相连。可见,盘锦港灵活的后方铁路线路对盘锦港的集疏运非常有利,为盘锦港日后的发展和在相邻港口的竞争中提供了有力保障。

盘锦港在陆港建设方面占据了一定的先发优势。“陆港”可以利用铁路运费较低的特点降低国际运输成本,运用公路运输便捷的特点提高集疏港效率。陆港建设能够有力助推区域经济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促进物流资源整合、物流产业聚集、提高运输效率等方面,从而促进内陆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因此近年来陆港在国内外的发展十分迅速。盘锦市把握这一契机,在陆港建设方面已经初具优势。盘锦市目前已经建成的陆港有通辽、法库、辽中和齐齐哈尔,阜新港正处于建设之中。待阜新陆港建成以后,盘锦港与各个陆港之间可以通过海铁联运和公水联运与港口进行货物的有效运输,届时盘锦港与内蒙东部、辽宁西部、蒙古国以及欧亚大陆桥的铁路通道将全面贯通,盘锦港有望成为服务东北亚、联接欧亚大陆桥的新桥头堡{6},成为中蒙俄大通道的出海口。

四、盘锦港发展战略

1.以港口为节点,打造陆海联运枢纽。陆海联运是国际多式联运的重要组织形式,也是远东/欧洲方向国际多式联运采用的主要形式之一{8}。陆海联运可分为“海路+公路”和“海路+铁路”两种运输方式。“一带一路”的战略目的是以中国为核心,通过陆路和海路双向“向西”发展,形成联结亚欧的大区域合作平台,因此陆海联运是其内在要求{9}。陆海联运枢纽能促进“一带”与“一路”的融合发展。盘锦港应发挥其港口区位优势,积极发展陆海联运,使其成为服务东北亚、联接欧亚大陆桥的新桥头堡,积极打造中蒙俄大通道的出海口。

首先,要培育盘锦成为国家“陆海联运”枢纽。盘锦港发展“陆海联运”枢纽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要构建东南亚集装箱环线,充分利用满洲里市政府已签订口岸合作协议和盘锦至满洲里铁路专线,从马来西亚等东盟地区经盘锦港转运后,通过满洲里口岸发往俄罗斯,这样与印度洋海运线路相比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加快盘锦港融入“辽满欧”国际大通道;二是要结合正在建设的阜盘铁路,经过巴新线联接蒙古国乔巴山和盘锦港,构成新的欧亚铁路运输通道,使之融入“辽蒙欧”国际大通道(图2);三是与国内其他港口共建集装箱航线,继续深化与广西北部湾港口集团的集装箱运输合作,结合已经开通的盘锦至宁波、上海、京唐、泉州、福州等多条集装箱运输航线,构建起网络化的物流发展格局。

其次,发展盘锦成为东北“陆海联运”中心。盘锦港是我国东北腹地最近的下海口,结合其现有的陆港建优势,盘锦港联接内蒙东部、辽宁西部、蒙古国以及欧亚大陆桥的铁路通道全面贯通指日可待。发展盘锦成为东北“陆海联运”中心可以与落户盘山的物流中心、沈阳集装箱中心、保税物流园区形成物流对接体系;结合东北腹地正在建设的阜新和已建成的4个内陆港物流节点,构建“陆港+海港”合作模式;可以发挥其地理优势,与距离盘锦港最近的并在辽宁港口群具有相当规模和地位的营口港合作,建设成为沈阳近海物流港;同时,可以积极建设盘锦港集疏运体系,早日实现货运铁路与东北地区铁路网络的贯通。

2.以物流产业园为中心,发展空海联运。空海联运以海运为主,全程较较海运快30%~50%、较空运便宜30%~50%。当今世界上主要的空海联运枢纽为迈阿密南美海空中转枢纽、阿联酋海空转运中心和韩国“空中货桥”{9}。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量逐年增长,海运与航空货物发展也有了迅速的发展,但我国空海联运仍处在起步阶段,在未来有相当的发展前景。

辽宁省生活性物流服务业发展提速,2016年5月,全国最大快递(电商)物流产业园落户盘锦市盘山县,为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综合实力和水平提供了良好平台;在航空物流发展方面,辽宁省最大的航空服务平台——沈阳桃仙机场的发展已较为成熟,目前国际航线达20余条,国内航线多达上百条。能否有效联系航空运输、物流集散中心与海运运输是发展空海联运的关键。盘锦港距离盘山县仅60公里,且为辽宁沿海港口群中距离沈阳桃仙机场最近的港口,盘锦市应整合各方资源,借助这一优势和契机,加快陆空联运体系建设(图3)。

沈阳桃仙机场的空港物流发展前景广阔,近期及中期将侧重空港物流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及空港核心业务的扩展。盘锦应积极争取与沈阳机场的合作互动,积极优化外部环境,并且加快整体信息化进程。在空地对接方面要形成沈阳航空与盘山物流中心之间的高效衔接,形成互动发展的联运格局;在陆港联系方面应增强盘山物流中心与盘锦港的货运交通联系效率,必要时可增设支线铁路与重轨铁路,培育盘锦成为“空海联运”枢纽。

3.完善物流通关与服务体系。完善物流通关与仓储服务的主要目的是吸引物流通行,最关键的举措:是创新港口管理模式,搭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一站式通关”体系。对于盘锦市,完善物流通关可以与俄蒙远东达成通关协议,就地完成“一关三检”,提升其在东南亚贸易运输过程中的地位,与国内甚至整个东南亚地区港口加强协作;二是在集装箱、石油及石油制品等专业物流信息方面,建成统一的航运及物流业务信息平台,实现与辽宁乃至与环渤海的“物流信息平台一体化”;三是扩展港口腹地货源市场:盘锦港进出口货物以原油及其下游产品为主,货运结构过于单一,建议扩宽盘锦港深部腹地的货运产品及其规模,增加长线货物运输方式;四是加强盘锦港的运输、管理水平与效率,不断完善盘锦港港口运营的信息化管理与配套设施建设,加强与铁路、海关、检疫部门合作,简化整个进出口程序,提升盘锦港的通关能力。

4.加快实施港城、港区一体化进程。盘锦市原为依托石油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城市,而今全面转型是盘锦未来发展的重点。“向海发展、以港强市”是盘锦市转型的新思路。依托盘锦港口优势发展起来的辽东湾新区,是盘锦实现资源转型、发展接续产业的重要载体。港口的发展与腹地城市相辅相成,港口是城市发展的引擎,腹地城市是港口发展的动力依托{10}。因此,吸引人口入驻、产业集聚和物流通行与港口的建设和开放息息相关,实施港城、港区一体化进程的盘锦市发展的必经之路。在新的发展背景下,盘锦的城市招商引资工作应提升战略视角,依托“一带一路”的港口建设基础,巩固盘营都市区在辽宁省城镇群发展中的第三大城市的地位,增加盘锦辽东湾新区资金的集聚能力。同时也应抓住新一轮东北振兴三年滚动计划的契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争取更多的重点项目建设和国家资金投入。

五、结论

通过分析“一带一路”战略及沿途国家的政治局势,总结出目前最具潜力的运输线路为“海运+北线陆运”,确定了辽宁沿海港口群在“一带一路”中的关键节点位置;通过盘锦港的区位及运能优势分析,证明位于陆海转运辐射范围内的盘锦港有潜力成为俄蒙远东地区的陆海联运节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今政策及物流发展趋势,本文认为“陆海联运”和“空海联运”的交通枢纽作用强化策略,以及“完善物流通关服务”、“加快港城一体化建设”等措施可以助推盘锦港发展,使之在落实“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城镇密集区域的城市网络空间格局分析方法研究(41301179)”]

注释:

{1}储殷,高远.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定位的三个问题[J].国际经济评论,2015(2):90-99,6

{2}杨恕,王术森.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及其挑战[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3-30

{3}赵传君著.创建中俄自由贸易区问题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何正柯,金玉然,苏诗慧,侯海云.辽宁省主要港口发展现状分析[J].港口经济,2013(8):31-33

{5}刘婉玲.盘锦港及后方铁路通道运能优势分析[J].铁道经济研究,2014(2):38-42

{6}曹重.新常态港口经济发展需要创新动力[J].港口经济,2015(12):1

{7}汪锐.国际多式联运的运输组织形式[J].大陆桥视野,2010(14)

{8}张滨,黄波,樊娉.“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陆海联运建设与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15(6):96-102

{9}贾海鹰.海空货物联运——一种有发展潜力的联运模式[J].世界海运,1999(6):17-18

{10}王绍博,郭建科,王丹丹.基于港城可达性的辽宁沿海港口腹地市场潜力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2):203-207,234

{11}于姗姗.“一带一路”背景下辽宁沿海产业结构转型的思考[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78-82

{12}黄益平.中国经济外交新战略下的“一带一路”[J].中国国际问题研究,2015(2):45-54,2

(作者单位: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辽宁沈阳 110168)

[第一作者简介:王品(1991—),女,辽宁大连人,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城乡规划。](责编:若佳)